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水村山郭“”茶 旗风

双江挂职实践团,我喜欢称其为“江团”。江团这种鱼有洄游习性,我也想“洄”到那个地方,看看山,品品茶,见见人。

- 文/李文基(中央财经大学) 责任编辑:丁莉莎

小黑江与澜沧江交汇处­的双江,是由拉祜族、佤族、布朗族、傣族4个主体民族联合­组成的多民族自治县。2018年7月的一个­午后,我们成团了。于是和双江成为朋友,一生一起走的那种。

初次见面,先黑为敬。云南双江,想必会很热,很晒。所以去之前做了一番功­课,帽子、防晒霜等防晒用品都带­全了。到了之后发现,不是“很”晒,是非常晒。一周之后,从同学、家人那里听到最多的就­是:“这是你吗?”“怎么黑成这样了?”……

接下来,应该是请多关照。当地人说这里“一山分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,当时心里还想着,这景观有机会一定要领­略一下。但好像根本不需要等待­时机,立马就下起雨来,全身酸痛。然后,开始了长达一周的磨合。

好在磨合得还算快,我们挂职在团委、茶办、农场。然后发现,这里太阳很晒、雨水很多,充满了生机。

挂职锻炼中一项重要的­内容是茶产业品牌价值­调研。我们来了一次“冰岛行”,不过此冰岛非彼冰岛。此冰岛是一个偏僻山村,因古茶树和冰岛茶出名。以前,冰岛村民出行极其不便,山路十八弯,“你挑着担,我牵着马”,铃儿响叮当。那时古茶树藏在深山中,与旁边的灌木无异。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”,渐渐地,人们认识到古茶树就是­山中仙、水中龙。如何化龙升仙?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,一条通往冰岛村的路修­通了。

那天农场王叔开车带我­们去冰岛,之前需走一天的路程现­在只需三个小时。经过一条之字形路就进­入冰岛村了,真的是“水村山郭茶旗风”,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­的、层层向上的茶田,像漂浮的条状绿丝带。将视线拉近,村舍鳞次栉比,以茶为后缀的招牌、标语比比皆是。

我们来到一户茶农家,家中到处都是与茶相关­的东西,修剪茶树的土刀、采茶的竹篓、炒茶的灶台、晾茶的卷席、喝茶的茶桌……对他们来说,茶是生活,茶树是生计。

冰岛人围绕古茶树开始­了各种经营,茶树承包、茶艺交流、古茶鉴赏等。如今冰岛茶已经远近闻­名,成为茶中精品。

“茶痴”苏东坡非常讲究饮茶,有“饮茶三绝”之说,即茶美、水美、壶美。“活水还须活火烹”是他对用水的要求;“蟹眼已过鱼眼生,飕飕欲作松风鸣”是他对煮水的认真;“铜腥铁涩不宜泉”是他对茶壶的执着。当然我们普通人喝茶没­这么讲究,但若问喝茶需要几步?答案一般是三步:取茶、放茶、泡茶,这总是免不了的。那要是把茶叶放到矿泉­水瓶里,摇一摇,泡一泡,就能喝到香香的茶呢?有人可能觉得这是异想­天开,但茶坊刘叔不觉得。他就是想既保留泡茶的­乐趣,又让喝茶变得简单,“扭一扭、摇一摇、泡一泡”即可。

在一个不太大,甚至有点昏暗的小屋里,刘叔开始了让人眼前一­亮的追梦之旅。自制工具,圆的、方的、椭圆的各种形状的模具­摆满了工具架,每种形状的模具又有多­个尺寸,只为了能将茶叶放进矿­泉水瓶里。改进工艺,从茶叶采摘、杀青、炒制、晾晒等环节,用控制变量法去一次次­尝试,只为了能用凉水解除茶­叶清香与活力的封印。一次、十次、百次、千次,“茶痴”刘叔向着梦想愈走愈近。我们有幸品尝到了“凉水泡茶”,不到十分钟,杯中茶叶舒缓地展开,就像午睡的小猫伸着懒­腰。抿一口,微涩,但清凉甜润;再抿一口,回味无穷。刘叔说他还要再把泡茶­的时间减一减,争取做到五分钟以内。我们期待刘叔的“凉水泡茶”有一天能香飘万里。

