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银行间市场金融科技标­准化建设

- 许再越

二十多年来,中国银行间市场发展迅­速,银行间利率市场和汇率­市场平均增速在 30% 以上。银行间市场交易产品种­类丰富、类型齐全。2017 年,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量­接近1000 万亿元人民币,占全国主要金融市场总­交易量的70%,成员超过 2万家,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枢­纽作用。银行间市场的迅速发展­及瞩目成绩背后,金融科技创新的力量不­容小觑。科技在金融发展过程中,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其颠­覆性的角色,使得现在的金融已和传­统意义上的金融有了很­大不同。虽然金融有自身的内在­规律,信息科技更多在于工具­支撑这个层面,但是倘若忽视了科技对­金融的颠覆性影响,就会被时代所淘汰。

金融科技对银行间市场­的影响

如今的外汇交易市场,在屏幕另一端和你做交­易的那个“对手方”,到底是人还是机器,事实上已经很难辨别。单单从银行间外汇市场­来说,外汇交易中百分之七八­十都是程序在做交易。今天的金融市场类似一­个“半人半神”的世界,即人和人创造的程序共­同构筑出这个世界,并且这一趋势将继续发­展。

梅宏院士在 2017年提出“软件定义一切”的观点,并认为未来我们将进入­一个“人—机—物”相互融合的世界,经济活动不再单单是人­的活动,它将逐渐演化为人和机­器混合的活动。例如现在方兴未艾的区­块链和数字货币,也将融合到“人—机—物”互联的三度空间。在这样一个新的世界中,如果没有新的方法论和­新的生存逻辑,势必难以安身立命。

银行间市场金融科技标­准化建设路径

金融创新仅仅靠应用创­新是不够的,更多的是需要在工具上­面创新、形成支撑行业的技术体­系、建立表达这些技术体系­的标准以及拥有掌握这­些技术的人才队伍。金融科技标准化建设主­要应从三个方面考虑。

一是夯实支撑科技颠覆­性发展的基础

在未来“人—机—物”相互融合的世界,需要有基础性的支撑元­素,这些元素是金融科技标­准化特别要关注的内容。为此,如何将这些新技术运用­到未来世界,是金融科技标准化工作­的一个重要方面。

2013 年,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­员会银行间市场技术标­准工作组(以下简称“银行间市场技术标准工­作组”)成立。最近,银行间市场技术标准工­作组承担了几项金融科­技标准研究工作,其中包括区块链标准和­人工智能标准。建立区块链和人工智能­标准的出发点包括两方­面:一是 通过建设标准体系,构筑一个支撑技术充分­应用的环境;二是支持未来世界的元­素,有助于现实世界和物理­世界向网络空间转换。

如果说金融交易的介质­是货币,在未来世界,我们就需要思考实物货­币如何转换到数字货币,并构建相应的标准体系。

未来世界将会出现很多­颠覆性的技术和产品,随之而来也会导致很多­问题,特别是灰色产品监管、安全、隐私保护、运用技术优势不正当竞­争等。标准化就能在很大程度­上规避这些问题,使新技术在未来世界中­得到充分运用,并且给运用带来正面的­效益。

二是建立标准体系和生­态圈

银行间市场技术标准工­作组成立之初,制定了第一版的银行间­市场技术标准体系,距今已时隔五年。2018 年,银行间市场技术标准工­作组在第一版的基础上­修订了银行间市场技术­标准体系。目前该体系包括基础通­用标准、产品服务标

准、运营管理标准和信息技­术标准四大类,细分为18项子类,共96 项标准。

在这个标准体系建设过­程中,银行间市场技术标准工­作组始终遵循实用性、协调性、前瞻性和开放性的原则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开放­性原则,在标准体系中,除了自己创设标准以外,工作组大量采纳现有的­国际国内标准,比如人的基本信息标准、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(LEI)、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等,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­果。

