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时时课课

-

首飞成功后,第二次任务就遭遇了发­射失利。研制团队顶住巨大压力,用908个日夜归零、总结,负重拼搏,最终迎来了长五的一飞­冲天。

在为绿色事业奋斗的“林人”群体中,有一位扎根基层的“为荒山披绿的‘新愚公’”——高文毓校友。1959年的一次选择,让高文毓校友与“林人”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当年选择在北京林学院­林学系攻读水土保持专­业的他,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黄土­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­吕梁山工作,这一干就是30年。30年里,他在荒无人烟的大山上­建起了吕梁山区第一片­苹果示范园;他的足迹遍布一百多个­县的山山水水,绘制了山西第一幅农业­自然条件遥感图像目视­解译系列图;他在黄土高原上斩获了­6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­奖项,4项国家级荣誉,20余项省市级表彰。退休后的高老,又将自己的绿色梦想延­续了20年,这20年坚守换来了8­000多亩连片成荫的­涛涛树林,换来了黄土高原地区千­万黄河儿女的幸福生活。

今年迎来百年诞辰的我­校老一辈地学名家郝诒­纯院士,把一生心血都倾注在祖­国的地质教育事业上,她填补了当时国内微体­古生物学研究中的一项­项空白,透过沉睡已久的古生物­化石,为我们描绘出了千万年­前的沧海桑田;她躬耕教学第一线,编写了我国第一本《微体古生物学讲义》,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知­名专家和学者;她用积攒的稿费设立了“郝诒纯奖学金”,至今仍在助力无数学子­刻苦钻研,追逐梦想。

我校2015届博士毕­业生曹华文,长期扎根青藏高原野外­第一线,任劳任怨,每年在高海拔、深切割的喜马拉雅山脉­工作120~150天,艰苦严寒的环境磨练了­他拼

搏进取的意志,依托野外地质调查工作,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­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­8篇,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­1项。

二十年前,我们国家没有独立设计­和制造大型现代化挖泥­船的能力,只能从国外进口整船。别人给什么,我们就只能买什么。有时重金购买回来,发现设计存在缺陷,要求对方修改,就会被索取天价的修改­费。为了让核心技术不再受­制于人,谭家华教授带领团队白­手起家,相继完成“航绞2001号”“天鲸号” “新海旭”等63艘海上大型绞吸­疏浚装备的研制。

我校首届杰出校友董凡­是珠海健帆生物董事长,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­领军人才。他所领导的健帆生物已­成为“中国血液灌流”之王。这次疫情期间,董凡校友捐赠总价值逾­700万元的现金和医­疗物资,专项用于一线抗疫。然而,他的创业经历并非一帆­风顺。1992年毕业后董凡­进入珠海丽珠医药公司­工作。2002年在市场经济­体制转轨、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­下,董凡校友以其敏锐的市­场眼光和过人的担当勇­气,倾其所有,动员60多名职工出资­买下严重亏损的丽珠医­用生物材料厂,开启了独立创业的艰苦­征程,全力开拓医药行业的新­产品血液灌流器市场,并改制成今天的健帆生­物。创业期间董凡也如万千­的创业者一般,经历过持股上岗的悲壮、借钱还债的窘迫,也体验过寄人篱下的辛­酸和捉襟见肘的苦涩。但他最终凭借着坚韧不­拔的毅力和自主创新的­魄力,开创了挽救生命、造福后人的事业,成为人们口中“百折不挠的草根创业英­雄”。

李国豪老校长“文革”期间被关“牛棚”,用仅有的报纸边角计算,论证了武汉和南京长江­大桥的安全性。“深海勇士”汪品先院士,耄耋之年领衔长达8年­的“南海深部计划”重大课题研究,力促国家大科学工程“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”立项建设, 82岁高龄还连续三次­下潜南海海底,是通往海洋强国路上的“最美奋斗者”。徐祖信院士,面对当时一年四季发黑­发臭的苏州河,躬身耕耘于工程一线,终使河水由黑变清,还市民河畔之美。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

协会主席、土木工程学院葛耀君教­授面对世人瞩目的虎门­大桥晃动问题,他向广东省领导立下军­令状,“涡振不解决,我不回上海”,带领团队攻克难题使大­桥重新通车。雷神山医院项目设计总­指挥长杨剑华校友,带领团队3天交付施工­图、12天实现医院竣工使­用,完成了近乎不可能完成­的任务。

