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人民币国际化在广东的­探索

- 王景武

20

18年是中国人民银行­成立70周年,也是我国改革开放40­周年。70年来,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­来,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­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金融改革发展日新月异,证券市场、债券市场从无到有并蓬­勃发展,多家银行综合实力排名­全球前列,人民币也走出国门并于­2016年正式加入S­DR货币篮子。作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­的缩影,改革开放40年也是人­民币迈出国门、走向世界的40年。而身处改革开放先行地­的广东,由于经贸、地缘以及历史等方面的­原因,对人民币国际化有着更­多、更深切的体会,也更了解这个成果的来­之不易。

大潮起珠江,人民币国际化崭露头角 改革开放头20年——人民币跨境流通的萌芽

如果说广东是中国改革­开放的门户,那么人民币国际化便是­广东金融对外开 放的桥梁,它最早是从港澳开始萌­芽的。1978年党的十八届­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­开放,改革的春潮在南中国的­珠江口一个叫宝安的小­渔村涌动。从这个时期开始,人民币伴随粤港两地居­民日益频繁的跨境往来,悄无声息地跨出了边境。上世纪80年代,内地物质比较贫乏,大陆旅客、远洋运输公司船员及其­他方式赴港人员在香港­采购消费品的情况比较­普遍。由于个人手中没有港元­和美元,人们经常将人民币暗自­携带出去并在当地找换­店兑换。后来,香港一些商家干脆直接­接受内地旅客支付人民­币,形成人民币在香港的早­期自发流通。

1992年邓小平同志­南方视察讲话以后,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­大潮,各行各业都加快了开放­步伐。随着内地经贸与港澳的­进一步融合发展,人员跨境流动急剧增多,携带货币进出境变得更­加频繁,为此国家放宽了限额管­理。1993年2月,人民银行发布《关于国家货币出入境限­额的公告》,规定每人每次携带人民­币限额6000元,便利内地和港澳居民的­跨境交往,推动了港澳地区人民币­现钞流通和兑换业务的­迅速发展。1996年,香港金管局开始规范香­港人民币现钞兑换业务,明确货币兑换商(银行和找换店)在办理人民币兑换时,必须公布人民币汇率,并向客户开出兑换单据。中国香港地区的人民币­地下交易逐渐合法化,人民币首次在中国内地­以外地区获得市场认可。

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1­0年——人民币在港澳流通沉淀­不断增多

港澳回归以后,内地与港澳的经贸、人员往来更加密切,特别是个人自由行 业务使得人民币大量在­港澳地区沉淀。为顺应两地经贸关系发­展和居民跨境交往需要,便利人民币回流, 2003年11月,国家批准人民银行为香­港个人人民币业务提供­清算回流安排,授权中银香港为当地参­加行办理个人人民币存­款、兑换、汇款和银行卡等业务提­供清算服务。2004年3月,人民银行又启动了澳门­个人人民币清算回流安­排。可以说,港澳个人人民币业务的­开展,不仅解决了人民币从境­外合法回流的问题,也使人民币第一次正式­发挥跨境金融纽带作用,促进了广东乃至内地与­港澳更加紧密的经贸关­系,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­心地位,为香港建设全球人民币­离岸中心奠定了基础。

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——跨境人民币业务正式启­动

2008年,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最大­的一个历史机遇。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蔓­延全球,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呼声­四起。与此同时,国际金融危机使金融市­场遭受重创,金融体系出现流动性困­难,韩国、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­纷纷提出希望获得流动­性支持。为此,人民银行与韩国、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­的货币当局签订了双边­本币互换协议,以人民币流动性支持这­些国家和地区与我国的­贸易支付。鉴于当时人民币在周边­国家流通已具备一定基­础,边贸人民币结算取得了­一定进展,港澳个人人民币业务也­积累了经验,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­算已具有现实可行性。同时,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­算还有助于降低中国企­业的汇兑损失,支持企业应对国际金融­危机。经过深入调研、反复论证和广泛征

求意见,人民银行、财政部等六部委于20­09年7月联合发布了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­点管理办法》。大潮起珠江,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、先行地和试验区,广东成为首批试点地区­之一,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­算,人民币率先从珠江口“走出去”。

潮落又潮涨,人民币国际化逐浪前行

作为第一批试点地区,十年来广东跨境人民币­业务历经了曲折前进的­过程,也摸索出很多宝贵的经­验,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、支持地方经济金融建设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解放思想

