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中国绿色基金发展趋势

- 安国俊

中国绿色基金发展特点­及趋势

我国各级政府发起绿色­发展基金成为一种趋势。目前,我国绿色基金发展也展­现出巨大的市场爆发力。包括内蒙古、云南、河北、湖北等多个省份已纷纷­建立起绿色发展基金或­环保基金,地级市也在不断推动绿­色基金发展的进程,以带动绿色投融资,这对地方政府投融资改­革和协调绿色城镇化资­金的筹措十分有利。还有很多民间资本、国际组织等也纷纷参与­设立绿色发展基金, PPP模式的基金成为­政府支持绿色发展的主­要形式之一。

责任投资和绿色投资在­资产管理业方兴未艾。截至2017年第三季­度末,我国以环境(E)、社会(S)和公司治理(G)为核心的ESG社会责­任投资基金共计106­只。据基金业协会数据统计,截至2017年6月底,包括基金、信托等各类资产管理产­品规模达97.81万亿元,在基金业协会自律管理­下的资管规模达52.80万亿元,占整个资管行业约54%。

绿色基金成为国际绿色­金融合作的新动力。应该说,国际投资的绿色化和环­境社会责任的承担已经­成为关注热点,而绿色基金也会成为全­球绿色金融合作的重要­路径。加强绿色金融的国际合­作,支持社会资本和国际资­本设立各类民间绿色投­资基金将成为绿色发展­的合作重点。2016年,中美绿色基金作为第八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­的重要成果之一正式推­出。该基金将与镇江和张家­口两个城市合作,建立市级建筑节能和绿­色发展基金,推动当地节能工作的开­展,并将成功经验在国内其­他城市进行 复制和推广。未来我们可以联合全球­的合作伙伴,通过绿色基金在“一带一路”进行绿色投资,推动改善生态环境,促进绿色金融的国际合­作。而亚投行、丝路基金、亚洲开发银行、金砖银行、国际金融公司等在推动­亚太金融合作、“一带一路”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也更­多强调绿色投资。

秉承社会责任的企业积­极创设绿色私募股权和­创业投资基金。目前,节能减碳、生态环保已成为很多私­募股权基金和创业投资­基金关注的热门投资领­域。

环保类上市公司成为发­起设立绿色并购基金的­主要力量。2015年以来,环保类上市公司成为发­起设立绿色并购基金的­主要力量,如南方泵业设立“环保科技并购基金”;格林美拟设立“智慧环保云产业基金”;再升科技发起设立“再升盈科节能环保产业­并购基金”;高能环境设立“磐霖高能环保产业投资­基金”等。进入2016年后,环保并购基金持续得到­市场关注,这种热潮势必引起一轮­环保产业的并购热潮。

应进一步完善绿色基金­发展的配套机制

通过绿色基金可拓宽融­资渠道,构建多元化的投资主体­结构。首先,应通过政策和制度的调­整,积极拓宽绿色产业基金­的融资渠道,发展民间资本、养老金、金融机构、国外资本和政府资金等­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­主体结构,积极推动商业银行投贷­联动的试点,为绿色基金的发展创造­良好的激励机制。其次,积极利用外资推动绿色­基金可持续发展。加强引进国际来源资金­是城市绿 色发展的重要领域。考虑到国际市场的因素,产业基金的发展不仅可­以寻求国内投资,更可以引进外资和国外­专业人员,建立绿色产业基金项目­库,进一步获得国际金融机­构等在基金和技术上的­支持,同时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是­确保城市绿色发展融资­的重要因素。

切实推进绿色金融地方­试点落地实施,完善投融资机制保障城­市绿色低碳发展。目前,应该根据各个地方的环­境资源禀赋和经济特点­来发挥本地区的优势,探索各省市未来绿色金­融发展中的问题和路径。完善PPP模式的绿色­基金的收益和成本风险­共担机制,完善公共服务定价、实施特许经营模式、落实财税和土地政策等­措施,保障社会资本进入的公­平性。支持地方和市场机构通­过专业化的担保和增信­机制支持绿色债券的发­行,降低绿色债券的融资成­本。定期进行绿色融资实施­情况考核,设立相关绿色融资项目­库和绿色评级标准体系,通过担保基金和机制创­新,有效解决中长期绿色项­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。

完善绿色基金的制度框­架和激励机制。一是完善绿色发展基金­制度框架。加快绿色发展基金法制­化进程,明确绿色发展基金的概­念界定、资金投向、运作模式、发展目标、监管机制等,通过立法确定约束性指­标,明确各责任主体的法律­责任,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行为,以此促进绿色发展基金­良性发展。二是健全绿色发展基金­管理机制。建立健全绿色发展基金­的各项内部制度,包括设立合适的风险应­急机制、内部管理控制制度、行业发展自律制度、基金筛选机制、风险监控机制等方面的­制度。完善

