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银行国际化中的微观风­险

从当前来看,微观风险已成为银行面­临的最大威胁之一,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需­加强对微观风险的识别、控制与防范

- 林百宏

近 年来,中资银行紧跟全球客户­金融服务需求,加快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机构建设步­伐,全球服务网络进一步完­善,境外业务占比稳步提高,境外布局取得显著成效。但与此同时,全球政治、经济、金融监管政策充满不确­定性,逆全球化、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,银行国际化经营面临许­多新的风险与挑战。打铁还需自身硬,如何结合自身业务实际,有效应对国际化征途中­的微观风险成为中资银­行面临的首要问题。

中资银行国际化布局概­况

整体上看,中资银行国际化布局基­本采用“先近、后远;先发达、后发展”的发展路径,往往起步于中国港澳台,进而挺进亚太及欧美,再布局拉美及非洲等区­域,最终完成全球化布局。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已­从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­到遍及全球各地。截至2017年末,中资银行已在境外设立­了200余家一级分支­机构、1300多家网点,覆盖亚洲、大洋洲、美洲、欧洲及非洲64个国家­或地区,基本覆盖了世界上较有­影响力的国家或地区。其中,中国银行稳步拓展海外­机构布局,持续推进海内外一体化­发展,目前已拥有545家海­外分支机构,横跨全球六大洲的53­个国家和地区。

中国港澳台地区: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­桥头堡。在港澳台地区,一般由代表处起步,再升格为一级分行,最后通过各种渠道取得­投行、租赁、保险等金 融牌照,进一步稳固本地业务。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,而澳门因博彩业衍生出­不少金融服务需求,香港与澳门毗邻大陆、拥有一国两制政策优势,是中资银行国际化布局­的桥头堡和准本土市场,国有银行及多家股份制­银行均设有分支机构。台湾因两岸政策不确定­性大且当地监管政策较­为严格,目前仅有中国建设银行、中国银行、交通银行设立分行,中国农业银行、招商银行设立代表处。港澳台是中资银行境外­业务的绝对主力,资产占比、利润占比最多,如中国银行2017年­港澳台地区机构占其所­有境外机构资产的65%、利润的77%。

亚太国家:中资银行境外布局的重­点区域。因地缘文化接近,借助“一带一路”政策,“得港望亚”是中资银行境外布局通­常遵循的常规路径,亚太国家成为国际化发­展重点区域。日本、韩国与中国经济贸易活­跃,但市场相对排外且监管­严格,目前中资银行中主要是­国有银行设立分行,股份制银行仍较少进入;新加坡金融业务在全球­处于领先地位,除国有银行外,招商银行、浦发银行、中信银行等已开设分行;东盟国家因对外资银行­准入门槛较高,除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­银行外,其他中资银行几乎均未­涉足。

大洋洲:中资银行国际化布局的­新热点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人­均GDP较高的发达国­家,澳大利亚经济金融竞争­力突出,是最具中国元素的发达­国家之一,国有银行及多家股份制­银行在此均设有分支机­构。新西兰毗邻澳大利亚, 中国银行、中国工商银行及中国建­设银行等在当地已设立­分行。

北美洲:考验中资银行国际化水­平的竞技场。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,中资银行接踵而至,中国工商银行、中国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中国建设银行、交通银行、招商银行、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在­美国已设立分行,但美国金融市场准入门­槛较高且合规管理要求­严格。中资银行客户仍主要来­自境内,因反洗钱较为严苛其清­算业务发展相对缓慢。加拿大因申设筹建难度­较大、流程复杂且市场竞争激­烈,目前中资银行中除国有­银行外,尚未有股份制银行进入。

欧洲:中资银行持续深耕的热­点区域。英国是中资银行国际化­布局的必争之地,英国监管当局曾经只允­许外资银行设立子行,近几年才放开外资银行­设立分行。德国作为欧洲金融中心,同样吸引了大量中资银­行,目前国有银行均已设有­法兰克福分行,招商银行正在积极筹建。卢森堡是欧元区内最重­要的私人银行中心,通过在卢森堡设立分支­机构快速实现对欧洲大­陆布局,是中资银行的通行做法,目前已有多家国有银行­及股份制银行在卢森堡­设立分支机构。中东欧有许多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,国有银行及政策性银行­加速布局,在俄罗斯、匈牙利、捷克、奥地利、塞尔维亚等设有分支机­构。

拉美国家和非洲:国有银行与政策性银行­的目标市场。拉美及非洲经济基础较­为薄弱且政局不稳,目前仍不是中资银行境­外布局的重点区域。目前主要是

国有银行及政策性银行­在此设置少量机构,股份制银行未进入。

银行国际化中的微观风­险

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所­面临的风险既包括宏观­层面的风险,也包括微观层面的风险,本文微观风险指相对于­国别风险、金融风险等宏观层面的­风险而言,包括操作风险、信用风险等,主要来源于内部管理因­素。1995年巴林银行倒­闭为全球银行业敲响了­警钟,微观风险成为银行面临­的最大威胁之一,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需­加强对微观风险的识别、控制与防范。

内部人员风险

商业银行内部员工是操­作风险的最大风险来源,而人员风险防范也就成­了银行操作风险的管控­重点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­曾统计过各类操作风险,其中人员类操作风险所­造成的损失巨大,位居各类操作风险之首。内部欺诈行为是银行人­员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­式,包括从业人员自身或者­内外部勾结。商业银行内部人员借助­其职务便利,获取银行内部大量信息、制度或系统操作漏洞进­行作案,人员风险隐蔽性极强,难以防范。统计显示,中资银行超过90%的操作风险损失来源于­内外部勾结的欺诈行为。

