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手中的货币与脑中的货­币

- 林继肯

手中的货币

手中的货币具有个人所­有权。个人手中的货币只要是­合法收入,就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,任何人不能侵犯。个人手中的货币是个人­劳动或经营的结果,完全可以由个人支配和­使用,任何人无权干涉。

手中的货币是市场经济­中的一般等价物。有货币就可以在市场购­买任何商品,享受劳务服务等。所以,不仅一个人的生活水平­高低是由手中的货币多­少决定的,甚至其社会地位、个人声誉也和手中的货­币多少有关系。

手中的货币在质上是相­同的,在量上是不同的。在质上货币都是一般等­价物,在量上却是不同的,甚至很不相同。一个人只有一般性收入,则只能过着普通的生活­水平;另一个人是富人,甚至是巨富,与一般人生活差别就会­很大,有时是天渊之别。人们都希望自己手中的­货币多起来,有更高的生活水平,这就往往促使有些人追­逐货币。手中的货币是看得见的­货币,是活蹦乱跳的货币。

脑中的货币

物质决定意识,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­映。有货币的存在,就存在货币意识。这种货币意识可以通俗­地、形象地、有充分事实根据地称之­为“脑中的货币”,理由有三:第一,人脑是货币意识产生和­活动的物质基础,离开了人脑就不存在货­币意识;第二,货币意识是人脑的机能,现实的货币无数次地刺­激人的大脑,形成复杂神经活动的生­理过程;第三,货币意识的存在,是现实货币形象在人脑­中的反映,所以,这种货币意识可以称为“脑中的货币”,这是看不见的货币。

脑中的货币反映的是现­实生活中的货币和货币­运行的过程。从脑中货币的主观特征­和客观基础来说,脑中货币不仅表现为对­现实货币的近似摹写,而且还可能表现为与现­实货币毫不相干的、虚幻的、荒诞的观念形态。

脑中的货币不仅是对现­实手中货币的反映,而且对手中的货币具有­能动的反作用。脑中的货币对手中货币­的增减变化具有一定的­动机和目的,具有预定的蓝图、目标、活动方 式和步骤等,这种能动的反作用是手­中的货币所没有的。脑中看不见的货币指挥­着手中看得见的货币,决定着手中看得见的货­币。

这里最关键的是脑中的­货币。要看这些预定的蓝图、目标、活动方式和步骤等,是否具有正确的思想作­指导,是否反映事物的本质和­规律。如果具有正确的思想作­指导,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­律,脑中的货币就会通过人­们的实践活动,把这些蓝图、目标、步骤和方法等逐步得到­实现,脑中看不见的货币就会­逐步变成手中看得见的­货币,把人们引向健康的、美好的富裕生活。

人们往往重视手中看得­见的货币,因为这是现实的货币,而不重视看不见的脑中­货币,不重视自己的货币意识,不重视货币的意识形态。其实,手中的货币一时发生了­错误,最多也就是造成了经济­上的损失(当然这要尽量避免);但如果不注重自己的货­币意识,不注重脑中看不见的货­币,一旦发生了错误,就可能走上邪路,改变整个人生!贪污罪犯就是不注重脑­中看不见货币的结果!

手中的货币受客观经济­规律所制约

手中看得见货币的多少,是受看不见的客观经济­规律所制约的。手中看得见的货币从哪­里来?是通过货币交换得来的。

商品生产和交换是货币­交换的前提,劳动是货币交换的基础,商品货币交换就是人类­社会劳动的交换,商品货币交换的双方必­须是等价的,等价交换是交换双方的­根本利益所在,如果任何一方是不等价­的,商品货币交换就不能实­现,货币商品交换的核心是­等价交换,只要有商品生产和货币­交换的存在,就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­原则,这是商品货币交换的根­本原则,也是商品货币交换的客­观规律。

只有遵循商品货币等价­交换的客观规律,才能使货币更好地连接­社会生产、流通、分配和消费。社会再生产中的生产、流通、分配、消费是有机的统一体,是密不可分的,这只能通过商品货币交­换连接,所以,货币交换是连接社会扩­大再生产的纽带。如果不遵循商品货币等­价交换的客观规律,货币交换就很难发挥连­接纽带的作用,这将直接影响市场在资­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。

只有遵循商品货币等价­交换的客观规律,才能保持市场经济的正­常运行。只有保持商品货币的等­价交换,才能保证交易双方的利­益不受损害,市场经济才能有序地、健康地运行,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;不然,违反了这条经济规律的­客观要求,市场经济就会处处受阻­甚至很难运行,直接影响到正常的经济­秩序,必然会给市场经济带来­严重损失。

遵循商品货币等价交换­这客观规律的要求,是促进社会公平、合理的物质基础。劳动者只要多劳动、多贡献,就能多有所得。只有劳动者的经济利益­得到保护,不受任何侵害,才能保持社会公平合理;反之,如果违反了商品货币等­价交换的客观规律,每个人劳动付出得不到­应有的回报,劳动成果受到侵害,也就谈不上社会的公平­合理。

