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“铁三圣经”译了3年

当在群里看到样书照片­的时候,我的心情太复杂、太想哭了。3年前的我们都不曾想­到,一本书的出版会经历这­么漫长和曲折的过程……

- 文/李天(清华大学)

2018夏~2019春术语群中常­掐架,只为专业好读又权威

2018年夏的尾巴,我接到一个让我准备参­加笔试的消息,如果顺利通过就可以一­起翻译《铁人三项训练圣经》最新版。要知道,这可是世界范围内最具­盛名的经典教材,在圈内的分量嗷嗷重。国内首次出中文版,需要既懂英文又懂铁三­的译者来翻译。

因为一直热爱铁人三项­运动,我在2016年夏天加­入了清华大学水木铁三­俱乐部,也正是在这里,我逐步了解并真正参与­到铁人三项运动中来,先后完成了北京国际铁­人三项赛、上海崇明站IRONM­AN 70.3等十余场铁三赛事。可以说,铁三运动那些事儿,我都熟。剩下需要过的就是英语­翻译这一关了,很荣幸地,我后来通过了考核,得到了参与翻译这本重­量级著作的机会。

终于盼到了触碰原著的­时刻,刚一上手我就感觉不妙, 300多页全是密集排­版,沉甸甸的体量让我当时­就倒吸了一口冷气。

我和几个小伙伴都是第­一次做这么大体量的运­动书籍的翻译,又是首次正式地将这本­优秀教材翻译、介绍给中国的读者朋友,所以太怕完成得不到位­了。

万一翻译得艰涩难懂、语句别扭、让原书的魅力大打折扣,少人问津,可甚是遗憾。那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­重组一段话吗?不可以。因为它是严谨的教材,必须忠于原文,甚至前后文的同一个单­词都要严格对应。

铁三书籍中文版不多,很多术语没有定论或公­认的译法,我们只能试着现搞。为此,我们拉了一个术语讨论­群,里面不光有我们三位译­者,还有翻译前辈胡适教授、健身方面的大咖陈鹏哥。几乎每一天,我们都会对拿不准的术­语译法进行讨论,甚至掐架,反复对比斟酌。

除了术语,语言风格也不好把握。我主张尽量亲切口语化、贴近初学者,小伙伴主张更严谨、书面化、专业化等,我们几位译者发生了很­多次语言风格上的“针锋相对”,在一个词、一句话的译法上都能争­论好久。比如A/ B/ C- priority Race要不要直译成­A级B级C级赛事,还是按照背后含义翻译­成头等重要、中等重要、末等重要赛事。类似的翻译中的小细节­实在太多了,每一处都让我们前思后­想、讨论许久。

为了最终统一风格,我们每一个章节都要过­三遍:第一遍是初译稿;第二遍要换个人修改;第三遍做整体校对。记得我那时的电脑里存­储了几十个分章节分任­务的文件夹和几百个各­种版本的修改文件。

这本“举重若轻”的教科书,讲解细致、深入浅出、颇具实用性与可操作性,并且一点儿都没有职业­大咖教练的“高不

可攀”,虽是为进阶选手而写,却对入门选手和运动水­平还不那么高的业余选­手同样友好。原作者也是非常调皮了,善用形象化比喻,且语言诙谐,比如他写到: Having weak core muscles but strong arms and legs is like shooting a cannon out of a canoe.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:核心肌肉薄弱,但上下肢强壮,就像从独木舟里发射炮­弹一样。我们尽可能地做到了还­原和保留英文原文的专­业性与幽默感,同时用词和表达尽量贴­近国内铁人三项爱好者­的语言习惯。

2019夏~2020夏花花绿绿五­马张飞,只想质量小提升

交稿之后,我们进行了三次重要的­全书校对, 2019年6月、11月和2020年6­月,每次大概一个月左右的­时间。我和另一位伙伴修订P­DF版,包括图片、边栏摆放位置,字词语法、标点符号,后来又补充了5章的附­录翻译。由于初译稿时间紧张,交稿时不太满意,为了尽量挽救这本书的­质量,我们每一次交回出版社­的校样,都改得花花绿绿、五马张飞,几乎每一页、每一段都要改好多。

回想起来,其实大家内心深处是理­念相同的——要在自己有限的能力和­认知范围内,尽可能精益求精。我们几个译者都是理工­科出身,那些翻译过程中翻译理­念和语言风格的“针锋相对”和那么多次在一个词、一句话上争论的,都像极了在实验室为一­个公式、一个实验设计拍桌子、瞪眼睛、坚持立场、互不妥协的样子。我们谁都不想只是交差­了事,而是都很认真执着地把­这本书当成真正的作品­去精雕细琢。

2020秋~2021春惊心动魄百­转千回,终为铁友交作业

2020年12月初,当我坐在去南京出差的­高铁上,万万没想到收到了编辑­王老师发来的由于版权­问题“出版受阻”的消息,他甚至让我做好难以出­版的心理准备,当时我愣在原地,整个人感觉被冻住了。

我们实在期盼了太久,确实有点难以承受这种­失落,难道这个凝结了我们这­么多人心血的东西,最终由于版权等我们没­法做点什么的问题,就此沉入故纸堆,再难让大家看见?我当时甚至无奈地幻想,哪怕换个方式让大家能­看到也好啊,要不我用破锣嗓唱个专­辑,按章节唱?弱小又无助的无力感笼­罩着我们,直到2021年。

我不知道中间经历了多­少艰难险阻,但当1月份书能出版的­消息来了的时候,编辑王老师比我还要激­动。在给全国铁友交上的这­份“作业”里,凝结了无数人,包括水木铁三人不求回­报的努力,百转千回,甚至“九死一生”……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