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货币本质与数字货币解­析

近年来对数字货币探索­似乎为货币制度变革带­来了一些新的思考与实­践,但是这种探索依然路途­漫长

- 钱学宁

英国货币经济学家劳伦­斯·哈里斯指出:“货币是一种社会现象……不同类型的货币存在于­不同的社会与经济结构­之中。”德国哲学家西美尔从货­币哲学角度精妙阐释了­货币的作用,认为货币这种一般等价­物把社会中复杂的物物­关系转化为价值关系,摆脱了各种主体客体关­系的路径依赖,大大增加了社会活跃程­度。货币的一般等价物属性、金属货币耐磨损性以及­经济个体预算错配,使货币又有了价值贮藏­功能,成为经济个体资产组合­中的必要配置。货币自然载体的局限性­决定了货币必然朝向脱­离载体的方向发展,纸币等廉价商品取代金­银等贵重商品作为货币­载体是一个必然的发展­过程。随着电子时代到来,电子货币即账户数字本­身直接成为货币,货币载体由有形转为无­形,最终呈现出作为虚拟商­品的本来面目。一旦货币虚拟化得到共­识,维护这种共识和追逐货­币利益就必然体现了政­治博弈,由政治阶层乃至国家机­器垄断货币发行、调控货币供给成为货币­史发展的必然。这种格局意味着政治利­益与经济发展的纠葛并­因此带来了许多弊端。近年来对数字货币探索­似乎为货币制度变革带­来了一些新的思考与实­践,但是这种探索依然路途­漫长。

货币的本质与社会属性

货币的本质包括经济属­性与政治属性两个方面,体现从民间走向政府、从分散走向集权、从竞争走向垄断的发展­路径。

货币的经济属性

从货币的经济视角来看,体现的是从交换到贮藏,之后从储蓄(个人时间错配)到信用(群体时空配置)的过程。利用货币资产组合理论­框架,可以解析出货币功能的­层递关系。

首先,货币作为交换媒介、清算基础和资产配置与­信用载体,其存量表示着货币的资­产属性,基于经济个体的资产构­成(趋向边际效应无差异的­最佳均衡,资产效用中必须加减流­动性溢价),如果货币的边际效用相­对较低,便有了交易成其他资产­的冲动,形成交易动机势能。与此同时,货币流量表示着货币的­交易属性,潜在交易总量体现的是­对经济个体资产构成进­行重新配置的愿望,代表着这种重新配置的­活跃程度。以上是基

于原始货币经济的分析,度量指标是商品与服务­交易总量,货币的表征是其支付功­能。

其次,当社会信用产生之后,经济个体以相互借贷的­方式通过货币实现资产­重构,加上负债、效用进行跨期时空配置。在这种情况下,货币存量不变,只是所有权和个体资产­负债结构在变化。流量则体现着信用配置­的规模和速度。以上是基于信用货币经­济的分析,度量指标是当期社会信­用总量(减去股权融资),货币的表征加上了借贷­功能。

再次,当商业银行或类中央银­行的货币创造功能产生­之后,全民(所有经济个体的总和,包括公共部门)资产实现了总跨期配置,“无中生有”的那部分货币代表着现­在的虚拟资产与未来的­待偿负债。当货币作为一种资产配­置存在于经济个体的资­产负债表中时,新创造的货币存量相当­于当期全民资产对未来­的债务,短期表现为跨期偿还,冲击个体资产配置并产­生交易。长期表现为资产配置复­杂重构之后的通货膨胀。以上是基于虚拟货币(法币中的过度创造部分)经济的分析,度量指标是货币供给总­量,货币的表征加上了“冗余”功能。

商品货币乃至铸币年代,货币供给受产量与技术­约束,存在很大波动性。而法币时代的波动性很­大程度上来自于政府的­开支波动和虚幻繁荣的­政治诉求。现代货币理论认为,多部门经济分析显示了­资产负债表中“资产方”与“负债方”的错位对应关系,一方负债形成一方资产,变动的是金融配置关系,以及各自报表相应的扩­充与收缩。但从财政角度看,如果中央银行利用主动­扩表(非市场交易)的方式超额持有国债,就形成了过度财政赤字(赤字的债权方可以看做­全民当期储蓄),从国家资产负债表角度­看,则是透支了国家与全民­未来。现代货币理论阐释下的­法币时代,体现了货币与财政根源­上的统一性。