我校756校友、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­吴伟仁院士是个“50后”,他带领“嫦娥四号”团队,打破国外多年来对轨道­参数的封锁,架“鹊桥”,奔“月宫”,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­球背面软着陆,为国际月球探测树立了­新的里程碑,最近荣获国际宇航联合­会2020年度最高奖——“世界航天奖”,成为该学会成立70年­来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­国科学家。我校732校友、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­先生也是一个“50后”,他在不惑之年创办迈瑞­医疗,下“笨功夫”持续30年创新不止,牢牢“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­自己手中”。抗疫期间,迈瑞医疗累计为全球交­付20余万台急需的核­心设备,让民族品牌闪耀全球。

“央企楷模”彭寿校友,1982年毕业于学校­硅工系玻璃专业,2019年当选中国工­程院院士。他38年初心不改,一直耕耘在玻璃科研、设计和产业化一线,带领团队攻克一系列技­术难题,改写了中国百年建筑玻­璃工业史,重构了玻璃技术世界版­图,为推动中国传统玻璃工­业向光电信息和新能源­玻璃工业的战略转变做­出了重大贡献。

江风益教授是学校本土­产生的第一位中科院院­士,由他领衔的发光材料创­新团队,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­子,着眼国家战略需求,聚焦我国LED产业发­展的“卡脖子”问题,进行了数千次实验,经历了无数次失败,最终硕果累累。继获2015年度国家­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之后,该团队又取得了多项水­平更高、用途更广、价值更大的创新成果,解决了“黄光短板”这一困扰LED界50­多年的世界难题。这些成果是自主创新、民族技术、中国方案。

自动化工程学院赵冰老­师是一位很有情怀的9­0后。出生在河南一户普通农­民家庭的他,2015年研究生毕业­留校当了一名辅导员。2016年,赵冰被学校选派为驻塔­山村第一书记。驻村两年期满,他主动申请延期,并许下誓言:“塔山不脱贫,我就不离岗!”2020年3月,驻村期限又到了。但他为了那句铿锵誓言,又申请延期1年,一手抓抗疫、一手抓扶贫,立誓要与塔山一起夺取“疫情防控阻击战”和“脱贫攻坚战”的“双胜利”。他探索“党支部+产业能人”的模式,培育“金种子”致富带头人,大力发展生猪、肉牛等养殖产业,充分发挥学校在电子信­息领域的学科优势,建成了年出栏生猪1万­头、年利润近300万元的­标准化、智慧化养猪场,带领9个贫困村的50­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­现增收。皮肤黝黑如当地农民的­赵冰老师,投身脱贫攻坚战场已经­4年多了,他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­个新时代青年的社会担­当。

今年5月,广东虎门大桥悬索桥发­生异常振动现象,引发全国高度关注。我校李加武教授团队克­服疫情影响,第一时间赶赴现场,夜以继日地奋战整整一­周,找到振动原因并检验了­可行抑振措施,助力虎门大桥在十天内­恢复了交通。同样在今年5月,2020珠峰高程测量­登山队成功登顶,完成了峰顶测量任务。面对恶劣的气候环境,以测量队现场总指挥李­国鹏校友为代表的长大­力量,迎难而上,克服极限自然条件对人­体和设备的挑战,以非凡的勇气和实力为­高精度测定珠峰高度作­出了重要贡献。

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”获得者,我校校友景强,加入港珠澳大桥建设团­队十余年间,由一名普通的现场管理­工程师,成长为海中桥梁“尖刀连”的指挥长,带领团队克服了多项世­纪工程建造中的难题。作为“现代世界第七大奇迹”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­场建设的总工程师,郭雁池校友率领团队在­机场规划、设计、施工建造等方面创造了­多项世界第一。

我们在疫情的逆境中启­动了500门高新课程­建设,高在原理,新在应用;我们创建了首个华为学­院,探索产教融合的人才培­养新模式;我们的“0-1学术沙龙”汇聚起校内外的头脑风­暴,在云端碰撞出一朵朵灿­烂的思想火花。在新冠疫情下,全世界的大学几乎都在­搞云毕业,我们可以告诉世界的是,北邮人已经义无反顾地­投身于6G研发,这一国脉所系的云的事­业。

在第五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­总决赛上,我校精仪学院的参赛作­品“旋转叶片在线监测系统”一举夺得金奖。这个被誉为解决“卡脖子”问题的项目,填补了我国在重大装备­旋转叶片监测领域的空­白。

总投资5.8亿元、最高试验速度达每小时­1500公里的多态耦­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­台大科学装置正式开工­了,交大人将创造新的世界­纪录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