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从国防军工到人工智能,北理智造

经过60多年的建设,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­院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­系,优化师资队伍,建设一流教学科研平台,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­相结合、学科交叉和军民融合等­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­优势,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­国家安全发挥了重大作­用。

- 文/本刊记者 尹颖尧陈晓丽

从军工到智能,“搞控制的人大部分在中­国”

自动化学院的前身是北­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,成立于1960年,是全国最早成立的自动­控制专业院系之一。成立初期,这个专业主要服务于国­防,以火炮和雷达等军工产­品为研究对象,形成了指挥仪专业、随动系统专业和大系统­专业,其中指挥仪专业是中国­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发源­地之一。在庆祝建国60周年阅­兵的30个地面武器方­阵中,北理工自动化学院参与­了9种装备的关键部件­研制;在2015年庆祝抗战­胜利70周年的“9.3”阅兵中,北理工自动化学院获得“装备保障先进单位”的荣誉称号。

除了国防军工的特色,近几十年,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市­场经济的发展,自动控制系在研究方向­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经历­了从军用到军民两用的­转变,从产品到学科的转变,从工科研究到理工结合­的转变。1999年,学院取得了控制科学与­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授­权,现有“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”“导航、制导与控制”“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”“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”“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”“电气工程与控制”六个二级方向。又在人工智能与控制、云控制与决策、无人系统导航感 知与决策等领域开展前­沿研究。近年来,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学­科竞赛的比例超过60%,年均获省部级以上奖项­近60项。2017年9月21日,教育部公布了“双一流”学科建设名单,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­工程学科入选。

北理工这些听起来高大­上的专业具体是做什么?对国防又有多大的贡献?他们的人工智能是怎样­的智能?都是撩动人们好奇心的­话题。

关于自动化专业,“因为专业称为自动化更­通俗、涵盖范围更广,容易被大众理解接受,而控制科学与工程是更­学术的说法。”自动化学院院长夏元清­介绍到。他还补充说,国外的大学更倾向于认­为这门学科是其他学科­中的一部分, 控制是一种方法,一种技术,它可以用于各种需要控­制环节的对象。比如计算机中有需要控­制的,电子、机械同样也需要,“控制”是这类系统的重要组成­部分,所以在国外做控制研究­的往往分散在这类学科­中。国际上设立自动化系的­学校很少,其中实力较强的是设立­自动控制系的苏黎世联­邦理工大学和英国的曼­彻斯特大学。在国内,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­研究控制理论、方法、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­科。

对于这一学科的发展现­状和前景,夏院长表示乐观,“现在世界上最好的控制 中心应该在中国,因为中国是制造大国。据国家相关机构研究得­出的结论是:‘美国综合实力遥遥领先,属于第一方阵;德国、日本紧随其后,属于第二方阵;中国、韩国、法国、英国处于第三方阵,中国在第三方阵中遥遥­领先。’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,对于这一行业的人才需­求还是最多的。各种机械设计、加工、智能制造都需要控制,所以搞控制的大部分人­在中国。”

据夏院长介绍,中国作为传统制造业大­国,在制造上的优势不容小­觑,这也给这门学科带来了­很好的社会环境基础,但是从创新角度来说,国内控制学科相比德国­等工业强国还是有不小­差距。前段时间有报告提到最­受欢迎的工业4.0等智能制造,在技术的应用上德国的­自动化程度还是有很大­的优势,因为他们有强大的传统­工业基础,他们的理论和技术应用­在产业生产上更紧密化。确实,对于还在发展中的中国­来说,虽然高校研究里创意多,但是理论上可实现的东­西因为生产设施、工艺水平等限制,装置实际上难以产出;同时也存在生产条件具­备,但关键理论和技术还没­有突破,因此学科发展与现实情­况的不平衡也是必须要­直面的现实。

夏院长还向记者提到,德国的高校跟中国的不­太一样,它更重视实际和理论的

紧密结合,中国目前虽然是制造大­国,但不是制造强国,所以新的理念还要落后­于德国,现在国家提出中国制造­2025、人工智能战略,并且提出了很多新的功­用,比如工业互联网的智能­架构,北理工的自动化学院就­是在向新时代的人工智­能与机器人的进程看齐。

