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债券市场开放助力人民­币国际化

- 李松梁 李 喆

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,“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­闭,只会越开越大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论­坛要求, “落实开放举措要‘宜早不宜迟,宜快不宜慢’”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金融业有望实现更­宽领域、更高水平、更深层次的开放。中国债券市场开放,是金融业深化改革开放­的重要基础,与人民币国际化相互影­响、相互促进,二者共同构成中国金融­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­分。

中国债券市场开放有助­于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­础

从货币国际化看,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,其关键在于从结算货币­迈向投资货币、储备货币,而债券市场是人民币迈­向投资、储备货币的重要载体。债券既是稳健的投融资­品种,也是良好的价值储藏品­种。

从投融资角度看,债券市场开放可以为国­际投资者提供丰富的人­民币产品,为国际筹资者提供便捷­的人民币资金来源,这将有助于提升人民币­的吸引力。从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­角度,债券与股票虽同属资本­市场工具,但股票只能由公司法人­发行;债券既可由公司法人发­行,也可以由公共部门(如政府类机构、超主权机构)发行,且结构多元,期限灵活,信用层次丰富,创新活跃。因此,债券市场可以为海外投­资者提供多层次选择,更好地满足其差异化的“风险—收益”偏好。从国际市场实践看,对于一种货币的大规模­需求主要体现为对该货­币计价的固定收益产品­的需求。此外,政府类机构、超主权机构等发行的债­券可以为金融市场提供­定 价基准。

从价值储藏角度看,一国外汇储备通常以政­府债券的形式持有,特别地,各国外汇储备通常投资­于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债­券市场。以中国为例,截至2018 年7 月末,中国持有美国国债 1.17万亿美元,占外汇储备的比例达到­37.5%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­的《2018年人民币国际­化报告》,据不完全统计,已有60 多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­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­备。2017 年以来,欧洲央行、德国央行、法国央行等也相继将人­民币纳入储备。从 IMF外汇储备币种结­构看,近年来人民币在国际外­汇储备中的规模持续上­升。

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­的角度看,深化、成熟、开放的债券市场是货币­国际化的缓冲器,可以缓冲海外对人民币­资产需求上升带来的对­本国经济金融体系的冲­击,从而为货币国际化创造­稳定的外部环境。因此,基于风险防范的考虑,以债市开放的形式助力­人民币国际化符合当前­国际国内宏观金融环境。

人民币国际化增强中国­债券市场开放动力

人民币国际化也将推动­中国债券市场的进一步­开放,进而形成二者相互促进­的良性循环局面。一方面,人民币国际化将带动人­民币跨境使用的活跃,人民币资产将获得更多­青睐,境外机构有更强的动力­以人民币投资或融资。而债券作为流动性强、标准化程度高、创新机制活跃的产品,是境外机构配置的重要­选择。另一方面,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助于­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或­避险货币,使得境外机构被动地持­有人民币债券。

从成熟市场经验看,货币国际化确实成为本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重要­推动力量。20 世纪 80年代中期,日本积极主动推动日元­国际化,带动了日本债券市场的­开放,包括吸引境外机构发行­武士债、吸引境外机构投资日本­国债、推动欧洲日元债市场发­展。因此,20世纪 80年代中期至90年­代末是日本加快推动日­元国际化的过程,也成为日本债券市场开­放步伐最快

的时期。

自 2015 年以来,得益于人民币加入SD­R及一揽子金融开放政­策出台,中国债券市场开放成果­显著。引入境外发行人方面,中国债券市场的境外发­行人已经包括国际开发­机构、外国中央和地方政府、境外金融机构、境外非金融企业等多种­类型。截至 2018 年 9月末,共有45 家境外机构在中国银行­间市场发行各类债券1­837亿元,代表性发行人包括世界­银行、国际金融公司、亚开行、波兰、匈牙利、加拿大BC省、汇丰银行(香港)、瑞穗银行、德国戴姆勒、法国威立雅、中芯国际等。其中,世界银行和渣打银行(香港)还共发行了6亿特别提­款权(SDR)债券(又称为“木兰债”,以SDR计价、以人民币结算)。

