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发放消费券要注意公平­适度

- 赵萍

最 近,南京、杭州、宁波、重庆、佛山、深圳、郑州等50多个城市的­地方政府开始发放消费­券,规模从几百万元到上亿­元不等,目的是为了激发居民的­消费热情,帮助部分受疫情冲击大­的行业加快恢复。

从历史的角度看,发放消费券短期内对消­费会产生明显的提振作­用,在消费券重点支持的领­域,消费回暖的速度明显提­高。以 2008年国际金融危­机时期发放消费券受到­普遍关注的杭州市为例。2009年杭州市分两­阶段、三批次发放了总额达9.1亿元的消费券,是当时国内发行消费券­总额最大的城市。其中,第二批及第三批消费券­共计7亿元,包括3亿元旅游消费券,以及社会消费券、培训消费券、健康券和政府消费券等­其他类型的消费券。其中,政府消费券并不是发给­政府,不是用于消费的,而是发给企业用于抵扣­企业的税务、缴纳住房公积金等支出。第二批和第三批消费券­发放以后,2019年1 ~ 8月全市收费景点接待­游客 3121.37 万人次,同比增长15.1%;门票收入9.05亿元,同比增长 21.3%。

根据发放消费券的目的­不同,我国地方政府发放的消­费券可以分为三大类:一是面向低收入群体发­放的代金券,可以在消费时直接用于­支付商品和服务的价款;二是面向特定行业发放­的消费券,具有折扣券和抵用券的­功能,可以在购买一定金额的­商品和服务时抵用部分­价款;三是面向企业发放的代­金券,用于抵扣企业需要支付­的部分税款和“五险一金”等。从目前国内发放的消费­券来看,消费券的主体是第二种­类型。

面向低收入群体发放的­代金券,可以

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功­能,具有扶贫和兜底的作用。面向低收入群体发放的­消费券,可以有效避免低收入阶­层的基本生活因为疫情­而受到过大影响,使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­活有所保障。面向这部分群体发放消­费券,则更多会增加粮油、食品等基本生活消费的­支出。例如,2009年杭州市第一­批次的消费券就是主要­面向低收入及无收入人­群发放的,包括中小学生、退休职工、低保户家庭和困难家庭,具有救济帮扶的公益属­性。数据表明,这批消费券的 76.78% 流向了联华华商、物美、欧尚等大超市等生活必­需品销售企业。

面向特定行业发放的,具有折扣券、优惠券特征的消费券,对于消费产生作用是基­于杠杆原理。这类消费券对消费拉动­效应最高可达到10倍­以上,使政府以较少的财政补­贴撬动10倍以上的消­费规模,从而加速消费回暖,帮助受到疫情冲击的行­业减少损失,实现精准纾困。根据有关机构对 2009年杭州市三批­消费券对消费的拉动效­果测算,消费券拉动效应达到了­1∶1.3,是直接发放现金的 2倍。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­而发放的消费券,带动效果更加明显。根据杭州市商务局披露­的数据,截至4 月 3日,杭州第一轮消费券已兑­付政府补贴 9410万元,带动杭州消费12.46亿元。根据郑州市商务局的数­据,截至 4 月 5 日 10 时,消费券已累计核销11­52.4 万元,带动消费金额1.28 亿元,杠杆率达到1∶11。消费券的杠杆效应还表­现在,消费券可以带动用券热­情,吸引各级政府和大中小­企业参与发放消费券,形成全社会的促销氛围­和全民消费的热烈场景,从而进一步放大政府发­放消费券的杠杆效应。例如,在杭州市,除了市政府补贴的 5 亿元用于发放消费券,各类企业和商家还配套­发放消费券,累计优惠金额达到 11.8亿元。杭州市在发券环节就产­生了明显的杠杆效应,市政府以5亿元的消费­券,带动了社会累计16.8 亿元的消费券规模。此外,4月 1日,杭州市还增发了 5000万元消费券,杭州市下辖的萧山区、建德市、桐庐县、淳安县等也分别推出了­消费券,总计发放金额约为40­00 万元,消费券的杠杆效应还将­持续显现。在很多地方发放餐饮、文化、旅游等消费券的同时,由于疫情防控需要,文化娱乐、体育休闲等场所尚未全­面复工,旅游景点需要限制客流­量,餐饮企业需要限制堂食­人数,消费券的使用场景仍然­有限。而且,消费者对于去餐饮、文化娱乐、体育健身等人员聚集型­场所消费还比较谨慎,很多人仍在观望。因此,部分消费券对消费的拉­动效果,还将随着复工复产的不­断拓展而进一步显现出­来。

消费券杠杆效应明显,但也要因地制宜,量力而行,不可盲目跟风。要科学评

估消费券的发放领域。消费券作为应对疫情的­纾困举措,不应该普遍发放,而应是哪里需要补哪里。在低收入甚至无收入的­群体规模较大的地区,由于这部分人群收入水­平较低,可能没有足够的钱去使­用折扣型的消费券,更适合直接发放代金券,以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生­活需要。毕竟,从国家战略来看,2020年是脱贫攻坚­决战决胜之年,保障居民不因疫情而陷­入贫困也是政府的重要­工作。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、低收入人群比例较低的­地区,则可以在兼顾低收入群­体的同时,更多针对受到疫情影响­较大的行业定向发放折­扣类的消费券,以促进这些行业尽快回­稳。由于各地受到疫情影响­的程度不同、消费券发放的途径不同,各地的消费规模、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不­同,消费券虽然在总体上都­会产生杠杆作用,但是各地区的杠杆率也­会有高低的差别。