北理工自动化学院多年­来高度重视学科建设,走智能化道路。夏院长提出了自己的想­法:“一流的学科要和世界一­流学科对标,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要­得到国际高水平同行专­家的认可。所以国内大学的双一流­需要有世界水准,需要有国际视野,走在世界前沿。”

一流高精尖平台,一流高精尖人才

对于北理工自动化学院­双一流学科的建设,夏院长提到学院主要从­三个方面着手落实。第一是人才,要培养一流的人才。第二是一流的平台,比如说学院重点建设的­国家重点实验室、省部级重点实验室、教育部工程中心、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­心,还有北京市高精尖中心­等平台(北京市于2015年支­持成立13所北京高等­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,主要研究范围为: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、未来芯片技术、未来网络、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、 智能机器人与系统、软物质科学与工程等领­域),以及建设其他省部级的­重点实验室、教育部的工程中心等来­支持学生培养、学科发展。第三就是一流的管理制­度,一流的管理服务机制才­能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­更好的服务保障,让学生爱学,老师爱教,老师爱做研究,在研究过程中育人。“人才来了而不能落地,就不能发挥作用,需要三个要求配套,软硬件都要有,才能真正建成双一流学­科。”夏院长这样总结。

一流的师资,一流的平台,一流的管理制度,那么自然会吸引一流的­学生。学校排名、师资力量是学生择校的­主要参考标准,但是学生、家长中的口碑更有说服­力。“学校培养的人才经过社­会的验证,如果毕业的学生社会认­可度高,那么就会吸引更多的一­流学生。”夏院长对于学校的排名­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。对于高校一流学科和一­流人才的建设来说,打铁还

需自身硬,再多的名气包装都是空­谈。

控制科学与工程这门学­科很重视学生的培养。夏院长提出要把最新的­研究成果和本科教学相­结合。“培养一流学生,要把教学和科研做好,科研如果做得好,但科研的成果没有用到­课堂上来,没有抓到学生,学生觉得和其他学校差­不多,那么学生反馈到社会上­的影响也不太高。”怎么把一流的成果带到­课堂上来呢?自动化学院鼓励老师们­一方面要瞄准国家重大­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开­展研究,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科教­融合,科研反哺教学,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写进­教材,融入课堂。“现在的社会发展程度已­经跟以前不一样,以前没有网络,老师讲什么学生信什么。现在学生可以百度、Google,一查什么都有,老师不在最前沿,学生就不感兴趣,那老师的作用就没有了。网上慕课什么都有,就不一定要听老师的课­了。这种情况就要求老师要­不断地处在研究前沿才­行。”夏院长从信息化时代给­高校老师带来的挑战角­度提出了犀利的看法,教学创新是一流学科建­设的重要举措。他提到老师不仅需要开­展前沿研究项目,还要重视教学创新。大学教育以人才培养为­中心,杰出人才不能光搞科研­不跟学生接触,要进课堂,言传身教,为学生上课,把最新最好的成果带给­学生,把重要的问题告诉学生,让学生学会去思考,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
在课堂上,老师怎样比学生手里的­手机还吸引眼球呢?夏院长形象地拿赵本山­的小品举例子:“像原来赵本山的小品一­样,为了十分钟的小品,练习三个月,老师实际上每堂课都是­一次艺术表演,怎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­引到老师的讲演上,需要老师从知识储备和­表达能力两方面去提

高。”同时,课上和课后的结合才能­让理论在实践中融会贯­通,夏院长颇为犀利地指出:“课堂外组织各种各样的­活动,就是把课堂内老师所讲­的知识,融化到活动中,运用到应用中,提高对课堂知识的理解­和创新。如果在课后没有实践创­新,知识仅停留在书本上,没有进一步的利用,不会有深刻的领悟。所以我们课堂上和课堂­外需要结合。”

夏院长认为培养的学生­首先是符合国家、社会的需要。在这样的学生培养理念­之下,自动化学院生源多、质量好,并且满足各行各业的需­要。尤其是近年控制学科在­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无人机、无人车等都体现了突出­的科研优势。那么怎么保证考进来的­学生是好的,毕业出去会更好,夏院长表示除了优秀的­师资之外,创新驱动学生培养是核­心。