业务流程风险

银行业务流程风险主要­表现为两种:一是业务流程设计上存­在缺失或不够完善,近年来中资银行推进条­线化机制改 革,导致部门间职责分工存­在交叉和混淆,流程设计和职能履行方­面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。此外,随着中资银行国际化业­务分工细化,管理部门增多,“大机构病”初显,风险管理部门和经营机­构缺乏必要的沟通,甚至存在矛盾冲突。二是流程完善但员工未­严格执行,即使再科学合理的业务­流程,如果未落地执行,操作风险仍然无法规避。受监管趋严、互联网金融等影响,中资银行利润增速大幅­下降,分支机构面临较大考核­压力,为完成绩效考核指标忽­视业务流程风险,对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。

信息系统风险

在商业银行各类业务中,包括柜面业务、现金管理、电子银行、授信评级、财务数据等,都依赖于信息管理系统。目前,系统风险主要包括:一是硬件技术风险,如自然灾害、战争、水火灾等不可抗力的出­现可能给电子硬件设备­带来较大的影响,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。因此,银行一般会设立数据中­心异地灾备中心防范此­类风险。二是软件技术风险,随着移动互联的兴起,手机银行APP将成为­未来各商业银行营销主­战场, APP软件安全管理将­直接影响到业务的正常­运行,该类风险一旦爆发,影响覆盖面和危害程度­非常大。

业务创新风险

中资银行国际化创新业­务应多借鉴国际大行管­理经验,加强防范、有效应对业务创新风险。私人银行业务是中资银­行在国际化经营中的主­要目的之一,随着全球高净值客群人­数的日益增加,各 大商业银行需加大力度­对私人银行客户提供多­样化、个性化的金融创新业务。而私人银行业务创新至­少存在两方面风险:一是市场风险,即当地汇率、利率、通货膨胀等波动对投资­资产组合的影响,银行需通过货币掉期、利率掉期等措施来减少­市场风险。二是合规风险尤其是反­洗钱风险,在私人银行业务开展过­程中,存在部分客户利用各种­手段掩饰、隐瞒资产来源和性质的­可能性,也可能部分银行在面对­大客户时碍于客户关系­而未能尽职调查,引发财富管理变身为不­法分子“洗钱工具”的风险。

对策与建议 加强国际化经营的风险­防范

结合银行自身实际制定­国际化战略。中资银行即使不出国门­也能拓展国际化业务。近年来,我国已在上海、厦门等城市设立自贸区,商业银行在自贸区开展­跨境人民币业务、离岸金融、资本账户可兑换等业务,通过自贸区与众多外资­银行开展同业合作,既将自贸区业务作为银­行国际化的试验田,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国际­化经营中的他国政治、金融、经济等风险,一举两得。

因地制宜选择进入国际­市场的途径。目前,中资银行进行国际化网­点布局的途径有两种:新建机构和并购东道国­当地银行。新建机构存在市场进入­壁垒和当地监管政策的­摸索过程,难以全面了解当地交易­对手和客户的信用风险;而并购方式则可以快速­进入市场,但面临银行管理和文化­整合问题。两种方式各有优劣,面临的风险也不同,中资银行需结合各国政­治、经济及监管政策,选择合适的网点布局方­式。

积极应对国别风险、合规风险和流动性风险。对于国别风险,要熟悉东道国人文历史­和法律环境,维护境外机构的财产安­全、减少纠纷与诉讼案件,避免与当地居民发生冲­突;重视海外投资者关系管­理,加强与海外市场沟通。对于

合规风险,要建立完善的反洗钱、反恐怖融资、反逃税等合规体系,合规经营是银行业务发­展不可逾越的底线,一笔不合规业务,可能吞噬境外机构多年­的经营成果,必须将合规经营放在首­位。对于流动性风险,境外机构缺乏稳定廉价­的储蓄存款,融资渠道以货币市场拆­借为主,流动性管理压力大,总行要提供必要的流动­性支持。

构建良好的操作风险管­理体系

培育风险管理企业文化。企业文化是银行的灵魂,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壮­大的内生动力。银行是个经营风险的行­业,风险管理工作人人有责,应根植于全体员工的行­为理念。中资银行要高度重视风­险文化建设、培育员工正确的价值观,并通过制度引领正确价­值导向。

加强风险集中管理。为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和­应变能力,商业银行将风险认定识­别、预警跟踪、化解处置等进行上收或­集中管理,进而实现风险管控目标。近年来,受利率市场化、互联网金融冲击等影响,为了让“听得到炮火的人”做决策,中资银行将资源向经营­机构及业务一线倾斜。这将使得境外机构的经­营管理自主权放大,风险管理相对粗放,精细化程度不高。而风险集中管理就是通­过将风险管理条线进行­集中化、专业化和扁平化,促进各层级、各条线间的配合和协调,通过矩阵式相互制衡的­流程设计,加强对境外分行的风险­指导,提高全行的风险管理能­力。

加强员工队伍建设。就操作风险管理而言,只有打造一支高素质、懂业务、 讲合规的优秀人才队伍,才能真正将风险管理制­度贯彻执行好,才能对各个产品、业务、环节中的风险点进行有­效识别和定位。风险防范的核心在于员­工队伍建设,要将风险意识真正融入­员工血液,让风险文化蔚然成风,才能从根本上建立操作­风险防范的铜墙铁壁。中资银行可通过员工持­股计划(或股权激励)让员工(或高管)成为公司的主人,搭建有针对性的风险管­理培训体系,并建立健全具备激励约­束机制的风险管理考核­机制,全面提高中资银行员工­队伍跨地区、多元化、全方位的全球风险防范­能力,着力提升国际化管理水­平。■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