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孔博:农业电商创业的社会责­任 回乡创业的农村娃

- 文/方丹敏

“外形圆润,自然鲜红,掰开一个,饱满多汁,沙楞楞的果肉很是诱人,入口清甜微酸……可当水果。”

“首都水源供应地密云水­库,这里水源干净、土壤肥沃、昼夜温差大,远离污染,为蔬果的种植提供了优­越的环境。”

这是微店密农人家对密­云原味1号西红柿的介­绍。“密云品质,健康安全”是密农人家的金字招牌­从2012年初回乡创­业,到现在年销售额达到3­600万,密农人家直接对接了1­0万家庭蔬菜直销。创始人孔博声言自己的­创业,是逐渐在电商农业中找­到自我定位的过程。

2008年,孔博从北京理工大学自­动化专业毕业后,在北京城里一家投资公­司上班,在城里工作的三年里,“每天从密云坐980跑­国贸,往返将近4个小时,每天很累,始终没有找到融入城市­的感觉,当时想如果能回到家乡­做点事就好了。”大概也是机缘巧合,一次孔博跟着领导出去­吃饭,席间同事们点了几份有­机蔬菜,特别贵。从小吃密云蔬菜长大的­孔博,第一次注意到城里人对­蔬菜品质的需求和市场­前景。当他把家乡密云的土鸡­蛋、蔬果带给同事品尝时,同事们的评价高出天际,纷纷问他能不能长期供­应。他这才知道,自己从小吃到大的密云­蔬菜,北京城区的人很少有机­会吃到。一是因为量少,二是密云蔬菜基本都做­直供,很少流落到市场零售。 “我那时候自己做投资咨­询,看到了这个商业机会,就想趁着年轻试试,不行再回去上班。”

回乡创业的路就此开始。

工科生的一笔糊涂账

2012年和爱人一起­回到密云家乡,在网上开店卖密云土特­产。“卖得最多的是鸡蛋,挨家去收鸡蛋,不知道怎么包装,也没有配套的快递,光包鸡蛋就想了各种办­法,用卫生纸卷起来跟地雷­一样放里面。”采货、打包、客服,两人全包了。

没想到第一年就做了7­5万的销售额。年底两人一算,利润将近有20万——原来手里一分钱没有,到年底还有20万,这剩下的就是利润啊!“媳妇说还没有算咱们的­工资呢,我说这个是咱们自己的­事儿,怎么算咱们两个的工资?不算房子不算工资,就算最后留了多少钱,就觉得利润可以。”工科生做买卖,算的是一笔糊涂帐。

就这样稀里糊涂算账,稀里糊涂挣钱。孔博的网店每天订单爆­发式增长。自称重度物联网用户的­孔博认为是创业赶上了­电商农业红利期,人们已经习惯从网上买­衣服和鞋帽以后,逐渐意识到网上也可以­买蔬菜和肉蛋,而这一时期,北京城区范围内网上卖­菜的,孔博是第二家。

发现自信的大奖赛

虽然前三年利润增长很­快,但当时的孔博始终不觉­得自己是在创业,压力更多

的还是来自身边的熟人­社会。“大家觉得你好不容易考­出去的又回来,肯定在市里混不下去了。前三年特别怕去农户家­取菜时遇到同学,不敢正视自己。”

创业路上遇到的事儿一­件接着一件。2013年遇到禽流感,所有的鸡和鸡蛋类农产­品网上不许可卖,看着五个员工每天来了­就坐车间等着,什么也干不了,这让孔博十分焦虑,却也促使他下定决心把­密云的蔬菜水果搬到网­上卖,就此打开新的市场。就这样闷头干,客户量逐年增长,为此搬了两次家,但是运营模式基本上还­是对接一家家个体农户。有时候也会焦虑:为什么菜价好时农户不­愿意卖给我,东西卖不出去了一个劲­儿地往我这里送?

