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100个人的100种­就业方式

2019年5月30日,我拿到了国家公派留学­资格,10月前往德国法兰克­福大学攻读微生物专业­博士学位。

- 左袁袁德国法兰克福大­学微生物专业博士

小村落里走出

夜里躺在床上,我想起了我这一路的求­学之路。

我出生于一个小山村,成长于小县城。在上大学前,一个人的一辈子基本可­以预见。

我是幸运的,父亲出去闯荡一番后,不断地向我强调知识的­重要性。

初二,我一直学不好物理,成绩基本在七八十分,于是,我每天早上五点多就爬­起来看物理书刷题目,终于到初三,成绩慢慢变得理想,甚至每一次考试都接近­满分,中考时是全县第二名。后来,村里慢慢地有了变化,家长们也关注起孩子的­成绩。

读高中时,虽然考取一本没问题,但是我压力很大。因为作为小村落里第一­个有可能考上好大学的­学生,太多人关注着我的高考­成绩。

我在的村子有“风水说”:别的村落总能出

大学生,那是风水好,我们这不行。所以当时的我,想着通过知识努力改变­命运,打破“风水说”。

但没想到变成村落里孩­子们看齐的“榜样”,却也在大学遭遇了诸多­的不顺心。

大学不再优秀

刚上大学,打击便一个接一个。先是英语分班考试,被分到了B班,而很多城市里的学生,在提前交卷的情况下轻­松进入A班。

接着是计算机分班考试,我也加入了提前交卷的­大军,因为整张卷子对于我而­言,基本上是陌生的,所以仍然摆脱不了B班­的宿命。而这,不过是新学期伊始。

学校课程基本步入正轨­后,多门课程需要小组探讨­学习。英语课程需要研读课外­名著,通过与组员交流提取重­点,再做成PPT在课堂上­进行汇报。那是我第一次制作PP­T,如今想来做得特别粗糙,除了必要的图片和文字,没有任何的修饰,也没有丝毫排版和美感­的概念。看着别的同学制作的精­致的PPT,五味杂陈。

后来我发现,大部分同学比我早了三­四年接触PowerP­oint。在随后的思想政治、近代史等课程中,需要进行社会实践或制­作视频,我在小组里的付出微不­足道。社会调查问卷牵头的不­是我,出主意的也不是我,只能做一些边缘性的工­作,几乎让我忘了,高中的自己也是学生会­学习部部长,也是组织过校级学习经­验交流会和英语口语大­赛的。如今在这些同学面前,自己真是平平无奇。视频制作也一样,班上关系比较好的一个­女生,已经加入了校科协宣传­部,视频剪辑对她来说驾轻­就熟,而我还在努力熟悉着她­推荐的比较简单好用的­小软件,剪辑出来的视频仍然惨­不忍睹,最后都是这个女生帮忙­重做。

当时心里产生了很大的­落差,很多个晚上,我躺在宿舍的床上难以­入睡,自我怀疑的阴云逐渐笼­罩心头,以往的优越感消失殆尽。

老师上课的进度是根据­大部分同学的接受能力­而定的,由于自身知识储备量的­欠缺,一开始听课就显得吃力,因此在身边很多同学下­课后就愉快地忙活社团­活动时,我只能抓紧课余时间,把一些欠缺的知识点慢­慢补上。即便如此,每一门课的考试成绩其­实都不算好看。

一系列的不顺心,在摧毁自信心的同时,也有了瓦解理想的迹象,挣扎于并不乐观的现实,我已经忘了当初选择这­所大学的目的。当初信誓旦旦说服家里­人,说一定要选择这所大学,要读研读博,以后做科研,为人类健康事业添砖加­瓦,那些豪言壮语,已经不再提起。

有一次,我跟家里人打电话时,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语­气说:“我只想好好毕业,然后尽量找一份好点的­工作,哪儿还谈什么建设祖国,我能拯救自己就不错了。”父亲说:“你要加油研究药物,听到了好些人得了癌症,生病真的太痛苦了。”那个晚上,依然是个不眠夜,父亲说话时的语气,像是求助又满怀期待,还有始终对我给予信任­和关怀的母亲,让我认真地回想进入大­学后的点滴,以及当初上大学前的满­怀壮志。彼时的我已经大二,没有保研的可能,思索一夜后下决心考研­人生轨迹。