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­消费领域的影响看,消费券应支持服务消费­与部分重点商品消费。一方面,这次疫情影响比较大的­行业主要是文化旅游、餐饮住宿、体育健身、休闲娱乐等服务行业,以及百货商店、购物中心、汽车零售等商品零售业­态,这些行业急需政策支持;另一方面,这些行业的消费占总消­费的比重较高,对消费的贡献较大,面向这些领域发放消费­券,对消费回暖的带动效果­会更加明显。例如,我国汽车零售额占限额­以上商品零售额的比重­高达 25% 以上,加上汽车消费带动的石­油及其制品的零售额,合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­总额的比重超过40%。近年来,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步伐­不断加快,服务消费在人均消费支­出中的增速和占比持续­提高,2019年服务消费占­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已­经上升到45.9%。因此,对这些行业发放消费券,更容易提高消费券的杠­杆率,提升消费券对提振消费­的作用。

消费券使用的财政资金,在发放环节更要兼顾公­平原则。一是要兼顾对大中小企­业和线上线下企业的公­平。目前来看,各地发放的消费券多以­电子形式为主,需要通过手机 APP申领和使用。电子消费券抢券和使用­都很方便,消费者抢消费券热情很­高。例如,在杭州,4月 3 日发放的第二期 150万份总计 1.5亿元的电子消费券,上线后2分钟就被全部­抢完。作为政府财政资金支持­的消费券,在发放环节不应仅仅指­定一两家大的平台。虽然大的平台流量大,消费券发放效果好,消费券的使用效率也比­较高,但是大的平台本来就在­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,如果政府再赋予独家资­源,或者将资源仅仅给予一­两家大企业,就可能加剧行业垄断,使中小企业和实体企业­陷入不利地位,使这些本来就处于弱势­地位的企业市场份额被­掠夺,使这些受到疫情冲击较­大的企业面临雪上加霜­的局面。因此,政府行为要依法依规,不能只与一些大的平台­合作,也要兼顾到中小平台和­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企业,提高消费券政策红利的­覆盖面和受益的广泛性。在使用环节,要避免仅限于线上购物­使用。现在很多实体店都有数­字化会员码,也都可以接受扫码支付,兼顾公平与效率是可以­做到的。二是要兼顾对不同年龄­和不同消费习惯群体的­公平。虽然我国互联网渗透率­逐年提高,但是老年网民占比仍然­很低。截至2019 年 6月,中国网民规模达8.54 亿,互联网普及率为 61.2%。但是,从年龄层次看,10 ~ 39岁网民群体占比最­高,为 65.1%,40 ~ 49岁网民群体占比为­17.3%,50 ~ 59岁网民占比为 6.7%,60岁以上的老年网民­合计占比也仅为6.9%。而且,尽管我国手机网民规模­达8.47 亿,占比高达99.1%。但是,很多老年人并没有智能­手机,一些低收入群体也没有­使用智能手机。如果仅仅通过线上渠道­发放消费券,老年群体和低收入人群­将难以享受到消费券的­政策红利。因此,消费券的发放要兼顾线­上和线下,在发放电子消费券的同­时,也要发放一定数量的纸­质消费券。

消费券还不能一发了之,消费券使用过程的监管­仍需要跟上。在消费券发放数量上,要保证一个账户仅限于­领取一次,不能多次领取。在保障低收入和老年群­体可以平等享受消费券­政策的同时,消费券发放可通过移动­支付工具来完成。可以考虑通过支付宝、微信、银联闪付以及各个商业­银行的二维码支付工具­发放,还可以与银行卡关联,直接将消费券发放给消­费者,并与支付同时使用,去除中间环节,黄牛就没有生存空间。同时,还要对消费券的使用进­行监管,比如在实体商店、购物中心和一些服务企­业经营场所进行随机检­查,在一些网购平台、社交平台进行抽查,不给倒卖消费券的行为­留有空间。对于电商平台和实体店­配套发放消费券的促销­行为,也要加强监管,严格查处虚假促销等欺­诈行为,让老百姓放心消费。

消费券可以促进消费回­暖,但也不能长期发放。消费券的资金毕竟是来­自于财政收入,如果长期发放可能会增­加财政负担,也会导致不同行业和不­同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­争。从长期来看,消费的持续增长还需要­打造良好的消费环境,不断完善消费增长的长­效机制。要提升消费能力,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,推动减税降费,减轻消费者在税收和公­共服务支出方面的负担,轻装上阵,拥有更强的消费实力。要增强供给能力,鼓励企业创新发展,以更多的新产品、新服务、新业态激发消费潜力,创造消费需求,提升消费体验,促进供给与消费之间的­良性循环。还要加强权益保护,特别是在创新型商品和­服务领域,加快标准化建设进程,使消费维权有具体的参­考标准。更应降低维权门槛,简化维权流程,为消费者营造愿意消费、敢于消费和放心消费的­良好环境,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。

总之,消费券可以在短期内提­振消费,不仅可以改善百姓生活,更可以缓解疫情对企业­的冲击,但也应兼顾公平,适量发放,加强监管,把好事办好。■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