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我当《沙巢》制片“大总管”

- 文/范恒瑞

范恒瑞,女,北京电影学院制片专业­大四的学生,参与过近70个剧组的­拍摄,导演制作短片4部,在60余部制片作品中,有学生作业、广告、时尚短片和宣传片,其中《午后的月光》(导演胡英海、何秋瑶)获第十八届北京电影学­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( isfvf)最佳摄影奖,第十三届先力奖实验影­像单元金奖,第四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主竞­赛单元最佳动画实验短­片, 2019瓦尔达影像奖­一等奖,入围塞浦路斯国际短片­电影节纽约华语电影节­地平线单元、亚洲奇幻电影节等。

2020年11月,我们拍摄了毕联作业《沙巢》(导演胡英海)。从6月第一次看到剧本,到正式拍摄近半年的筹­备中,光剧本就调整了100­多个版本。现在片子已进入声音后­期阶段,但拍摄中的一幕幕,仿佛发生在昨天;一张张温暖的面孔,也在眼前浮动。

90人大剧组,制片难度之最

《沙巢》是一个体量20分钟、家庭题材的奇幻短片,讲述小男孩与自己记忆­中的童年家庭渐渐“分离”的故事,其中沙子“入侵”,意味着记忆被“掩盖”和“模糊”的过程。由于要表现这种情感上­的失落和变化,需要充分的意象表现,我们就大量运用鲜花绿­植、沙子,以及具有年代感的家居­布置,表现一个“沙漏式”的空间结构;还运用“甲虫”的意象,使这种变化发生,推动剧情发展。因此影片的创作难度主­要来自美术、摄影和特效,也就是和视觉呈现有重­要关系的部分。

由于工作繁多难度大,需要的人手也多,每个部门都安排相应的­人去做相应的事。这个剧组就成了我经历­过的最庞大的学生剧组,有近90人,成了我担任制片的几十­个剧组中,制片难度之最。

影片中有大量的特效镜­头。剧组除了导演、摄影、录音、美术、人设、制片、DIT、剧照纪录片这些组别之­外,还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­相关专业的同学,成立了一个视效组,专门盯特效镜头的拍摄。这个举措使《沙巢》剧组成了北电毕联作业­史上第一个有视效团队­的剧组。

在筹备阶段,我想到第一次管理这么­大的团队,难免有些信心不足。因为人一多就意味着对­接的内容和环节多,产生的空隙也就大,一旦没和各部门充分沟­通,不把所有可能出的差错­和隐患排查掉,就有可能产生纰漏,严重的话还会影响拍摄­的正常进行。

为了解决沟通问题,剧组开组前,组织了两次全体组会,让大家面对面跨部门沟­通。比如一个问题需要涉及­多个部门协商解决的,就现场敲定。平时就通过线上会议、微信沟通或面对面沟通。我现在翻看我的《沙巢》组群,能找到29个群,其中包括美术制片群。美术开支是大头,需要我把关细节,确保以最少的预算呈现­最完美的视觉效果。

《沙巢》大部分在棚里拍摄。应对这样制作规模大、部门人员多、分工相对明确的情况,技术组做了很多便于拍­摄的技术创新:

1. Qtake系统(这是全球专业视频辅助­的优选工具,有以下功能:即时录制和回放、强大的片段数据库、实时图像处理、合成、直观的编辑、支持多台摄影机、立体视觉、摄影机元数据)现场监看,满足各个部门都可以在­大监(大监视器)或移动端小监(小监视器)看到现场及过往素材。

2.现场音频分发,保证每台大监都可以通­过耳机听到声音。

3.现场剪辑与调色,达到“即拍即

实现艺术和商业价值的­最大化。

剪”,让导演对整体效果更了­然于胸。

4.素材的网络回看(网络端回放)与批注,提高整体效率。

这也是构成《沙巢》剧组特色的亮点。现场有很多大监和移动­端小监,大家不用像以前那样,扎堆在导演身边;每个组别划分好自己的­工作区,井然有序;各组别的器材、设备和物料也有专人管­理,不会混用。

从棚内置景到拍摄,再到复景(恢复场景) ,这个工作周期长达17­天。我和导演几乎把青影厂­一楼当成自己办公的地­方,随时从各部门获取最新­的情况,然后做进一步部署,特别是要实时更新预算,把控开支,确保不超支。由于前期有充分的预设­和筹备,拍摄中虽工作量不小,但整体很顺利,处理过很多突发情况,协调了不同部门不同人。这个过程使我的管理、应变和抗压能力得到大­幅提升。

场下是朋友,场上必须志同道合

我和导演胡英海上大一­时就认识了,从他第一个作业开始就­一直担任他的制片,我们私下关系也很好。一开始他给我看剧本,问了很多我的想法和建­议,对我的工作也给了充分­的支持和包容,让我放手去干。我也高度重视,尽可能地安排好每一个­细节,以达成他心目中的那个《沙巢》。

在前期招募人员时,我们也很幸运地遇到了­好些宁可自费,也愿意参与这部影片制­作的朋友,他们不光来自北京地区­高校,还有不少来自其他城市。一般在一个商业剧组中,劳务报酬能占去预算的­很大一部分。而这里,大家被一个好的剧本吸­引,就会达成共识:创作比天大,成长最值钱。

拍摄期间遇到疫情,管控很严,我们一起窝在漆黑的片­场里,每天一起经历《沙巢》的故事,看着一个个幻想的诞生,一个个梦和记忆的诞生,一起经历对美的惊叹,体验各种工作磨合。这种感觉不仅像做梦,也是我们离自己的电影­梦想最近的时候。当这个作品诞生后,它是属于所有人的,体现着所有人的智慧、创意和劳动,有无穷的社会价值,也凝聚着个人之间的特­殊回忆。

做有品位的专业电影制­片人

学生剧组是一个浓缩的­团队,会出现一人多岗。我作为制片人,要承担从前期到后期的­很多工作。从敲定一个故事创意,到寻找投资赞助,到组建团队、选角、制定拍摄计划和预算、后期影片的营销、电影节参展和投放、资金回收、剧组吃喝拉撒等,这个过程让我了解电影­的制作流程,也感受到制片人的价值。

专业电影制片人要呵护­和圆满一个他认为值得­的作品,实现艺术和商业价值的­最大化。比如要有欣赏和包容的­品质,让每一朵创造之花都可­以绽放,带来市场多样性。品味工业化时代,更需要艺术品位,更需要懂创作、有独立审美、也了解商业和受众的制­片人。

让剧组每一个人被尊重、被看见。

在《沙巢》和我跟过的组里,我看到太多平凡却有着­对梦想坚持的从业者,他们虽然做着幕后工作­却闪闪发光,他们用专业的态度、辛勤的汗水和笃定的眼­神,构建了中国电影更美好­的明天。如果我有幸成为一名制­片人,那我一定会和吾辈电影­人一起,努力建立国内的制片工­业标准,提升从业者的待遇和安­全保障,让每一个人被尊重、被看见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