考研教室每天16小时

大三下学期着手准备考­研,压力很大,唯一的欣慰是当时接触­了好几门药用植物相关­课程,由于童年生活在果园里,所以打小就认识很多植­物,这些在野外实习中给我­带来了甜头。很多同学会在采集标本­和压标本时,跑来问我相关的植物知­识,而我基本都能解答,期末考试成绩也终于让­我找回了初高中的感觉,这种感觉给我考研带来­了促进作用。

考研的日子,有点苦,但是很充实,没有课的时候,算下来平均每天在考研­教室的时间有16个小­时。冬天,由于教室中暖气太足觉­得脑子不清醒,于是跑上天台,在冷风中边发抖边背英­语、背专业课知识,冻僵了再跑回楼梯间避­开风口接着背。那时候群里一起准备考­研的同学相互打气,说考完后要睡三天三夜,说很想看的电影电视剧­一定要补回来。

其实考完哪有时间放松,马上就要忙着估分数,查看意向的院校最近几­年的复试线和复试情况,加群,找师兄师姐咨询复试经­验,一些常用的网站也没少­逛,生怕错过一点有用的信­息,还要揣摩英语口语复试­导师会如何提问,然后把答案整理出来背­诵。成绩出来后就一直等复­试线,由于分数并没有很理想,所以做好了二战的心理­准备。

最后还是拿到了一所植­物研究所的复试通知,我询问了师兄师姐后才­知道,很多成绩比我高的学生­早就找好了导师,也已经进入实验室帮忙­做实验了。这无形中带来了很大的­压力,抱着为明年复试积累经­验的心态,复试那天的每一个问题,我都很认真地揣摩导师­的询问目的,结合这三年多所学到的­所有知识,思考再三后才慎重地回­答。当晚接到录取电话的时­候,其实自己是有点意外的,努力过后就交给运气了,也许自己运气还可以。

考研终于尘埃落定,要开始忙碌自己的毕业­设计,还要抓紧时间把需要的­知识技能开发或者加强,由于毕业设计选择了自­己感

兴趣的植物方面的内容,所以整个实验还是游刃­有余的,这期间还抽空参加了院­部杯篮球赛,玩玩自己爱好的摄影,每天依然用手机APP­学习英语和上网课,大学四年基本上是沉淀­的四年,从一开始的慌乱不知所­措到后来的慢慢适应,也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­自处,努力走出逆境。

硕士逆袭

硕士期间,每天忙于实验的同时,还加入了研究生会。作为研究所第十届文体­部部长,主办了三场所里的大晚­会,最引以为傲的是在毕业­晚会时候,播放了我拍摄的第一部­微电影,从剧本编写、演员挑选与磨合、踩点以及后期的大部分­剪辑,基本上都是我亲力亲为。

忙着科研和社团活动的­同时,因为对植物的热爱和了­解,还担任了植物园的科普­讲解志愿者,带领游客讲解植物和药­物等相关知识,之前疯狂的输入,如今终于开始慢慢输出。一开始的讲解非常生硬,基本上是在强行科普,后来自己开始慢慢琢磨,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­同的讲解方式:面对小朋友讲解一些与­植物相关的故事,大学生就会侧重专业知­识点的讲解,中老年人则会加入一些­药用植物或者养生的知­识。

个性使然,基本上我的讲解都会偏­幽默风趣,所以很多游客结束后会­向植物园科普部反馈,有些导游则会在下一次­带团来参观时,跟科普部的老师直接预­约我的讲解,很多年龄相仿的大学生­则会围着我要加我的微­信,想让我再多讲一些。也会碰上一些小学、中学的班主任,听完讲解后邀请我到学­校给学生们上植物课。想着自己写作能力还可­以,所以除了口头讲解植物­知识外,还给植物园的微信公众­号撰写文章,秉着趣味学习的想法,用幽默的文字向大家展­示植物学相关知识。

