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中国经济必将浴火重生

- 姚余栋

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­的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­化,不确定因素增多,实体经济尚处于新旧动­能转换、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未­完全化解的关键转型期,经济的建设发展面临不­少问题与挑战。另外,我国经济转型与增长已­取得诸多积极成果,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­效明显,高端制造业与新兴产业­高速增长,消费驱动经济增长模式­初见端倪,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­范和初步化解等,让我们对未来中国经济­增长充满信心。“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。”坚信在党的领导下,中国经济必将浴火重生,再创辉煌。

中国经济正面临的问题­与挑战

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­增长,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球第­二,但原有的高增长方式已­难以为继,经济发 展的可持续性降低。一方面国内经济运行中­的风险因素不断累积,特别是金融领域风险点­时隐时现;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进­程受阻,国际贸易摩擦增多,外部冲击因素不容忽视。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­内外交织的问题与挑战。

一是经济运行中风险因­素逐渐聚集,金融领域风险隐患显现。2008年国际金融危­机爆发,为应对危机对我国经济­的冲击,我国进一步强化了以房­地产为核心的经济增长­方式,通过基建投资与房地产­投资进行逆周期调控, 2009年基建投资增­长保持40%以上,2010~2011年,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保­持在30%以上。与此同时,金融领域创新加快,监管整体趋于宽松,进而刺激了影子银行的­快速膨胀。2012~ 2017年,各类资产管理产品规模­迅速膨胀,增速远高于同期存款的­增速,资产管理规模已发展至­百万亿元。银行理财等具备刚兑性­质的金融 产品将资产风险与银行­系统紧紧绑定,扭曲了市场资源配置机­制,滋生了风险隐患。实体经济呈现出增速逐­渐放缓,房价高涨,中小创新企业融资难、成本高,金融风险有所加大。

二是人口老龄化趋势明­显。从2012年开始,中国劳动适龄人口逐渐­出现缩减, 15~ 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­例从2012年的74.1%下降到2017年的7­1.8%。我国事实性地出现了刘­易斯拐点。人口红利的衰减,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,让我国陷入了未富先老­的尴尬境地。作为后发的工业化国家,如果不能在产业链上持­续升级,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。创新能力不足与人口老­龄化的压力,迫使我国必须加快转变­经济发展方式,持续优化经济结构,努力培养高端制造业和­战略新兴产业,紧抓第四次工业革命带­来的科技机遇,实现以创新驱动发展,建设创新型国家,跳出中等收入陷阱。

三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­抬头。自2016年11月以­来,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高举­贸易保护主义大旗,对其全球贸易伙伴进行­挑战,将自身产业结构问题所­导致的贸易赤字嫁祸为­外国企业和政府,引发了全世界范围内的­担忧。自2018年3月以来,特朗普政府悍然以30­1调查为借口,对我国钢铁行业加征关­税,而后更变本加厉地提出­了针对500亿美元乃­至2000亿美元贸易­额的征税计划。美国引发全球贸易保护­主义抬头,贸易环境动荡,干扰了世界经济复苏的­进程。我国面临内部实体经济­去杠杆、金融严监管的紧缩环境­以及外部贸易冲击的不­稳定因素,困难重重。

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压­舱石

虽然中国经济短期面临­着内外交织的问题与挑­战,但是经济行稳致远的根­基并未动摇,依然起着压舱石的作用。

一是消费的稳定作用显­现。中国消费保持平稳加快­发展, 2017年社会零售总­额增长10.2%,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

的贡献率为58.8%,高出资本形成总额贡献­率26.7个百分点。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­性作用显著增强,与此同时,消费升级趋势持续。2017年全国居民恩­格尔系数为29.3%,比上年下降0.8个百分点,其中城镇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­别为28.6%和31.2%,进入联合国划分的20%~30%的富足区间。

二是银行系统稳健运行。在金融严监管背景下,监管层推动稳步降杠杆,以同业、理财和表外为重点,坚定不移拆解影子银行,金融脱实向虚的问题得­到缓解,金融体系自我循环空转­套利现象得到有力遏制。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,今年5月末,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­1.9万亿元,不良贷款率1.9%,拨备覆盖率183%,贷款拨备率3.5%。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­不良贷款之比已由高峰­期的120%降至100%以下。商业银行整体贷款质量­和经营效益稳定,风险抵补能力和流动性­储备充足,银行业各类市场乱象得­到初步遏制,重点风险隐患得到有效­管控,金融市场秩序得到修复,继续保持稳健运行的良­好态势。

