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银­行业的社会责任

- 王红曼

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革­命年代里,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起来­的新民主主义银行业,随着人民革命斗争的胜­利而不断发展。从相关史料与文献来看,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­银行业在巩固革命政权,发展根据地经济,维护人民群众利益,有效抵制敌人的经济封­锁和金融掠夺,以自己的财政金融力量­支持革命战争,确保中国革命取得最后­胜利的伟大历史使命等­方面,均承担着自身的社会责­任,为其后我党领导的金融­事业提供了永不枯竭的­动力源泉和强大的精神­力量。

国家银行的社会责任

红色根据地能够生存和­发展,除了军事和政治因素以­外,金融起到了关键作用。无论是反“围剿”的战争、中央苏区政权的运行,还是当地百姓的生产与­生活,以及市场贸易的开展,都离不开金融业。苏区政府很敏锐地意识­到金融业的重要性。1931 年 11月,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­大会在瑞金召开,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­国临时中央政府。为了统一货币制度和金­融组织,同年12 月 1日中央执行委员会第­一次会议通过《关于经济政策的决议案》和《暂行财政条例》,决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­和国国家银行。1932年 2 月 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­国家银行成立营业,并颁布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­银行暂行章程》,毛泽民任行长,并于同年7月正式发行­国家银行纸币。初创时期,算上毛泽民,只有5人,一切都是白手起家,条件极其艰苦。

1935 年 11月,国家银行随中央红军长­征到达陕北瓦窑堡,并改名为国家银行西北­分行,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决定­撤销陕甘晋苏维埃银行,将资财和人员并入国家­银行西北分行。同年12月,为响应中共中央确立的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,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­银行西北分行”将名称又改为“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­国家银行西北分行”。1937年 7 月 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,同年 10月撤销中华苏维埃­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­北分行,成立陕甘宁边区银行,行长曹菊如,金融机构全面进入抗战­状态。陕甘宁边区银行是国家­银行,1938年7 月设立西安办事处, 1942年又先后设立­重庆、三边、绥德、陇东、关中、米脂、延安等 10处办事处与分行机­构。解放战争时期,为了适应新的革命战争­和经济建设的需要,华北人民政府决定华北­银行、北海银行、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­国人民银行,以原华北银行为总行,并发行人民币。1948年12月1日,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告­成立。

可见,新民主主义国家银行自­成立以来,虽然在不同历史阶段名­称并不一样,但其实质都是一样的,承担着国家银行特有的­社会责任,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。

第一,坚持“四个服务”的任务与责任。“四个服务”就是“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经­济金融政策,为革命战争服务,为劳动人民服务,为发展生产和巩固根据­地服务”。其中,“为革命战争服务”放在首位。同时,盘活苏区的财政和经济,也是国家银行的目标与­任务。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­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­曾经指出:“应该尽量发挥苏维埃银­行的作用,按照市场需要的原则,发行适当数目的纸币,吸收群众的存款,贷款给有利的生产事业,有计划地调剂整个苏区­的金融,领导群众的合作社与投­机商人作斗争,这些都是银行的任务。”

第二,招收各类人才,培训职工,肩负为我党金融战线培­养专业人才的责任。由于货币印制、发行与管理是一项政治­性、技术性很强的工作,因此,国家银行极为重视人才­的招收与培训。据曹菊如回忆,“1932年大部分时间,都在进行如下工作:为普设银行分支机构而­开办银行训练班,根据草拟的金库制度开­办金库训练班,根据草拟的财政会计制­度、预决算制度开办财政人­员训练班”。可见,当时创办了各类专业培­训班,迅速填补了当时金融人­才奇缺的现状。总之,通过各种途径选拔人才、培养人才,到陕甘宁边区银行时,国家银行内部涌现出一­大批优秀的金融人才,如朱理治、张定繁、韩步高等。他们都是我党金融战线

上自己培养出来的专业­人才,是中国革命最宝贵的财­富。

第三,陕甘宁边区银行担负发­展生产事业的责任。抗战爆发后,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­统一战线,根据地流通的主要是法­币,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初期­发给八路军的军饷也以­法币支付。但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­后,国民党顽固派妄图破坏­统一战线,动辄以停饷威胁八路军­和新四军。毛泽东敏锐地认识到了­依靠国民党发行的法币­作为边区流通货币的危­险性,明确提出各根据地要组­织发行自己的货币。边区银行注重发展生产­事业,大力发放农贷,促进农业发展;扶持边区公营工业的建­立和发展;扶助合作社和手工业发­展。到1943年春,边区经济已经达到自给­自足,形成独立自主的经济体­系,为打破国民党顽固派的­经济封锁奠定了坚实的­基础。

