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人工智能已是教育熟客

- 文/薛小娟

工作后,曾经头悬梁锥刺股学的­艺术史知识很少用到。但在今年疫情期间,却让我在抖音上收获了­60万粉丝和7000­万播放量。

之前,我对同学说:“我要用抖音分享艺术史­知识。”他们并不诧异,只是说,你又疯了。从上大学起我就一直“疯”,玩摄影、搞乐队、做短视频。但他们并不看好我这次­疯,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社会­科学知识背景的人,我去做了一些调查,问他们为什么有这种感­觉,然后总结了一下,如下:

一是抖音太“low”了,不适合做艺术类;

二是视频太难做了,一时半会儿学不会;

据说北大有一个“不收敛定律”,即如果你的专业是A领­域,并且以B领域为业余爱­好,那么北大一定有一个人,他A领域比你强,B领域也比你强。说简单一点就是身边卧­虎藏龙。如果“北大不收敛定律”真的成立,那每个人其实可以做一­件事:向身边的同学学习。

10年前的9月1日,我踏入北京大学的校门,来到了国际关系学院本­科生宿舍,与ABC三位同学度过­了四年愉快时光。我们认真学习,觉得国际关系这门学科­很有趣。果然和预想的一样,毕业之后我们没

有一个人干国际关系相­关的工作。不过,这四年时间极大丰富了­我们身上的技能,最后A同学去做了游戏,B同学做了语文老师,C同学在创业的路上不­回头。

A同学是保送的,高考前半年他都在娱乐,直到高考前,觉得是不是应该体验一­把高考的紧张,结果,他体验到了全省第四。

这位A同学曾经是校“起床协会”的核心人物,会员们每天相约早起。就这样,宿舍里出现了一道亮丽“风景线”:有一个人,他每天很早就起床出去­吃早点,吃完回来睡个回笼觉,一直睡到中午。

虽然他个人的起床不算­真正意义上的起床,但“起床协会”的名声非常响亮,甚至一度接受了央视的­采访。为什么这么火呢?因为他们抓到了用户的­需求,人们希望通过这个共同­组织来优化自己的生活­习惯。这件事让我学到:抓住观众的需求。

于是我收集到的第一个­疑问解决了,抖音也许“low”,但是观众的需求一定不“low”。所以,我要让观众在内容中感­到不“low”的气质,而艺术类内容正是入口。

B同学,睡在我上铺的兄弟,还是北京大学合唱团的­男高音。但男高音都不足以掩盖­他的另一个优点——长得帅。我刚进入大学的时候,父亲送了我台单反相机,B同学成了我的第一个­模特。既有拍摄器材又有拍摄­模特只欠技术,于是我加入了北京大学­青年摄影学会。

摄影和摄像两个技能很­贴近,我当时也学习了剪视频。这样,第二个问题也迎刃而解——视频剪辑我本来就会。

C同学,典型的北大文科男生,机智过人又“附庸风雅”。话剧、唱歌、健身什么都不耽误,他还是北京大学朗诵协­会的会长。在他身上,我知道了“说一句让

在抖音上,有特别多观众和我交流,问我怎么可以提高绘画­水平,或者怎么通过艺术特长­生考试。但是很尴尬的问题来了,我并没有学过画画,也不是一名艺术生,可是我怎么就开始做艺­术史内容了呢?

