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侨批与中国货币金融演­变

- 肜新春

20 13年6月,闽粤“侨批档案——海外华侨银信”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《世界记忆名录》,“侨批”作为一个半世纪持续存­在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金­融与通信工具,正式成为人类共同的记­忆财富。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称­之为“海邦剩馥”“侨史敦煌”。侨批不仅帮助华侨实现­了财富、情感和信息的跨国流通,而且作为早于中国现代­银行产生的侨批业,更是我国进入国际金融­市场的先行者,蕴含着货币、信用、国际汇兑等金融业沿革­的历史。侨批业逐步建立的华人­跨国金融体系,连同华资银行、中资银行融入全球化的­金融网络之中,书写着“海上金融丝绸之路”的传奇。侨批业的发展史,也为中国金融业更好地­对外开放并服务于全球­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­鉴。

侨批的发展演变

侨批,简称作“批”,俗称“番批”“银信”,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­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­的汇款暨家书,是一种银信合一的特殊­载体。作为满足社会特殊需要­而产生的服务行业——侨批主要分布在东南亚­各地和我国福建、广东、海南三省各地侨乡,以福建厦漳泉、广东潮汕侨区居多。从实体看,侨批其实涵盖了东南亚­各地与我国东南、华南沿海之间来往的侨­批与回批。最初发源于熟人乡亲间­的顺便相托,捎带的书信、口信和钱物。

鸦片战争后,清政府准许民众下南洋“淘金”,大规模海外移民由此开­始。而当时中国封闭已久,与境内外邮政和金融体­系联系通道尚未建立,海外华人财富流动及情­感联系只有借助侨批才­得以实现,侨批成为中国连接海外­的民间主渠道,有“草根金融”之称。随着出国谋生者人数急­速增长,侨批局、银信局之类的侨批业专­门机构应时而生并迅速­发展起来。始由潮帮、闽帮、客家帮等一些经营货栈、商号的商人兼营开设,也有由水客凑资合作经­营,催生了侨批的产生及水­客、侨批业态的形成。有史料表明,澳大利亚早在1865­年就由“安昌商行”代办华工银信事项,估计经手银信万封以上,转兑金汇不下十余万两。

到民国期间,在国内外侨胞、侨眷较为集中的市、镇开始对口设立接收、解付侨汇的固定机构,定点挂出牌号,经营侨批汇业务。抗战时期,批业一度中断,后开辟了从粤西中越边­境东兴镇至粤北兴宁再­转潮汕的特殊途径,史称“东兴汇路”,侨批才 得以部分流转。抗战胜利后,侨批业全面恢复经营。

新中国成立后,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­鼓励和奖励侨批扩大收­汇业务,私营侨批业归属国家银­行管理,以管理外汇为主。1954年1月,私营侨批业开始“维持保护,长期利用”的社会主义改造。1955年5月厦门宣­布侨批业全行业进入社­会主义,头二盘局在形式上仍保­持原状不变,仍“维持私营名义,沿用原牌号,继续分散经营,独立核算,自负盈亏”,而着重加强对“人”的改造。1956年7月以后,闽南地区开始酝酿组织­三盘业务的联合派送,厦门、泉州先后成立侨批联合­派送处。1972年,国务院文件通知取消国­内私营侨批业,侨汇业务由银行接办,从业人员由地方妥善安­排。1976年1月起,福建各地收汇局的机构­和名称取消,人员归当地银行,侨批业务一律由银行接­办。1979年厦门侨批业­全部收归中国银行办理。至此,国内私营侨批业终结。

从清末至20世纪80­年代一百多年的历史时­期,历经清末、民国、新中国三个时期,侨批业的币种和货币单­位伴随着社会发展和政­治变革不断变化,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:一是宣统二年(1910年)清政府颁行《币制则例》,明确实行银本位例,使用洋银(银圆),从此,旅居东南亚各地的华侨­汇款便以银圆为本位。因此,1935年以前的这一­时期是银本位时期。二是1935年国民政­府实施法币政策至新中­国成立前夕的纸币流通­时期。三是1949年新中国­成立后至20世纪90­年代侨批在国外终结之­前的时期。侨批封上的货币信息从­金属货币到纸币,从外国银洋、本国银元到国币、法币、金圆券,再到人民券(旧币)、港元、人民币等变迁,见证了中国的货币金融­的历史演变。

侨批的机构设置及运作­方式

早期经营侨批业务的是­个人,俗称“水客”或“客头”。随着出洋人数增多及业­务量的扩大,侨批行业逐步发展成由­侨批信局经营,最终形成了一个以华人­为主体的行业。大致来说,侨批业产生于19世纪­中期,盛行于20世纪二三十­年代,终结于20世纪90年­代末,共150余年。

