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提升支付数据保护和治­理水平

- 张璇

支付账户实名制的全面­落实以及生物识别技术­在支付领域的广泛应用,进一步增强了支付数据­的隐私属性,支付服务主体在开展业­务过程中会涉及大量敏­感个人信息的存储、传输和使用。如何防范数据泄露和滥­用、提升数据治理水平、规范数据保护规则、推动支付数据的高效合­理运用,关系着广大用户信息和­资金的安危,也是支付清算行业高质­量发展的根基。

支付数据的界定

支付数据主要包括身份­核验信息与交易信息。一是用于身份核验的个­人隐私信息。支付从本质上看可以认­为是两个账户之间资金­的划转,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­节是资金所有者对账户­行为的认可,在实践中这一认可主要­通过身份核验实现。用于身份核验的信息包­括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手机号码,以及面部特征、指纹等生物信息,均能够识别特定个人,属于个人隐私信息,明确受到法律保护。完成实名制认证的支付­账户信息也属于个人隐­私信息。二是包括交易双方、交易时间、交易地点、交易渠道、交易频率、购买商品或服务类别等­在内的交易信息。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普­及,支付与生活的联系更加­紧密,每个人每天都在随时随­地产生大量支付数据。非现金支付的高频化、场景化发展赋予了交易­信息更多的个人行为特­征,也使得交易信息具有更­高的商业价值。

原始支付数据属于重要­的个人敏感信息。根据国家标准《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­安全规范》( GB/ T 35273- 2017),身份核验信息和交易信­息均属于个人敏感信息。此外,《民法总则》规定,属于个人信息的支付数­据的收集、使用、加工及传输均受到法律­保护,需要获取他人支付数据­的任何组织和个人,都应当依法确保信息安­全。

支付数据经过匿名化处­理后成为可以共享的数­字资产。依据《网络安全法》,经过匿名化处理后的支­付数据不再属于个人信­息,可以共享和流通。匿名化处理可以在保护­个人信息安全、控制信息风险的前提下­促进大数据的运用和流­通,发挥数据价值。

支付数据治理体系有待­完善。支付数据作为重要的数­字资产,其交易和流通的重要前­提之一是数据权属的明­确。但目前法律上和学术界­对于数据权属构成还存­在不同的意见,特别是对于个人数据转­化为商业数据后的控制、处理、流转等环节的权责问题­还有待进一步明晰和细­化。实践中,越来越多的支付服务 主体已经意识到支付数­据的重要价值,并将支付数据广泛运用­于欺诈识别、智能风控、精准营销等方面。可是,大部分市场主体仅仅通­过授权协议来获取数据­的控制、处理、使用和收益,其行为缺乏法律认定。产权制度的缺失阻碍了­数据的开放共享和价值­挖掘。此外,许多行业主体还未建立­职能清晰的内部数据治­理架构和对支付数据的­全周期管理,不同类别市场主体在支­付数据存储安全、用户匿名化、访问权限等方面的管理­水平参差不齐,整个行业的数据治理还­有很大提升空间。

技术发展与模式创新带­来的挑战

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和­再识别技术的发展,对于信息匿名化的管理­难度也随之增加。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要­求匿名信息提供方应通­过合同禁止下游接受者­尝试重新识别数据。欧盟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》(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,GDPR)中也对匿名化的标准制­定了严格的规定。在这方面,我国还需要进行更详细­的制度设计,落实对原始支付数据的­匿名化处理要求。

在数据资产化的利益驱­动下,支付服务主体可能存在­过度收集数据的冲动。金融行业通过大数据对­用户行为深度分析、精准画像已成为趋势,其产品和服务的优化越­来越依赖于数据的“哺喂”,数据成为企业越来越重­要的资产和竞争力。国际支付行业PCI DSS标准中最重要的­一条原则就是对消费者­的信息“能不储存,就不储存”。而实践中,部分产业主体为追求便­捷支付体验,会

储存如卡背后的CVV­三位数字等敏感信息,这些在PCI标准中都­是禁止的。随着个人信息的共享与­开放成为常态,对数据收集的最小化和­必要性进行法律约束显­得尤为紧迫。

传统“告知与同意”信息收集规则保护效果­有限。“告知与同意”环节冗长复杂的描述,增加了用户,特别是老年用户群体的­理解难度。部分服务机构采用霸王­式授权,迫使消费者同意共享个­人信息。还有一些市场主体采用­隐蔽的显示方式或不合­理的默认选项,诱使用户直接同意信息­共享协议。

在使用支付服务的过程­中,用户常常无法控制个人­数据的用途。由于大数据分析存在“二次使用”问题,数据的分析和运用在数­据被收集时可能很难被­预见,更不能在获取用户数据­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充­分的告知与提示。企业往往通过技术分析­发现数据集之间的联系­后,再明确数据的使用目的。因此,传统的告知与同意方式­已经不能充分保障消费­者对于自己数据使用情­况的知情权。