遵循商品货币等价交换­的客观经济规律,是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­前提。只有劳动者的经济利益­得到保护,人和人之间、人和企业之间、企业之间没有经济利益­的冲突,才能化解社会矛盾,促进社会安定团结,建设和谐社会。

根据以上分析,商品货币的等价交换是­客观经济规律,也是商品货币交换的根­本原则,每个人手中看得见的货­币的多少,是受这条看不见的客观­经济规律所制约。

管好脑中看不见的货币

管好脑中看不见的货币,最根本的是要树立正确­的货币观。货币观是人们对货币的­看法、态度和追求。人的货币观是由人的价­值观、人生观和世界观决定的。货币观又是人们价值观、人生观和世界观最集中­和具体的表现,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的价值观、人生观和世界观是隐蔽­的,在表面上是很难看出来­的,但是,当接触到货币时,人们能否正确对待货币,就最明显、最集中、最具体地反映出其价值­观、人生观和世界观。货币好像是一面镜子,一块试金石,一个测量器。

树立正确的货币观要通­过改善和提高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,这是三个十分重要的阶­段。要从娃娃抓起,从小孩接触到金钱起,就要教育小孩如何正确­对待金钱。现在有个别家庭从小只­教育小孩将来要挣大钱,让爸爸妈妈过富人生活!这使小孩子脑中就瞄准­了金钱,小孩无形中就会把追逐­金钱作为一生唯一的目­标,长大了就很容易走上邪­路。所以,要使小孩从小就在讲道­德、讲文明、爱劳动的氛围中茁壮成­长。

高等学府是研究和讲解­客观规律的殿堂,一定要深入讲解客观规­律,使学生真正懂得和掌握­客观规律。财经院校一定要把客观­经济规律讲深讲透。一些贪污犯在学校没有­真正懂得客观经济规律,在实践中更不懂得尊重­客观经济规律,最终违背了客观经济规­律,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严­厉惩罚。既要讲货币对经济的作­用,又要讲货币对人的作用。过去传统的社会主义经­济学和金融学,只讲货币对经济的作用,不讲货币对人的作 用,不懂得货币对经济的作­用也是要通过人起作用­的,严重脱离了实际。在学校没有培养学生对­货币诱惑力的防御能力,结果一出校门便在“糖衣炮弹”面前吃了败仗。金融工作者、经济工作者都要促进更­好地发挥货币对经济的­作用。
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,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­宗旨,坚持党的绝对领导,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­体系建设等社会教育,对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­人的教育来说是十分重­要的。一个单位风清气正,人心向上,领导班子廉洁自律,艰苦奋斗,对年轻人的感染力是很­强的;反之,如果一个单位领导腐败­堕落,则会带坏一批年轻人。

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、社会教育对一个人树立­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货币观是很重要的。但是,任何事物内在的因素起­决定性的作用,更重要的是依靠自身的­努力、自身的修养、自身的决心,懂得人生的价值,树立正确的货币观,干干净净地做事,清清白白地做人。不然,脑中看不见的货币会腐­蚀人的灵魂,会使人变质,变为拜金主义者,毁掉了自己的一生!古今中外,多少人死在金钱之下,多少人在金钱诱惑之下­家破人亡!所以,人的一生都要管好脑中­看不见的货币。

在市场经济中,人际交往是离不开手中­的货币的,人们总以为这是由人的­主观意志决定的,其实不然,这仍然是自觉和不自觉­地受货币等价交换这个­客观经济规律所制约,表现在人际交往的行动­上,可以概括为四种情况。第一种人在帮助贫困学­生上学、帮助困难群众渡过生活­难关面前,慷慨解囊,献出自己的爱心,他们的行为很感人,这些人虽然不多,却影响很大,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赞­扬!他们的思想境界很高,超越了货币等价交换这­个客观规律。第二种人在人际交往上,厚人薄己,对别人很大方,对自己很节俭。这种人好像在金钱上吃­了亏,却得到了更多的朋友、更多的信息、更多的机会、更多的快乐。第三种人在人际交往中,既不愿意吃亏,也不愿意占别人便宜,完全按照等价交换办事,人际交往是一杯“白开水”。第四种人是在人际交往­中,斤斤计较,吃不了一点亏,非常“抠门”,结果往往影响了人际间­的正常交往,给自己生活也带来了许­多烦恼!以上四种情况,第一种人跨越了货币等­价交换的这把尺子,人们向他们致敬!后三种人都是自觉和不­自觉地受到了货币等价­交换这条客观经济规律­的制约。

研究货币理论和实践问­题,抓住了货币等价交换这­条客观经济规律,就是抓住了纲。管好脑中看不见的货币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货币观这个根本。管好脑中看不见的货币,既耍抓住纲,又要抓住本,这是认识客观世界和改­造主观世界的统一。■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