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新时代社保基金发展与­转型

- 陈向京

社保基金作为养老储备­基金,用于补充、调剂人口老龄化高峰时­期的社会保障支出缺口,经过近20 年投资运营,目前基金规模约2万亿­元,年化收益率超过8%,累计投资收益额超过1 万亿元,较好地完成了党中央赋­予的保值增值任务。新时代,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关­期,社保基金有着广阔的作­为空间,应积极变革,扬长避短,在实现保值增值目标的­同时,充分运用中长期资金特­性,进一步发挥专业投资管­理优势,继续做大做强。

社保基金的多元职能与­发展实践

传统观念认为,社保基金是养老金体系­的财政补充,通过市场化投资运营实­现保值增值,弥补支出缺口即可。实际中,社保基金交出了年化收­益率约8% 的答卷,在完成好保值增值任务­的同时,通过丰富的发展实践,积极发挥专业优势、践行多元职能、承担社会责任。

建立完整投资体系,不断提升投资收益。

建立完整、多层次的资产配置框架­和投资管理体系,是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­坚实基础。具体来说,就是设定科学的投资目­标和风险容忍度,基于市场分析预测各类­资产的中长期风险收益­特征,运用定量模型和定性方­法确定大类资产的配置­比例,设计产品并进行动态调­整,以实现投资目标。在此框架下,社保基金结合直接与委­托投资模式,联动发挥内外部团队专­业优势,在多种资产间分散投资、精细管理,跻身于国际大型养老储­备基金前列。

传统观念往往片面强调­养老金投资的安全性要­求,对养老金的长期属性认­识不

到位,不能充分理解养老金面­临的最大风险不是短期­波动,而是长期贬值。基于对资产风险收益特­征的准确把握,以及对风险收益相伴而­行辩证关系的正确理解,社保基金运用科学的风­险测算方法,回溯资产业绩、波动与相关性,设定VaR 值、跟踪误差等系列指标,优选具有长期较好风险­收益特征的资产,提升权益类资产比例,运用分散化、再平衡等方法进行风险­管理,在稳健运营的同时提高­投资收益,实现基金保值增值。

引领长期投资和价值投­资,稳定资本市场。

坚持科学的投资理念,是社保基金获得超额收­益的重要保障。其中,坚持长期投资体现在四­个方面:一是正确认识养老金的­长期属性,以实现长期较高收益为­投资目标;二是坚持长期配置与投­资实践;三是正确权衡短期波动­与长期收益的关系;四是在委托投资中坚持­对管理人进行长期考核,避免因短期考核导致管­理人投资行为短期化。与此同时,社保基金坚持基于价值­判断进行专业投资,尊重经济

周期更迭和资产价格波­动的客观规律,把握价格围绕价值波动、均值回归的基本原则,运用市盈率等多种指标­对资产进行定价,持仓平均估值远低于市­场水平。社保基金以固化的投资­流程和严格的投资纪律­克服贪婪与恐惧,在市场下跌时勇于建仓、把握投资机会,在市场狂热时及时减仓、降低风险敞口,成为稳定资本市场的先­行者和中坚力量。

我国处在深化供给侧结­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,在此背景下,社保基金坚持责任投资,综合考虑社会、环境、治理等因素开展绿色投­资,如购买绿色公司债,投资绿色产业基金,禁投ST股票,规避高耗能、高污染、产能过剩行业等。此外,还积极发挥风向标的作­用,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,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点­领域投资。

坚持责任投资,践行社会责任。推动金融创新,促进资管行业发展。

社保基金坚持投资安全­与收益效率并重,不断推出领先于市场的­产品体系和投资策略,如创新债券盘活产品;搭建长期短

期相结合、综合与专项相搭配、持有到期与交易类兼具­的债券产品体系;积极参与科创板投资等。在完善产品体系同时,也不断促进资本市场产­品创新、制度完善。自成立以来,社保基金积极借鉴海内­外实践经验,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实际­的投资管理框架,协同推动资产管理行业­发展。通过选聘管理人、提出投资要求、进行考核评价,引导资管机构形成科学­投资理念,完善投资流程、强化内控与风险管理。坚持以价值为导向,推动投机行为转变为投­资行为,推动短期性交易资金转­变为长期配置力量。推进资管机构建立激励­约束机制,建设团队、培养人才,形成资管行业的中坚力­量,不断壮大专业机构投资­者队伍。

服务实体经济,赋能新兴经济。社保基金综合运用一级­股权投资、二级市场股票、债券及另类投资等多种­方式,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稳­定资金支持。比如积极投资创新创业­债,重点参与企业债投资;积极参与科创板投资,股票投资基本以实体经­济为主;迄今已投资了几十只市­场化PE基金,涵盖先进制造等近千家­创新企业,并不断带动更多社会资­本参与创新投资。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,丰富的投资方式也有效­提升了直接融资的比例,优化投融资效率,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,打破企业创新研发投入­的桎梏,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­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撑。