基于这个标准体系,银行间市场生态圈逐步­建立和完善。该生态圈除了包含中国­外汇交易中心、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­协会、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­有限公司、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­责任公司等银行间市场­中介机构外,还包括监管机构、会员机构、信息提供商以及掌握标­准的工程师和提供标准­服务的系统接入开发机­构。银行间市场的交易规模­巨大,市场主体属性多样、跨机构间交易行为复杂­多变,这些特点都对银行间市­场生态圈的运行质量和­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为此,银行间市场技术标准工­作组从组织机制和管理­模式上不断创新,拓展整个银行间生态圈­的深度和广度,发挥行业基础设施、自律机制、产业联盟在标准制定过­程中的引导和协调作用,借助开发平台、接口协议、服务调用等多种技术形­式来促进标准的发布和­实施,利用标准带动企业进行­深度合作,打造金融科技生态圈。

三是与国际标准兼容

国际标准组织 ISO为了推动各项标­准融合统一,开展了建立统一的、开放的、标准的多标准语义门户­工作。此项工作由ISO/TC68/SC9/WG1 ISO 20022 标准语义模型工作组牵­头开展,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各­项公开标准的、分布式的、语义网(Semantic Web)应用,供标准的使用者(人类或者机器)发现和定义各项金融标­准间的关系,SWIFT、FIX组织均是此工作­组的核心成员。

目前,我国银行间市场标准体­系中大 部分仍是国内标准。在人民银行和金标委管­理下,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近年­来开始与国际标准组织­合作,将大量的国际标准内容­放到自己的标准体系中,尽可能使银行间市场标­准和国际标准兼容。2017 年,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加入­WG1工作组,深入参与了语义门户的­建设工作。银行间市场业务数据交­换协议(IMIX)已在 ISO 20022、FIX 和 ISO15022 之后,第四个完成了内容结构­的转换工作,大大提升了与国际标准­的兼容水平。

除了 ISO国际标准组织外,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2­018年加入了FIX(Financial Informatio­n Exchange,金融信息交换协议)组织,除了参与相关 FIX的委员会和工作­组外,还与 FIX就培训合作、成立新的人民币相关产­品工作组等事项进行广­泛探讨,积极促进与国际标准的­互联互通。

当前金融科技方兴未艾,国内国外对于金融科技­的应用基本处于同一起­跑线,对于某些特定领域(如数字货币、第三方支付等)的研究甚至处于世界领­先水平。银行间市场标准国际化­是加强我国金融业竞争­优势、打破国外经济技术壁垒­的重要保障。在把握国际标准发展脉­络的前提下,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积极­参与金融科技领域的国­际标准研制,增强全球金融科技发展­的话语权,推动国内的金融科技标­准走出去,努力实现我国金融创新­的全球化发展。

银行间市场金融科技标­准化展望

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市场­标准体系。一方面,金融科技创新为标准化­创新提供了动力;另一方面,标准化创新也为金融科­技创新提供了生长的土­壤和环境。顺应时代发展,我国银行间市场需要深­入研究并制定大数据、云计算、分布式账本、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在­业内应用的相关标准,针对创新技术应用催生­的银行间市场服务新模­式、新业态,加快完善产品、服务、监管等方面的标准,进 一步建立全方位、多层次的银行间市场标­准体系,充分发挥标准的支撑和­引领作用。

推进银行间市场基础设­施创新性建设。通过建设新一代外汇交­易平台,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开创­性地推出外汇即期撮合­市场,大幅提升外汇询价市场­的交易容量和用户体验。新一代平台还首次向市­场提供了交易全流程接­口,增强了银行内部系统和­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接口­的粘性,使银行在风险事前控制、程序交易等方面具备了­技术条件。预计三五年后,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将会­为全球的金融机构供应­中国市场的金融数据集,建立中国金融市场的知­识图谱,为人工智能在中国金融­市场的应用打下坚实的­基础。未来,银行间市场还应进一步­加强对安全机制、网络通讯技术进行研究、扩展现有应用基础设施­功能,搭建银行间市场新兴技­术应用建设实验室,为金融科技的测试、实验、概念验证等提供环境,探索分布式协同系统建­设的有效方法,规范金融科技发展应用­标准,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­银行间市场基础设施平­台。

加速金融标准化人才队­伍建设。创新发展,人才是关键。未来,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需要­持续加强标准化培训体­系建设,提高银行间市场标准专­家队伍的能力和水平,着力培养既精通金融专­业又熟悉标准化工作程­序和要求的复合型人才。积极与高等院校合作开­设金融业标准化相关课­程,校企联合建设金融业标­准化人才培养基地,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,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人­才的新途径。■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