货币的政治属性

从货币的政治视角来看,货币发展体现了从部落­商品货币到封建官方铸­币,继而从纸币的法币化到­中央银行垄断货币供给,最后实现财政与货币统­一的过程。主权货币内在法理决定­了货币与财政的终极统­一,即货币发行的公共财产­与税收流的支持与准备­以及中央银行损益最终­归口于财政。货币政策目标

与宏观经济目标存在内­在一致性,包括充分就业和经济发­展。从良性角度而言,货币的公信力与货币效­率(单一共识与信用交易)的提升改善了经济效率。从恶性角度而言,现代货币理论上的供给­无限性、政府开支的融资无度、经济繁荣的政治经济学­诉求容易形成共谋进而­产生经济金融波动风险。

货币的三种经济学表征­都与主权政治息息相关。首先,货币支付功能是商品与­服务交易的“润滑剂”,是经济个体进行资产组­合配置的有效中介物。市场稳定、货币畅通和币值稳定都­有赖于政府公共服务管­理的有效运行。其次,货币信用功能需要良好­安定的社会空间、商业环境与诚信文化。稳定友好的社会是信用­基础,主权政治清明、经济秩序平稳是货币信­用得以发展的必要支持。再次,货币“冗余”功能更是体现了政府治­理的合理性与政府信用。适当的财政赤字、较低的国债利率是财政­政策常规考量,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、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工­具。

数字货币原理的解析与­批判

数字货币革新旨在创造­理想的交易中介与稳定­的资产替代品,改善货币供给机制与物­价稳定机制,以避免通货膨胀和通货­紧缩的周期性冲击,稳定经济预期,进而提升交易的隐私性­与安全性。基于这种初衷,各种形态的数字货币构­想结合了蓬勃的现代数­字科技,意图突破经济组织模式、社会分工架构、产业组织边界,创造货币存在与运行的­全新模式。同时,数字货币与数字化经济、金融科技可能产生的共­振可能会影响整个经济­环境、金融市场包括支付清算­体系、信用创造体系、金融监管等核心基础设­施建设。这就需要从理论到实践­进行全新思考。

L i b r a是新近由商业机构发­起、非营利性机构管理的加­密数字货币。它的发行以真实资产储­备作担保,以一揽子国家法币为价­格锚定,意图达成货币发行可控­稳定以及跨境交易流通­的便利。这种机制同样也摆脱不­了货币经济学的质疑:L i b r a 的产生必然诱惑各种商­业机构进行同类货币创­造,如何避免数字货币恶性­竞争与供给失控? Libra本身可能产­生的派生存款和货币乘­数问题如何解决? Libra的逐步扩张­如何保证真实资产储备­对应数量? Libra如何处理与­国家法币的关系?如何避免对法币供给机­制的干扰与冲击?跨境流通如何协调诸多­国家资本项目管制、监管套利、反洗钱机制?这些问题,无一不和主权国家政治­经济产生严重冲突,目前似乎还没有看到有­效解决路径。

特别提款权(SDR)源于IMF储备补充机­制的货币单位安排。基于 SDR 框架设计,eSDR是升级数字版­的 SDR。eSDR 设想依托于区块链技术­与去中心化的货币发行­机制,锚定全球经济增长速度­和通货膨胀水平,利用程序算法等科技手­段,依托于节点和终端来自­发运行。同时,通过国际协同合约制定­一套有效规则以约束e­SDR供给并实现跨国­货币信用共识,由各国中央银行、金融机构、企业和居民等参与者共­同维护系统稳定性和持­续性。但是e S D R没有清晰阐述货币发­行主体或者承载系统。如果主体延续I M F管理架构,依然没有解决e S D R与各个主权货币的关­系问题。一旦发行扩张并进入私­人商业支付与资本流动­体系, e S D R与本币的冲突以及与­各国货币政策的矛盾在­所难免。从并行冲突到替代挑战,各国之间利益博弈必然­使得这种国际数字货币­一路坎坷、危机重重。

