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房博:随学者导游故宫深度游­学 4个小时,7万字

- 文/本刊记者 徐玲玲 摄影/张麟

上午9点,房博带团来到故宫。这个名为“故宫深度游”的团有约50名游客,多数是一家子,有庆祝结婚纪念日的小­两口,有父母带着小孩来的,还有子女带着父母来的。“现在报深度游团的以3­0多岁的年轻人居多。”房博介绍。这样深度游故宫的团,房博每个月会带20余­个。

“我们的参观时间是上午­9点到下午1点,我们将主要参观中轴线­上的重要宫殿及西侧部­分宫殿。”由午门进入故宫后,房博在太和门广场先向­游客介绍了整体参观情­况。

这短短两句话,看起来很平常,其实包含了房博对故宫­深度游的精心设计。

以往故宫旅游团一般只­参观中轴线的建筑,“故宫深度游”也走中轴线,因为故宫的主要建筑都­在这条线上。此外,房博增加了故宫西侧宫­殿,特别是西六宫的游览。因为这几年很火的影视­剧,如《孝庄秘史》《甄嬛传》等,其历史人物原型都生活­在此,游客很感兴趣。

房博设计的“故宫深度游”具体路线是这样:午门太和门广场-太和殿-中和殿-保和殿-乾清门-军机处-隆宗门-慈宁宫-寿康宫-储秀宫-乾清宫-交泰殿-坤宁宫御花园-神武门。除了精心设计的线路,“故宫深度游”更要体现深度。在这条近3公里的路线­上,房博带着游客走了近4­个小时。他讲解了近7万字,洋洋洒洒,涉及17个建筑、45个历史人物,并对一些人物和建筑进­行了抽丝剥茧般的深度­讲解。房博像学者一样,带领游客对历史进行深­入、详尽的研究。

辨、考、探

站在太和门广场,房博并没有先介绍刚刚­的入口——午门,而是开始了整个故宫的­介绍。他从明成祖朱棣讲起,

房博是个导游,但游客都喊他老师。“房老师,能跟您合个影吗?我经常在抖音上看您的­故宫讲解,非常喜欢您!”这样的事在房博带团的­时候经常发生。他去年开始在抖音上发­布故宫讲解视频,如今已经有70多万粉­丝。

因为故宫是明成祖朱棣­下令修建的。人们议论明成祖朱棣较­多的是他夺取皇位的历­史,但是房博并未过多提及,主要介绍了朱棣的赫赫­功绩,迁都北京是他重点讲述­的内容。

朱棣迁都北京,在故宫办理政务不到百­日,三大殿奉天殿、华盖殿和谨身殿便遭火­灾烧毁,此后故宫又经历了多次­毁坏与重建。“今天看到的这些建筑大­部分是清朝修建的。”将人物和建筑相结合,是房博的讲解方式。

接下来,房博开始划重点,他辨析:“现在的影视剧中有个硬­伤,一说皇帝上朝,就是在太和殿或乾清宫。其实明朝上朝的地点,就在我们眼前这个门——太和门,这叫御门听政。”对影视剧中常出现的对­人们产生较大影响的错­误进行辨析,是房博讲解的鲜明特色。

随后,房博往回一指午门,又进行了辨析:“影视剧里常说‘推出午门斩首’,午门是皇家的正门,不会在正门进行斩首。斩首有专门的地方,明朝在西四,清朝在菜市口。”

太和殿是故宫体量最大、等级最高的建筑,是讲解的第三个景点。他首先讲了大殿的用途:“一年当中有三个重要的­日子,皇帝会来到太和殿:元旦,新年的开始;皇帝的生日,这天被称为‘万寿节’;冬至的第二天,因为冬至当天皇帝要去­天坛祭天。除此之外,太和殿还是皇帝登基、大婚、册立皇后和命将出征的­地方。”

看起来简单的一段介绍,显示了房博的考证功力。他常常为某个问题详尽­地查找史料、文献,力求考证得明明白白。

在准备太和殿用途的讲­解时,房博一开始以为很容易­就能找到相关的资料,毕竟这是一个极其重要­的地方。但出

乎意料,他很长时间都没有在家­里近300本清朝历史­相关的书籍中找到相关­内容。他想起了之前在阅读论­文资料时,频频出现在参考文献中­的《大清会典》,他想或许能在这里找到­答案。《大清会典》,又称《大清五朝会典》,是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庆和光绪五个朝代所­修会典的总称,是记述清朝典章制度的­官修史书。全书涉及清朝300年­间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社会、军事、法令、民族和宗教等各个方面,资料全面而详备。房博最终在里面找到了­关于其作用的记述。

房博就是这样像学者一­样地研究故宫,为一个问题,他常查阅海量的资料,他说:“历史是民族的记忆,我是记忆的讲者。只有准备一桶水,我们才能拿出一杯水。”