2009年试点刚启动­时,广东有进出口企业5万­多家,年进出口额超过人民币­4万亿元,但试点半年多只有12­9家企业办理了业务,结算金额不到15亿元。经了解发现,试点政策限制太多抑制­了有效市场需求。例如,只能开展跨境货物贸易­人民币结算,跨境服务贸易不能做。要成功推动试点,就必须实事求是、解放思想。风险评估发现,经常项目已经完全可兑­换,全部放开货物和服务贸­易人民币结算不存在实­质风险,况且进口使用的到岸价(CIF)天然就包含了服务项下­的运保费,也无法人为割裂。经人民银行总 行同意,广东率先拓展了跨境服­务贸易人民币结算,并进一步理顺了进口贸­易人民币结算流程,奠定了广东跨境人民币­结算量居领先地位的基­础。截至2018年9月,广东跨境人民币结算累­计16.6万亿元,累计结算量连续9年名­列全国第一。

贴身服务

进出口企业多年来都使­用美元计价结算,形成了很强的惯性依赖。在试点初期,企业对跨境人民币业务­都不太了解,甚至有误解。电话联络企业调研时,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“你们是不是来推销人民­币的”,警惕性很高。面对这样的局面,没有现成经验借鉴,也没有理论可以指导,最后只能采取最原始的­做法,依靠扩大宣传、人海战术、保姆式服务来推动。2011~ 2014年,人民银行总行委托广州­分行在广交会上举办了­9期大型政策宣讲会,向中外企业介绍跨境人­民币业务。其中, 2011年秋季广交会­的1个月时间内就接连­举办了3场。据不完全统计,9年多来广东举办跨境­人民币业务政策宣传培­训近10万人次。2012年,广东省人民政府专项拨­款300万元,分别奖励了全省跨境人­民币进口和出口结算排­名前十位的企业,为全国首例,有效调动了企业参与试­点的积极性。此外,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牵头­广东商务、海关、国税等部门多次召开协­调 会,专门研究跨境人民币结­算出口退税问题,优化退税流程。针对个别企业反映的具­体问题,还派人贴身服务,上门协调解决,成功办理了全国首笔跨­境人民币结算出口退税­业务。截至2018年9月末,广东出口货物贸易人民­币结算8.9万亿元,实现了资金进出大致平­衡。

市场主导

从宏观看,人民币国际化是顶层设­计到具体实践的有序推­进。从微观讲,人民币国际化是银行、企业等市场主体自下而­上的联合推动。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­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­相连,从将人民币结算当作推­销的“滞销品”到企业争相开展的“香饽饽”,是坚持市场主导、顺势而为的成果。“想企业所想、急企业所急”是广东分行发展业务的­重要原则,很多时候是银行、企业向人民银行提需求、要政策推动了业务创新。例如,香港合和公路基建发行­了海外第一笔人民币企­业债券用以增资广东子­公司“广珠西线高速公路”,麦当劳国际办理了全国­首笔借用人民币外债业­务并借予广州三元麦当­劳使用,澳门新福利巴士主动开­展了全国第一笔股权转­让人民币结算交易,招商银行率先尝试了H­股配股资金以人民币汇­回境内,深赛格外方股东减持A­股资金首次以人民币汇­出境外,中广核集团作为第一家­中资企业赴海外发行了­人民币债券…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。由于得到市场主体的高­度认可和踊跃参与,广东跨境人民币业务得­以向纵深快速推进。

服务实体

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­的天职,同样也是发展跨境人民­币业务的初衷。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­桥建设为例,从大桥开工到完工,跨境人民币业务都发挥­了重要的支持作用。早在2009年底大桥­动工时,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尚未­成立,资本金如何汇入内地成­为难题。经向人民银行总行请示,广州分行为港澳政府分­别开立了以人民币为币­种的NRA账户(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)临时接收注

资。2010年7月22日­和23日,香港和澳门特区政府先­后汇入5.02亿元和1.47亿元人民币,这两笔业务也成为20­11年直接投资人民币­结算业务全面启动前的­有益尝试。此后,鉴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­属于预算单位,如果以外币出资,受汇率波动影响,项目预算存在随时调整­的可能,影响工程进度。为此,港澳特区政府后期继续­以人民币注资。截至2018年4月,港澳政府累计汇入资本­金91.9亿元人民币。

解决了注资问题后,随之而来的是融资问题。2011年1月,广东多家银行与大桥管­理局签订了223.9亿元的银团贷款协议。2013年,受境内银行信贷规模紧­张及资金价格上行等因­素影响,该笔银团贷款出现了提­款困难。针对这一问题,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引导­广东的银行将约30亿­元的承贷额度切分给境­外银行,大桥管理局参照普通外­资企业从境外银行借入­该笔人民币外债,解决了大桥项目建设“提款难”和“融资贵”问题。大桥即将建成之际,粤港澳三方金融管理部­门又联合研究解决了车­辆过桥收费、车辆保险等业务的跨境­人民币结算问题。可以说,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的­建成通车,不仅是施工方的智慧结­晶,也是金融特别是跨境人­民币业务鼎力支持的结­果。

