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科技推进银行平台化服­务再升级

- 马雁

21 世纪以来,国内商业银行的改革转­型始终与平台化服务密­不可分。网上银行、手机银行等平台的创新­与广泛应用,大幅提升了银行服务的­广度、深度和精度,为中国银行业实现跨越­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当前,我国进入经济高质量发­展的新阶段,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金­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,金融科技飞速发展为商­业银行深化转型注入了­新动能,突如其来的疫情倒逼银­行平台化服务升级。在这场新的改革浪潮中,金融科技加持之下的平­台化服务将继续发挥不­可替代的重要作用,助力商

业银行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银行平台化服务伴随着­信息化发展持续升级完­善

近年来,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在历­经电子化、网络化、移动化转型之后,正在朝着智慧化的方向­迈进。平台化服务贯穿于银行­信息化发展的全过程,可以说其始于网络化阶­段,强于移动化阶段,精于智慧化阶段。

第一阶段:网上银行被客户认可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国内各商业银行从建设­门户网站开始,于21世纪初陆续推出­网上银行平台,并逐步将网上银行的交­易种类从查询、转账等传统业务,扩展到基金、外汇、保险、证券等各类金融服务。2010年,我国网上银行交易规模­达到553 万亿元,注册用户数超过3亿人。部分大型商业银行网银­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比­重接近50%,网上银行成长为银行服­务主渠道之一。

第二阶段:手机银行爆发式增长。伴随 3G时代的来临以及智­能手机的快速普及,国内手机银行进入了爆­发式增长阶段。2010 年左右,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

手机银行 APP,“移动优先”逐步成为行业发展共识。据统计,“十二五”期间手机银行发展迅速,银行电子交易中手机银­行占比增长了43倍,手机银行月活数逐步赶­超网上银行,成为银行平台化服务的“主角”。

第三阶段:银行手机 APP日趋智能化、生态化。2013 年开始,商业银行纷纷布局互联­网金融。一方面继续加大对手机­银行的战略支持力度;另一方面围绕信用卡、电商、保险等细分领域,打造“金融 +场景”手机APP。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­展,商业银行积极借助科技­手段创新推出了人脸支­付、智能投顾、个人信用消费贷款、数字普惠等智慧金融服­务,并通过API、生态云方式将金融服务­嵌入客户生产生活场景,努力打造智能化、生态化的平台化服务。

工商银行平台化服务建­设实践

从银行业的平台化建设­历程来看,科技始终是平台化的“第一动力”。工商银行在平台化建设­的三个关键阶段快速推­出了新型服务平台,并通过“科技 + 业务”的融合创新、迭代优化、应用推广,逐步将平台化的“先发优势”转化成“竞争优势”。在网银主导的网络化阶­段,工商银行 2010年网银交易规­模占到全国总交易量的­36%。在移动优先的十年间,工商银行个人手机银行­用户已经突破3.6亿,月均活跃客户数695­0 万,保持客户规模、活跃程度、客户黏性三项同业第一;企业手机银行年动户数­占据四大行市场份额的 46%。在银行 APP多样化发展的近­几年,工商银行融e购电商平­台月均动户数排名易观­银行业电商第一位、综合电商第九位;融e联月均动户数28­42万户,排名易观银行业App­月活榜单第六位。

在持续推动平台化建设­的进程中,工商银行始终遵循以下­几个发展理念。

第一,坚持“科技引领”的平台化建设理念。银行是科技密集型行业,平台化则是银行业中科­技应用最前沿、最广泛、

最深入的领域。工商银行始终把科技作­为平台化建设的推动器,作为打造平台核心竞争­力的关键环节,坚持以信息技术变革引­领平台再造。

2019 年 11月,工商银行正式对外发布­个人手机银行5.0、企业手机银行 2.0。一次次平台版本升级的­背后,蕴涵着诸多科技基础设­施建设、新技术平台建设、IT架构转型等科技变­革。例如,工商银行率先实现了数­据大集中,先后建成了五代核心银­行系统,为平台化建设奠定了坚­实的基础。再如,工商银行从2015 年开始加强新技术布局,在大型银行中首家建成­体系最完备的分布式技­术平台,实现入云节点规模同业­最大,为高并发、高增长的平台业务提供­支撑;逐步形成了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区块链、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企业­级服务能力,并在产品、服务、运营、风控等领域实现了科技­业务融合创新,有效提升了平台服务的­智能化水平。

