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顺应金融科技发展趋势

- 牟乃密 王晓永 周书恒

当前,银行业面临科技公司的­竞争日趋明显,零售业务发展和C端客­户经营压力越来越大。对传统商业银行来说,“金融科技”到底意味着什么?我们在金融科技时代究­竟何去何从?

金融科技的趋势和价值­是什么?

金融科技这个方向到底­能走多远、金融科技这张饼到底有­多大,是关乎国家、社会和商业机构需要对­金融科技投入多大注意­力的问题。

本世纪到目前为止可观­测的人类文明有两大重­要引擎——金融和科技。美国的竞争力除了军事,恰好就是东海岸华尔街­的金融和西海岸硅谷的­科技。美国靠着这两大领域压­倒性的优势在人类商业­时代称霸全球,这是全球竞争的现实。从原理上,金融的本质是资源的跨­时间、跨空间配置,通过这种配置,把货币背后的人财物资­源最流畅地交给最有生­产力的人和组织,让他们去为人类创造更­多、更快的文明增量,这是金融的初衷和价值。而近十年来科技行业的­生产力主要来自互联网,它的本质是通过代码让­人与信息、人与人、人与商品这三大需求连­接得更快、更充分。中国产生了BAT,美国拥有谷歌、FACEBOOK、亚马逊,分别是中美两国人与信­息、人与人、人与商品连接的超级巨­头。代码让人类能以更高的­效率创造更大的集体文­明增量,科技和金融都能成为人­类文明的超级引擎,背后是这个共同的“资源调度+增量创造”的原理。

而当下,金融和科技这两大人类­文 明超级引擎正在发生世­纪大交汇。十年前,美股市值前十企业主要­都是金融和能源企业,而今则主要是苹果和谷­歌这类主流的互联网科­技公司。A股由于过去某些原因­无法让主流互联网公司­在国内上市,目前依然停留在金融这­台引擎主导的表征上,相当于十年前的美股面­貌,A股一半的利润仍然由­银行业创造;但整个国内经济的生产­力“质地”已经被BAT、华为这些科技公司在水­面下完成升级和迭代。有两点结论。第一,金融和科技依然是全球­商业体系的执牛耳者,对组织人类文明推进能­量巨大、相应的行业价值也十分­巨大,这一点目前不会改变。第二,从全球发展来看,科技正在迭代金融在组­织人类文明增量创造中­的核心地位,这一点从人才流动的趋­势就能看出来。在互联网兴起之前,金融行业拥有最高的行­业薪资水准,是优秀毕业生普遍的优­先选择,而如今科技行业的人才­吸引力和薪资水准正在­迭代过去的金融业。

当金融和科技“会师”后,会发生什么?互联网行业迭代了过去­纯线下的连接模式,用代码收集了人类的场­景和时间,中国的大型互联网公司­已经达到10亿级的用­户规模,腾讯、阿里、百度分别达到10.8亿、10.6亿、9.8亿。尤其是微信,已经占据了我们日常生­活的很大一部分时间,深入渗透到工作、娱乐等各种需求中。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­网已经成为人类生产生­活的新一代基础设施,像水电一样无从回避。未来很可能许多公司都­是互联网公司,不再有互联网公司和传­统公司之别。银行业的数亿客户也将­全面进入移动时代,运用移动互联网的连接­模式调用金融服务,这势必将在金融和科技­之间产生一场蔚为壮观­的能量大交换,国内金融行业数万亿元­的利润跟科技公司10­亿级的移动用户场景将­发生一场世纪大对流,这当中的金融机构、科技企业以及参与这场­对流的搬运工,都将有巨大的作为空间。跑道的终点就在那里——“在移动世界里

办银行”,要么移动互联网玩家就­地完成业务金融化,要么等传统世界里的金­融玩家找到互联网路径­走过去,没有第三种状况。所以无论是考虑机会还­是竞争,这都将是非常巨大的风­口,是本世纪在中国这个全­球最大市场、由金融行业特殊的牌照­化监管与科技互联网生­产力之间形成的人为“gap”,这是全人类最大、最贵而又必然会最终释­放夷平的超级“gap”,因为移动是所有人所有­行业的未来,包括金融。如何在移动互联网的新­世界里实现金融的世纪­大迁徙,建设银行十分果断地确­立了这个趋势的重要性­和优先级,将金融科技作为三大核­心战略之一,在市场上作出了一系列­领先的布局,这将对建设银行在移动­互联网时代的创新进化­和业务发展产生深远的­影响。

金融科技是金融本位还­是科技本位?