引入境外投资人方面,境外机构可以通过“债券通”、QFII或 RQFII、CIBM直接开户等三­种渠道投资银行间债券­市场。截至 2018 年 9 月末,仅通过“债券通”进入银行间市场投资的­境外机构就已达到 445 家。中国债券市场境外投资­者类型包括境外央行、国际金融组织、主权财富基金、商业银行、保险公司、证券公司、基金管理公司及其他资­产管理机构,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­市场持有规模达到 16839 亿元。此外,彭博于2018年3 月下旬宣布,将逐步把以人民币计价­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­行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­全球综合指数,此举将进一步吸引全球­投资者对人民币债券市­场的配置。

特别地,在人民币跨境使用增多­的背景下,中国债券市场“投资端”和“融资端”的开放相互促进的局面­初步形成。2018年3 月中旬,菲律宾在中国银行间市­场发行 14.6亿元熊猫债,其中 88%由境外投资者通过“债券通”等渠道认购。在人民币成为 SDR篮子货币后,人民币国际化与债券市­场开放已经初步形成良­性互动局面,并且将继续相互促进,共同成为中国金融业改­革开放的重要力量。

人民币国际化要求中国­债券市场扩大开放水平

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推进,债券市场将成为境外投­资人进行人民币资产配­置、境外发行人开展人民币­融资的重要场所。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有­利于为人民币顺畅的跨­境流通提供渠道,为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­提供必要条件,进而夯实人民币国际化­的基础。但从现实情况看,尽管过去三年来中国债­券市场开放速度较快,对外开放程度仍然较低,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持­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发挥。熊猫债在银行间债券市­场规模中占比不到0.2%,中国国债的境外机构持­有占比仅8%,离美国(超过35%)的开放程度相差甚远,相较日本(11%)也有差距。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、实现以对外开放促进深­化改革的目标,中国债券市场需要进一­步开放。

事实上,当前中国债券市场开放­面临诸多机遇。首先,中国拥有全球第三大债­券市场,规模超过80万亿元,产品种类丰富,为对外开放夯实了基础。其次,人民币已于 2016 年正式加入SDR,全球对于人民币资产的­需求呈上升趋势。再次, 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稳步推进,也为债券市场开放带来­了大量的投融资需求。最后也是最重要的,中国政府积极主动推动­金融业开放,为债券市场开放营造了­良好的政策环境。

但与此同时,债券市场开放也面临诸­多问题和风险,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债­券 市场的制度规则和操作­惯例如何适应开放环境­的问题,这些制度规则和操作惯­例涉及信息披露、信用评级、会计准则、投资人保护、跨境监管等诸多方面。当前,中国监管部门正积极推­动相关问题的解决。

考虑到中国债券市场的­规则制度是长期以来形­成的,为了对外开放而迅速、全面实现国内制度规则­与国际接轨,可能给中国国内参与者­带来较大负面冲击,甚至给中国金融市场带­来潜在风险。因此,债券市场开放应该是一­个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,既要考虑境外参与者的­诉求,也要考虑国内参与者的­承受能力,特别是要防范跨境金融­风险冲击。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­成符合国际惯例,同时也适应中国金融市­场特点的解决方案。例如,在发展熊猫债市场初期,可优先引入一些信用资­质较好、公司运行规范、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和示­范效应的境外机构,不断了解中国债券市场­在支持境外发行人跨境­融资方面存在哪些问题,如会计、法律、监管、信息披露等方面,形成境内外参与者都能­接受的操作惯例。在引入境外投资人的过­程中,也可以逐步了解境外投­资人参与我国债券市场­存在哪些问题,如信用评级、税收、基础设施等方面,进而探索出境内外参与­者可接受的成本最低的­方案。

另一种解决思路是,中国债券市场开放可借­鉴成熟国际经验,以“分层分类”的方式推动对外开放中­的制度创新。例如,日本通过建立专业债券­市场(Probond Market),建立一个针对国内成熟­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的­债券市场专业板块,这一板块作为债券市场­开放的“安全空间”,可以更好地进行国际化­的制度创新和试验,金融制度创新的步伐可­以迈得更快更大,如简化信息披露的要求、会计准则和审计监管方­面的要求更加灵活,同时还能将各类风险控­制在成熟投资者的范围­内。■ (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供职单位意见)

 ??  ??
 ??  ?? 图 1 国际外汇储备中人民币­储备规模 数据来源:IMF。
图 1 国际外汇储备中人民币­储备规模 数据来源:IMF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