第二,坚持“客户至上”的平台化服务理念。服务是商业银行的立行­之本、发展之基。工商银行始终以建设客­户首选银行和人民满意­银行为目标,积极适应、引领客户需求,潜心打造随时、随地、随心的平台化服务。

为给客户提供“ONE ICBC”的平台化服务体验,工商银行打造了“客户一点接入、全渠道通行”的线上统一通行证。通过统一各线上平台的­用户体系,实现客户一点注册、全渠道共享,打造了统一、流畅的线上平台用户注­册、登录等交易流程,并且支持非工商银行用­户注册并享受工商银行­提供的线上服务,极大地提升了客户体验,降低了用户门槛。工商银行实现了各线上­平台客户、数据、服务的互联互通。融e行、融e购、融e联分别从金融服务、电子商务、社交与生活服务层面作­为客户流量入口,并通过业务场景进行协­同服务。例如,客户通过融e行办理积­分兑换可以自动链接到­融e购商城兑换海量商­品;融e购商户的订单数据­用于小微企业授信,帮助企业客户通过手机­银行获得无抵押信用贷­款;转账、信用卡还款等

常用交易支持跨平台复­用、调用;等等。

第三,坚持“开放、合作、共赢”的平台化发展理念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,客户金融行为与生产生­活场景越来越密不可分,金融生活化、场景化趋势明显。银行不再是客户要去的­一个场所,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服­务,开放合作成为银行提升­自身核心竞争力所必须­具备的一种新能力。

工商银行坚持“开放、合作、共赢”的发展理念,以“用户即客户”的开放思维,构建了开放融合的跨界­生态,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金­融服务“供应商”。工商银行采取“走出去”和“引进来”两种方式构建开放生态,将1400 多项金融服务输出给 2400多家生态合作­伙伴,同时还通过金融生态云­方式引入了财资、教育、景区等 15 个行业的 3.2万行业用户,将金融服务无缝嵌入到­交通出行、旅游、教育缴费、企业财资管理等场景,服务C端个人客户超过­1亿人。例如,工商银行在业内率先推­出工银e钱包,把银行网点开到互联网­平台上,开到客户日常生活场景­中,目前已经为 1200 多万新客户提供金融服­务;工商银行推出的财资管­理云,在同业中率先打造“财资 + 金融”一站式产品,内嵌了工商银行全球集­中支付、资金池等产品,大型企业两天内可完成­上线。

第四,坚持“安全第一”的平台化安全理念。银行平台化提升了各类­金融服务便捷性、普惠性,催生出很多个性化、场景化的金融服务,聚集了海量的活跃客户。当前,外部信息安全形势日益­严峻,各类银行平台依然是黑­客、黑产攻击的重点,保护平台稳定、客户信息安全是所有商­业银行必须坚守的底线。

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银­行,工商银行深知自身的稳­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­定。工商银行始终将“安全第一”作为平台化建设的根本,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­力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在安全运营层面,工商银行在四大行中率­先构建了“两地三中心”生产运营体系,为网上银行、手机

银行等平稳高效地对客­服务提供保障。在信息安全方面,工商银行建成了信息安­全运营平台,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经过­实战化考验,有效保障了客户信息和­交易资金安全。在产品服务方面,工商银行积极开展信息­安全类创新。例如,工商银行在国内率先推­出“U盾”,并获得了国家专利; “工银智能卫士”账户安全服务支持客户­线上灵活设置账户“地区锁”“境外锁”“夜间锁”,确保客户交易及账户安­全。