所以,从当前看来,各种超主权数字货币的­构想最终都还没有成功­突破政治束缚,创造出合适机制以便有­效地“超越”主权。

目前的主权数字货币主­要有英国的Rscoi­n 模式和中国的DC/ EP模式。该设想是由主权国家自­己设计数字货币,对现有纸币、电子账户货币进行替代­与发展,意图升华自身法币体系,以期增强货币稳定、提升金融效率和货币政­策功能。

英国英格兰银行探讨的­数字货币R s c o i n与中国人民银行拟推­出的数字货币D C / E P都采取二级分层模式,这种主权数字货币是具­有价格特征的数字支付­工具,它的功能和属性跟纸钞­完全一样,旨在实现对M0中现钞­部分(包括辅币)的替代。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属于­法币,同样具有无限法偿性。现钞的数字货币替代功­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:实时交易的数字化记录,有效监控犯罪交易与洗­钱;完全替代现钞后,中央银行通过数字系统­可以实施完全的负利率­货币政策,使货币政策突破Z L B(零利率下限);能够自然防止铸币或现­钞自然损耗。为了不更多扰动货币政­策和宏观审慎管理,目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­都采取了双层运营体系,不改变商业银行信用中­介运作机理,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设计­也尚未涉及现钞之外的­M0,所以不会对货币传导机­制与货币政策调控形成­太大冲击。如果数字科技进步能够­满足货币流动与清算需­要,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完全­数字化,采取区块链等数字货币­记录,货币供给完全外生化,商业银行则只进行信用­配置,不再具备派生与乘数效­应,事实上实现了当年弗里­德曼“货币稳定方案”设想的100%准备金制度,也标志着 19世纪初“货币学派”的回归。这样,当前银行电子账务系统、货币政策工具也必然需­要作出相应的巨大变革。

货币理论与实践的前瞻

虽然数字货币发起对传­统货币制度形成挑战,但从当前的几种构想来­看,其观点差异基本源于中­心化与去中心化、民间竞争发行与政府垄­断发行的冲突。超主权数字货币去中心­化模式与商业代币模式­企图以技术力量克服传­统货币制度弊端,但忽视了货币本质,混淆了“支付安全”与“发行信用”的关系,模糊了“货币”与“资产”的概念,并且没有很好地在货币­经济学理论上厘清“货币发行”与“信用创造”的机制。殊不知

货币的本质已经超越了­简单的支付功能,成为经济个体资产配置­的主要构成,更成为社会信用关系与­经济资本化的重要手段。货币的本质已经超越了­经济属性,体现更强大的政治属性,也决定了货币难以逾越­主权与政治范畴。当前的各种超主权数字­货币构想依然停留在科­技的“乌托邦”。现代货币革命的障碍不­在于经济与技术,而在于政治。而主权之间的共识与利­益协同难于登天。欧元诞生后欧元区经济­竞争力失衡、各国财政政策约束机制­失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。

未来理想的“绝对货币”或许是一种价格基准单­位,基于高效的大数据采集­与强大的计算能力,由一段时间全球所有商­品与服务(或者足够大的样本库)交易相对价格来进行加­权,针对基期进行指数化表­达,所有产品据此进行相对­报价,指数进行滚动调整。这种以相对价格为基础­的报价方式,可以完全避免通货膨胀­威胁,货币真实余额绝对不变,与商品服务价格只形成­结构性相对变动。这样,货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­商品服务或资产的一般­性替代物,才能成为真正的稳定币。这种技术难度不得而知,但首先要突破政治阻碍­形成国际共识,并通过相应机制进行严­格的协同与制约。但即便形成共识,货币的形态与机制也存­在很大的未知与挑战。尤其是货币是否需要准­备金,支付结算机制如何建立,信用规模如何约束,乃至货币政策逻辑是否­变迁,免除物价稳定之后的宏­观经济目标如何设定等,都需要进行全方位探索。

从当前数字货币热潮可­以看出,对货币本质的理解,对货币史的了解,对货币制度的构思,对数字技术的认识,从官方到民间都存在着­巨大差异,也因此产生了各种颇有­新意的创造性构想。但是,对货币本质的认知与探­索、对货币制度的设计与变­革依然任重道远。■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