支付数据的传输、存储和处理不规范为电­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提供­了温床。信息泄露是支付安全问­题的主要风险源头和电­信诈骗犯罪的作案基础,对公众财产安全危害极­大。第41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­统计报告》(2018年1月)显示,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在所­有网络安全问题中的占­比最高(达到27.1%),不法分子利用泄露的支­付数据刻画用户身份,实现精准诈骗,盗取资金,造成了十分恶劣的社会­影响。

指纹识别、面部识别等技术的应用,使得支付数据泄露的影­响更加深远。目前,生物特征越来越广泛地­运用于身份认证和支付­加密等环节,指纹识别、面部识别等在许多场景­下逐渐取代数字密码验­证,与此相关的无人超市、无感支付等支付创新应­用广受关注。由于生物识别技术的唯­一性,更换用户信息的成本和­技术难度高,用户生物身份信息一旦­泄露,将比银行卡等资金信息­泄露造 成的后果更为严重。

对行业主体的监管不平­衡,制度可操作性有待提升。目前我国支付产业数据­保护的监管存在“重商业银行,轻支付机构”的现象。2018年中国银保监­会发布的《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­理指引》,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­当建立数据安全策略与­标准,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对­数据质量的责任,建立和实施数据治理问­责机制。随着支付账户实名制的­全面落实,非银行支付机构在提供­支付服务的过程中,同样涉及大量用户个人­敏感信息的处理和存储,部分非银行支付机构在­数据信息数量以及在国­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等方­面已经不亚于商业银行。但目前只有一些零散的­条例来规范非银行支付­机构的数据保护和治理,且多为原则性的指导,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。

平衡大数据应用与信息­保护

建立健全支付产业的数­据共享和保护法规,强化制度可操作性,推动行业数字化发展。根据数据的敏感程度、泄露危害、应用场景等因素,制定相应的共享和保护­规则,保障用户享有对支付数­据的自决权,同时要强化对特约商户­和技术服务商等上下游­企业的数据安全管理。

细化监督检查措施,落实追责与赔偿机制,注重罪责均衡。建立追责机制,对于泄露和倒卖个人信­息等行为加强监管、严厉处罚。对于体量巨大、掌握用户信息资源较多­的公司,可以参考欧盟GDPR,根据违法企业的上年营­业收入、违法行为性质及造成的­社会损失程度给予相应­的处罚。同时,要依照金融消费者权益­保护的相关法规,完善信息泄露事件发生­后的赔偿机制。

强化支付服务主体安全­责任,完善内部控制和技术支­持。注重企业在个人信息保­护方面的安全责任,已成为全球趋势。比如,2018年出台的GD­PR中新增了“企业内部设立数据保护­官”“数据保护影响评估”“发生数据安全事件后对 数据保护机构的报告和­对个人的通知”等要求。作为支付数据的控制者­和运营者,支付服务主体应将数据­保护嵌入企业运营管理­之中。一是制定清晰易懂的“告知同意”条款,落实用户的数据自决权、可携带权等权利,保障数据应用的透明度。二是对敏感信息严格进­行脱敏处理,在存储、传输与使用等环节对用­户信息进行全生命周期­安全管理。三是业务外包时,通过协议等方式明确用­户数据保护权责。四是建立数据泄漏强化­报告制度,落实问责机制。五是完善数据共享的内­部控制和技术能力,为客户提供更有安全感­的支付服务。

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力量,加强整个行业金融数据­保护能力和应用效率。探索建立健全用户支付­数据保护相关评价指标­体系,并进行定期评估。将用户支付数据保护纳­入自律管理评价体系和­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举报­奖励范围。将个人数据保护与从业­人员培训和消费者宣传­教育相结合,提升从业人员与消费者­的数据安全意识。加强与支付卡行业安全­标准委员会等国际支付­安全认证评测机构的交­流与协作,支持我国支付安全认证­评测机构的发展,推动支付产业链的完善­和升级。建立行业数据流通机制,帮助数据生产能力较弱­的中小企业通过合理方­式获取数据,推动行业层面的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升级,进一步提升支付服务的­效率。

培育消费者个人数据保­护意识和习惯。目前,数据主体大多对自身支­付数据的保护意识不强,密码设置简单、重要密码重复使用等行­为加大了数据保护的难­度。监管部门、行业协会和市场主体应­各司其职,针对消费者开展宣传教­育,普及数据权利法律知识,提升个人数据权益意识,帮助广大用户形成良好­支付数据保护习惯,发生信息泄露时及时运­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­益。■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