太和殿后,房博依次讲解了中和殿、保和殿、乾清门、军机处和隆宗门等,然后来到故宫的内廷,也就是西侧的宫殿。近几年电视剧里,它们频频出现。

第一站,来到的是慈宁宫,房博讲起了“孝庄下嫁之谜”。“孝庄太后是否曾下嫁多­尔衮?历史的确留下一些令人­疑惑的地方。”房博展开讲到,满族曾有一种落后的婚­姻制度,叫收继婚,即女性在丈夫死后嫁给­其兄弟或夫家其他男性。孝庄去世后,没有和皇太极合葬,她的昭西陵,与清东陵相隔,像一只孤雁。于是,一种观点认为孝庄下嫁­了多尔衮,但也有学者不这么认为。房博没有给孝庄下嫁之­谜给出答案,他尽量详尽地介绍学者­们的研究,包括对立的观点,主要是吸引游客探索历­史的奥秘。

房博善于用“谜团”来调动游客的兴趣,在游览过程中,他讲了五个谜团:雍正继位之谜、雍正死亡之谜、乾隆母亲姓氏之谜、孝庄太后下嫁之谜和慈­禧出生地之谜。

曾经大火的《甄嬛传》中甄嬛的原型——乾隆的母亲崇庆皇太后­的姓氏是什么,现在还是个谜,在清朝各种官方记录中­都不同。“《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》中记载的是‘格格钱氏封为熹妃’,姓‘钱’,表明是汉人。《永宪录》中也说‘侧福晋钱氏为熹妃’。但《清世宗宪皇帝实录》中说的是‘格格钮祜鲁氏,封为熹妃’,说她姓钮祜禄(亦写作钮祜鲁),表明是满人,而且还是很高贵的满人。”

就是这样,房博带领游客辨、考、探,了解真实的历史。同时,他也希望能让游客以史­为鉴,从中学习一些经验。

当天旅行团有几个带着­孩子的游客,房博讲的孝庄教育康熙­的故事,让他们很受触动。

“孝庄重视对康熙的综合­培养,让他能够全面发展。”房博展开详细讲解,孝庄给年幼的康熙制定­了非常系统规范的学习­内容。首先,她亲自对康熙的言行举­止进行严格教育,对宫廷规矩言传身教。其次,孝庄派她信任的侍女苏­茉儿,作为康熙的语言老师,教他蒙古语、汉语和满语。然后,为了培养康熙的政治能­力,孝庄把张居正教育十岁­小皇帝万历的启蒙读物《帝鉴图说》作为教科书。《帝鉴图说》总结了古代皇帝的81­件善事和36件恶事,通俗易懂,画面具有趣味性,年幼的皇帝能够轻松愉­快地阅读,从快能掌握为君之道。房博希望家长们学习孝­庄这种因材施教的教育­方式,“增加趣味性,调动孩子的积极性,这靠的是家长。”

导游20年:学者、使者

房博和“故宫深度游”的走红并不偶然,它可以说是时代的发展­和房博自身多年积累的­结果。

房博说:“年少时的知识完全是靠­阅读书报获得的。”房博的父亲在报社工作,房博年少时最大的兴趣­便是放了学后,读父亲带回来的报纸和­书籍,久而久之,他

养成了阅读的习惯。随着阅读量的增加,房博对历史产生了浓厚­的兴趣。后来,他将专业和爱好结合,考入北京联合大学旅游­学院。如今,房博从事旅游行业已近­20年。工作之余,房博仍然保持着读书读­史的爱好。每天阅读一小时,是他一直保持的习惯。

大家对导游的一些诟病,比如“宰客购物”等,令房博颇为苦恼。他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­方向。他发现,随着游客文化素养的提­高,以往四天三晚、五天四晚,耗时长、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方式­越来越不被年轻人接受。“游客喜欢的是在短时间­里有获得感的旅游方式。”

游客们越来越认同旅游­服务的价值,这对旅游行业提出了迫­切要求,旅游行业急需转型升级,导游们必须思考,怎样才能带好高端团队、个性化游客。

2017年,房博参加了第三届全国­导游大赛并获得金奖,有了一定的关注度和影­响力后,他开始思考,怎样才能为导游这个行­业带来些正向的改变。2018年3月,在北京导游协会的帮助­下,房博进行了新的尝试——“故宫深度游”,转型为学者型导游,为游客深度讲解故宫。

转型成为学者型导游之­路虽然不容易,但房博这些年博览群书­让他很有底气。《清实录》《明实录》《清史稿》《明史稿》等历史文献,明清史研究的学者黄仁­宇、吴晗、孟森、商传等人的著作,甚至是国外学者,如以明清史研究见长的­美国历史学者史景迁、研究中国史的日本著名­史学家宫崎市定等的著­作,都是房博的案上书。现在他7万字的故宫讲­解词可以说是厚积薄发。

“故宫深度游”旅游团上线后,受到了游客的欢迎,导游同行深受鼓舞,纷纷推出了深度游的模­式。房博感慨:“摆脱购物消费,让导游真正回归本质,成为文化的使者、宣传员、服务员。”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