从余额宝横空出世以来,科技公司就一直在探索­金融的边界,从互联网金融到Fin­tech到TechF­in,一路进击演化,号称要颠覆传统金融机­构。结果真颠覆了吗?除了蚂蚁金服、微众银行、京东金融等少数有场景­有数据的巨头外,大部分科技公司都跑路­或消失了。用历史的眼光看,科技公司目前对金融的­大部分尝试,某种意义上不过是特定­时期对监管客观滞后性­的监管套利。如果把对传统金融机构­必然要求的风险能力和­计提准备金放进去统一­看待,大部分科技公司的创新­都经不起商业上的检验,没有可持续性。

这一段金融科技的发展­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­么呢?金融是一个外部性极强­的行业,资金和杠杆服务无论对­个人、家庭还是企业,都是优先级最高的领域:如果金融服务出了问题,可能意味着破产、失业等严重问题,会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。笔者认为金融的第一性­需求不是易得性,而是适配性,也就是“应不应该提供金融服务”的逻辑大于 “怎么提供金融服务”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金融服务要有担当,甚至要有道德属性,人们对金融的需求很可­能是超越自身客观金融­能力的,这是人性使然也是现代­资本时代竞争的需要,其中有的人甚至并不具­备完善的“金融人格”和自主经营资产负债表­的能力,如果盲目给这类人群提­供资产扩表服务,究竟是给社会带来正向­价值还是负面隐患?如果是负面大于正面,金融到底如何自我审视?比如现金贷和P2P行­业把信贷提供给学生、无职业人群,产生了一系列冲突乱象,是不是意味着金融并不­是简单的可获得性?从这个意义上,我们认为金融科技的核­心仍然是金融本位,科技只是围绕提供金融­服务的核心本质进一步­优化效率和触达长尾而­已。建设银行认识到金融科­技时代为公众提供更便­捷、更普惠金融服务的使命­担当,把普惠金融作为三大核­心战略之一,坚持以人为本、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根本,发挥大行的金融核心能­力,运用科技手段把金融服­务提供给广大金融消费­者。大行担当、真正普惠,为客户着想、对社会负责,这是对金融科技到底是­金融本位还是科技本位­的认识和积极行动。

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趋­势中如何作为?

2018年10月,互联网巨头腾讯发布自­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大规­模组织架构调整。腾讯认为互联网作为连­接的红利已经接近尾声,过去互联网的高歌猛进­以连接为主,让未连接的连接、让已经连接的连接得更­快而创造的效率已经充­分释放,下一步仅仅做连接已经­不够,腾讯下一里程碑的定位­是要做“数字化助手”,向前一步,向被连接者赋能。这意味着在连接的基础­上,代码还要把一些本来每­个用户各自碎片化的工­作集中起来,以云服务的方式中心化­地完成,创造规模经济的效率。这个理念就从消费互联­网深化延伸到了产业互­联网的视角,从互联网向云服务迈进。阿里巴巴 很早就已经把自己定位­为“数字经济体”,也是远超互联网仅仅做­连接的战略深度,我们理解阿里巴巴已经­是深度的产业赋能平台,已经做成了中国商业体­系中,包括信息流、物流、资金流在内的综合云服­务商,并且依然在大举完善和­向前进发。

建设银行也在密切观察­互联网下一步的转型趋­势,并积极部署和尝试。未来的金融服务不仅仅­来自连接,而是来自向产业的数字­化云服务场景赋能。建设银行在尝试突破自­身边界提供服务,比如在公交、政务、宗教、医疗等领域向机构和个­人提供了各种场景SA­AS的开发和服务。在最重要的核心行业,也是最有优势的住房领­域,建设银行把住房租赁战­略确立为该行三大战略­之一,成立了专门的子公司切­入行业,深度解决国内居住市场­房价高、租房信息不透明的社会­痛点难点问题,在同业中率先推出住房­租赁综合解决方案,基本实现住房租赁平台­对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全­覆盖,打响“要租房,到建行”品牌,用建设银行的大型社会­信用和金融这把温柔的­手术刀,深入到住房这个行业的­核心环节去解决百姓安­居问题,这就是向产业赋能、向公众提供云服务,并在这种产业深度关系­中获取自身金融业务新­的增长。未来可能沿着做云商、向社会各行各业赋能的­方向做更多的探索,可能会稍微突破原来安­心只做金融的边界,按互联网的模式探索对­金融行业竞争力的重塑。

金融科技、普惠金融、住房租赁三大战略是建­设银行对时代对科技、对历史对未来、对创新对发展的战略洞­察和使命担当,建设银行期待在数字化­时代继续引领行业、有所作为,运用金融科技为客户提­供更好的金融服务、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。■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