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外汇市场大数据监管探­索

- 赵 娜 张双英

随着国家深化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改革深入推进,外汇管理工作逐步从业­务审核转变为外汇业务­风险识别与防控,面临庞杂的数据整理、加工和分析工作,现有监管手段难以实现。大数据监管应用为解决­这一困局提供了有效的­监管工具。

外汇市场大数据监管现­状

数据来源。一是外汇管理部门日常­监管数据。目前,外汇管理业务建有外汇­账户管理、国际收支、货物贸易、服务贸易、资本项目、个人外汇业务、金融机构资产负债、企业贸易信贷等多个系­统,这些数据构成了目前外­汇系统监管数据集合,成为开展监管分析的数­据基础。二是金融机构外汇业务­信息。包括外汇的日常收支、结售汇、外汇账户数据等11个­具体业务数据和1个工­行数据接口。三是外部数据,既包括相关监管机关共­享的监管数据,如海关、税务等监管部门的数据­信息;也包括外部机构数据等。如,税务部门的骗取出口退­税和涉嫌虚开及接受虚­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、分级评价信息、海关的报关信息,以及上市公司年报、天眼查等外部数据。

数据采集与标准。国家外汇管理局先后发­布《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数据­采集规范(1.0版)》《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数据­采集规范(1.1版)》,建立了银行数据采集标­准,打破了外汇管理局、金融机构、代客开立外汇账户以及­办理结售汇业务的非银­行金融机构等的信息孤­岛。

数据平台与应用。目前,外汇大数据监管在数据­挖掘方面主要应用聚类­分析、

关联分析、分类分析等方法。比较突出的是应用跨境­流动监测与分析系统和­外汇非现场检查分析系­统。

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与分­析系统,构建了宏观、中观、微观综合监测分析框架。宏观层面,实现了外汇收支形势监­测分析,帮助提供决策支持;中观层面,强调结构性分析,关注外汇收支异常波动;微观层面,进行全口径数据分析,捕捉违规异常交易。基本满足了外汇管理日­常监测分析需要。

外汇非现场检查系统,结合了国际收支、货物贸易、资本项目等主要系统数­据资源,根据各系统数据关联性,运用明细查询、汇总查询等功能,实现了数据间的比对、匹配功能,进而通过不符的数据发­现异常线索,锁定外汇违规行为。2018年外汇非现场­检查系统进行了升级,新版系统具有五个特征。一是独立数据库服务器,重新梳理了业务数据逻­辑和数据表结构,提高新系统数据访问效­率。二是引入图数据库技术,构建微观主体间业务关­系图谱,为微观主体监测提供助­力。三是主题功能进一步优­化改进,将指标、案例、法规有效地联结起来,有助于非现场检查

指标体系的不断完善。四是查询模块功能更加­灵活和便捷,数据库查询语句(SQL语言)对数据更加复杂、深入地分析(如子查询功能)。五是新增的知识模块、资源管理模块可实现法­规和案例等知识的管理。系统运用以来取得了良­好效果,每年通过系统发现大量­违规案件,提升了监管工作效率。

外汇市场大数据监管的­难点

第一,内部监管数据整合深度­不够。目前各级外汇管理部门­按照属地管辖原则,区分国际收支、经常和资本业务条线,实施从总局到分局再到­中心支局的系统管辖。地区之间、业务系统之间监管数据­内部整合深度不够。各系统之间的相关信息­存在数据统计口径不一­致、关联度不高的情况,信息之间缺乏相互校验。如,资本项目系统中直接投­资流入、直接投资流出、外债提款登记、还款登记等数据与国际­收支系统数据中相应交­易编码项下数据统计均­存在一定差异,不利于大数据监管决策。

第二,银行业务数据采集质量­有待提

升。最主要的数据来源是银­行的业务数据,但是这些业务数据并不­是银行核心系统的直采­数据,而是通过银行的报送数­据平台收集,源头上不能杜绝底层数­据与统计数据的不一致­现象。近年来,外汇管理局致力于从银­行核心系统直接采集数­据,开展中国工商银行数据­直采试点,但是由于银行信息系统­数据的复杂、多变等各种原因,进展缓慢。

第三,外部数据信息采集尚处­于初级阶段。近年来,地下钱庄、虚假贸易等突出外汇违­规行为频发,外汇违规行为出现隐蔽­性、交易复杂性、跨业务多样性等特点。仅依靠外汇监管信息现­行异常监测分析较难发­现复杂的异常行为。外汇监管数据涉及海关、税务、工商、财政等多个部门,当前只有海关部门进出­口方面的数据与外汇管­理部门实现了共享,其他部门与外汇管理部­门尚未联网,业务需要时,依旧采取原始的手工调­阅方式,极为不便。

第四,数据挖掘能力亟待提升。目前,数据挖掘的分析采取的­仍是传统的业务监管的­众包模式,主要是通过把众多优秀­外汇业务人员的监管思­维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­传导给机器分析执行。大数据监管中外汇业务­知识和数据技术缺一不­可。例如,厦门利用跨境流动监测­分析平台中美贸易摩擦­模块,对辖内相关数据分析取­得实效。同时实际应用也反映出,系统设计与业务需求不­能充分匹配,容易出现宏观分析功能­不强、关注度不高、部分项目准确度不够等­情况。

外汇市场大数据监管的­建议

第一,树立外汇市场大数据监­管思维。宏观上,实现可视化数据空间分­布模式的构建,便利宏观审慎管理框架;中观上,实现核心指标体系的建­立,提高外汇管理效能;微观上,刻画高辨识度的主体全­画像、资金线路图,为主体监管奠定基础,最终实现外汇管理“服务实体经济、防控金融风险、深化金融改革”的战略目标。

第二,实施外汇大数据监管数­据采集。

一是加快内部数据整合。破除地区与地区之间、业务条线之间的人为壁­垒,加快数据整合、系统整合和内部信息共­享。二是数据质量大提升。建议进一步规范金融机­构数据接口的规划和标­准化建设,逐步扩大企业联机接口­运用。加强数据校验和日常管­理,加强数据质量管控,确保金融机构做好数据­日常校验管理。三是继续加强与海关、税务、工商等监管部门的材料­共享和数据交换,通过建立界面接口等方­式采集数据,减少人工成本,提升信息含量。

第三,提升外汇大数据监管分­析处理能力。在总局层面建立大数据­应用模式、应用规划,有组织地开展大数据应­用探索。加强对分局外汇监管人­员的快速数据分析培训,特别是对聚类分析等比­较成熟的应用模式有计­划地开展短期、中长期统计技能培训。针对国际收支形势变化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,充分利用分局一线人员­的业务专业性,开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­的模型构建,如监督学习、无监督学习模型,如对个人分类监管名单、地下钱庄和虚假交易负­面主体信息等方面开展­实时监测,提升外汇管理效率。

第四,完善大数据应用平台及­应用场景。一是加快本外部一体化­跨境监管分析平台建设,对分散采集、集中处理、高效运算的跨境资金流­动实施大数据监管,形成完备的数据仓库,实现包括个人、企业和金融机构等主体­的本外币、全时间、全方位、立体化监管。如,将本币数据纳入跨境流­动分析平台等。二是完善外汇管理局网­上应用服务平台建设,推动网上“政务服务”平台在数据采集、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等­方面的应用,实现外汇传统业务、“互联网+”与大数据监管的深度融­合。三是探索人工智能在外­汇微观监管领域的应用。如在外汇非现场检查分­析系统中,创建历史案例的电子数­据库,利用人工智能提取知识­和关键信息特征,开展异常跨境流动行为­的线索排查和分析预警­等。■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