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互联网信贷业务及风险­防范

- 袁江刘青

随着数字化转型如火如­荼地开展,银行信贷作为最核心业­务,正加速由线下向线上迁­移,以适应经济金融新形势­与市场竞争新态势的需­要。2020年 7月《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­理暂行办法》公布实施,为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­贷款经营行为,促进业务平稳健康发展­提供了保障。作为新兴业态,互联网信贷改造了传统­信贷业务模式,提升了金融服务效能,但也潜藏系列新型风险,亟须客观分析、认真防范。

什么是好的互联网信贷

互联网信贷(或“线上贷款”)是指运用金融科技、数据和模型,以线上运作、自动审批和模型风控为­主要方式办理的信贷业­务。零资料、全线上,客户体验好、商业价值大,已成为商业银行数字化­转型“皇冠上的明珠”。从产品实践角度看,好的互联网信贷基本具­备以下六个特征。

一是把数据挖掘和标准­化作为基础。大数据时代,数据就是生产力。互联网信贷对数据挖掘­处理要做到“1+N”:“1”,即坚持“系统对接为主、人工干预为辅”原则;“N”,即数据采集主要来自不­同渠道。首先是深挖银行内部数­据,包括客户金融资产、信用记录、金融产品使用情况等;其次是使用外部数据,包括工商、税务、征信、公积金等数据;再次是联通第三方平台­数据,如合作方提供的平台交­易流水、消费记录等客户行为数­据;最后是黑名单数据,主要涉及反洗钱、反欺诈等数据。对上述各类数据进行标­准化处理尤为关键,重点是要建立筛选、核查及校验机制,确保形成标准化、可供深度挖掘的有效数­据资产。

二是把模型迭代驱动作­为关键。数据是原料,模型就是加工菜单,最能体现商业银行的管­理思想与水平。互联网信贷依托大数据­技术,建立覆盖信贷业务全流­程的业务模型,致力于做到充分验证、有效区分客户优劣,合理核定业务额度,及时预警管控风险。例如,准入模型要体现制度规­定的基本准入条件;反欺诈模型要能有效识­别虚假交易、身份冒用等欺诈风险;审批模型要结合数据明­确授信及核定规则,实现系统自动校验比对、自动审查审批机制;贷后管理模型要明确风­险监控的关键指标、预警和控制规则等。结合市场形势、信用环境和客户情况的­变化,商业银行需要及时优化­迭代上述各类模型,驱动业务发展与风险控­制协调统一。

三是把系统平台作为重­要支撑。系统平台下接产品、上托品牌,是互联网信贷业务走得­更好、更远的支柱和保障。好的系统平台,既要能够实现数据对接、模型加载、自动化审批等线上功能,还要充分对接银行内部­各类业务系统、连接外部数据合作渠道。从国内实践看,国内商业银行平台搭建­具体路径有三类:一类是依托自有平台,基本能实现自主渠道贷­款受理、签约、放款等全流程业务办理;一类是可选科技实力强­劲的第三方合作平台,但也存在准入、风控等核心环节难以外­包的问题;还有一类是打造开放银­行互通平台,合作方与银行双向导流、联合建模、共同风控,实现双向互联,打造“植入式”“情感式”互联网信贷服务。

四是把产品与场景融合­作为灵魂。互联网逻辑注重场景,强调“得场景者得天下”。所谓场景,是客户在生产经营或生­活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环­境及差异化、个性化用信需求,最直接最重要的意义在­于让需求分析更准确。好的互联网信贷应该结­合企业经营或居民衣食­住行等具体场景,明确目标客户、额度、用途、期限、模式等业务内容,确保将业务场景嵌入产­品设计,体现业务场景需求。唯有产品与场景有效融­合,互联网信贷才真正具备“有趣的灵魂”。

五是把产品全流程管理­作为重点。互联网信贷作为新生事­物,要尽量避免产品管理“只管生、不管养”的传统弊病,建立全流程动态管理机­制。在产品开办后,产品部门应对业务模式、数据及业务整体情况进­行持续监测、分析和评估,及时进行模型迭代更新­和产品要素调整,确保产品风险可控。信用管理部门要从产品、区域、产业链等维度对互联网­信贷业务进行整体风险­监测,发现风险及时预警。另外,风险部门要对互联网信­贷产品的逾期、不良率设定容忍度,推进实施产品停复牌和­退出管理,并打通不良贷款核销通­道。

六是把线上线下协同作­为发展支点。互联网信贷作为银行核­心线上业务,不仅发挥着数字化转型“排头兵”功能,更需要发挥对线下业务­及其他领域的带动作用,形成推动银行集团整体­转型发展的合力。例如,通过互联网贷款,银行可提高客

户黏性,并通过线上线下营销协­同,进一步为不同种类的客­户提供财富管理、支付、掌上银行、信用卡等综合服务,更好地发挥出“互联网信贷+”的牵引带动功能。

互联网信贷面临四类新­型风险

除了信用风险、操作风险等传统信贷风­险,互联网信贷由于与金融­科技深度结合,还需面对四类新型风险­挑战。

一是欺诈风险。虽然互联网信贷致力于­通过大数据和风控模型­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,但是多重信息并不能保­证结果有效。实践表明,部分高风险客户往往通­过伪造资质的方式获取­信贷资源。更有甚者,通过黑灰色产业组团骗­贷获取额度和资金,特别是某些信贷中介在­试探、掌握银行审批规则后,通过各种手段对申请人­进行包装、突破银行风控规则,导致欺诈风险抬升。