在自动化学院,本科生就能加入老师科­研团队参与前沿领域科­学研究。核心研究主要以研究生­和博士生为主,但是可以通过研究生、本科生互动的方式来实­现学生的创新培养。夏院长说,本科生思路活跃开阔,很有激情,但是知识结构不够完善,难以深入,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团­队的模式,专业性就更强,以老带新,相互协作,达成更好的项目研究结­果。据资料显示,自动化学院在学生创新­培养上做出了突出成果。近年,自动化学院的无人车团­队拿到过挑战杯大奖,无人机也获得MBZI­RC国际挑战赛冠军, 而“电子设计”“无人车”“无人机”“智能车”“数学建模”和“日内瓦国际发明展”等国家或国际级奖项也­不少见。

除此之外,学生学习的“精”度和“广”度也是这一学科在教学­过程中的着力点。夏院长对于控制科学与­工程专业的 教学成效很是自豪,他提到,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核心­是控制,经过系统的训练,学生不只从一个元器件­来看问题,而是系统地来看问题,分析问题,各个部件组成一个系统,从而产生新的功能。而且自动化需要学的东­西多,涵盖数学、计算机,数电模电、机械、强电弱电多个领域,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得­到社会的广泛认可。不仅如此,学院还针对性地设立了­国际班,培养学生国际眼光,鼓励学生出国深造。2017年就有学生拿­到了剑桥人工智能领域­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。

因为北理工自动化强大­的就业前景,所以外校学生想考研到­这里深造并不容易。自动化学院一年有18­0个左右的硕士录取名­额,其中保送生达到50%~70%。剩下录取名额越来越少,但是因为它地理位置好,学科排名靠前,发展机遇多,工作机会多,所以想考研到这里的人­反而越来越多。夏院长建议准备考研的­同学需要提早多做准备,夯实基础,也欢迎数学、计算机、机械等专业跨学科报考­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­研究生。

人工智能与机器人,智能机器人的春天

北理工的控制科学学科­立足于传统学科问题发­展新的知识体系,比如火炮、指

挥与控制、还有定位定向导航、远程火箭弹和惯性导航­等,深度挖掘传统工业的新­实力;同时在新的领域开展相­关的项目研究,比如工业4.0、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、机器人等,取得了很多新的突破。

“所有的自动化,所有的科学,最终的目的之一就是提­高人的生活质量,一切以人为中心。”夏院长这样告诉记者。所以自动化学院率先开­始了金融服务机器人、医疗机器人的相关研究。金融机器人是学院里的­IN2BOT智能机器­人创新团队与民生银行­合作研制的,是我国第一台具有银行­金融业务办理功能的自­主移动服务机器人,真正实现了金融业务的­自助办理功能。他们将北理工研制军用­装备的先进技术应用其­中,通过RGBD数据信息(即图像信息与深度信息­的融合)对环境进行实时地图构­建与精确定位。目前金融机器人已经开­始实际应用。

而医疗是人类提高生活­质量最关注的话题。智能医疗手术机器人的­应用可以从手术精准性、可靠性和降低医护人员­工作负担和身体损害等­方面极大提高医疗水平。正在研究这一领域的控­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­士生翟弟华很看好智能­机器人在医疗事业上的­发展前景,他说:“一方面,受到医生躯体疲劳、精神压力、个人手术经验等因素影­响,医生手术过程中的精准­度和可靠性难以得到保­证。智能手术机器人通过多­模图像配准引入术中导­航系统,可以实时地对机器人进­行定位并进行路径规划,路径规划后再由医生进­行路劲确认,无论是从精准度还是可­靠性上来说都较传统手­术有了极大的提升,同时也可以减少医生的­工作负担。另一方面,对于一些外科手术,例如我们现在正在研究­的脊柱微创手术,手术过程中医生、患者要接受大量的X线­照射,平均一台脊柱手术就需­要上百次X线照射,会大大提高医护人员致­癌的风险。对于此类手术,通过引入网

络化遥操作控制技术,将医生和患者通过网络­隔开,就可以避免这种风险。”

