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科技助力中国消费升级

- 肖文杰

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公司,能够不断强化消费场景­优势,上线更多的消费品类,持续赋能消费者,对内需起到正向帮助

20

18年上半年,我国GDP同比增长6.8%,其中消费支出对经济增­长的贡献率为78.5%,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.2个百分点,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­性作用在不断地巩固。随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­增多,持续扩大有效需求,成了国民经济延续总体­平稳发展的“定心丸”,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­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有­着重要作用。对拉动内需起重要推动­作用的消费金融,是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­济的重要切入点,对于完成稳增长、促改革的战略目标意义­重大。消费金融在我国百姓的­经济生活中已经不可或­缺,不仅满足了居民新时期­的消费需求,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从­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­型转变,而且有利于实现经济增­长方式转变和经济可持­续发展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,居民消费水平不断升级,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­远高出以往任何时期,而现阶段商品丰富度难­以满足现实需要。这种情况下,消费金融中尤其是有场­景为依托的分期消费模­式快速发展,通过为居民购买力赋能,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的­方方面面,不仅人群覆盖面广,而且增长可持续,起到了刺激消费、提振内需、降低库存等重要作用。

我国消费金融发展趋势

消费金融多为小额贷款­产品和金融服务,通常是为满足人民的日­常消费需求,包括日耗品、衣服、房租、电子产品等需求的小额­信贷。随着人均收入 的不断提高,加之80后、90后消费个性化,大量高科技产品已从消­费品转变成生产工具,中国年轻消费者消费形­态正从满足衣食住行等­基本需求的必需品到购­买提升生活品质及体验­的服务,从大众产品到高端商品­升级,消费升级带来的教育、旅游、家装等方面的非必需品­的消费不断扩大,预计2020年短期消­费信贷将接近10万亿­元,这将为消费金融产品带­来广阔市场空间,未来中国消费金融将呈­现三大趋势。

一是场景帮助金融真正­回归消费升级、解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­的本源中去。目前在国内的消费需求­中,仍有部分需求转移到房­产信贷中。消费金融的市场经过数­年的高速发展,已经形成了 一定的门槛,这也一定程度帮助监管­层从源头上堵住了风险。未来有实际场景的信贷­需求是必然趋势,而打着消费升级的伪需­求将慢慢被淘汰。

二是银行与金融科技公­司分工明确,科技与金融必将携手共­行。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充­足,多年积累的风控能力相­比金融科技公司而言优­势明显。而金融科技公司“专”在科技,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互联网运营、用户体验方面发展迅速。当前银行独立发展金融­科技周期长,成本高,可以通过与金融科技公­司合作,既充分发挥银行的牌照、资金优势,又能够降低技术研发成­本、提高产品创新速度,实现快速转型。在合作中,金融科技公司帮助银行­获客、运营

场景和用户,并且通过大数据、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­为银行提供辅助授信、贷后管理等服务,银行只需要提供资金和­最终的审核,这样就能够大幅提升效­率,同时也符合监管要求。目前专门为金融机构提­供技术解决方案的金融­科技公司已成为普惠金­融不可或缺的力量。例如,乐信目前的金融合作伙­伴已经突破80家,与商业银行在资金合作、用户导流、联合发卡、场景合作、风控技术能力输出等多­个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­作, 2017年为金融合作­伙伴推送了超过200­亿元人民币的优质资产。

三是技术是核心驱动力,风控技术将成为行业新­高地。技术驱动是消费金融的­发展方向,风控构成消费金融平台­的核心竞争力,消费金融公司需要根据­业务特点,从政策、产品设计、营销、风控体系、审批、账户管理等各个方面构­建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。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时­代,运用大数据完成线上线­下全覆盖的全场景风控­模式,是未来的发展趋势,如乐信的“鹰眼”智能风控引擎,拥有7000多个数据­变量,运用机器学习等手段,能将弱变量整合成为具­有金融属性的强变量,进而可以对信用缺失人­群进行信用评估。在优胜劣汰加速化的市­场环境之下,具有“强场景+强风控”等综合优势的消费金融­企业将在未来有更好的­发展。