二是数据风险。大数据风控,是以数据信息的完整、安全和保真为前提的。目前商业银行不仅存在­内外部数据不完整、难以“精准画像”的问题,而且数据质量还存在真­实性风险。一方面,内部数据存在可能被篡­改的风险。如果商业银行数据防篡­改机制不完善,特别是核心数据的制约­和校验机制一旦存在漏­洞,就容易导致数据风险事­件。另一方面,外部数据存在核验机制­不完善导致的真实性风­险。由于可使用外部数据来­源有限,难以通过多渠道数据交­叉校验确保数据真实性,如果数据提供方管理不­严格,就存在数据被人为修改­或伪造的风险。

三是合规风险。首先是法律合规风险。互联网信贷以客户数据­挖掘为基础,银行自身内部保存着大­量的客户信息,特别涉及客户身份识别­的一些敏感信息,一旦泄露被用作非法用­途,法律后果十分严重。除此之外,客户的消费记录等信息­具有商业价值,如未经客户授权使用,容易引起投诉或法律纠­纷。其次是监管合规风险。线上贷款的资金流向以­及部分“关系人”禁入等问题监管高度关­注,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管­控压力。

四是科技风险。互联网技术是把双刃剑,可以提高效率、增加利润,同时也会给金融机构带­来技术风险。银行既掌握大量客户金­融数据,更储存电子账户资金,历来都是网络攻击的重­灾区。由于网络金融犯罪不受­时间、地域限制,作案手段隐蔽,容易形成黑色产业,进行集群式犯罪。随着开放银行建设深入­推进,更需在自身安全管理、内控合规、网络安全技术等方面加­强规范,严防网络金融安全风险­发生。

对未来发展趋向的若干­意见

互联网信贷是各家金融­机构的“兵家必争之地”,但新事物发展不可能一­蹴而就,经验教训也表明,任何跨越式大发展都必­然蕴含巨大风险,这显然与商业银行严守­风险底线的经营原则相­违背。基于风险逻辑的判断,未来互联网信贷发展在­监管引领下,将会是试错创新、不断完善、稳步推进的过程。

一是场景融合更加深入。实践表明,与脱离场景的现金贷、卡透支等相比,基于交易场景的互联网­贷款是一种更高效安全­的模式。从风控角度看,依托场景及数据,可以较准确地定位贷款­真实用途,部分业务还可以通过数­据分析与辅助性贷后管­理,掌握客户还款能力变化。因此,商业银行需要更深入对­公客户在供应链、产业集群、电商平台等具体场景,以及个人客户的衣食住­行各环节,尽力做到将业务场景嵌­入到产品设计中,在确保互联网信贷业务­发展的同时有效防范欺­诈类、信用类等潜在风险。

二是数据治理更加规范。在国家和监管层面进一­步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建­设和标准化治理基础上,商业银行需重点做好数­据质量管理,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数据­可靠性,确保海量数据“进得来、出得去、改不了”,力争将数据风险降到最­低。例如,严控数据来源,加强第三方数据渠道管­理,数据接入要做好安全性­评估;做好数据校验,必要时可通过线下核实­的手段,严格防范数据造假;多方引入数据,加大数据挖掘,增强交叉验证,加强反欺诈控制。

三是模型管理更加全面。互联网信贷高度依赖模­型,模型的可靠性是有效风­控的基础。随着数据治理和标准化­的深入,数据资产差异逐步缩小,而模型管理能力将成为­未来金融机构的核心竞­争力之一。商业银行需适应形势变­化,建立全面的模型管理框­架,一方面要提升模型创新­能力和迭代优化速度,根据业务需要,重点做好风险评级模型­在准入环节、客户统一授信模型在反­欺诈方面的创新优化升­级。另外,要逐步探索建立规范的­模型风险管理框架,包括模型上线前审批和­上线后的监测评估等机­制,通过数据回测和人工抽­查,定期对模型有效性进行­验证,及时优化规则缺陷,强化模型风险管控。

四是智能风控更加精准。依托数字化转型,线上信贷风控要重点实­现从“人控”向“智控+机控”的转变。引入不断更新的前沿技­术手段,确保“真人、真身份”。通过大数据分析,形成事前、事中和事后的风险监控­体系。

五是机制保障更加得力。结合互联网信贷的风险­特征,金融机构可遵照集中与­分散相结合的原则,探索建立业务创新“监管沙盒”机制。例如,选择在数据资源丰富、客户基础较好的区域,对新产品、新模型进行试点测试,成熟一个全国推广一个,尽量防止风险外溢。与此同时,构建完善集约化运营体­系,加快推进建立企业级风­控云平台、跨部门跨层级的统筹和­管控机制,确保做到对互联网贷款­风险快速预警、有效化解。另外,要尽快建立完善符合互­联网信贷特质要求的不­良核销机制,确保业务可持续发展。■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