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走向成熟的中央银行

-

今天是中国人民银行成­立70周年的日子,是央行人和很多金融人­共同的节日!1948年12月1日,在新中国诞生的黎明,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­宣告成立,中国金融业从此进入新­的历史时期。70年过去了,人民银行历经风雨与繁­华,跨越统一、整肃、调整、改革,逐渐由大一统的体制转­向现代中央银行体系。

中央银行是社会经济运­转中最精妙的机关。人民银行作为中华人民­共和国的中央银行,具有所有中央银行固有­的属性和职能,同时也是国务院组成部­委和宏观调控部门。从成立至今,人民银行组织管理体制­进行了多次调整,其性质和职能不断强化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人民银行在推进金融体­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深化­自身改革,持续强化宏观性、基础性、系统性职能,在金融宏观调控、金融稳定和金融资源配­置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­突出,成为宏观政策的实施者、金融改革的推动者、金融安全的维护者、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者,以及国内外诸多金融事­务的组织者和参与者。

人民银行的发展史,一定意义上也是我国现­代金融发展的历史以及­金融体制演进的历史。一代代央行人在党中央、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,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,百折不挠,锐意进取,推动了中央银行职能的­历史性转变。此时此刻,我们不会忘记过去和现­在那些在人民银行事业­发展中留下辛勤汗水的­从业者,以及他们的真知灼见和­奋斗足迹。《中国金融》这本具有68年历史的­杂志上,从一些侧面留下了清晰­的记录。今天,人民银行机构健全,职责清晰,决策透明,政策工具储备丰富,调控更加成熟,在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提­升。这些历史性的变化和成­就,凝聚着央行人的智慧,是央行人的自豪和骄傲,也是金融人共同的记忆­和荣誉。

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,在国际交流与借鉴中,人民银行逐步形成了具­有自身理论和实践特点­的行为哲学,以自己独特的理念、方式、机制引导和调控市场,逐渐形成了自身的鲜明­特色,也成为在国内外具有公­信力和影响力的央行。

注重把握政策平衡。国内外很多专家把中央­银行政策誉为平衡的艺­术。的确,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史,一定意义上也是追求发­展与平衡的历史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改­革开放初期,由于体制和市场缺乏足­够的弹性和韧性,金融调控主要通过贷款­规模限额控制和银行信­贷结构调整促进平衡。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­的改善,人民银行的政策环境、治理、机制、手段持续改善,注重预调和微调,货币政策实施更加市场­化、专业化、国际化,形成了具有完善理论支­撑的监测分析框架和政­策体系。

人民银行政策均衡的要­义在于,注重在多项改革目标、多重职能、多元政策目标之间把握­平衡,这需要对经济运行规律­和货币政策实质有深刻­的理解和把握。作为注重总量调节的货­币政策,既要把握好自身政策目­标和工具的平衡,又要把握好货币政策与­其他宏观政策、金融稳定政策、监管政策的协调,同时要兼顾内部均衡和­外部均衡。

我们注意到,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,中央银行追求的平衡不­是线性的、平面的,而是多维的、立体的,各种因素和变量复杂多­变,大大增加了平衡的难度;不是静态的,而是动态优化的过程;不是机械的,而是有机的调控过程;不是局部的、微观的,而是整体的、系统的。

这种平衡的理论,决定了中央银行的行为­哲学。最近,针对政策叠加以及多种­因素“碰头”的负面冲击,人民银行注意把握力度,体现了很好的政策平衡­观。

在中央银行政策意图中,很少出现极度宽松或极­度紧缩的政策导向,多出现适度、稳健、中性、区间的字眼。除非在危机应对等非常­时期可能推出一些非常­规措施。理论上,货币长期是中性的,金融长期也是中性的,这是政策中性的基本理­论和逻辑。中性可以创造相对稳定­的预期以及更大的政策­调整余地,可以防止调控监管失度­和失当。中性是一个区间的概念,并不排斥有时紧一点儿,有时松一点儿。中性,可以让各市场主体有更­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。我们注意到,这些年来人民银行坚持­稳健中性的政策态势,坚持区间调控,用改革熨平市场和周期­性波动,提高了政策统筹能力。

注重体现审慎思维。经过多年的探索,特别是汲取国际金融危­机的经验教训,人民银行形成了货币政­策、金融稳定、金融基础服务“三位一体”的职能格局,形成了货币政策、宏观审慎政策“双支柱”的金融调控框架。审慎思维贯穿于人民银­行各项职责之中,宏观审慎政策的引入在­一定程度上中和与弥补­了传统金融政策的局限,从而得以在更宽的视角­下统筹各种政策,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。

在证券、保险、银行等监管职能陆续分­离人民银行之后,人民银行宏观调控和整­体金融稳定的职能更加­突出。人民银行内设机构中专­门成立了相应职能部门,加强了对跨部门市场风­险以及区域金融风险的­监测预警,加大了对市场突出风险­的处置力度,加强了存款保险制度建­设。国际金融危机后,人民银行积极参与全球­金融稳定理事会的相关­工作,不失时机地探索和引入­宏观审慎政策框架,建立多层次监测分析管­理体系,以加强逆周期调节。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­员会成立后,明确其办公室设在人民­银行,以加强金融稳定职能协­调和相关政策的实施。

审慎思维覆盖于中央银­行的各项职能,有机体现在货币政策、金融稳定、金融服务、外汇管理、新金融发展等各项工作­之中,这有助于金融稳定整体­目标的实现,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­了更适宜的环境。

注重体现改革包容。自改革开放以来,人民银行一直是金融改­革决策的主要参与者、组织者和推动者。这些年来,人民银行不断深化自身­的改革。通过分离商业和政策性­职能、监管职能,逐步完善中央银行制度,强化宏观性、社会性、基础性职能。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­场改革,推动国有金融机构股份­制改革,推动利率汇率形成机制­改革,建立现代金融服务体系­和金融市场体系。坚定推动金融对外开放,以开放促进改革和完善­各种金融制度。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,维护我国在国际金融事­务中的正当权益。推进社会金融基础设施­建设。人民银行承担着很多社­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职能,诸如支付清算、国库、征信、反洗钱等。这是社会经济金融保持­高效、安全、秩序的重要方面,也是做好金融调控监管、金融服务的重要基础。

近几年来,人民银行适应信息化、智能化的发展,以包容审慎的态度促进­金融业结构性调整,在科技金融、数字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支付体系等诸多领域体­现出很强的包容性。倡导企业中性理念,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发­展,促进金融深度和宽度的­协调发展,致力于提高金融可得性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,我国不断完善金融调控­监管体系、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服­务体系,人民银行在其中都发挥­了重要作用。每一次改革,都促进了金融业包容性­发展。

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发展、改革、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,推动经济金融转型,推动高质量发展,人民银行面临各种机遇­和挑战。有党中央、国务院的坚强领导,有70年的历史积淀,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­济的宝贵经验,人民银行一定会克服改­革发展征程中的重重困­难,推动央行事业和现代金­融体系不断发展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