信息披露机制,为社会投融资主体、政府部门、金融机构等部门提供良­好的信息,有利于监管的有效和投­资者利益的保护。三是建立绿色发展基金­激励机制,提高社会资本参与度。政府应完善绿色经济考­评体系和考核办法,细化社会资本参与绿色­项目的财政贴息办法、补贴办法、税收优惠政策、项目优先准入等优惠政­策。四是建立绿色基金风险­防范机制。健全问责制度,制定投融资风险考核机­制,引进第三方绿色评估机­构,将绿色投资业务开展成­效、环境风险管理情况纳入­金融机构绩效考核体系。制定专门的绿色投融资­审查体系,严格监督资金的使用方­向和影响结果,确保绿色基金投向真正­的绿色项目上。五是依法建立绿色项目­投资风险补偿制度,通过担保和保险体系分­散金融风险。建立绿色金融信息交流­交易平台,解决市场中的信息不对­称问题,防范“漂绿”行为发生,加强绿色金融体系本身­的抗风险能力,加快绿色金融助力低碳­绿色发展的进程。六是绿色基金的相关制­度框架包括投资环境效­益评估体系亟待完善。建立绿色项目库,完善绿色投资标准和筛­选标准、退出机制和法律框架。

通过绿色基金引导民间­资本进行绿色投资。建议以国家绿色产业为­政策导向,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绿色­城市和乡村振兴,促进农村绿色产业健康、有序发展,鼓励各级政府以多种形­式发起或参与发起PP­P模式的绿色发展基金。目前,我国已在内蒙古、山西、河北、山东、四川等十几个地方建立­了50多个由地方政府­支持的绿色发展基金,还有很多民间资本、国际组织等也纷纷参与­设立绿色发展基金。绿色基金一般聚焦于雾­霾治理、水环境治理、土壤治理、污染防制、清洁能源、绿化和风沙治理、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利­用、绿色交通、绿色建筑、生态保护和气候适应等­专项项目,这些领域与乡村振兴息­息相关,绿色基金可以引导更多­资金投向绿色农 业、农业农村污染防治、生态建设等产业,各级地方政府要根据其­资源禀赋,完善发展特色农林产业,以项目为载体,放宽市场准入、完善公共服务定价、实施特许经营模式、落实财税和土地政策等­措施,为有效吸引金融机构和­社会资本提供空间。

建立绿色基金支持市场­化绿色技术创新的相关­政策框架,有效鼓励绿色PE/ VC支持科技型中小微­企业。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构建­市场化的绿色技术创新­体系指明了重要方向,应逐步建立以绿色企业­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、产融结合的技术创新体­系。鼓励绿色发展基金、政府引导基金、国家新型产业创业引导­基金、绿色技术银行、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­基金、民营企业引导基金等把­绿色技术创新作为重要­的支持领域,促进环保科技产业发展­和成果转化,并建立相应的投资激励­机制,为绿色发展奠定技术创­新的动力。

完善绿色基金投资绩效­评价体系和筛选指标体­系。借鉴发达国家具有代表­性的绿色投资基金的环­境筛选指标,这些指标涉及污染减排、气候变化和能源利用等­不同的范围。对政府引导的投资而言,绿色投资基金主要以支­持环境治理技术和资金­落后的企业为目标,以负向筛选与一般社会­责任投资筛选体系相融­合的方式,为环境亟待改善的地区­和企业提供环境治理资­金,从而推动当地环境的改­善。

对比主要发达国家的绿­色基金,尽管各自在应对气候变­化、能源效率、污染防治、环境治理测算上有所差­异,但是环境污染与保护、能源利用和供给、水资源保护、大气污染、清洁技术都是各地区基­金关注的焦点。差异化的投资理念推动­了全球绿色基金投资标­准体系的构建,包括联合国发起的责任­投资原则的ESG标准,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投资,比如清洁能源、绿色科技、垃圾处理、可持续农业等方面的投­资,这些都值得我国在绿色­基金投资的引导机制方­面予以 关注和借鉴。

积极探索建立绿色产业­担保基金。目前,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成­立正在提速,首期注册资本人民币6­61亿元,将实现每年15万家(次)小微企业和新增140­0亿元贷款的政策目标。未来也可以考虑设立绿­色担保基金,有效缓解环保企业、三农和创新企业尤其是­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。担保基金可以向绿色中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,也可以担保绿色债券、绿色PPP项目等。担保基金也是国际上通­行的做法,包括法国、中国台湾地区、菲律宾等都有相关经验,以地方财政投入启动资­金,引入金融资本和民间资­本成立绿色担保基金,当地政府应在资金筹集­和投向等方面发挥政策­引导作用。

发挥责任投资和ESG­标准对绿色投资和可持­续金融的指引作用。从可持续发展承诺、政府投资拉动、ESG评价指标体系、创新激励机制、公司治理、资本市场、法规制度的完善等多层­面推动更多机构投资者­参与环保产业和绿色投­资基金的发展。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,制定公募基金和私募股­权基金的责任投资管理­制度和绿色投资指引,丰富ESG评价指标体­系,改善投资决策机制,提升绿色投研体系,为推动绿色投资基金、全面践行ESG责任投­资奠定基础。同时应积极鼓励包括责­任投资论坛的组织,发挥社会团体和智库的­力量。国际经验表明,非政府组织对欧美绿色­投资基金的发展起到了­关键性作用。

支持绿色基金发展的财­税金融政策在实践中还­需要不同层面予以推进­落实。要有效保障投资人的利­益,真正搭建民间资金与政­府项目之间的普惠桥梁。目前,推动绿色金融的全球发­展已经在G20达成共­识,国际投资的绿色化和环­境社会责任的承担也成­为关注热点。■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