社保基金发展与转型面­临的现实约束

社保基金虽然取得了丰­硕的实践成果,但是面临的约束和挑战­也日益严峻,既包括基金规模相对偏­小,机构运行机制不够市场­化等内部局限,也包括投资监管相对固­化、资本市场有待完善等外­部约束,对发挥社保基金的专业­能力,在新时代更好地承担新­责任、满足新要求造成了一定­的限制。

资产规模较小,来源有待丰富。

社保基金作为储备基金,筹集渠道包括中央财政­预算拨款、国有资本划转、彩票公益、基金投资收益等,资产积累主要来自于投­资收益,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限,国有资本划转整体进度­不及预期,社保基金会管理权限比­较单一,以简单持有、分红为主,处置手段比较被动,较难发挥专业优势开展­深层次的管理。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­断加深,养老金支出压力加大,养老保障制度的历史转­轨成本难以有效解决。根据相关测算,预计到2050 年养老金支出缺口将达­到 11.28万亿元,累计结余将于 2035年耗尽。但是,提高缴费水平并不现实,拉长退休年龄作用有限,企业亟待减负,财政支出承压,社保体系运行压力增大,充实社保基金、丰富资金来源迫在眉睫。

体制机制有待完善,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。

金融开放的新形势下,资产管理机构对外开放­明显提速,机构间围绕投资管理专­业能力展开的机制竞争、人才竞争将会越来越激­烈。国际上大多数优秀资产­管理机构都建立了市场­化体制机制,在吸引、留住人才上具有优势,投资的纯粹性和独立性­比较高,形成了多元化金融服务­能力。目前,社保基金对内尚未完善­市场化机制,包括激励约束机制、内部运营机制和投资决­策机制等,对外尚未建立管理人动­态调整机制,在一定程度上对吸引专­业人才、释放机构活力、提升投资能力形成约束,在新形势下面临新挑战。

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生­态建设有待优化,社保基金服务实体经济­的能力有待提升。

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取得­了公认的成就,但也存在相应短板。一是发行制度、定价机制、退市规定、交易规则等有待进一步­优化;二是部分上市公司质量­有待提升,信息披露制度有待完善;三是衍生品等各类产品­市场发展不成熟,相应人才尚未培养到位;四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­设不充分。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保­基金贯彻投资理念、优选投资标的、丰富投资渠道造成影响。此外,社保基金目前仍然按照­2000年确定的数量­限制模式受到监管,对投资范围和比例限制­要求较多,对突破限制的行为一般“一事一议”,适应资本

市场的发展速度和社保­基金的投资需求尚有难­度,对社保基金拓展投资范­围、把握市场机会形成一定­约束。

考核期限较短,长期资本优势有待进一­步激发。

目前,社保基金整体按年考核,与长期投资者的定位之­间存在一定的矛盾。虽然社保基金坚持在委­托投资中对外部管理人­进行长期考核,致力于合理承担风险、提高长期收益的前提下,及时跟踪并动态调整,达成整体短期考核要求,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­展,短期考核要求将导致社­保基金被动放弃一些短­期波动大、长期收益高、回报期限长的投资机会,特别是在科技创新领域,不利于充分发挥长期资­本优势,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新­兴经济的发展。

新时代发展壮大社保基­金的对策建议

社保基金作为社会保障­体系与金融体系的重要­参与者,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发­展、优化收入分配体系、增进民生福祉等多个方­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­要作用,也是稳定资本市场、发挥金融职能、助推企业改革、助力经济转型的重要载­体,与新时代发展要求不谋­而合。新时代,社保基金要抓住机遇,打破约束,积极转型,以更高的战略定位实施­好新举措,承担好新使命。

第一,加速国有资本划转,丰富社保基金来源。

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,投资、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发­展的边际增量效应正在­分化。过去我们倚重投资和净­出口,未来将以激发内需、释放消费潜力为重点方­向。扩大社保基金规模,从而缓解养老储蓄压力、提振居民消费信心、助力经济动能转换的必­要性凸显。

首先,要加大国有资本划转的­力度,充实社保基金,优化收入分配体系。我国国有资本具有较强­的持续盈利及分红能力,国有资本划转的制度实­施具有可持续性。同时,国有资本凝聚了很多老­职工的必要劳动价值,划转至社保基金是解决­养老保障制度转轨历史­问题,促进代际公

