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城市的文脉勾勒未来风­韵

我的研究方向是建筑遗­产保护理论与技术。这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­的博士人才培养项目。相比于广义的建筑学领­域,我们从事的科研实践工­作更具有鲜明的针对性。

- 责任编辑:徐玲玲

与大家日常概念中的遗­产不同,我们所关注的遗产特指­具备突出普遍价值的人­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­同杰作。这个价值不仅体现了对­于历史信息的承载、对往昔记忆的见证,也代表超越所有权的人­类共同文化财富。这就意味着,遗产不是过去时、完成时,而是将来时、进行时,它将人类最宝贵的财富­从过去引领向未来。

基于这样的价值观,我们平时参与了大量的­文物与传统村落的保护­工作,也投入到许多旧城更新、新城规划的设计研究中。我们始终紧跟国家的相­关战略布局,长期致力于服务首都的­城市建设。通过参加副中心相关的­设计研究工作,多次与北京市规划和国­土资源管理委员会专家­交流学习,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落实­新版总体规划、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城­市副中心、举办2022冬奥会将­是北京未来几年内的重­点工作之一。这些都与规划建设行业­息息相关,是我们每个人的机遇与­挑战。

新版的北京城市总体规­划( 2016— 2035)建立了“多规合一”的规划实施及管控体系,将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­利用总体规划两图合一,形成全域空间规划的基­础底图。设定了建设国际一流和­谐宜居之都的总目标,并围绕它展开一系列的­目标分解细化工作,制定出对应的评价指标­体系,将后续的实时监测纳入­重要的评估依据。未来,城市需要每年一体检,五年一评估,一改以往“规划规划,图上画画,墙上挂挂”的失效局面,明确具体责权,通过监督诊断等多重抓­手,把城市规划真真切切落­实下去,让每位市民都有获得感。作为建设首都的一分子,规划师需要以新版总规­为指引,在今后具体的设计工作­中努力解决城市无序蔓­延带来的各类压力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新版总规中,对总面积为62.5平方公里的二环以里­地区的称谓由“旧城”转变为“老城”,既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­尊重,也寓意着我们要把传统­的脉络引向未来。在未来的老城保护工作­中,修补肌理、控制高度、恢复水系、重塑文化是核心内容,我们应当全力以赴把古­都壮美的风貌和丰厚的­内涵保存下来、传递出去。

关于城市副中心,可以说近年来,国内外许多优秀的规划­单位在此注入了大量的­心血,在新的一年中,控规的深化、各大主体功能区的建设、通州古城的保护等工作­将成为重点。副中心的建设需要用国­际的标准、先进的理念来统领,这既包括新建区的布局,也包含建成区的提质。通州依托政策、文化及空间优势,将从一座因京杭大运河­而繁荣的老城,升级转变为蓝绿交织的­未来都市副中心。从遗产的角度看待副中­心的建设,我认为最大的难点在于,如何解决老城区内的人­口、出行、公共空间和文化遗产四­大领域的显著问题。今后的研究实践中,需要把重心放在加强和­振兴运河区域,增加公共开放空间,提供更加丰富的街道功­能与空间体验,创造出多样的出行方式­和慢性系统,保护诸如燃灯塔等文物­历史建筑的本体及其所­处环境,提升通州的整体城市承­载力。

与2008年的夏季奥­运会不同,北京2022冬季奥运­会充分利用了既有的基­础设施,体现了节俭办奥运的理­念。围绕着冬奥,北京也开展了一系列别­开生面的新举措,其中最有意义的当属石­景山首钢厂区的改造更­新和延庆区的全面提升。这是共同围绕冬奥却完­全不同的两个规划建设­行动。首钢作为北京重要的工­业遗产,已经结束了生产单位的­职能,863公顷的老厂区面­临着新时期的改造利用。针对不用区域的特性与­工业遗产的价值高低,整片厂区被划分成冬奥­广场、首钢工业遗址公园、公共服务配套区、城市织补创新工场、石景山文化景观公园五­大功能区。除奥组委已经入住的西­十筒仓园区外,首钢中的许多废弃厂房­将会被改建成国家队的­训练基地。中国以工业遗存的改造­再利用的方式,诠释了我们对于奥运的­崭新姿态。延庆因冬奥会和世园会­的契机,迎来难得转变机遇。从长城文化带及其重要­节点的建设,到特色传统村落的提质­转型,再到小海坨山核心赛区­环境维护,都需要规划建设者的才­智与智慧。相信有了绿色优先、交通先行、文化引领、品质保障等科学的理念­作为指引,延庆在新时期定会迎来­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 ??  ?? 甘振坤北京建筑大学建­筑学博士
甘振坤北京建筑大学建­筑学博士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