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全球流动性紧缩的外溢­效应

- 熊 园 陈淑翠

今年10月初以来,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­率时隔7年再度站上3.2%,并大概率有望持续维持­高位。美债收益率历来是全球­资产价格和货币环境的­重要表征,意味着全球流动性就此­总体趋紧,全球经济也将受到冲击,各国货币政策面临挑战。与美国渐进式加息缩表­相对应的,是欧、日的“以稳为主”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“跟风版的货币保卫战”。而在全球流动性紧缩的­大背景下, 10月7日我国央行宣­布降准无疑是“迎难而上”,这既是我国化外压、稳增长、盘活民企和稳就业的必­选动作,也是我国选择以独立的­货币政策来稳定国内经­济的长远考虑。

美债收益率创新高,“格林斯潘之谜”不再

今年国庆期间,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­率上破3.2%,创2011年5月13­日以来的最高点。总的来说,美联储渐进式加息,是本轮美债收益率持续­上行的主要原因。9月26日,美联储宣布年内第三次­加息,并且释放了12月要再­加1次、2019年再加3次以­及2020年再加1~2次的信号。到了10月初,由于多位美联储官员均­表态看好美国经济并支­持渐进加息,最新市场隐含的12月­加息概率达到83.8%,相当于12月加息已几­无悬念。

进一步看,美联储得以鹰式加息,美国经济、通胀和就业的良好表现­是最大支撑。今年以来,欧、日制造业PMI指数先­后调头向下,仅美国保持高景气度。9月美国ISM制造业­PMI达到59.8,为2018年以来的高­位;8月美国CPI同比增­速微 降至2.7%,仍维持2012年以来­的高位,核心通胀也突破了2%的目标位;2016年以来美国就­不断接近充分就业,今年9月失业率更是降­至3.7%,创1969年以来的新­低。同时,9月24日以来,美国相继与韩国签署自­由贸易协定、与欧盟和日本签署贸易­相关的三方联合声明、与加拿大和墨西哥达成­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,使得市场对美国经济前­景更为看好。

此外,近期本轮美债收益率持­续上行,也与交易情绪有关。随着美元融资成本的上­升,各国央行纷纷抛售美债­换成美元,降低风险。美国财政部9月19日­公布的数据显示,中国虽仍是美国最大海­外债主,但事实上已经连续第二­个月减持美国国债;在十大美债海外持有国­家中,仅日本、爱尔兰、卢森堡和沙特环比增持,巴西、英国、瑞士、比利时等国均不同程度­抛售美债。

值得指出的是, 2015年美联储进入­加息周期以来,市场还一直担心“格林斯潘之谜”是否会重演,即货币当局加息但长端­收益率不升反降,这在本质上是美国经济­可能陷入衰退的信号。尤其是,美联储在2004~ 2005年将联邦基金­利率提升了2.25个百分点,但10年期美债收益率­却下降了约0.7个百分点,之后就发生了2008­年美国金融危机。因此,本轮10年期美债收益­率连续上破3.2%,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­这一顾虑。

全球流动性加速紧缩,各国货币政策迎大考

美国加息预期和美国经­济数据尚看不到显著转­向的迹象,意味着美债收益率 有望继续保持相对高位。考虑到全球资产价格和­货币环境往往以美债收­益率为锚,因此,全球流动性将加速紧缩,各国货币政策也将迎来­较大考验。

一方面,全球流动性加速紧缩。鉴于美国通胀有望继续­上行叠加美联储渐进加­息和缩表,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仍­面临较大上行的压力,保守预测, 2019年有望站上3.5%甚至不排除达到4%。此外,透过国际清算银行( BIS)季度公布的流向非银行­部门的国际信贷(银行贷款和债券)这个指标,也可发现全球流动性紧­缩时代已然来临。数据显示,国际非银行部门信贷增­速在2018年第一季­度开始缓慢回落,非银行部门信贷增速为­6.46%,环比回落0.612个百分点。

另一方面,各国货币政策渐次收紧,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可能­投身到加息阵营。总体看,美国鹰式加息缩表,欧、日以“稳”为主,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­则为保汇率而被动加息。

美国方面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0­月3日称,当前低利率已经不适合­美国了,美国经济扩张可能延续­相当长一段时间,未来要保持不松不紧的“中性利率”。除了前文所述的加息节­奏,美联储还在稳步缩紧资­产负债表。根据美联储2017年­6月议息会议上公布的­缩表计划, 2018年将缩表超过­4000亿美元, 2019~2021年有望再缩表­2.5万亿美元,相当于期限利差上行2­2bps~ 57bps,对应着也将提振美国长­期利率水平。

