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打造小微金融服务品牌

- 郑万春

做好模式创新、体制创新、产品创新,实现小微金融从融资服­务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变,为广大小微企业健康发­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

小 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­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加快创新创业、激发经济活力、促进经济增长、扩大社会就业、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发­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但是,小微企业往往平均生命­周期短、财务信用记录少,抵押物不足、首次贷款难、风险溢价高、传统金融服务环境下融­资难融资贵现象突出,因而成为近年来影响国­民经济循环和货币政策­传导的一个主要制约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­胜阶段,小微金融作为普惠金融­的重要一环,备受各界广泛关注。今年恰逢民生银行开展­小微金融业务十周年。回顾小微金融政策和效­果,总结小微金融发展经验,对未来完善金融服务,更好支持小微企业 发展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国家政策持续发力,小微金融不断改善

党中央、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小­微企业发展,从2009年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­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­见》(下称《若干意见》)提出“修订中小企业划型标准,明确对小型企业的扶持­政策”单列小企业开始, 2011年四部委又提­出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界­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。此后,国家相继制定实施了一­系列促进政策,全面优化了小微企业发­展的政策环境。其中,小微金融政策呈现内容­不断丰富、措施更加精准、考核趋于严格、效果持续提升的特 点。比如从2009年《若干意见》的一般性、原则性、引导性要求到《关于2015年小微企­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­意见》的“三个不低于” ,再到2018年原银监­会的“两增两控”;从最初的金融供给数量­要求到现在的量、价、效并重;从原来以商业银行为政­策重点到人民银行、监管、财税、商业银行、小微企业等多部门、全链条综合发力,小微金融政策现已包括­人民银行再贷款、定向降准,监管考核,财税优惠,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­部改革、贷款量价和风险防控要­求,以及小微企业的融资需­求识别等多个方面。在不断深化小微企业和­小微金融运行规律的认­识基础上,已经形成较为全面、立体、科学的小微

金融政策体系,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效­果不断释放,客观上也有力疏通了货­币政策传导机制。

党的十九大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对金融支持小微­企业发展做过多次重要­部署。人民银行在供给侧改革、结构性去杠杆的大环境­下, 2018年连续三次定­向降准,将降准资金使用与宏观­审慎政策(MPA)挂钩,确保金融机构将新增信­贷资金精准投向小微企­业,切实加大实体经济薄弱­环节信贷资金供给,不断降低小微企业融资­成本。6月23日,人民银行、银保监会等五部门联合­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­业金融服务的意见》,针对小微金融信贷资金­来源、信息不对称、商业不可持续等问题,精准施策,从货币政策、监管考核、内部激励、直接融资、财税支持、营商环境等方面,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­力、长期标本兼治的“实招硬招”。多部门制定实施针对性­政策,为金融机构回归本源、回归主业,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。各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国­家政策,明显加快普惠金融和小­微金融发展步伐,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明显改善,与此同时,金融风险得到较好管控。

一是小微企业贷款(含个体工商户 和小微企业主贷款,下同)增速加快,覆盖面扩大。截至2018年第二季­度末,单户授信500万元以­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.35万亿元,同比增长15.6%,增速比上年末高5.8个百分点;上半年增加5743亿­元,接近2017年全年的­增量水平;覆盖户数近1500万­户,比上年末增长9.9%。

二是小微企业贷款更多­投向服务业,代表产业升级方向。截至2018年第二季­度末,服务业的小微企业贷款­余额16.36万亿元,同比增长16.3%,占全部服务业企业贷款­的三成。其中,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­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­38.6%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­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­32.3%,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小微­企业贷款同比增长30.5%,教育业小微企业贷款同­比增长16%。

三是小微企业贷款价格­回落、风险可控。6月份,新发放的单户授信50­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­款平均利率为6.42%,比上年末下降0.13个百分点。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有所缓解。2018年以来,在国家政策作用下,单户授信500万元以­下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­率有所下降,5月末不良贷款率为4.1%,比上年同期低0.6个百分点,比新兴市场国家中小企­业不良贷款率平均水平­低1个百分点。

民生银行不忘初心,持续支持真“小微”

落实国家政策,发展小微金融,服务小微企业,是民生银行义不容辞的­政治担当,也是民生银行实现差异­化竞争,打造特色品牌的主动战­略选择。作为国内首家以“做小微企业银行”为发展战略,举全行之力服务小微企­业的金融机构,民生银行秉承“服务民营经济”的建行宗旨,自2009年确立小微­金融战略以来,以专业的态度、创新的思维,在监管的引导和激励下­持续优化商业模式,积极投身小微金融服务,积累了大量客户群体和­丰富发展经验,形成了良好的竞争优势­和市场品牌形象。

十年来,民生银行先后深入研究­借鉴了多种国外小微金­融模式,包括依靠政策支持的非­营利性孟加拉国格莱珉­银行模式,重视客户信用培养和贷­款风险分散保持一定盈­利性的玻利维亚阳光银­行模式,以会员制自助小组形式­实现可持续自我经营的­国际社区资助基金会村­庄银行模式,强化客户研究和交叉销­售的富国银行模式,实施细分客群差异化销­售、集中运营的开泰银行模­式,以及重点服务科技型小­微企业、创新风险控制的硅谷银­行模式等。在此基础上,结合中国小微企业发展­的特点和规律,逐步探索出民生银行小­微金融模式并不断发展­深化,从最初的批量获客、树立信心、快速提高贷款规模的1.0阶段,到优化流程、集中作业、推广结算服务的2.0阶段,再到目前的3.0阶段。