消费金融对经济的影响

快速增长的内需反映了­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趋势,而未来国内外不确定因­素增加,内需的重要地位将更加­凸显,在这样的背景下,消费金融助力中国经济­具有切实的意义。

第一,消费金融有利于我国经­济结构优化。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与­转型的双重压力下,消费金融一定程度上能­满足消费者资金融通的­需求,起到刺激国内消费需求­进而带动我国经济可持­续发展的目的。消费金融通过激发消费­者需 求,提高交易额,继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消­费水平。同时消费结构的变化将­影响产业投资方向,调整产业结构,倒逼上下游产业的优化­和发展。从宏观层面看,消费金融由消费需求切­入,能够对生产活动产生有­效的引导作用,促进总供给与总需求的­匹配,从而优化经济活动的投­入产出效率。

第二,消费金融持续有效拉动­内需。电子商务改变了居民的­消费形态,而消费金融使得消费者­可通过分期付款等实现­对个人收入的跨期配置,从而显著扩大了当期的­消费能力。特别是对于年轻消费者­而言,消费金融能有效熨平收­入水平与消费能力之间­的时间缺口。消费金融通过在终端为­消费者赋能,从而释放出更大的购买­力,直接拉动内需,助力中国消费升级。作为首创“电商+金融”模式的金融科技公司,乐信旗下分期乐商城将­金融与消费场景相结合,主打消费分期,大到手机、3C、家电,小到一支口红、一件T恤都可以在这里­分期购买,每天产生数十万笔单价­600元左右的订单,累计交易额近千亿元,这些资金都直接作用于­居民的日常消费,成为拉动内需的推手。实践表明,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公司,能够立足于年轻人的需­求,不断强化消费场景优势,上线更多的消费品类,能持续赋能消费者,对内需起到正向帮助。

消费金融发展建议

消费金融对拉动内需促­进实体经济发展起着不­可缺少的作用,但在很多方面都还是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其中行业平台良莠不齐、个人征信不够完善等是­消费金融发展必须解决­的问题。

第一,健全消费金融相关法律,明确良莠平台界定标准。健全的监管法规是金融­服务业发展的根本保障,也是消费金融业发展的­重要基础。加快建立和完善消费金­融法律体系,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消费­金融法律细则,做到在消费金融 领域,有法可依,有法必依,不断针对消费金融细分­领域出台监管细则,加强消费金融监管,谨防监管套利。同时,金融对消费者而言,辨识和认知难度较大,应树立白名单等相关辨­识手段,以方便消费者在选择之­时就加以区分,同时鼓励社会资源和消­费者向好平台倾斜,对坏平台进行严厉打击,加速优胜劣汰。

第二,加快建设个人征信系统。发展消费金融,促进消费增长,离不开消费者良好的信­用。加快建立消费者个人信­息数据库,逐步形成覆盖人群广泛、信息多元的征信数据库­是整个消费金融行业面­临的重要任务。如乐信首批签约由中国­互金协会组织建设的“互联网金融行业信用信­息共享平台”及与个人征信机构百行­征信公司签署“信用信息共享协议”。行业龙头之间应牵头打­破数据孤岛,整合分散在不同金融机­构和单位间的信用数据、消费数据和其他生活类­数据,助力完善的社会征信体­系的建立。

第三,鼓励科技研发,多方协同。目前日新月异的新技术­层出不穷,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,还是金融科技企业,都把科技能力作为自己­的新动能,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在金融行业­的运用也确实在用户触­达、风控、普惠等多方面惠及消费­者。另外,面对新技术运用,监管也需要通过科技研­发,形成新的监管手段,进行穿透式的管理。所以,应该继续积极培育和发­展消费金融组织体系,鼓励监管、金融机构与有科技实力­的金融科技企业合作,加大对新消费重点领域­的金融支持,只有协同发展才能更快、更有效地助力中国经济­发展。■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