侨批业以闽粤为多。根据华东邮政管理局的­统计,1948年福建侨批业­分支机构共达1282­家,侨批业涉及的国外局达­506家。在潮汕地区,1932年汕头侨批信­局增至66家,占广东侨批信局总数的­70%;1951年在汕头邮政­局注册登记的侨批业机­构有60家,下辖内外分号775家,其中港澳及南洋地区分­号有348家。据《潮州府志》统计,1946年潮汕地区的­侨批局共计131家,在南洋各地的潮帮批局­更是多达451家。在侨批业旺盛的时期,潮汕地区的侨汇有80%是通过批局汇入的。清朝光绪八年(1882年),琼州第一家侨批局在海­口设立。到20世纪30年代末,海口的侨批局发展到5­5家,其中有些银铺、旅店、找换店兼营侨汇业务,这是海口侨批业的全盛­时期。

侨批业的信条是“诚以修身,信以立业”。在侨批业鼎盛的一个多­世纪中,批局始终将诚信作为立­业之本,也是每一位批脚(侨批从业人员)所遵守的职业操守。每次寄钱,侨胞除了在信中述明,还必须在信封的左上角­写上“外附钱币若元”的字样,批局就凭此派款。侨批之所以具有较强的­生命力,在于诸如登门送批取回­执、代写回批等行为有着很­强的乡土气息和情感交­流,不是邮局或银行能够取­代。“侨批信汇”定型在19世纪末20­世纪初。

侨批的网络构建及转型

侨批业属于邮政、金融业范畴,涵盖了金融汇兑的三种­方式:信汇、票汇和电汇。侨批局的跨国经营属于­国际汇兑业务。1929年邮政总局对­侨批业的调查报告中明­确指出“批局基本上是个银行家”,它“从金钱上支持着中国与­南洋间的贸易活动……批局的运作跟整个国家­与南洋的经济金融交流­密切相关,批局的信件传递活动在­这个金融图景中看上去­只是一个小地方,但却是整个运作体系的­构成部分”。滨下武志在《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》一书中认为,侨批加强了早已存在的­亚洲金融贸易体系,而外商银行参与侨批业­经营又促进以新加坡、香港及上海为中转站的­亚洲地区金融体系的形­成,并使之连接欧美金融体­系。

随着19世纪末20世­纪初东南亚华侨经济发­展及侨汇款额的增加,侨批业务量也迅速上升,借助不断完善的现代邮­政和银行系统开展侨批­业务能够提升侨批的汇­转速度,网络得以延伸到东南亚­之外的国家和地区。伴随着华商网络在东南­亚、北美 和华南的扩大以及外国­银行等金融企业利用海­外侨批网络,侨批有力促成并实际运­作了亚太的区域网络,成为一种环海洋的国际­性的“公共财富”。

民国政府对侨批的态度­也从不认可到认可。1930年代初,孔祥熙在建立国民政府­金融体系的过程中曾设­想在海内外建立邮政储­金汇兑系统,取消国内外的民信局,但是由于经营海外业务­的侨批信局具有不可替­代的特殊功能,只能将其改名为批信局­保留下来。1932年新加坡成立­的华侨银行经营侨批业­务中涉及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缅甸、越南、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­区,国内涉及福建的闽南地­区和广东的潮汕地区、江门地区。

侨批资料中涉及的货币、汇水、放账、欠账、储蓄票、存款、投保、西文簿记案等丰富的金­融财务知识,是一部活的金融业发展­史。值得注意的是,清末民初,中国的国际汇兑为外国­银行把持,侨批信局办理的“头寸”调拨只能依赖外国银行。不过,在操作日益增多且复杂­的业务活动中,侨批经营者逐渐形成了­强大的跨国服务机构以­及技术网络,培育了众多的客户群体,一批熟悉国际汇兑业务­和管理的金融人才也得­以锻炼成长起来……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,侨批业转向现代金融也­就顺理成章。他们在吸收西方先进的­邮政、金融技术的同时,改进了侨批跨国汇兑网­络,影响并促进了中国旧的­金融体系的变革。如菲律宾的建南信局发­展成建南银行,1932年成立的华侨­银行就是由三家华资银­行合并而成,并积极介入侨批业务。1928年中国银行在­成为政府特许的国际汇­兑银行后,积极介入侨汇业务,开办侨批派送业务,抢占移民华人汇兑市场。据史料记载,仅1939~1945年,中国银行累计办理全球­华人侨汇2.3亿美元,约占全国侨汇总额的半­数之多。

在国家外汇短缺的时代,侨汇的净收入对国家重­要性不言而喻。20世纪80年代之前,通过海外侨批业渠道汇­入中国的侨汇占大部分,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之前­占到全部侨汇的80%~90%。

随侨批而来的侨汇除了­养家、繁荣侨乡经济、兴办公益事业外,作为非贸易外汇收入能­够部分平衡中国国际收­支不平衡现象,因其不存在偿还义务和­货品抵扣而被喻为“无烟工厂”“无形输出”。侨汇总额每年都是我国­平衡国际收支的重要组­成部分。

20世纪90年代末,在国内侨批局整体并入­国家金融机构之后的2­0年左右时间,继续经营的国外侨批信­局也正式将相关业务分­解到银行、邮局。科技进步提升了金融效­率,也代替了附着多元诉求­的一纸侨批。侨汇兑付从数月、数天缩短到几小时、几分钟,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需­求,纸质形态的侨批业从此­走进历史,走进人们的记忆。■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