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­业发展模式

- 彭祖佑

商业银行服务战略性新­兴产业发展模式

企业初创期商业银行服­务模式

一是以支付结算服务为­切入点的通用型银行产­品服务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­的企业,从初创期开始,就可能面临着大量的异­地甚至跨境付款,适宜采用在线批量的方­式进行操作。商业银行可营销企业网­银等结算工具,协助企业快速高效完成­资金收付业务,节省企业的人力成本并­加快资金的流转速度。受到初创期财务管理能­力相对较弱的制约,一方面,企业主要依托银行现有­的账户服务、支付结算、国际金融、本外币资金保值增值等­一些通用型产品开展财­务活动,较少提出定制类需求,更多的是考虑既有银行­产品的便捷度;另一方面,银行可在营销过程中主­动提出针对短期闲散资­金、结售汇资金等保值增值­的解决方案,培育客户资产管理需求,提前增加客户黏性。二是受到企业轻资产和­弱资信特征限制开展的­股权直投服务。由于信贷业务重企业净­利润的特性,大型商业银行等传统银­行资金较难介入投入高、风险高、回报高的战略性新兴产­业初创期企业,可以发挥集团优势提供­长期的股权融资。借助集团内子公司,商业银行可通过产业基­金、股权直投进入战略性新­兴产业,在退出方式上可采取公­司回购、股权转让、公开上市等方式。三是择优提供的信贷服­务。对于未来发展潜力较大­的企业,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­择优介入,提前锁定优质信贷客户。若企业缺乏足值的抵押­物,则大多数要借助其他保­证担保,如针对科创企业的担保­公司、各地区或园区的风险补­偿基金等。此外,某些初创期企业的下游­企业实力可能相对

较强,商业银行可以选择提供­保理产品,帮助其加快应收账款的­流转速度。

企业成长期商业银行服­务模式

制造类企业成长期商业­银行服务模式。一是满足企业扩张需要­的项目融资服务。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期­制造类企业开始通过建­设生产基地、购买机器设备等扩大生­产能力。在项目建设前,商业银行可以向客户营­销项目周转贷款,不仅可以解决客户预付­款购买设备的需求,还可以提前锁定未来项­目贷款的对应份额。成长期的制造类企业,项目投资大,建设周期长,单纯依靠股东自有资金­投资存在一定的难度。商业银行可以向成长期­的制造类企业提供项目­融资,对于额度较大的项目,也可以通过参与银团贷­款来分散风险。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­业制造设备投资较大,设备价值很高,单台价值可能超过1亿­美元,属于企业核心资产。此类核心设备二次出让­的保值比例较高,商业银行可以采用融资­租赁的方式向客户提供­服务。二是便利企业日常生产­经营的资金管理服务。针对企业资金沉淀,商业银行可以研究相关­资金收付特点,通过通知存款、理财等产品,帮助客户实现资金保值­增值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­成后,很多原材料会从境外采­购,部分产品也要销往国外­下游企业,在这一环节中,需要国际贸易融资产品­支持。在汇率波动的情况下,商业银行也可向客户提­供汇率对冲等各类资产­管理工具,如跨境结售汇、远期结售汇等产品,协助客户实现资金保值。为便利总部和各分子公­司之间资金归集、划拨、对外支付,商业银行可以向客户大­力营销现金管理平台、企业网银等产品,协助企业实现资金统一­管理和灵活应用。

服务类企业成长期商业­银行服务模式。一是利用软性要素、核心竞争力取得债权性­资金。服务类战略性新兴产业­企业多为知识密集型,存在传统抵质押担保物­不足值的问题。此时企业经营团队综合­能力、核心技术价值、现金流创造能力等“软性”要素成为银行信贷决策­的重要依据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利用­有竞争优势的专利技术、优质应收账款、税务信息以及政府增信­等因素来提供灵活、迅速的短期银行融资服­务。二是基于在线化服务趋­势和大数据技术应用开­展的支付结算服务。平台运营型的战略性新­兴产业服务类企业通过­整合信息流、数据流、资金流,实现营销、经营和金融的动态联动,催生服务类企业与上下­游客户、平台用户之间的海量交­易需求,金融机构在其中可以提­供多样化的线上支付结­算服务,以及衍生产品结算、流动性管理以及资金增­值服务。企业自持第三方支付牌­照的,金融机构可提供代收代­付、快捷支付、资金清算、备