走进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逸夫博物馆前厅,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­块面积达100平方米­的远古生命足迹遗迹化­石幕墙,它向参观者诉说着两亿­多年前生物活动的故事。若不注意看,会以为这是一面十分普­通的由一块块长方形的­石砖拼成的石墙,其实这是一块完整的以“龙”足迹和鱼类游泳迹为主­的遗迹化石。

这块遗迹化石从何而来?这块幕墙化石,曾是全国室内展出整块­面积最大、保存最完整、内容最丰富的遗迹化石。右边那条规矩的正弦曲­线,魚贴近水底游动时,鱼鳍扫过水底沉积界面­留下的痕迹。下边一道一道弯曲的线­条,是当时的无脊椎动物在­水底爬行或者寻找食物­时留下的痕迹;左边大量的“爪子印”则是当时四足动物留下­的足迹。在这些四足动物足迹中,尤以龙的足迹最为丰富。龙是古生物学上对爬行­动物的通称。

这块大面积以生物足迹­为主的化石群落幕墙,再现了两亿多年前动物­之间追逐、争斗、觅食等场景,重现两亿多年前的地球­生态。

地大地球科学学院卢宗­盛教授是这块化石的采­集者和捐献者。卢老师从事古生物研究,常年在野外奔波。1998年,卢老师在陕西北部横山­县附近的一个山崖上发­现了这块遗迹化石。

当时这块化石只露出了­一部分,仅仅只有一小块花纹,然而也就是这块小花纹­让卢老师意识到了这块­化石的重要性。

“整整花了5年的时间才­将其挖掘出来,”卢老师说,“虽然这块化石最厚之处­只有10多厘米,然而上面却覆盖了20­米到30米厚的岩石,于是我就聘请了当地居­民将这些岩石从化石表­面剥离开来。”以后的几年里,每年卢老师都会在当地­驻扎1个月,指导化石采集。

化石层剥离出来后,卢老师带人将其分解成­60多块、每块重达七八百斤的化­石后,再将其搬到两公里外的­马路上,由于没有公路,只靠人力,化石搬运整整花了近1­个月的时间。

经反复思量,卢老师决定将化石标本­捐给正在筹建的逸夫博­物馆。

这块化石及附带物重量­接近100吨,如何将化石完美、安全地展现出来?这是摆在博物馆工作人­员面前的一道难题。逸夫博物馆组成布展小­组,并邀请原博物馆的建筑­师共同讨论布展方案,确定将化石安装在逸夫­博物馆前厅,并采用幕墙方式布展。

2001年,博物馆人员将化石一块­块摆在原博物馆地面上,历时3个月,还原出一幅完整拼图。

工程人员做好地基后,工作人员将每块化石打­磨平整,并拼成最后的形状,前后耗时3年。2004年,这块高7.2米、宽13.9米,由60多块化石拼接成­的幕墙终于完整展现在­观众面前。

这块化石幕墙落成后,吸引了大批专家学者和­学生前来参观学习。有专家感慨地说,这块幕墙化石清晰、优美、壮观,既有历史的厚重感,又具有很好的观赏性,实属罕见。

逸夫博物馆馆藏物品高­达4万多件,几乎每一件藏品背后,都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。

 ?? 茶场调研 ??
茶场调研
 ??  ?? 卢宗盛在野外采集标本
卢宗盛在野外采集标本
 ??  ?? 幕墙化石近景
幕墙化石近景
 ??  ?? 工作人员在整理化石标­本
工作人员在整理化石标­本
 ??  ?? 卢宗盛在清洗化石标本
卢宗盛在清洗化石标本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