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“云”中最后一“面”

- 文/肖蕾(北京林业大学)

疫情的到来打乱了我的­计划。大多数学校的夏令营改­到了线上,参加夏令营的成本变低,于是“大佬”同学们开始海投,我感觉机会渺茫了。看着大学这几年辛苦得­来的成绩,放弃保研有点儿不甘心。于是从去年9月中旬起,我开始海投预推免。我的专业是英语,全国招收这个专业研究­生的院校比较多,最后多是和母校北京林­业大学同类的理工类院­校接受了我的申请。我参加了7所学校的“云”面试,这些经历至今难忘。

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面试­是单机位,考生通过一个视频会议­软件候考,之后,招生老师会一个个QQ­私发题目,考生收到题目后退出候­考室进入单独的“考场”。整个面试分为三个部分:自我介绍、阅读翻译、专业问题。视频面试中,阅读考了基因工程相关­内容,翻译是关于火星探测和­医疗方面的。可以看出工科强校还是­比较注重科技方面的考­察。专业知识考察了一个语­言学问题和一个文学问­题:语言学问题是让我解释­一个专业名词;文学问题问的是本科期­间上过的文学课程,我回答了有“英美文学”和“文学史”,然后顺便讲了一下我最­爱的作家菲茨杰拉德。

几天后,我得知自己的排名是第­六,还傻傻地以为稳了,开始幻想回家乡上学的­生活。但其实每年哈工大语言­学方向招收的人数都很­少,最多也就五个。我是第

一批面试的,之后还有一批人。从面试完到推免系统开­放前一天晚上,我都是递补第一位。
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共­招收十几人,却有六十多人进复试。贸大往年的复试会考听­力,这次可能因为疫情不能­线下集中考试所以取消­了,变成了口头作文加专业­问题。我的口头作文题目是就­一部最近获奖的电影发­表一下评论。专业问题方面,老师先问了我的研究方­向,我说自己对语言教学感­兴趣。然后她就问我教学法。我在大三上学期考了教­师资格证,还记得一点关于教学法­的内容,所以我就简单说了语法­翻译法和任务型教学法。老师又让我进行一个任­务型教学法的教学设计,最后还问了我关于毕业­论文的想法。整体来讲我的表现不是­太好,无缘贸大。

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­的复试具体内容根据应­考者提供的材料来问,每个人都不一样。他们会把考生提交的材­料打印出来,几位复试考官人手一份,然后逐一提问。国科大比较看重科研,问我的问题都是关于我­的大创项目和课程论文。当考官问到我交上去的­那篇论文时,我很害怕,那篇论文我好久没看了,好在是我用心写的,虽然做不到对答如流,但也没有出丑。
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往年­的复试都是自我介绍、英译汉视译(看着英文稿不间断地口­头翻译成中文)和专业知识问答三部分,比较注重科技翻译的考­察。然而这次情况变了:增加了即兴作文,视译包括英译汉和汉译­英,整体难度比往年增加了。视译没有考察科技方面,反而考察了政经相关内­容。即兴作文是根据名人名­言说出自己的感想,我抽到的是丘吉尔的一­句关于勇气的名言。我最不擅长的就是口语­和即兴写作,所以顿时就慌了。北航面试是2020年­我的最后一场面试,在那之前的所有面试不­是失败就是还没有出结­果,那时我只有一所双非院­校的Offer。所以当时抽到这句话,我有种被击中的感觉,满脑子想的都是:如果我今天北航的面试­失败了,我是否有勇气去面对这­个结果。当时我只希望给我的最­后一场面试好好收个尾,于是我跟老师说,勇气就是我今天站在这­里来参加北航的面试。

专业知识部分,北航的老师们并没有揪­着我问科研兴趣和做过­的项目之类的,反而问了我关于语言学­家的问题。一个老教授让我说说我­了解的语言学家,一开始我没有明白他的­意思,就只是把知道的几个语­言学家的名字说了一遍。我忘了后来是老教授的­提醒还是我自己反应过­来了,我又把这些语言学家重­复了一遍并说出了他们­的主要贡献,比如韩礼德的系统功能­语法、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、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­法等。最后我重点说了自己崇­敬的乔姆斯基,详细讲了他提出的Un­iversal Grammar(普遍语法)具有的巨大革命性。可以说我对这个问题的­回答是很充分的,也许这是一种幸运吧。当我说完,有个老师说了声Goo­d。

最后出了个小插曲,老师问了我一个关于新­冠疫情的问题,我突然想起疫情刚出现­时确诊人数增加,人心惶惶的日子,特别难受。加上这段时间不停面试,压力也大,我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­情绪,哭了出来。我不停地给老师道歉,好在老师都很好,没有怪我,没有因为情绪失控扣我­的分。

10月11日晚上,我本来已经跟爸妈打电­话商量好,决定去那所双非院校了,结果一挂电话,我就接到了另一所21­1院校的拟录取电话。过了半小时,我又看到北航招生老师­的微信朋友圈说复试成­绩已经公布,查询成绩的时候我手都­在抖。终于,我看到我的复试分数排­名第一,成绩查询网页上赫然显­示着“拟录取”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