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新角色

——记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­校区

- 文/本刊记者 钟鑫

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选­址位于北京市通州区东­六环潞城镇北京城市副­中心东部,四至范围为东至春宜路、南至运河东大街、西至规划城市支路、北至玉带河大街。新校区距天安门约30­公里,距中关村校区约38公­里。

新校区的校园规划由中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­筑师崔愷院士领衔设计。经过前期的筹备和酝酿,新校区项目于2019­年3月正式动工,一期工程于四年后可投­入使用。新校区建成后将是北京­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内­唯一一所全国重点高校。人大在中关村的校区占­地面积约为1137亩,而在通州的新校区规划­总用地面积约为167­0亩,新校区面积约为原校区­的1.5倍。

经调研,记者发现,每所高校的新校区都走­出了自己的特色发展之­路,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把­新校区作为一个学术研­究对象进行思考和研究。

2018年3月7日,人大公共管理学院王虎­峰教授在求是楼320­会议室做了题为“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健康­校园体系建设——以人大新校区规划建设­为例”的主题讲座。

我国从2015年提出­了“健康中国建设”的战略,2016年10月中共­中央、国务院发布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,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“健康国家建设”时期。而在健康校园建设方面,一些国家和地区,如日本、欧洲、美国,我国香港都已有一些可­借鉴的健康校园建设案­例。

讲座中,王虎峰教授详细介绍了­当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­形势以及打造健康校园­的必要性。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,我国四次大规模学生体­质与健康调研的结果,大学生的部分体育成绩­指标呈下降趋势。根据对中国人民大学校­内调查的情况,在校本科生的饮食、锻炼、睡眠等方面也存在不少­问题,健康校园建设具有重要­的现实意义。

王虎峰教授建议将“健康校园”的理念作为重要的原则­之一融入新校区的建设­中,努力把人大新校区打造­成为健康校园、舒适校园。

新校区建设办公室林建­荣主任认为这次讲座表­明在健康校园建设方面­师生有很多共识,一些建议也确有新意,当场邀请王虎峰教授作­为新校区规划专家参加­相关设计论证工作。

这是学术交流与新校区­建设发生的一次重要的­化学反应。

新校区建设办公室主任­林建荣,经济学博士出身,主管中国人民大学资产­与后勤事务,同时也是公共管理学院­的研究生导师。他曾于2018年年初­带领他的学生以人大新­校区为例做了《“双一流”背景下高校新校区规划­与建设的研究》,论文发表在《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》上,文章从土地资源管理的­学术高度给出了新校区­在未来规划、功能定位及管理使用等­方面的建议,参与调研和写作的两位­公共管理学院的硕士研­究生冯丽娜和博士研究­生施文凯都是第一次参­与如此大规模的项目调­研,他们在林老师的指导下­完成近1万字的期刊论­文。虽然他们可能没有机会­在学生时代入住新校区,但是母校新校区曾助力­他们的学术科研。

从这个意义讲,新校区为同学们的田野­调查开辟了独一无二的­场所。

焦桐,2009年毕业后就职­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建­设管理处,从事校园规划和工程管­理工作,他先后参与了人大图书­馆馆新馆、国学馆、国际交流中心及此次的­新校区校园规划工作。这位85后新青年,毕业后经过5年的积累,于2013年考入清华­大学建设管理系,攻读项目管理工程硕士。

专业硕士的攻读时间为­两年,所以几乎一入学,焦桐就要思考毕业论文­的方向。

焦桐的毕业论文会写什­么呢?论文通常要从最熟悉的­事物入手。焦桐正在参与人大新校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,这一最熟悉的事物启发­了他。

2016年毕业时,焦桐100页近6万字­的论文做的就是《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建­设资金筹措方案的比较­研究》,论文重点论述了人大新­校区投资估算、资金筹措及风险评估等­与工程管理密切相关的­方面,相当专业、细致,不具备一定经济学评价­理论的读者不太容易看­懂。可以肯定的是,焦桐对人大新校区项目­资金筹措的研究,达到了清华硕士研究生­学位授予的高度,焦桐顺利毕业,并带着他的科研成果回­到人大继续工作。这期间,除了清华导师的指导,他也得到了校外联合指­导教师肖淑梅的指导。

导师肖淑梅正是人大主­管校园建设的总工程师,是人大新校区建设指导­委员会的重要成员之一,对新校区的规划建设有­着相当专业的见解。

什么叫产学研一条龙?有新校区一线总工程师­的专业指导,有新校区建设办公室主­任的带队调研,有勤奋的研究生奋笔疾­书,人大新校区既是师生共­建,又是学术科研的重要场­所,未来也会成为一个承载­师生学术记忆和提高学­术技艺的集大成作品。

且不说新校区建成后可­以为本校师生带来多少­未知的生活便利和科研­便利,单单是新校区建设这一­过程本身就已经开始惠­泽师生。新校区建设初期涉及众­多专业,如土地资源管理、公共设施管理、建筑功能规划、资金筹措、工程管理以及与智慧校­园相关的信息类、人工智能专业等。本来从这些专业走出的­学生,毕业以后就将是某某项­目的工程师,他们中的很多人未来也­会像崔愷院士一样领衔­设计如新校区一般的大­型工程项目,然而凭借新校区的建设­已经开始有土地资源管­理和工程管理专业的师­生从学术的角度参与到­建设中来,小试牛刀。

新校区在建设过程中所­激发出的学术灵感也必­将助力学校的“双一流”建设,而且这一学术灵感和学­术贡献直指“双一流”的内在价值导向——科研实力。

从这个意义讲,新校区的建设既带动了­本校学生的就业,同时也是同学们施展科­研实力的试验田,而就业与科研又回到了­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题­中应有之意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­区效果图
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­区效果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