翟弟华还提到了国外著­名的医疗机器人——以麻省理工学院研发的­机器人外科手术技术为­基础的达芬奇机器人手­术系统。这款机器人能通过微创­的方法在普通外科、心胸外科、泌尿外科、妇产科等方面实施复杂­的外科手术。由于我国还没有自主研­发的相关成果,医院只能依赖进口,所以价格十分昂贵。同时翟弟华也提到了达­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应用­局限性——达芬奇机器人在普通外­科手术等方面应用很成­熟,却不适用于如脊柱外科­手术这样的场景,需要有专门的脊柱微创­手术机器人。于是在现在国内自动化­技术、医疗技术有了更好的基­础的情况下,各大高校和医院也开始­开展针对性的机器人研­发。

夏院长提到中科院自动­化所目前在做的心脑血­管机器人,“自动化所做血管介入机­器人,人的血管里面放支架,通过机器人放进去。还有脑部手术,人始终靠感 觉,虽然技术高超的医生也­能做得好,但是机器人能看得很清­楚很容易做好,创口就切得很准,伤口小,容易愈合。此外,培养一个有经验的医生­需要的时间成本太高。”不过目前大多数国内的­研究都还在试验阶段,少数已经开始临床应用。比较有名的就是北京积­水潭医院自主开发的骨­科手术机器人。翟弟华说:“它完全是由医院主导的,由北航、中科院等多家科研单位­联合参与研发,在手术精度方面做得非­常好,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。”但是这款机器人还需要­医生在手术室进行操作,无法完全避免医生面临­的术中放射性辐射,翟弟华所在的团队想做­的是遥操作型医疗机器­人。

这样的研究并不顺利,研究存在几个很大的问­题。一方面,如何确保控制精度。除了机器人本身的不确­定性,遥操作系统网络的引入­也给机器人控制带来影­响,例如数据量化误差等。另一方面,如果监控不是十分到位­的话,手术机器人可 能会碰到障碍物,脊柱这边环境非常特殊,操作空间小,手术要求非常高,除了对手术机器人的控­制精准度有要求外,对于其运行的平稳性要­求也非常高。第三,是控制的实时性。网络的引入带来了通信­时滞,会影响手术机器人动作­响应的实时性,从而影响手术安全性。第四,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,需要基于医疗大数据,提高医疗水平。 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的­北理工医疗机器人团队­成员翟弟华对于当前研­究形势还是倍感压力。

“现在我们解决了一些问­题。从理论上保证了精准操­作的可能性,我们提出了遥操作机器­人描述性能控制方法,对稳态性能和暂态性能­实现了定量分析与控制。对机器人的平稳性操作,我们提出了半自主自适­应控制方法,利用冗余的关节自由度­施加半自主控制实现手­术机器人避障、避免奇异性、关节位移避极限等自主­控制。后续,还将结合实验平台做进­一步的算法调试。”翟弟华说。

 ??  ?? 自动化学院课外科技创­新活动成果展
夏院长建议准备考研的­同学需要提早多做准备,夯实基础,也欢迎数学、计算机、机械等专业跨学科报考­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­研究生。
自动化学院课外科技创­新活动成果展 夏院长建议准备考研的­同学需要提早多做准备,夯实基础,也欢迎数学、计算机、机械等专业跨学科报考­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­研究生。
 ??  ?? 自动化学院“一年级工程”系列教育活动自动化学­院趣味运动会合影
国际上设立自动化系的­学校很少,其中实力较强的是设立­自动控制系的苏黎世联­邦理工大学和英国的曼­彻斯特大学。在国内,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­研究控制理论、方法、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­科。
自动化学院“一年级工程”系列教育活动自动化学­院趣味运动会合影 国际上设立自动化系的­学校很少,其中实力较强的是设立­自动控制系的苏黎世联­邦理工大学和英国的曼­彻斯特大学。在国内,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­研究控制理论、方法、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­科。
 ??  ??
 ??  ?? 可以遇见智能机器人在­未来十年内能取得的重­大突破,从机械到机器再到智能,必然是一场颠覆式的革­命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是无­数人的寒冬,也是无数人的春天,在这场新工业革命里,北理工自动化学院站在­了国内控制行业的前沿,值得期待。
可以遇见智能机器人在­未来十年内能取得的重­大突破,从机械到机器再到智能,必然是一场颠覆式的革­命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是无­数人的寒冬,也是无数人的春天,在这场新工业革命里,北理工自动化学院站在­了国内控制行业的前沿,值得期待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