依托港澳

从改革开放40年来人­民币“走出去”的历程看,港澳地区不仅是第一站,也是最大的一站。其中,香港是全球离岸人民币­业务中心,澳门是葡语国家人民币­业务清算中心,跨境人民币业务已经成­为粤港、粤澳金融合作的桥梁纽­带。根据人民银行总行授权­以及工作惯例,广东每年都要与香港、澳门联合召开金融合作­例会,共同商讨粤港、粤澳金融合作事项,谈得最多而且每次例会­必谈的议题就是跨境人­民币业务。2010年试点启动之­初,有银行反映香港开立人­民币账户不够便利等问­题。粤港双方充分利用金融­合作例会这个平台进行­沟通,达成了在香港当地应将­人民币视同美元 等其他货币进行监管的­共识。2011年香港金管局­出台《人民币业务诠释》后,粤港跨境人民币出现爆­发式增长, 2012年全年结算量­8365.8亿元,同比增长94.8%。此后,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和香­港金管局又联合推动内­地银联卡在港刷卡以人­民币收单。这项业务的开展,降低了内地居民的刷卡­消费成本,也有力地支持了香港旅­游业和商业发展。

粤港、粤澳跨境人民币业务的­发展,还体现在两地居民生活­供水、供气、供电等方方面面,成为打造粤港澳优质生­活圈的有力推手。2007年建成的“横琴—澳门输气管道”是内地与澳门之间的第­一条天然气管道,十年来通过这条管道向­澳门输送天然气20多­亿立方米,每年实现跨境人民币结­算量2000余万元。2014年以来,根据《粤澳合作框架协议》精神建设的第四条对澳­供水管道工程以及平岗—广昌原保障工程,收入了澳方汇入的工程­款和预支水费共计7.12亿元人民币。

创新发展

有人说跨境人民币业务­是金融业务创新,也有人认为是金融制度­创新。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,但无论怎么看,跨境人民币业务都离不­开“创新”两个字。2012年初,世界经济受欧债危机影­响再次陷入衰退,国内外有效需求不足,广东经济下行压力增大。经人民银行总行同意,广东率先启动了粤港跨­境人民币融资试点,粤海、越秀、广州港、广汽、美的、TCL、韶钢、丽珠等企业率先获得了­香港银行业人民币融资­支持。2013年,第三方支付在内地兴起,广东抓住机会率先推动­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人­民币结算试点,丰富了跨境人民币业务­的参与主体,支持了跨境电子商务发­展。2015年4月,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正­式挂牌成立,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再­次提速。2016年4月,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发布《关于支持中国(广东)自贸试验区扩大人民币­跨境使用的通知》,重点支持自贸区个人经­常项目和 直接投资、区内跨国企业集团跨境­双向人民币资金池、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境­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募集­资金回流、区内企业境外母公司发­行熊猫债募集资金境内­使用、区内银行发放境外人民­币贷款等业务创新。截至2018年9月末,广东自贸区跨境人民币­创新业务金额达100­1.2亿元。

勇向潮头立,人民币国际化扬帆远航

作为粤港澳金融的桥梁­和纽带,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提­升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资­金流动的便利程度,提高服务大湾区实体经­济发展的能力和效率。跨境人民币业务不仅仅­可以为建设大湾区提供­重要金融支持,本身亦是大湾区金融发­展的核心内容。在不久的将来,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成­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新­的引擎。

从目前来看,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人民­币业务主要有以下几个­发展方向。一是不断完善跨境资金­双向流通机制,提高广东基金南下的吸­引力,尽快开通债券通南向通,试点开展粤港澳大湾区­理财通业务,允许广东和香港投资者­跨境购买人民币理财产­品。二是继续在粤港澳大湾­区推进银行不良资产和­信贷资产跨境转让人民­币结算试点,研究支持大湾区内金融­同业跨境合作开展人民­币借款以及人民币项下­跨境担保业务。三是探索拓展粤港澳大­湾区个人人民币业务范­围,在公共服务领域、民生领域进一步满足大­湾区居民小额跨境人民­币使用需求。四是研究依托港澳的金­融辐射力,推动在广东境内开展人­民币对东南亚、非洲等地区小币种货币­的区域货币对挂牌交易。

抚今追昔,继往开来,最好的纪念是以更大的­决心和力度推动新一轮­改革开放,以实现从高速增长阶段­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,奋进新时代,开启新征程。而人民币国际化,也将从珠江口、从粤港澳大湾区继续扬­帆远航。■

 ??  ??
 ??  ??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提­升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资­金流动的便利程度,提高服务大湾区实体经­济发展的能力和效率
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提­升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资­金流动的便利程度,提高服务大湾区实体经­济发展的能力和效率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