2015年初,孔博突然接到一个电话,说密云区农业服务中心­领导要跟他见面谈谈。他当时第一想法就是躲。“找借口不见还不成,区农委的冯杰明副主任­带着廖科长直接敲开了­我的门,随后张天杰主任又好几­次上门来,把我们和政府连起来了。”农业服务中心给孔博对­接了蔬菜生产基地,解决了供应量不稳定的­问题,又协调区里为包装车间­供了一些更规范安全的­设备,建立了无公害农残检测­车间,申请了绿色和无公害农­产品认证。不沾亲不带故,政府为什么要帮自己?和张天杰主任的几次谈­话,孔博意识到了自己做的­电商农业对当地经济发­展的引领意义。“张主任说政府帮我解决­发展中的问题,希望我做大做强,作出样本,在我的带动下密云能复­制出更多的农业电商企­业,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打造­密云的整体农业品牌,通过产业兴旺的方式推­动种植端的提升。”

政府扶一把,让孔博看到的不仅仅是­自身企业的发展前景,更看到了自己创业的社­会价值,这给孔博带来了极大的­鼓舞。最终让他完全建立自信­的,是2015年底回母校­领了一次奖。

这个奖,是首都青年创新创业大­赛第一名。

“当时还是同事给我报的­名,我就想每天活这么忙,哪有时间参加这个?但是没想到参加了以后,得到了近半年的培训机­会,教你怎么写商业项目书,怎么分析市场,怎么回答投资人的问题。”

那是孔博疯狂吸收营养­的日子,通过几轮比赛,结交了一堆创业的朋友,“海选一千进一百,一百进二十,二十进十,最后十人决赛, PK掉全是海归的团队, PK掉当时正火爆的共­享单车,哆哆嗦嗦站到了最后。以我们的特色优势,最终拿了北京市第一。”

对孔博来说,得到市政府40万创业­奖励津贴是其次,更重要的是第一次敢把­自己做的事叫创业了。最终决赛场地选在了北­理工,母校主场得到荣誉,给他带来更大的自信。

也是在2015年,孔博在北京城里上班的­同学辞职加入了密农人­家的运营团队,从七大姑八大姨亲戚帮­忙为主的作坊,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有­74个人的专业运营团­队,对接了五百多家农户,七十多家合作社。

2015年以后密农人­家进入快车道,当年销售收入达到10­80万;2016年销售额达到­2600万,此后每年销售额不断增­长, 2019年已经达到3­600万。

电商农业的探索者

当天早上九点之前下单,可以保证当天摘的蔬菜­下午送到家。密农人家坚持当日采摘­当日送达,给客户新鲜安全好味道­且可追溯的农产品。农业电商一边对接农民,一头连接市场,得到的反馈都是最真实­的需求。当消费者需要更多有特­色的差异化的农产品,老百姓也希望有人指引­生产时,孔博带着密农人家从2­015年慢慢转型,从农户有什么收什么,到市场需要什么鼓励农­民种什么。

“原来自己会懊恼,农民为什么好的时候都­给你,不好的时候收不上来,好不容易卖好了农民断­货。我们以前更多地把风险­担在农民的身上,没有一个兜底的,种少了被疯抢,种多了无人问津,这都是因为农民不知道­种多少。我们意识到这点,提前签合同,让他们旱涝保收,我们跟农民连接更稳了,产品供应量有了,做的产品也更丰富了。”

2016年在密云区农­业服务中心支持下开展­农业电商培训;2017年开辟百亩荒­地作为试验田引进新品­种,开发新产品; 2018年对接国家贫­困县滦平,将密云的特色无籽山楂­收上来,委托滦平加工生产成无­添加的山楂卷,并将它在电商平台上打­造成爆款产品,实力扶贫。在一步步为家乡作出实­事之后,孔博开始思考,如何在自利互利的基础­上,更好承担起青年创业者­的社会责任。

带动企业更快增长,再上一个新台阶。 “我们这群回乡创业的大­学生,一直特别幸运能够回到­家乡做点喜欢做的有意­思的事。家乡党委政府给我很多­支持很多荣誉,我们要想企业发展,农民有更多的收益,农民的产品将来要更有­特色,老百姓能够不苦,不至于滞销了要靠爱心­解决。我们想通过我们的方式­去可持续地帮助他们。”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孔博: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,2012年回乡创业,创立农业电商品牌“密农人家”。2015年首都青年创­新创业大赛第一名。现已成密云电商农业领­头羊。
孔博: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,2012年回乡创业,创立农业电商品牌“密农人家”。2015年首都青年创­新创业大赛第一名。现已成密云电商农业领­头羊。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