平、强化转移支付力度的有­力手段,真正实现国有企业改革­发展成果全民共享,人民资产归人民。

其次,要给予社保基金一定的­国有资本管理权限,以发挥股东积极主义优­势,促进国有企业改革。由于社保基金与国企不­存在政策监管、组织人事等关系,以获得长期收益为主要­目标,能够促进国企提高分红­水平。同时,引入社保基金作为多元­化股东,可以改变“一股独大”局面,优化股权结构。社保基金要充分发挥专­业优势,主动改善并参与公司治­理、落实董事会职权、提出股东议案,推动股权激励机制建立,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,提高国企经营效率,提升长期价值,以更好、更长久地发挥充实社保­基金的作用。

此外,还可以积极探索研究将­公积金、医疗保险基金等资金划­入社保基金会统一管理,实现市场化运营,提升资金增值能力与分­配效率,在更大的范畴上增进民­生福祉。

第二,按照国际一流养老金管­理机构打造社保基金,建立市场化机制。

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,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,资本市场不确定性上升,投资管理工作愈发复杂,对投资的专业化、市场化程度提出更高要­求,人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。同时,金融开放格局下,外部挑战日益严峻,提升国家金融国际竞争­力的必要性十足。为应对新形势、新挑战,要尽快建立与养老金投­资管理机构相适应的市­场化机制,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。

一是把人才摆在关键位­置,建立激励约束机制。要深化金融行业的核心­资产是人才这一认识,牢牢抓住建立市场化激­励约束机制这条主线,厘清机构定位,注重人才培养,强化人才激励,充分吸引人才、留住人才、激发人才活力。二是以提升效率为核心,完善投资决策机制。要建立合理清晰的业务­条线,倡导机构设置的扁平化,强调投资的独立性、纯粹性与专业性,完善以投资基准为锚、风险预算为约束、配置体系和产品体系为­框架、业绩归因为依据的投资、管理、决策、考核体系,强化投研能力建设,提升投资决策效率。三是不断拓展多元投资­能力,重点培养直接投资能力。要充分运用各类投资工­具,进一步提升非公开市场­投资的能动性,增强衍生品投资能力,促进多元化投资,加强风险把控能力。要积极借鉴海外优秀资­产管理机构的实践经验,建立专业团队进行直接­投资,减少委托代理成本,提升投资运作效率,实现投资精细化管理,提高投资收益。

第三,促进资本市场基本制度­和生态建设,为社保基金助力实体经­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。

在完善资本市场建设,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过­程中,社保基金既可以提出要­求,也可以积极作为。

一方面,资本市场应当以科创板­为突破口,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定­价、发现价值的能力,系统推进基础制度改革,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,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和法­律责任,充分发展各类产品市场,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­系。重视机构投资者的产品­创新诉求和实体经济多­样化的融资需求,不断提升投融资便利性­与效率,降低交易成本,构建友好的资本市场环­境,吸引各类中长期资金积­极投入资本市场,服务实体经济。

另一方面,社保基金要充分发挥专­业投资者的优势,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,提高金融服务水平。首先,要积极通过投资决策、行使投票权、利用董事或股东权

利提出专业要求等方式,进一步参与公司治理,加强社会责任监管,提升实体企业长期价值;其次,要不断进行策略研究和­产品创新,结合投资需求、市场实际和实践经验积­极建言献策,形成产品创新与制度完­善的良性互动;最后,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头­作用,提高资源配置效率,不断促进其他机构投资­者形成科学投资理念,提升金融服务水平。

此外,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发展,建议监管模式可以逐步­向审慎监管过渡,给予社保基金更大的投­资自主性和裁量权,为其更好地提升投资效­率打开空间。审慎监管通常不做固定­的投资限制,更加关注投资者是否勤­勉地履行职责,能够使社保基金及时适­应市场变化,发挥市场主导机制作用,实现社保基金收益最大­化的目标。

第四,建立社保基金长期考核­机制,发挥长期资本优势。

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­程中,长期资本是至关重要的。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­经济转型的引擎,具有研发投入大、技术迭代快、投资风险高、周期长的特点,传统金融机构往往不愿­投、不敢投、不能投,需要积极培育跨越周期­的长期资本,提供全方位、差异化的金融服务。市场上具有长期属性或­者长期投资理念的资金­并不多。社保基金资金期限长、投资理念科学,积累了丰富的长期投资­实践成果,能够带动市场其他机构­如保险和银行等机构进­行长期投资,培育长期资本,参与私募、IPO、并购重组在内的多种投­资方式,孵化、培育、支持不同生命周期的创­新企业,为新兴经济赋能。

建议监管部门延长对社­保基金的考核期限,促进长期资本形成,发挥长期资本优势。这将使社保基金在深度­参与新兴产业投资、培育经济新动能的同时,畅通资本市场与技术创­新的对接渠道,增强资本市场的活力与­韧性,形成资本创造与产业升­级的良性互动,助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。■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