China Campus

也许,爱才是唯一的正解

- 文/一平 曹晓晨

“全体起立,老师好! ”她的声音清脆而甜美。齐耳的短发、浅浅的微笑,把整个人衬托得清爽而­干练。

“余月(化名),全班同学的抄写作业都­做完了吗?”身着警服的女警长看着­她,问道。

“报告老师,都写完了!”领班的余月,看起来也是这个狱舍里­最年轻的姑娘,高声地回答。

“好,大家遵守纪律,继续努力!这些是来看望你们的领­导。”

“领导好!”狱舍里6位服刑人员,在余月的带领下一起大­声喊着。

2017年4月,一次偶然干部考察的机­会,我们走进了北京某女子­监狱的看护大队。在余月所在的班里,看到这一幕。“大家好,你多大了?”

“22。” “原来是从事什么工作的?” “幼师。” “哦,看看你写的。”由于一起进来的人多,我没好当面问她是因为­什么事情被收押的。

拿起她的抄写本,上面写着她的心得体会:

《我的梦》。今天学了中国梦的知识。其实,我也有一个梦,就是早早改造,早早回到爸爸妈妈身边…… “写得不错啊! ”我看着她。“谢谢领导,我一定继续努力。”她低着头,手紧紧拽着囚服的衣角­说。

“她是这个班的班长,大专生,把大家带得不错,大家要继续跟着她学习,听到了吗?”警长说。“好!”大家还是齐刷刷地回答­到。整个参观,纪律严整,富有威严。“余月犯的什么法?”走出狱舍,我找机会走到女警长身­边问。

“虐童。看不出来吧,她用钉子扎孩子,被家长告了。上个月判的,两年有期徒刑。”

“她看起来挺文静的啊。”我诧异地问道。

“是啊,她进来后态度挺好的,不看判决书真看不出来。她这个监舍里都是重 刑犯,有吸毒的、邪教的,不好管。她积极带头,协助我们管得不错。”

“我是搞教育的,我一会儿能和她单独聊­聊吗?”

“可以,待会她们有放风的时间,我们狱警陪着可以。”

得到警长的批准,我有了进一步了解余月­的机会:外表文静,但却是虐童犯? “你成家了吗?” “没有。”当狱警把余月叫到旁边,她回答问题时仍然是浅­浅微笑地回答。“那有男朋友吗?” “也没有。” “想家人吗?” “嗯。”她咬了咬嘴唇,低下了头。“不好意思,我有个可能不该问的问­题。主要我想了解当时的实­际情况,所以请示警长说能跟你­简单聊聊。你如果觉得不好回答,可以不回答哈。” “嗯。” “犯这个事情的时候,你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­吗?”

“……我不知道。”她始终低着头,呆了半天说,“我现在也不敢想这些事­情,我当时脑袋是蒙的,看到30多个孩子哭哭­闹闹,真的感到很绝望。有些孩子老是哭,我没带过孩子,我家也就我一个独生闺­女,班里另外一个老师也没­带过孩子,不吓唬他们根本安静不­下来。”

“出了这个事的时候,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帮我,我不是故意的,当时要是有人能陪陪我,开导开导我就好了。” “想要什么样的帮助呢?” “比如,来个人陪陪我呀,帮我缓解缓解压力啊,看孩子太累了。”她抬头看了我一眼,然后望着窗外说。“哦,你学什么专业的呢?” “设计。” “怎么想起当幼儿园老师­的呢?” “大专毕业回家那边找不­到好工作,就来北京了。应聘的时候,觉得能管吃住,比较方便,自己也会画画,主要也是想先过渡过渡。”

“现在有什么打算呢?”

“努力点,争取能减刑,早点出去。我最担心的是父母受不­了。”说着说着,她抽泣起来。

“不好意思不好意思,说到你的伤心事了。我们期待你早日改造好。”

“嗯,谢谢。”她扭过头,擦擦眼泪,认真地向狱警报告:“老师,没事我就过去了。” “好,归队吧。”陪伴、拯救;听话、减刑、出狱、照顾父母,余月的经历和渴望,读起来是不是让人有点­心塞和心酸呢?

有人说,她是咎由自取,再怎么疲惫劳累,也不能伤害孩子!是的,这是身为人师的底线,也是她犯了罪,就应该给予的惩罚。但当大家都冷静下来的­时候,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,社会在余月走向深渊的­时候缺失了什么呢?面对余月所期盼的帮助­和拯救,作为同龄人,我们是不是能做点什么­呢?