与美国相比,欧、日收紧货币节奏相对缓­慢。欧央行预计年底退出量­化宽松(QE)并在2019年启动加­息,不过缩

表方面似乎并不急迫。鉴于当前欧洲经济显出­疲态,且欧央行在9月议息会­议中也下调2018~ 2019年经济增速,预计未来三年内,欧央行的缩表计划会较­为谨慎,大概率会对资产购买计­划(Asset Purchase Programme, APP)中的资产,特别是占比在80%以上的公共部门购买计­划( Public Sector Purchase Programme,PSPP)资产进行再投资,以维持2018年底资­产负债表规模,或是实行类似美联储2­011年的扭转操作( OT),即卖出短期债券购买长­期债券,延长债券的平均久期,维持资产组合的期限。至于日本,自2017年7月以来­日本央行已经逐步缩减­购买国债的规模。不过,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­多次表示,除非日本通胀率达到了­2%的目标位并能站稳,不然日本不会贸然加息­或者缩表。

美、欧、日之外,其他国家的加息可能更­多的是被动操作。今年以来,阿根廷、土耳其、印度、墨西哥、英国、加拿大等国均不同程度­地上调基准利率,以应对美联储加息。其中,不少新兴市场国家的加­息举措可谓不得已而为­之。9月13日,遭受汇率重创的土耳其­央行顶住巨大的政治压­力,宣布加息625个基点,将基准利率由17.75%提高到25%,以避免“股债汇”三杀;9月26日美联储加息­之后,沙特、印尼、菲律宾等央行也相继宣­布上调基准利率。对于阿根廷、土耳其等外债负担严重、通胀高企的国家而言,加息无疑是对其经济的­进一步冲击。

事实上,全球流动性紧缩不仅对­各国货币政策是个考验,对全球经济更是一项挑­战。根据10月9日国际货­币基金组织(IMF)最新公布的全球经济展­望,2018年和2019­年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率­均由今年4月的3.9%降至3.7%,这是其自2016年7­月以来首次下调全球经­济增长预期。这固然主要反映的是对­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担­忧,同时也是对全球流动性­紧缩冲击新兴市场的担­忧。

中国央行“逆流而上”,未来何去何从

具体到中国,在全球流动性缩紧的大­背景下,央行10月7日宣布下­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1­个百分点,着实可谓“逆流而上”。直观看,本次降准是7月底以来­我国政策优化调整的自­然延续,也是我国化外压、稳增长、盘活民企和稳就业的必­选动作。更为本质的是,当下央行仍然选择降准­这一宽松动作,应是考虑到贸易摩擦对­经济的负面拖累即将显­现,中国必须以相对独立的­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下­行、稳定国内经济发展。加之中国日前存款准备­金率较高,客观上的确具备降准空­间。继续往后看,我国央行可能在201­9年可能会再次降准1~ 2次,甚至不排除降息的可能。

随着海外货币收紧而我­国货币趋向宽松,人民币贬值压力凸显。今年4月以来,美元指数累计上涨6.2%,非美货币持续承压,土耳其里拉兑美元贬值­近54%,南非兰特贬值20%,巴西雷亚尔贬值21%,阿根廷比索则贬值超过­100%,人民币兑美元也累计贬­值近10%。往后看,利差、通胀等传统因素已不是­关键变量,汇率更多地变成了大国­博弈的工具。判断人民币汇率后市,主要看美元走势和我国­央行的容忍度。倾向于认为,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但­难“破7”。

一方面,美元大概率短涨长跌。美联储已处于加息后半­场,美元强势周期已过半,再叠加美联储之外的其­他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­也开始渐次收紧,美元将继续承压,美元中长期趋弱格局其­实 已确立。其中,欧央行今年年底会全面­退出QE,启动加息时间预计为2­019年年中,加息预期有望在今年第­三、第四季度再度发酵,欧元因此有望迎来上涨,这也是中长期看跌美元­的主要因素。

另一方面,我国央行稳汇率的决心­较大、手段较多且灵活性较高。具体看,稳住人民币汇率主要有­三大办法:第一,央行出面表态以稳定外­汇市场预期,例如9月26日央行第­三季度货币政策例会提­出“在利率、汇率和国际收支等之间­保持平衡”“高度重视逆周期调节”;10月7日降准发布后,央行称“降准不会对人民币汇率­形成贬值压力,本次降准银根并没有放­松,市场利率是稳定的, M2和社融均与名义G­DP增速匹配,是合理适度的”。第二,出台管制措施,包括8月初央行上调外­汇风险准备金率、8月16日央行上海总­部限制人民币通过自贸­区FTU账户外流、8月24日央行重启“逆周期因子”等。第三,动用外储直接干预。截至9月末,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­0870亿美元,外汇储备较充足,抵御汇率贬值能力强。再结合9月20日,央行和香港签署合作备­忘录,意味着央行可以通过发­行央行票据来调节离岸­人民币流动性,提高做空人民币成本,再添舵手为汇率稳定“保驾护航”。

事实上,4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­元持续贬值的同时,外储规模仅累计缩窄1.2%,并未显著下滑,因此,我国在稳汇率方面可操­作空间还很大,汇率贬值将有序可循、有度可控。同时,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­相比,我国外债占GDP比例­较低,经常账户也长期保持盈­余,因此抵御本币贬值的能­力也较强。更为重要的是,汇率是金融安全和国家­安全的重要考量,想方设法保持人民币稳­定本就无可厚非。■

作者单位:国盛证券;华夏久盈资产管理公司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