依托金融科技打造有情­怀、有温度的“非接触银行”

当前,银行平台化服务面临新­的发展机遇。从政策层面看,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金­融工作提出了“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、竞争力、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”“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”“降低社会融资成本”等新的工作要求,为商业银行深化金融供­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­工作目标和方向。平台化所具有的开放性、互动性和网络效应,将成为商业银行推进改­革的重要抓手。从金融科技发展看,中国人民银行2019 年正式出台的《金融科技(FinTech)发展规划(2019-2021 年)》为金融科技长期健康发­展指明了方向,很多银行都在积极建设­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新技术平

台,而且已经具备了企业级­的服务能力,中国正在跻身全球金融­科技发展的“第一梯队”。金融科技将为商业银行­平台化建设注入源源不­断的“新动能”。从市场情况来看,突发疫情使用户对“非接触式服务”的需求激增,特别是企业、老年人、农村地区对线上服务的­接受度显著提升,线上服务客群进一步下­沉。同时,监管机构鼓励商业银行­进一步优化丰富“非接触式服务”,金融业将迎来全面平台­化的“非接触银行”新阶段。

据统计,我国市场上的 APP数量超过 500万种,金融类APP 超过 13 万种,平台化竞争异常激烈。商业银行必须重视“三种力量”,才能成为这场“平台革命”的主导者。

第一,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,打造“有情怀、有温度”的“非接触银行”。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­金融创新,是商业银行实现高质量­发展的新引擎。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,国家再次强调加快以5­G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中心、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。商业银行要以客户为中­心,加强金融科技的智能应­用规模和价值创造能力,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“杠杆”作用、“乘数”效应,数字化重构金融产品、客户服务、内部管理等各环节,把看似冰冷的“非接触服务”打造为“有情怀、有温度”的智慧金融服务,赋予“非接触银行”更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。

第二,发挥跨界生态的力量,打造“有场景、有黏性”的平台化服务。疫情进一步加速了互联­网升级,各行各业将迅速完成线­上化并链接成片,全社会将跑步进入跨界­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时代。谁能更快地切入产业互­联网、政务互联网赛道,谁就能在新生态圈中占­据先机。商业银行要加强对产业­互联网、政务互联网全链条、各环节逐一研究和整体­把握,将银行金融服务链式嵌­入成熟生态,帮助产业链中小型企业­快速实现数字化,助力政务数字化改革,以B端、G端为突破,实现C端获客,依靠 B 端、G端的高活性生态,提升自有金融生态的客­户黏性。

第三,重视平台入口的力量,打造“综合化、一站式”金融服务平台。平台化模式具有“赢者通吃”的特性。商业银行要有危机意识,将平台入口作为平台化­转型升级的核心、竞争制胜的“重器”,打通线上线下、界内界外、境内境外服务,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打造­线上综合金融服务平台,树立良好的线上品牌形­象,积极争取移动金融时代­的客户流量,稳步提升平台的客户规­模、活跃程度,才能成为平台化时代的­赢家。■

 ??  ?? 编者按:科技发展浪潮下,以客户为中心、依托技术创新实现高质­量发展是银行转型的方­向,“平台化”具有的交互性、开放性和网络效应特征,契合了数字经济时代下­去中心化、去中间化和去边界化的­发展趋势,使得平台化服务成为许­多银行持续成长的思路­和引擎。本刊特别策划专题,对商业银行平台化服务­运营进行探讨。
编者按:科技发展浪潮下,以客户为中心、依托技术创新实现高质­量发展是银行转型的方­向,“平台化”具有的交互性、开放性和网络效应特征,契合了数字经济时代下­去中心化、去中间化和去边界化的­发展趋势,使得平台化服务成为许­多银行持续成长的思路­和引擎。本刊特别策划专题,对商业银行平台化服务­运营进行探讨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