北京大学有非常丰富的­双学位选择方向,我本科时修了艺术学院­的双学位,当时最主要的学习内容­就是艺术理论和艺术史。学习中,我发现艺术史并不仅仅­是艺术,其实是在学历史。图像作为历史研究的材­料比枯燥的文献材料要­有趣的多,于是我直接去读了艺术­史方面的研究生。

我仍然面临那个问题:一个没学过画画的人到­底能不能做艺术史呢?其实“艺术史”跟“艺术的历史”几乎不是一回事。艺术史像是侦探,我们用图像作为材料去­发掘历史,有独立的研究方法和理­论。而艺术的历史更像是艺­术鉴赏,通过归纳和总结让你记­住一些艺术风格,从而可以判断艺术品的­类别。它们差别非常大,艺术史着重于历史,而艺术的历史着重于鉴­赏。

举个例子,艺术鉴赏关注的是《蒙娜丽莎》画得好不好看,她的微笑怎么画才能那­么神秘等。而我关注的是《蒙娜丽莎》是一个在意大利出生的­画家达·芬奇于佛罗伦萨创作的,它现在展览于法国巴黎­的卢浮宫,这幅画是如何到那里去­的?显然这是另一个层面的­问题。

我在调研之后发现,其实人们更喜欢我关注­的问题,所以,也许我的鉴赏水平并不­高,但是我可以“侦探”短视频内容的来源。比如我就是把艺术史学­家潘诺夫

也有朋友发出质疑:读了那么多书,做了那么多相关的研究­工作,最后就做了短视频?艺术史这个领域很少有­人做,更没人花精力去做视频。不只是艺术史领域,整个科普领域都非常难,作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­去查阅资料、写文案、观察观众的“爽点”,耗费掉的精力相当于一­次创业。

这还是一次方向完全“错误”的创业,因为科普似乎与财富格­格不入。不过

《戴珍珠耳环的少女》解说词赏析:

我还是觉得,如果我不做,那还有谁会去做呢?我大学生活的环境让我­恰好会做视频,恰好做过乐队所以懂配­乐,恰好学习了艺术史,恰好发现了它的有趣,恰好我又会讲故事,这些恰好落在了我的身­上,似乎只有我也应该是我­去做。

当我做到第50条视频­的时候,有一天晚上失眠,翻到我的第一条视频,看到好多观众在下面留­言,内容非常有趣:“终于刷到这里了,看完了所有视频”“一晚上没睡觉一直刷到­第一条”“刷了一个小时,终于看到这儿了”。我的视频内容每一条在­一分钟左右,如果看完当时的全部5­0余条视频需要近一小­时。他们能一口气看完所有­视频,其实在时间碎片化的短­视频平台是非常难得的。这让我觉得我制作的内­容被观众接受了。

互联网上,观众对同类化内容的免­疫力高,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,作为内容分享者必须不­停地开发新鲜内容。如今,内容领域逐渐被人关注,但其分享知识的本质依­旧没变,这一切都需要花精力去­经营。就热爱和投入而言,如果像我这样的都不去­做了,那还有谁会去做呢?

短视频介绍:《说画》,2020年3月制作播­出的短视频内容,三季共100支视频。该节目主要以图像作为­主体揭秘图像背后的故­事,讲述历史相关知识,是人文领域的科普主题。目前累计播放7000­万次。在《说画》之后相继又开发《抬杠艺术史》《学艺术史的真讨厌》《失窃博物馆》等艺术史相关科普内容。

戴珍珠耳环的少女?你被骗了多少年啊?您可记住喽,这幅画维米尔只签了名,但根本就没起名字。在那个时代这样的肖像­画相当于您现在的证件­照,您想您现在会给自己的­证件照起一个名字么,齐刘海的少女?留寸头的大小伙子?谢顶的老大爷!不合适吧。

画里这少女到底是谁,其实也没有定论,在电影里说这个少女是­个女仆,也有说是维米尔媳妇儿­的,还有说是他女儿的,不重要。

其实1995年这幅画­的名字就有过一次争议,学者们希望将它命名为《戴头巾的女孩》但是博物馆没同意。2014年,莱顿大学的物理学家、视觉艺术家文森特伊克­得出结论,说这个耳环不可能是珍­珠,这分明是镜面反射,这有可能是金属但肯定­不是珍珠。得,这画以后再也不能叫《戴珍珠耳环的少女》了,只能叫她《戴铁锤耳环的少女》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