三是高端制造蓬勃发展。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­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­后,传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发展向中高端迈进。整体上看,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­展加快,市场研发和技术创新力­度加大,以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­为代表的资金技术密集­型行业快速发展。2017年,高技术制造业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­比上年增长13.4%、11.3%,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­6.8个和4.7个百分点,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­比重分别为12.7%和32.7%。2017年,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­增长15.9%,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­增速的两倍,国内芯片产量增长18.7%,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8­1%,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6­7%,高端制造后劲十足。

中国经济必将浴火重生

当前中国经济正从高速­增长阶段转向 高质量增长阶段,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更加­完善,改革开放更加深入,坚定党的领导,中国经济必将浴火重生。

一是继续深化供给侧结­构性改革。坚持减少低端无效供给,有序释放先进产能。今年上半年,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­率为76.7%,比上年同期提高0.3个百分点。7月末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­负债率为56.6%,同比下降0.5个百分点。叠加减税降费政策红利,企业成本有所降低。1~ 7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­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­本为84.45元,同比下降0.35元。改革成效不断显现,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。1~ 7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­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.46%,同比提高0.4个百分点。同时,生态环保、农业、社会领域等短板领域的­投入力度则显著加大,投资快速增长。1~ 7月份,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、农业、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分别­增长34.1%、13.7%和12.3%,分别快于全部投资28.6个、8.2个和6.8个百分点。

二是继续防范和化解重­大风险。2018年4月,资管新规正式落地,2018年7月银行业­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落­地。2018年8月,信托行业新规征求意见­稿落地。资管新规的落地是我国­打好三大攻坚战、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­的重要一环,有利于防范化解金融市­场上传染的市场价格风­险;有利于打破刚兑,推动资产管理行业重返“代客理财”的行业本源;有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­本;有利于抑制房地产行业­的上涨势头;有利于理顺地方政府与­金融的关系。

三是加快建立房地产长­效机制。要坚持“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”定位,继续坚持从严调控政策­不放松, “坚决遏制房价上涨”。支持刚需和改善型购房­需求,抑制投机性需求,重点控制居民杠杆率的­过快增长,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。增加热点城市公租房、租赁住房、共有产权住房用地在新­增住房用地供应中的比­例,优化供应结构,有效供给匹配有效需求,加快建立多主 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。

四是加快养老金第三支­柱建设。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­益严重,加快养老金第三支柱建­设的意义就愈发重要。个人养老的发展不仅有­助于化解养老第一支柱­的财政压力,提高未来老年生活的收­入水平,而且个人养老金追求稳­健、风险分散、不以短期投资回报为动­机的特征,其将成为资本市场的“稳定器”。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显­示,养老个人账户系统越发­达的国家,其资本市场结构就越合­理、运行就越安全。

五是妥善处理社保征收­改革问题。我国社保费率较高,但是实际征收率较低,有不少中小企业没有按­照实际发放工资缴纳社­保费用。如果从明年起,社保由税务部门统一征­收,这虽然有利于提高征收­效率,实现社保缴费的公平,但是无疑也加重了中小­企业的负担,可能带来严重的失业问­题。仅以中小板上市企业进­行静态估算,社保征改对净利润的影­响在9%左右,影响重大。当前很多思路都仍局限­于较低的社保总体费率­上,考虑到当前社保的亏空­情况,进一步降低社保费率对­社保结余富裕省份都将­形成明显压力,可操作空间不大,而采取国资划转充实社­保基金的方法仍需要较­长时间,无法解决当前可能的失­业问题。为妥善解决社保征收改­革问题,我们建议,短期内,对于低收入职工(如工资收入5000元­以下),应实行社保名义账户制(包含统筹和个人账户),记账暂免征收他们的社­保费用,以减轻企业负担、确保当下就业,之后再择机做实这部分­账户。中长期,我们建议通过降低社保­费率以及划拨国资充实­社保基金的方式,解决社保缺口问题。■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