未来的幼师们,很忙,很努力

“就我们学校而言,我们专业想培养的是理­解小孩子的学习、行为、关注以及需求的专业人­员,他们能恰当回应孩子的­问题、困惑。”在我们向南京师范大学­学前教育专业教授郭良­菁请教幼儿园师资培养­的基本情况时,郭教授这样告诉我们。

那么,学前教育的学生究竟需­要学些什么呢?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­研二学生校欣玮向我们­分享了她读本科时的经­历: “本科的课程包括理论课、技能课、实践课三个大类。因为很多同学在读大学­之前,对教育的了解很少,所以要从概念最广泛的­教育学、教育史学起,再到儿童发展心理学、课程论等针对性比较强­的专业课程,是一步步深入的。”

理论知识是一个方面,许多必备技能也是学前­教育学生需要学习的。南京师范大学研二学生­胡迎杰说:“就拿弹钢琴来说, 对于有些基础的同学来­说还好,如果没有基础是很难的。首先,声乐和试唱是钢琴的基­础,我没有学过识谱,还得先识谱,学完基础的手法后,还要练习即兴伴奏,边弹边唱,毕业时钢琴要达到六级,对我来说是有难度的,需要花很多时间练习。”此外,实践也是专业的重要组­成部分。曾在幼儿园工作过一段­时间的乐晓云说:“比如要教孩子学会唱一­首歌,首先要求我们平时要积­累一个歌曲库,同时,教学方法也十分重要,如何用合适的方式、恰到好处的游戏、以及孩子能接受的手段­让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­学到东西,还很愉快,是很有讲究的。并不像有些人认为幼儿­园教师就是陪孩子玩玩,跳跳舞,真的要做到专业,是有很多东西要挖掘的。”

这群即将走上工作岗位­的学生们的分享,让我们对未来的幼儿园­教师充满了信心。然而,放眼如今的幼教领域,情况并不容乐观。“按国家的《教师资格条例》,幼儿园教师只要有高中­学历就可以报考教师资­格证,整个幼儿园教师队伍中,由本科高校培养的只占­很少的

比例。”郭良菁教授告诉我们,到2016年,国家在学前教育上投入­的教育经费还只占整个­教育经费的7%,仅占GDP的0.38%,根本不足以支撑建设有­质量的基础教育第一阶­段的教育。也因此,巨大的社会需求吸引了­民间资本加入,但自由市场的两面性也­由此而生。“市场主导、而且是监管不力的市场,就是学前教育行业的现­状。”谈到这里,郭良菁教授颇为无奈。

有一颗爱孩子的心,比什么都重要

在谈到一系列幼儿园事­件时,乐晓云表示,这些问题一定跟管理者­的态度有关系:“对于幼儿教师,应该强调将师德培养出­来,将孩子培养出来,将幼儿园的环 境氛围培养出来。”

南师大学前教育研究生­马钰雯告诉我们,如今的幼儿教师有很大­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,他们拥有良好的生活环­境、宽广的知识面,但同时他们也承担着父­母亲人对他们的期望,以及这些压力所带来的­焦虑感。一旦他们发现幼师行业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,以及长时间承受的压力­而无处释放时,种种因素叠加,朝夕相处又弱小的孩子­就可能成为他们发泄的­对象。

郭良菁教授表示,如果学生不能深刻地理­解幼儿的成长,就不可能真正赏识幼儿­的能力、好奇心、道德的萌芽,就会很容易象个外行一­样,要么肤浅地一厢情愿地­以自己的方式“爱”孩子,爱不到点子上,不是真正的尊重;要么更糟糕,对孩子有限的能力和缓­慢的进步缺乏耐心,感觉孩子是累赘,粗暴地惩罚孩子因知识­经验不足而犯的错误。“我们不会简单地对学生­空泛地说教,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接触­孩子、理解儿童表现,培养耐心、细心、善意这些师德品质。”

然而,一系列幼儿园事件,让不少负责任的幼儿园­教师面临着巨大的“信任危机”。许多家长都会拉着孩子­盘问:“你不听话的时候老师有­没有骂你打你啊?”还有不少家长要求幼儿­园监控实时对家长开放。为此,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、鹤琴幼儿园园长张俊写­了一封致家长和教师的­公开信。他呼吁家长以负责任的­公民身份为幼儿教师“发声”,并强调要加强教师的心­理建设。

“监控仅可以监控人的行­为,不能监控人的内心,除了提高教师工资待遇、社会地位、严格幼儿园教师准入这­些外部条件,信任教师才是提高幼儿­教育质量的正解。”马钰雯表示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