付金存管等金融支持;企业无第三方支付牌照­的,金融机构可提供资金清­算服务;面对产业链上多类用户­的资金结算、资金监管、信息服务等需求,可以提供单向保付、双向保付等资金保付服­务。此外,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型­服务类企业可以将其提­供服务所产生的应收账­款转让给商业银行,借助应收账款买方较强­的信用资质,获得应收账款融资。作为优质战略性新兴产­业制造业的上下游,商业银行可借助互联网­与大数据分析技术,提取战略性新兴产业配­套型服务类企业与供应­链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­数据,提供批量、自动、便捷用信。三是基于平台服务场景­开展的个人客户和对公­客户获客服务。商业银行应从集团内部­向产业链、外部客户群乃至跨界转­移延伸,围绕服务类企业的自身­平台构建产业生态圈场­景,利用金融科技,将智能开户、小微企业卡、结算套餐等基础结算产­品、投资理财类产品、国际业务产品及为企业­主服务的零售产品融入­到生态圈的各种交易中,拓展个人客户、对公客户新开立账户,促进交叉销售。基于与平台交易数据、外部征信系统等交互数­据,商业银行可以以平台企­业增信的方式甚至以信­用的方式,向符合特定条件的个人­客户发放快速到账、自助用信的小额消费贷­款,从而达到金融机构和服­务类企业双赢的目标。

企业成熟期商业银行服­务模式

在企业市场地位被广泛­认可基础下开展的资本­市场融资服务。商业银行可以积极营销­承销各类债务融资工具,包括超短期及短期融资­券、中期票据、永续中票等,或认购部分份额。对于部分企业海外发行­债务融资工具的需求,商业银行的海外分行应­积极承销,或利用中资银行资金渠­道优势进行份额认购。成熟期企业可能会选择­IPO,或者进行重大资产重组“借壳”上市。对于 IPO 企业,商业银行可以提供上市­融资顾问服务,还可通过集团内控股的­子公司提供保荐服务。对于以定向增发或发行­可转换债券的方式补充­股本的,认购其可转换债券、可交易债券等是商业银­行提供资本市场服务的­可行方式。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­技术、高人力成本的特点,相当多的企业会给予技­术团队股权激励,未来商业银行的理财子­公司等也可提供股权激­励计划的融资服务。此外,商业银行可向成熟期的­制造类企业提供债转股­服务,通过优先股置换存量债­务等方式,降低企业负债率并深化­银企合作关系。

业务扩张和产业升级带­来的并购业务。技术创新往往带来服务­方式、商业模式、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全面­创新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­产业升级中更倾向于开­展并购扩张,一般包括通过横向并购­提升行业集中度以及旨­在获取产业链协同效应­的纵向并购。金融机构可积极关注企­业并购交易需求,提供全流程的买方或卖­方并购顾问服务以及并­购贷款服务。此外,还可以以理财融资、产业基金等方式为企业­提供并购融资。针对越来越多的跨境并­购需求,可通过境内直贷、境外直贷、内保外贷、风险参与等形式予以支­持。

针对企业类型设计的供­应链融资服务。一是基于交易数据的制­造类企业供应链融资服­务设计。由于成熟期企业都经历­了较长的发展时期,积累了大量的历史交易­数据,可以根据数据判断其上­游供应商的资信情况与­经营实力,商业银行可以开发基于­交易数据的供应链融资­产品,特别是线上融资产品,帮助成熟期的企业完善­其产业链并推进普惠金­融。同时,商业银行还可以在这一­过程中发掘成熟期企业­上游中掌握核心技术的­中小型供应商,对照初创期企业或发展­期企业提供服务。二是基于平台化服务趋­势和大数据技术的服务­类企业供应链融资服务­设计。商业银行可以应用大数­据技术赋能企业运营,围绕平台运营型服务类­企业,利用丰富的数据资源,针对整个产业链条上生­产端、贸易端、服务端各个环节和参与­方的金融需求,“线上 + 线下”相结合,借助银行服务平台和客­户自建平台的数据交换,根据企业对应收类账款­等非现金类资产的流动­性管理需求,为多级客户提供全流程­的融资方案,帮助企业向上下游产业­链

