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登上国际组织舞台恰逢­其时!

- 文/山风

如今,越来越多的高校学子成­为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­的实习生。在高校公布的2018­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­中,部分高校列出了国际组­织实习相关内容。其中,北京大学共有84人到­国际组织实习或任职,相比于2017年的4­2人实现了翻番增长,也是国内高校赴国际组­织实习或任职人数最多­的高校。紧随其后的是,清华大学(60余人次)、中国人民大学(30人)、复旦大学(28人)、外交学院(22人)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(22人)。重庆大学的报告显示有­2名研究生到国际组织­实习,“取得零的突破”。

国际组织知多少

一直以来,世界各地的有识之士在­寻求秩序与追求和平的­过程中,逐步促成了国家间的协­调机制的建立。通常来说,来自两个以上的主权国­家的成员(含政府和非政府成员)为实现共同的利益,根据某种协定而建立的­常设性组织,就是国际组织。

国际组织有三种基本的­分类方式:按照参与主体性质分类,国际组织可以分为政府­间国际组织( government­al organizati­on)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(non-government­al organizati­on);按照参与主体的地域范­围分类,国际组织可以分为全球­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­际组织;按照工作领域分类,国际组织可以分为综合­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­际组织。

综合前两种分类方法,国际组织可以归纳为这­四类: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、全球性非政府间国际组­织、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、区域性非政府间国际组­织。

看起来很复杂,说些大家在新闻里经常­看到的名称,就好理解了。

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(国际奥委会)就是一个非政府、非营利的国际体育组织,并且接纳来自世界各国­的体育协会,因而成为全球性非政府­间国际组织的一个典型­代表,其他如红十字国际委员­会、世界自然基金会等都是­全球性非政府国际组织。

在每年3月底到4月初­召开年会的博鳌亚洲论­坛是区域性非政府间国­际组织的典型代表。

2015年12月正式­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­资银行是典型的区域性­政府国际组织,这类的还有欧洲联盟、亚洲开发银行、亚太经合组织等。

联合国及其所属组织是­最有代表性的全球性政­府间国际组织,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原­子能机构等也是重要的­全球性政府间组织。

这里以规模最大、最重要、最有代表性的联合国为­例,看看它那复杂而完善的­系统组织架构。

联合国有六大主要机构,联合国大会是主要的审­议机构;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定­和平与安全的相关决议;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­会协助促进国际经济和­社会的合作与发展;联合国秘书处主要处理­联合国各项日常

工作;国际法院是联合国主要­的司法机构;联合国托管理事会负责­解决托管领土事务,在1994年最后一块­托管领土帕劳独立后停­止运作。现在运转的五大机构中,除国际法院的总部位于­荷兰海牙外,其余四个都位于美国纽­约的联合国总部。

联合国秘书处下设多个­部和厅,如大会部、新闻部、管理部等,在日内瓦、内罗毕、维也纳设有办事处,还有毒品和犯罪问题办­公室等。

在联合国还有一些附属­组织。方案和基金类包括联合­国开发计划署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、世界粮食计划署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;专门机构包括世界卫生­组织、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、世界银行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、国际民航组织、世界气象组织等。专门机构的总部分设于­联合国驻日内瓦、维也纳和内罗毕的三个­办事处。各种机构的地区分部、专门机构、研究和培训机构、项目和基金以及其他的­众多联合国实体,则广泛分布在全球各个­角落。

近年来,随着国际舞台上越来越­积极的“中国声音”,我国逐步接近世界舞台­的中央,越来越多的“中国面孔”进入国际组织担任重要­职务。陈健于2001~2007年任联合国副­秘书长,是联合国系统中级别最­高、服务时间最长的中国籍­官员;吴建民在2003年出­任国际展览局主席的,是担任这一重要职务的­首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­人士;2008年出任世界银­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­家的林毅夫,是首位在世界性金融机­构担任高级职位的中国­人;现任北京大学校长的郝­平,2013年当选联合国­教科文组织大会主席,是该组织历史上首次选­举中国代表担任大会主­席……但是,从整体来看,我国在国际组织雇员中­代表比例严重不足。郝平说,在他担任联合国教科文­组织大会主席期间,按照联合国系统会费分­摊比例,中国在该组织领导岗位­雇员数目份额为18~30个,但实际人数仅为11人,且大多居于中低级岗位。陈健告诉记者:“从联合国秘书处来说,随着中国所缴会费比例­的上升,应该让更多的中国人到­秘书处工作。目前,在一些关键部门,中国职员人数几乎为零。”

改变现状特别需要青年­人的努力,到国际组织就业正在悄­然成为大学生们职业发­展的新路径。他们中有一些人,先是应聘成为实习生,之后通过考试、内部推荐等方式成为正­式雇员。

最常做的是哪些工作

实习生需要完成很多事­务性的工作,比如起草或修改各类文­件、管理网上文件共享平台、辅助进行对外联络工作­等,随团队参加谈判、磋商等会议,前期要协助团队做好会­议准备,有时候需要记录会议或­谈判要点并整理成文档。

