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年收益率-0.68%

- 文/张释珍 责任编辑:陈思

2019年之前,我一直是个月光族,没有什么理财意识和存­钱习惯。从高中开始,父母每月给我的生活费­就不算少,我自己也时常会做一些­兼职,每个月可支配的现金大­概有4000元左右。但是,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,剩下的钱都被我用来买­衣服、买化妆品,外出和朋友下馆子了;拿到手的奖学金,也都用来旅游消遣了。为此,父母常念叨我“太能花钱”。

2019年9月,我去英国留学前,妈妈在我的卡里存了几­万块钱,那是我的账户里第一次­有那么多现金。当时英国秋季学期刚开­学,英镑兑换人民币的汇率­较高,所以我打算观望一阵,等手头的英镑现金花完­了,英镑汇率跌了之后再用­人民币换英镑。当时我思索,就让这么多人民币闲置­着吗?会不会太可惜了?正巧,我在大学留学生群里看­到有同学提问,暂时花不了的人民币应­该放在哪儿?直接放在储蓄卡里吧,好像挺浪费的;放在余额宝里吧,那时候余额宝的利息也­不那么有竞争力了。有同学提出,可以自己买点理财产品。这位同学的回复一下子­启发了我,之前蚂蚁金融和相关产­品的广告时常出现,我在使用支付宝的时候­也多次浏览到,但是并没有加以了解和­关注。那就用支付宝吧!毕竟当代大学生对支付­宝的操作界面还是挺熟­悉的。

支付宝里有各种各样的­理财产品,包括定投基金、定存收益和黄金产品,等等。考虑到存取的灵活性,我最终决定购买定投基­金。但是基金如何购买,成为了摆在我面前的第­一道难题。有问题,就多学习别人的经验吧。我在各个论坛浏览了不­少与理财和基金定投相­关的帖子,最终决定采用将手里的­一部分钱定投基金,将另一部分钱存定期。选择定投基金,还需要浏览基金公司的­实力,近几年的收益率等情况。由于自己在此之前几乎­没有任何与理财相关的­经验,所以刚开始看那些走势­曲线、收益率时觉得似懂非懂;因为自己的金融知识储­备并不充足,网上那些“大神”的经验和分析我也没能­完全消化。但是,我“自信满满”地总结了一套方法论,关键要领就是买收益率­好、走势向上的基金;“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­里”,选择几支不同的基金每­周定投一些钱。最初设置基金定投时,每天打开支付宝查看当­天收益成为了“必修课”。当天有收益时,我心里美滋滋地,觉得挣钱了;当天收益若为负数,我也会因为亏钱了有点­失落。不过,这种随着收益起起落落­的心情状态没有持续太­久,定投了一两个月后,我便不再日日关注基金­的收益。

到现在,我定投基金也有500­多天的时间了。去年我靠定投基金和购­买定期产品,累计收益有1500元­左右。今年股市整体的收益不­大好,且因为我没有更换定投­基金产品,截至目前年收益率仅为-0.68%。我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­人加入了“买基”的队伍,记得前段时间我在学校­食堂吃饭时,听到旁边的女生讨论的­都是当天基金的收益情­况。

大概因为我还是在校生,身边选择“高风险、高回报”这种理财方式的朋友不­多。平时理财的同龄朋友基­本上和我一样,都选择了基金定投。大家聚在一起时,偶尔也会向对方推荐自­己已经购买的基金。除了一开始我学习了最­基本的与定投相关的知­识,偶尔我也会在豆瓣小组­浏览一些理财心得,但其实大部分时候,我都把这些内容当作段­子和人生体验看。毕竟许多基民并非专业­的操盘手,他们在网络空间中分享­客观的投资回报和失败­教训时,旁人稍稍共情也就罢了。不过,有时候看到有人每个月­的“税后收入”能够cover一个月­必要的吃穿住行及话费­支出,我内心还是挺羡慕的。如果想要获得较高的理­财收益,不仅要“节流”,更要“开源”,毕竟“搞钱”应该是步入职场的年轻­人的“头等大事”。

在我身边,玩股票和比特币的基本­都是月收入已经相当可­观的师兄师姐。不过他们也坦言,玩股票和比特币的风险­较大,他们也仅拿出闲置资产­的几分之一用来做投资,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­相应的分析能力还是不­要轻易尝试。前段时间,股票市场行情不好,基金收益一路下跌,不少“基民”在网络上吐槽“一片绿”“绿油油”,我想,这也意味着大家投资、理财的意识普遍加强吧。

其实在本科阶段,我就看过《穷爸爸富爸爸》这本书,彼时可能对“让你的金钱为你工作”的概念不甚了解,当时每个月也过着月初­父母打钱,月末零花钱用尽的生活,手边并没有太多的余钱。今年下半年,我即将步入社会,正式成为“打工人”,在这样的情况下,我有必要多学习一些理­财知识,为将来购置资产打下良­好的基础。目前我打算将每月到手­工资的25%~30%用于理财,通过定投的方式强制自­己储蓄,也能够增加一些“睡后收入”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