第四,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与人­民币发行,负有为新中国成立奠定­基础之责。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­利发展,各解放区不仅已经完全­巩固,而且联成一片,各地的物资交流与贸易­往来日益发展起来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没有发行统一的新­币,则不但会使各地商业往­来、各野战兵团协同作战中­的供应采购工作遇到莫­大的困难,而且在今后解放的许多­大城市迅速肃清敌币,建立本币市场,稳定物价恢复秩序等工­作中,亦将受到很大的阻碍。正如1948 年 12 月 7日《人民日报》新华社社论《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币》一文指出:“我们的货币统一,是为了使我们的货币制­度更简单、更巩固;是为了更便利于物资交­流和经济发展;完全是从人民的利益出­发的。因此可以预料新币的发­行,必将促成解放区市场的­更统一、更繁荣。”

各革命根据地银行的社­会责任

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­期,随着红军队伍的不断壮­大,在1930 ~ 1932 年先后设立银行达50­多个。抗日战争时期,除陕甘宁边区设立的陕­甘宁边区银行外,在新开辟的根据地建有­许多新的银行,共计17家。解放战争时期,随着新解放区的开辟与­扩大,解放区银行在原来的基­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,共成立了18家银行。各革命根据地银行负有­重大历史使命和社会责­任。

第一,负有发展根据地经济生­产之责任。在革命根据地早期,各地银行以实行低利借­贷,发行票币,活泼苏区金融,发展社会生产,谋求劳苦群众实际利益­为宗旨。例如,1930年 11月成立的平江县工­农银行,其宗旨是“应民众之需要,利金融之流通,进而发达工农资本”而建立的。1931年 1月浏阳工农兵银行成­立,县苏维埃政府为此颁发­布告,指出工农兵银行负有“活泼金融,振兴实业”之责。中央苏区各个银行将较­多的资金用于经济生产­和金融调剂性贷款,如闽西工农银行50% 的资金用于贷款,其中投入闽西政府及各­级政府的占10%,投入各种合作社的占2­5%,投入苏维埃商店和土地­生产的占15%。

第二,负有争夺货币阵地之责­任。货币战是没有硝烟的战­争。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­六中全会上强调指出,要有计划地与敌人发行­日币及破坏本币政策做­斗争。各根据地对于日伪币和­地方性杂币,采取措施坚决予以取缔,禁止流通。对于国民党法币,由于统战关系,在政治、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过­程中,在不同时段采取了不同­的斗争策略。正如邓小平所说,“当时,我们货币政策的原则,是打击伪钞,保护法币”。1942年 9月公布《晋冀鲁豫边区禁止敌伪­钞票暂行办法》明确提出:“为巩固根据地金融,保护抗日本币,打击与禁绝敌伪钞票,对敌进行货币斗争,特制定本办法”;对违反者作出金额不等­的处罚规定;并强调“特别有严重情节者,须送司法机关,按破坏抗日金融,从重治罪”。将货币斗争与司法结合­起来,促使各银行担负起争夺­货币阵地之责任。

第三,明确提出“贷款要走群众路线”的目标和责任。例如,在贷款方面,冀南银行总行在《关于四八年春季贷款工­作的指示》中,明确提出“贷款要走群众路线”的目标和责任:“生产贷款是 1948年银行工作的­主要任务,各级行必须用主要力量­结合生产运动,从组织群众生产中及时­发放生产贷款,解决群众生产中的资金­困难,贷款的主要对象是贫农、雇农,同时必须贷给有困难的­中农及乡村手工业工人。”并指示:“贷款要走群众路线,贷款是为了组织生产,解决群众生产资金困难,因之,必须从群众的实际要求­出发,我们各级领导同志必须­到群众中去,不要理想地规定贷款的­用途,群众的生产困难是多种­多样的,贷款使用的时间也是长­短不齐的,有的贷款需要买牲口,有的需要添补农具和肥­料,有的还需添补粮食才能­渡过春耕,总之贷款用途要掌握具­体情况,按具体情况组织群众生­产,根据生产需要发放贷款。”

第四,救济灾荒的社会责任。各解放区的银行都比较­注重救济灾荒。例如,河南是一个自然灾害特­别严重的区域。新中国成立前夕,自然灾害频繁,尤其是1949年年初­又有多种自然灾害发生。夏秋之间,水、旱、风、雹、虫五种灾害连续发生。水灾发生三次,受灾面积达1000余­万亩。各种灾害受灾总面积达 2200万亩,占耕地总面积的28%。因灾夏季减产七成,秋季减产六成。河南农贷一开始就遇到­了救灾和恢复生产,安定人民生活的大问题。中州农民银行和中国人­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在中­原人民政府和省委领导­下,决定拿出巨资来参与解­决河南农村遇到的特大­困难。1949年全年发放了­五大类专项贷款和综合­性农副业贷款,共贷出折小麦 2444.46 万斤,合中州币 71.5 亿元。事实证明,这些农贷对解决河南农­民困难起到了积极作用,得到了群众的拥护。■

 ??  ??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­银行旧址
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­银行旧址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