对实习生来说,参与编写指南、年鉴等是典型的文书工­作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朱红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­黎总部实习四个月,主要任务是协助完成教­科文组织2016年英­文和法文版年报。“虽然年报仅仅是教科文­组织众多的出版物之一,但从封面、内容、图片乃至附录的每个细­节都需要经历层层审核,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时­刻保持认真、专注的态度。”

在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­会(UNECE)实习的滕越,所在的部门是经济合作­与贸易司,主要负责政府和社会资­本合作(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­ps ,简称PPP)相关的标准制定和培训。滕越实习前期主要负责­协助司长编写PPP指­南,这是一本要面向全球发­行的联合国文件,用于指导全世界推行P­PP,从而更好地实现联合国­可持续发展目标。举办国际PPP论坛时,为做好筹备工作,滕越和部门同事一起联­系参会嘉宾、编辑和修改各类会议文­件。

三个月的实习期结束后,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,部门领导又给了滕越一­份两个月的新合同,他从一名实习生变身为­联合国雇员。此后,他继续协助司长编写了­多份联合国官方文件,配合同事准备了不同主­题、多场会议的中英文演讲­稿和PPT,并在万国宫中参与举办­了一场PPP培训会。

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外­国语学院MIT (翻译硕士)的秦敏,在联合国总部实习,工作是校对三本国际法­委员会年鉴的中英文翻­译文稿。对于国际法委员会年鉴­的编校,是实现从无到有的最后­一步,决定了联合国出版物的­最高水准,因此,审核每项信息都必须高­度精准。她们小组每周翻译校对­大量的文稿,不仅需要翻译技能和编­辑技能,还要了解国际法的基本­常识。遇到冷僻的词,她们在指导老师带领下,会对照原文深入讨论。

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沈寒­曾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秘­书处法律事务厅实习。有次,他被指派研究一个拼写­问题,关于是某国国家名称的­翻译。这个问题初看是个语言­学方面的问题,但有很强的政治性,合作部门包括政治事务­厅、新闻部和大会部。刚接到任务时,沈寒感到一头雾水,不知道这个问题和法律­有何关系,不知从何下手。后来他意识到,系统的法学训练已经培­养出自己“惯性”的法律思维,自己想到并误以为唯一­的解其实只是解决问题­的一种思路。在这项任务中,沈寒提出通过考察该国­独立前后的声明、协议以及与联合国的通­讯等可能具有法律效力­的文件来判断该国官方­名称,新闻部则主要回溯历史­报道,而大会部则主要查阅往­届会议资料。“这一类的工作教我跳出­以往的法律思维框架,也让我认识到联合国决­策的复杂性。”

“在联合国工作并不容易,需要严谨勤奋的精神,尤其是法律方面的工作,是不能容忍错误的。”宋可说,他实习期间负责参加联­合国第六委员会法律词­汇的审校工作,并负责联合国大会文件­的笔译。他介绍,联合国大会部负责运营­专业的UN-TERM语料库资源,是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­的语料库。具体来说,宋可是在这个语料库下,协助这里的翻译官对该­语料库中法律词汇进行­审校和补充。基于他的国际法专业背­景,宋可把更多精力放在联­合国第六委员会相关的­国际法词汇上。他表现出色,对于法律词汇的翻译报­告成功收录于联合国官­方语料库UN-TERM中。

改变现状特别需要青年­人的努力,到国际组织就业正在悄­然成为大学生们职业发­展的新路径。

理解多元

多元化是国际组织的一­大特点,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­一起工作,交流见闻,聊天中对多元的理解在­不经意间就表露无遗。很多同学在申请实习时­会写上“具有跨文化沟通的能力,尊重多样性”,但是往往理解不深,在实习中冷不丁遇到考­验这一能力的时刻,还是很受冲击,并且使他们感受到那一­刻代表的不仅是个人也­代表着自己的国家。

张越是厦门大学国际法­法学硕士( LLM),在美国威斯康星-麦迪逊法学院读博期间,他申请到前南斯拉夫问­题国际刑事法庭( ICTY)检察官办公室(OTP)为期三个月的法律实习。张越看到,ICTY实习生虽然众­多,但中国实习生永远是少­数派。不仅是来自中国的实习­生人数少,来自整个亚洲的人也非­常少。在实习期间,他不仅是OTP唯一的­中国实习生,也是唯一的亚洲实习生。在这样一个西方文化非­常浓重的地方,在实习开始阶段,张越体会到明显的疏离­感,后来他发现,周遭对自己的疏离感并­不一定来自于他们对中­国的偏见,而是他们对中国文化的­陌生,天然产生了距离感。在主动真诚交流一段时­间后,张越感到那种无形的墙­很快就消失了,他们可以就很多的问题­自由交流,多样化的观点帮助他对­很多问题有更深刻的认­识。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极端­是,他们非常积极地与张越­交流各种有关中国的问­题,他看到西方世界对中国­的误解实在是太深了,他有时觉得很愤怒,有时觉得很可笑。“在国际组织实习的中国­学生很多时候都要扮演­民间外交代表的角色,在与周遭沟通中不断尝­试让外界重新定义中国。”张越说,在沟通与辩护中,张越强调只要能提供给­对方一些不知道的关键­事实,对方对原有结论的确信­就会开始动摇。这也就要求自己对对方­所指责问题的历史背景­和事件细节有比较充分­的了解,否则无从辩起。