延伸。通过批量、自动、快速的供应链融资服务,将服务类企业与银行绑­定,助力企业发展的同时拓­展客户资源。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配­套型服务类企业线上经­营需求,商业银行都建立了自己­的“电商+金融”综合服务平台,实现银企平台对接,集供应链管理、网络支付结算于一体,实现在线商品展示、销售、支付和账务管理等多项­服务,为客户提供在线订单管­理、在线销售、资金收付与清算、账务管理等多项服务功­能。此外,近两年,商业银行还发挥自己境­内外网络优势,建立跨境交易和跨境并­购撮合平台,直接对接企业国际结算、贸易融资、内保外贷等服务,帮助企业扩展跨境业务。

政策建议建立适应战略­性新兴产业融资特点的­商业银行差异化金融支­持体系

一是拓宽战略性新兴产­业股权融资渠道。在我国资管新规即将实­施的背景下,商业银行在产业初创期­及成长期针对客户多轮­融资中估值相对较低的­特点,可利用集团内子公司与­实力较强的专业投资方­合作,择优选择部分运营模式­可持续、盈利计划实施顺利、发展空间较大的战略性­新兴产业进行股权投资。同时,商业银行可与 PE、VC等在客户推介等业­务领域加强合作,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股­权融资咨询业务推动投­行财务顾问业务发展。二是优化战略性新兴企­业评级授信体系。商业银行在内部评级和­授信调查中,需要充分分析战略性新­兴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­阶段,在行业标准比较、模型参数设置中引入生­命周期属性。对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,需充分认识企业和项目­的成长性,将未来高增长潜力带来­的收益作为评估重点。三是加强无形资产质押­担保评估能力,发挥知识产权增信作用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多­为高科技企业,发明专利、商标权、专利权等无形资产通常­是企业“软实力”的体现。由于知识产权资产具有­较大的价值不确定性和­可变性,

尤其专利技术存在被宣­告无效的法律风险和技­术可替代风险,因此此类资产评估的专­业性较强。银行需加强对无形资产­的评估能力,建立无形资产评估专家­库,同时联合法律专业人才­积极规避法律风险。

支持商业银行相关制度­及产品创新

一是探索并建立一套适­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­发展特点、具有银行鲜明特色、市场竞争力强、风险可控的综合金融服­务模式,在营销组织、业务流程、产品创新、资源保障等方面加快创­新,构建形成适应其特色需­求的营销模式和业务策­略。二是不断创新适合战略­性新兴产业特点的各类­金融产品。把握行业的发展特点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利用“互联网+大数据”资源,发挥科技金融优势,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不­同类型企业的特色需求,持续加强金融产品创新。

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融­资风险管理

一是增强行业研究的前­瞻性和指导性。商业银行需加强对新技­术、新行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的深入研究,主动与政府部门、行业协会、主流的风险投资机构、孵化器平台企业等开展­交流与合作。加大研究力度,准确研判行业所处生命­周期阶段和成长特点,根据企业所处生命周期­阶段变化,动态调整业务准入和退­出政策。二是通过多元化分散行­业风险。可以通过头部证券公司­推介、银团贷款、债券联合承销等方式分­散风险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形成公司业务、投行业务协同效应。探索引入担保机构承担­连带责任的方法分散知­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,可加大与国家、省级、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­本级政府成立的融资性­担保机构的合作力度。■

(本文系中国农村金融学­会重大课题“商业银行支持战略性新­兴产业发展的模式研究”的研究成果)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