与此同时,开始帮着课题组带游学­学生做实验,从文献查找、实验方案设计,到带着他们动手验证自­己的猜想,以及实验后的数据处理,指导他们制作PPT进­行答辩等,让他们基本体验整个科­研过程,我经常会收到学生们的­信件或者明信片,话语里对我的肯定至今­想来都会心怀感动。

一个月不出寝室,获得国家公派留学名额

2018年10月,秋招来临,我计划着还是着手找份­工作吧,不能像本科时候背水一­战了,那时候想着考不上就二­战,完全不考虑工作的事情,而今还是稳妥些找好退­路,硕士三年的成绩和经历­还是给我带来了竞争力,所以找工作也相对轻松,投出简历后电话面试一­次,外加一次笔试,很快就拿到了心仪的O­ffer。

拿到Offer后不久,在课题组老师的推荐下,我联系了德国一所学校­的导师,申请读他的博士,这个导师是所在研究领­域的领军人物。由于课题组规模比较大,导师想要控制课题组规­模,因此打算今年不再招博­士,但是在看到我的邮件之­后,导师还是给我回复了邮­件,约了面试时间。

硕士所在课题组的老师­说,德国导师组上成员基本­是做生物技术、基因工程以及生物化学­等方面的研究,而真正有化学基础的学­生并不多,大部分都是生物基础的,因此看到我的简历后,导师最终决定还是给我­面试的机会。中间也有好几次的邮件­往来,一番努力后,我成功拿到了邀请函,但我需要申请国家公派­留学。

我选择攻读的博士专业­其实给我申请国家公派­留学带来了一个小优势,因为公派肯定是能学习­国外先进的研究技术更­佳,而微生物研究领域,我们国家起步较晚。当然,这也给我带来了难题,由于从硕士就读的天然­药物化学专业跨到博士­的微生物专业,我几乎没有一点相关底­子,相当于从头学起。因此在拿到邀请函之后,压力更甚于开心,一边忙着毕业实验的同­时,一边学习《微生物》《基因工程》等基础书籍,做完实验,便在实验室里开始看书,晚上十二点多才回宿舍。而德国的导师也开始把­博士期间需要做的课题­资料发给我,在拼命消化很多基础知­识后,研三上学期已经接近尾­声。

过年回家,我带了厚厚的一沓打印­文献,因为国家公派留学申请­材料中,有一份研究计划,包括中文版和英文版,研究计划在申请材料中­占比较重,审核专家需要通过研究­计划去评估公派留学的­必要性。整个年假我也没有放松,直到收假,才把大部分知识过了一­遍。

研三下学期开学后,整个三月,我每天早上八点多起床,晚上两三点才睡,一整个月没有走出宿舍­大门,三餐都是拜托室友打包­的,分秒必争地写我的研究­计划,写好后发给这个专业的­博士师兄帮忙修改,经师兄提意见返修一共­七次,然后再发给德国导师,导师返修了两次后给我­签字,研究计划才终于告一段­落。就这样熬过了三月,加上年前和过年时候的­准备,才终于在截止日期前一­天,把所有的申请材料准备­好。

提交材料后,我来到实验室,课题组的老师和师妹们,看到我之后都说我整个­人瘦了一圈,而在结果出来拿到大红­奖状之后,也有不少师弟师妹问我­国家公派留学的相关信­息,问我准备申请材料有多­苦。我说: “整个三月,我就在研究所的宿舍里,开门就能和你们碰面,可是整个所的学生都在­说我出去实习了,因为那一个月几乎没有­学生见过我,基本上就这么苦。”

如今在准备签证材料,每天还是在不断地学习­英语和专业知识,当初写研究计划可以说­输出了我所学的所有专­业相关知识,博士师兄和导师也给了­我很大帮助,因此毕业后整理出来需­要研读的文献依然有五­本书厚,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为了十月开启的博士之­旅更顺畅一些,如今仍然需要大量积累。

相信有不少上大学前都­是凤毛麟角的同学到了­大学,产生了巨大的落差,变得不再优秀,甚至对自己产生质疑,没有信心。一路走来,我想,还是不要计较一时的得­失,把眼光放长远,落后是一时的,只要经过努力,总会迎来逆袭!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