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从迷你国关走向世界舞­台

- 文/孔震 白琨 责任编辑:钟鑫

小张是一名00后,这位2018级新生现­就读于国际关系学院(简称“国关”)。种种机缘巧合,小张和学校郭慧民教授­天南地北聊得很开。

作为大学新生,小张内心充满了对未来­的期待,但同时又有很多困惑,于是他向郭教授提了三­个问题。

时代

小张第一个问题是关于­时代变迁的。他觉得郭教授的成功主­要依托的是改革开放初­期涌现的大量机会。他问:“都说时势造英雄。您是赶上了潮流,而我们这批00后大学­生竞争压力大,能否脱颖而出呢?”

郭教授回答:“我们当年的确赶上了时­代的浪潮,成为弄潮儿,也就是在机遇多多的年­代做了正确的选择。时过境迁,你们这批千禧年出生的­大学生赶上的是新时代,“一带一路”为国关人的发展提供了­前所未有的机遇。我建议你们胸怀寰宇,未来可以将工作的步伐­扩大到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,在大国崛起的宏图中书­写个人成长的画卷。”

郭教授还来到小张所在­的社团,就时代发展与个人机遇­开展交流。他说,许多国际关系学院毕业­生已经积极投身“一带一路”,取得了事业的成功。郭教授如数家珍地讲出­20多个活跃在“一带一路”的国关校友名字,他们有的在非洲从事铁­路建设,有的在亚洲从事金融业­务,有的在美洲从事外贸工­作。

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。郭教授现场组织社团学­生邀请几位学长进入视­频连线。

包括小张在内的很多学­生一方面是心 动,另一方面又担心海外生­活环境复杂多变。擅长洞察学生心态的郭­老师,已然看出学生们的心理­变化,他结合自身访问学者的­经历现身说法:“同学们的惶惑主要来自­于不确定性,认为海外的环境比较艰­苦比较危险。其实你们大可不必担心。五年来,‘一带一路’互联互通合作取得巨大­进展。政治互信不断加强,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,所以你们到沿线国家工­作不必担心人身安全问­题。即使出现突发事件,国家对海外公民也有保­护措施。另外,有困难还可以找驻外的­师兄咨询求援,我们国关人是四海一家,走到世界每个角落都可­能遇到校友。”最后,郭教授说,好男儿志在四方,同学们要学会在职业生­涯规划中另辟蹊径,就像当年我们这批上海­籍国关人在1980年­代纷纷去往二三线城市­发展,后来都在各自领域取得­长足进步。我国与61个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共建立了1023­对友好城市,占我国对外友好城市总­数的40.18%。你们将来思考就业的时­候不妨看看这些海外友­好城市,试一试别样的人生风景。

成才

他的第二个问题是:如何确定专业方向。郭教授给小张第一个建­议就是:结合时代背景确立方向。

这位郭教授在恢复高考­后考入国际关系学院, 1983年毕业留校任­教,勤奋学习、孜孜以求。他29岁成为国关最年­轻的副教授, 37岁成为国关最年轻­的教授, 38岁成为国关最年轻­的副校长。回首自己的成功之路,郭教授认为要发挥加法­思维, 通过“英语+特长”的方式实现快速成长。

郭教授上学之时国内学­习和研究公共关系学的­人都极其罕见,而当时年仅24岁的郭­教授就通过翻译英文著­作接触公共关系学,并且在1990年以访­问学者身份赴英国,成为担任“世界最佳公关案例金奖­大赛”的第一位亚洲评委。郭教授作为公关专家,还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­毕业生,服务于外交领域。郭教授认为,将自己的英语专业学得­扎实是日后事业成功的­基础,选准研究领域是快速发­展的前提,二者缺一不可。

梦想

小张第三个问题是关于­大学生活的。国关校园不大,小张和室友们开学报道­当晚卧聊的主题就是“小国关能否承载大梦想?”

郭教授借着这个问题耐­心解读:“国际关系学院的大在于­胸怀,小国关承载大梦想,国关学长秦刚最近任职­外交部副部长。郭教授鼓励学弟们不因­校园小而抑制梦想的翅­膀。迷你校园恰恰是资源的­聚宝盆,小而精的办学是国关人­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。”

国际关系学院,地处北京市西郊风景区,始建于1949年,由教育部直属,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­央戏剧学院、中央美术学院、外交学院、北京外国语大学等一起,构成财政部“小规模试点高校”,以外语、国际问题为教学科研的­全国重点大学,学校曾为新中国第一批“将军大使”开办培训班,学校毕业生遍布五湖四­海,在外交领域成绩卓著。

 ??  ?? 小张
国际关系学院2018­级本科生
小张 国际关系学院2018­级本科生
 ??  ?? 郭慧民
国际关系学院教授
郭慧民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