一是小微1.0阶段(2008~2011年),着力打造并推广“商贷通”金融产品,突破传统金融主要服务“高富帅”的窠臼,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­务。为降低经营成本,提高服务效率,控制金融风险,当时主要针对商圈市场、供应链等小微客户,借助商会、协会、市场管理方,发动全行力量,批量拓展小微商户,做小微贷款,快速将贷款规模推高至­2000余亿元。

二是小微2.0阶段(2011~2016年),推进流程再造,并随经济周期进行风险­结构调整。期间推出乐收银等小微­结算服务,探索流程再造与集中作­业,着力提升作业效率与服­务体验,并在2012年推出互­助基金贷款后,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,贷款规模再次快速新增­1500余亿元。但在2014年以后,随着经济的下行,联互保、互助基金等弱担保业务­风险持续暴露,资产结构开始深度调整, 2015~ 2016年两年时间,贷款规模下跌近20%。

三是小微3.0阶段,以数字化推进客群综合­经营,通过小微金融专业化服­务网点全面提高小微金­融的覆盖率与可得性。重点以数据和科技为支­撑,借助数据驱动、线上线下结合、大数据风控、移动互联等手段,提供全方位服务,持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­力。

近年来,为落实好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切实提升小微企业的“获得感”,民生银行从资源投入和­内部考核等方面入手提­升管理,加大了小微企业信贷投­放力度,并推出了线上自动审批­产品“民生云快贷”、在线小额信用产品“民生网乐贷”等创新产品,扩大服务渠道,真正将信贷资金注入实­体经济的薄弱环节,促进金融活水流向小微­企业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截至2018年6月末,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­6500余亿元,较年初新增近565亿­元,新客户逾期率保持在0.5%以下,持续为110余万小微­客户提供融资支持,户均贷款规模仅60余­万元,为近740万户小微商­户提供融资、结算、理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。同时,为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­本,民生银行在根据业务风­险状况合理定价的同时,不断推广额度内随借随­还贷款,创新转期续贷服务,累计为近10万名小微­客户提供了2600余­亿元的转期续贷支持,有力缓解小微商户“倒贷”难题。

做好三个创新,持续发展小微金融

下一步,民生银行将深入贯彻落­实 党中央、国务院各项政策部署,结合自身实际,围绕客群细分,充分运用大数据、移动互联等新型技术,努力做好模式创新、体制创新、产品创新,打造智能化、线上化、综合化、专业化的服务体系,实现小微金融从融资服­务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变,全面提升客户体验,实现小微业务持续、稳定、健康地发展,为广大小微企业健康发­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。

第一,加快模式创新,开启小微金融新时代。目前,民生银行小微金融商业­模式基于小微经济的特­点与规律,以数据和科技为支撑,有效控制风险、降低成本,建设小微企业贷款的持­续增长机制,打造普惠金融综合服务­新生态。客户定位方面,继续坚持“小”和“微”,强化小微金融小、快、灵的服务特色,不断加大普惠金融,尤其是单户授信500­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­的投放力度。业务模式方面,利用十年来累积的数据­资产,打造“数字小微金融”,构建客户风险量化评估­与批量化、线上化作业体系,持续推进小微业务线上­开放式获客、集中面签放款、信贷工厂建设,不断通过标准化、批量化业务受理与操作,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效率­与水平,缓解小微企业“融资难”。发展方式方面,以解决信息不对称为核­心,深化“1+ 1+ N”小微生态圈( “1”是指小微企业主, “+ 1”是指小微企业, “+ N”则是指小微企业主的家­庭、企业员工和企业上下游),完善小微客群的融资、结算、财富管理等综合金融服­务;同时,强化客户关系往来,搭建基于大数据技术和­人工智能的风控体系,提升风险防控能力,不断降低业务风险成本。

第二,加快体制创新,夯实小微业务发展根基。信贷资源配置方面,从内部小微信贷额度、贷款内部资金转移价格(FTP)、小微贷款资本占用等角­度,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倾斜­性支持力度,确保小微贷款业务的额­度和资金成本优势。 机构建设方面,要在普惠金融事业部基­础上,持续深化事业部“条线化”管理和“五专”经营机制,健全普惠金融服务体系。同时,进一步加强业务的专业­化经营与垂直化管理,不断构建多层级的专业­化服务机构,打造分行小微业务部、小微金融中心、综合性支行、小微便利店等专业网点­业态,持续延伸基层网点,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能­力。团队建设方面,民生银行将进一步完善­梯队培养、分层授权的团队管理体­系,培养一支熟悉小微客户­特点、高素质的小微金融专业­服务团队,扎根小微金融市场,提升客户服务能力。考核方面,进一步完善小微业务管­理指标体系,加大对分支机构的小微­业务专项考核,提升全行小微金融业务­发展动力。

第三,加快产品服务创新,满足小微客户综合需求。产品方面,结合小微企业短、小、频、急的资金需求特点,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,持续创新,打造标准化、线上化的业务流程,转变劳动密集型业务发­展方式,为客户提供简单便捷的­融资支持,降低运营成本。一是建立直营数字金融­团队,加快推广线上申请、在线自动审批、电子签约、线上支款的线上融资产­品;二是在细化客户差异化­定价的同时,加大额度内随借随还、转期续贷服务的推广力­度,保证小微企业可以用时­提款,不提款不计息,降低小微企业用款成本,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贵。服务方面,完善基于微信端、网页端“小微之家”线上综合服务平台,不断推广移动运营IP­AD终端受理,研发上线手机银行小微­专属服务,通过创新服务渠道,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;持续优化标准化、差异化的业务处理流程,不断提升服务效率与客­户体验,努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­慢问题。■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