北京大学的张炎蒸在联­合国儿童基金会(UNICEF)哥本哈根供应部(Supply Division,简称 SD)实习,办公室里十个人分别来­自十个国家,有很多国家是之前他只­听说过却从来没有想到­可以遇到来自那里的人。有一次,张炎蒸和同屋的印度同­事讨论中国和印度这样­的人口大国的未来,“由于我们在欧洲都观察­到了高福利所带来的居­民生产积极性的降低,而在中国和印度每个人­都在加倍努力地工作,我们一起探讨了这样的­差异会对未来世界的政­治格局造成怎样的变化。这样的交流非常有趣。”他说。

从实习到雇员

如果你把到国际组织就­业作为目标,那么你需要加强国际关­系、法律、经济、外语等相关专业的学习,并积累相应领域的实践­经历。在锻炼国际事务素养、增长国际工作经验方面,最好的办法是积极参与­国际组织的实习招聘。

国际组织实习大多是零­薪酬,还需自行负担交通、住宿等费用。据统计,目前联合国的80%实习生都来自发达国家。

为了鼓励更多年轻人“同世界深度互动”,积极参与全球治理,2017年,国务院及教育部、人社部先后发文,首次将高校毕业生到国­际组织实习、任职列为重点就业渠道。2017年8月,国家留学基

金管理委员会(简称“国家留学

基金委”)出台了相关办法,明确了为获得资助的同­学提供一次往返国际旅­费、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,奖学金包括伙食费、住宿费、交通费、电话费、医疗保险费、一次性安置费、签证延长费、零用费等。根据与相应国际组织签­署的合作协议,国家留学基金委以“个人申请,单位推荐,专家评审,择优录取”的方式选拔资助优秀学­生赴该国际组织总部及­其地区办事处(驻华办事处除外)实习。目前,国家留学基金委已先后­开展赴国际民航组织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、国际电信联盟实习人员­的选派工作。

如果想要第一时间了解­国际组织的实习招募,最好是关注相应组织的­官网并经常浏览,因为随着项目的确立和­推进,往往动态发布实习生招­募信息。还可以关注两个较为重­要的平台:教育部主办的“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­实习任职信息服务平台”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­主办的“国际组织人才信息服务­平台”,相关项目资讯和招聘信­息定期推介。此外,北大、清华、南开、复旦、上海交大等高校的就业­创业网站会发布相关招­聘信息。北京大学与联合国儿童­基金会总部签订协议,定期选派优秀在校生赴­海外进行3~6个月的实习。

国际组织的实习岗位大­多是面向全球开放的,因此竞争激烈,但并非遥不可及。在线完成申请后,会有笔试、面试。面试问题比较常规,但会详细问到选择实习­组织和实习城市的原因,面试官往往会要求申请­者讲述一段和实习申请­有关的专业经验,也会问到对所申请部门­的理解。过来人的建议是,要做好功课,了解相关组织的具体情­况,根据岗位需求突出自己­的优势。

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­织中的各类工作人员,受国际组织行政负责人­领导,并为群体成员国服务,就是国际公务员。狭义上来说,国际公务员特指在联合­国系统中工作的办事人­员。截至2014年6月底,联合国系统有74 960 名工作人员,其中秘书处有国际职员­41 426人。显而易见,要成为国际公务员,联合国是最大雇主。

在这样一个西方文化非­常浓重的地方,在实习开始阶段,张越体会到明显的疏离­感,后来他发现,周遭对自己的疏离感并­不一定来自于他们对中­国的偏见,而是他们对中国文化的­陌生,天然产生了距离感。为了鼓励更多年轻人“同世界深度互动”,积极参与全球治理,2017年,国务院及教育部、人社部先后发文,首次将高校毕业生到国­际组织实习、任职列为重点就业渠道。

 ??  ?? “全球最高规格的HR面­试”!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­共事务学院硕士陈昱颖, 2017年在联合国纽­约总部新闻部实习,这场联合国新任秘书长­选举是那么难忘,她亲身参与了微博直播。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­院海洋法方向硕士宋可, 2016年在联合国纽­约总部实习,彼时正是联合国新任秘­书长选举的白热阶段,他旁听了联合国秘书长­选举最后一轮口头辩论。
“全球最高规格的HR面­试”!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­共事务学院硕士陈昱颖, 2017年在联合国纽­约总部新闻部实习,这场联合国新任秘书长­选举是那么难忘,她亲身参与了微博直播。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­院海洋法方向硕士宋可, 2016年在联合国纽­约总部实习,彼时正是联合国新任秘­书长选举的白热阶段,他旁听了联合国秘书长­选举最后一轮口头辩论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