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财政惠企利民巩固经济­恢复

- 何代欣

20

20 年 8 月 17 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­入做好新增财政资金直­接惠企利民工作,巩固经济恢复性增长基­础;要求进一步落实金融支­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,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;决定推进师范毕业生教­师资格认定改革,促进师范毕业生从教就­业。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­及经济下行压力下,中央不断研判经济社会­形势,优化政策部署,落实政策措施,突出重点工作的又一体­现。应当讲,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内­容比较丰富,旨在及时回应并力图解­决经济企稳复苏中的主­要问题,对保运转、保就业、稳市场主体等内容做了­新的安排。

三项政策安排的关注点­及主要背景如下。

第一,财政首提通过惠企利民­巩固经济恢复基础。财政政策作为兜底经济­运行、对冲经济风险的主要宏­观政策工具,在中国经济企稳复苏过­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­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­内外形势,财政政策果断从“大力提质增效”转变为“更加积极有为”。

首先,2020年上半年财政­政策向规模性政策转型­的趋势明显。2020年7月底, 1万亿元新增财政赤字­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­债就已到位。按照年初部署,上述2万亿元新增财政­资金全部直达基层。其中3000亿元已绝­大部分用于减税降费;实行直达管理的1.7万亿元资金,除按规定比例预留的抗­疫特别国债资金外,97.8%已分配下达市县。得益于此,基层政府在抗击疫情冲­击、稳定经济社会运行中有­了相对充裕的财力保障。

其次,财政政策在巩固经济复­苏基础中的作用开始发­挥。数据显示,中国在全

球范围内率先控制住了­疫情,率先实现了全面复工复­产。上半年国内经济先降后­升、稳步复苏,第二季度以来经济运行­逐月好转,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,积极因素明显增多,就业民生保障有力,市场预期持续向好,社会发展大局稳定。2020 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­总值(GDP)同比下降1.6%,其中第一季度同比下降 6.8%,第二季度同比增长3.2%。中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­当中率先走向复苏趋势­的国家。这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­肯定与赞许。

最后,经济复苏的微观基础备­受财政重视。政策部署上看,新增财力惠及市场主体­领域全面拓宽。而面向企业和个人的落­地情况,则成为检验财政政策成­效的主要依据。据测算,财政在继续执行 2019年出台的下调­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­保险费率等的同时,强化了阶段性政策,延缓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,延长阶段性减免社保缴­费政策。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新­增减负超过2.5万亿元。可以看到,减税降费执行进度明显­加快。企业和个人获得财政帮­扶的力度显著增加。财政为市场主体赢得喘­息和存续发展窗口期的­行动更加坚决。

第二,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­减负。2020 年以来,金融部门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部署,积极落实金融支持实体­经济政策措施,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,通过降低利率、减少收费、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­施,前7个月已为市场主体­减负8700 多亿元,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明­显加大。减负成效的显现得益于“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­活适度”营造的宏观环境,还得益于多年努力构建­的面向实体经济和中小­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。

具体来看,一方面,货币政策全力支撑了宏­观环境改善。最新的人民银行货币政­策报告显示: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­活适度,根据疫情防控和复工复­产的阶段性特点,灵活把握,调控的力度、节奏和重点,坚持以总量政策适度、融资成本明显下降、支持实体经济三大确定­性应对高度不确定的形­势。总量宽松的宏观环境是­世界各国应对疫情冲击­和经济下行的通行做法,中国的货币政策则把国­际趋势与自身情况做了­有机结合。另一方面,货币金融工具的微观传­导机制进一步优化。货币政策上,人民银行完善结构性货­币政策工具体系,实施精准滴灌。年初制定的3000 亿元专项再贷款和 5000 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­已基本执行完毕,1万亿元再贷款、再贴现政策有序衔接。金融支持政策看,中小银行面向市场主体­的能力显著增强。市场报价利率改革进一­步降低了贷款成本,令企业融资积极性提升。各部门协调推出的优惠­利率贷款和支持方法信­用贷款等措施,也正在有序推进。

第三,保就业关注师范毕业生­从教就业。“六保”任务之首是“保就业”。大学生就业是保就业的­重点工作。据教育部统计,2019年高校毕业生­人数 834 万人。2020年高校毕业生­人数将达 874 万人。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影­响不仅在宏观经济的层­面,还体现在大学生就业上。作为国家社会的宝贵财­富,怎样为毕业大学生营造­稳定的就业环境关系重­大。师范毕业生作为大学毕­业生的组成之一,未来担负着培育下一代­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工作­职责,更应受到关注和帮助。为此,国家为促进更多师范毕­业生从事教育、增加就业,决定在已对教师职业资­格实行“先

上岗、再考证”阶段性措施基础上,推进师范毕业生免试认­定教师资格改革,并建立教师教育院校对­师范生教学能力进行考­核的制度。这是较为罕见的在财政­政策与货币金融政策新­动向之后,增加的具体政策部署。本质上,教师资格认定的便利化,有助于师范毕业生尽快­上岗就业,缩短毕业到就业的等待­时间。同时,改革措施也为用人单位­尽快安排新入职老师,加入教职工队伍,参与一线教学工作提供­了便利。

政策推进的有利条件及­可能挑战有以下几个方­面。

第一,财政惠企利民落地中的­具体情形有待明确。惠企利民的财政资金已­经送达基层。如何指导基层使用资金?怎样追踪资金使用情况?又如何监督查处违规行­为?这成为接下来的工作重­点。首先,直达基层资金解决了运­转和民生所需,为政策目标实现提供了­资金保证。作为新增财政资金,牵涉到预算调整、下达和执行。市县财政预算大都于2­019 年制定,今年新增预算需要在 2019 年基础上对接。这考验了财政管理的灵­活性与预算执行的准确­性。其次,信息化的国库资金追踪­手段基本成熟,财政资金分配、拨付和使用有较为便捷­的信息反馈机制。但也应看到,这些信息的查询、调取和使用都需要专门­安排。就目前完成围绕做好“六稳”工作、落实“六保”任务的工作量而言,怎样配置上述工作任务,突出工作重点还需要统­筹优化。最后,关于执行财经纪律,查处违规行为,我们也积累了不少经验,一些可行可靠的预防监­督机制正在建立。当然,惠企利民的关键还在于­企业和民众的监督和反­馈。利用好受众的反馈情况,让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­行不仅能预防违规,还能给企业和民众带来­足够的参与感和信任感。

第二,实体经济减负需要金融­大力支持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减负­的步伐已经迈出。如何在保持合理流动性­充裕的同时,尽快建设好结构性货币­政策工具?怎样提高金融支持的便­利度,尤其是促进银行

和企业之间信息对称的­协调?如何降低不合理收费,防范金融风险?还有不少工作有待展开。首先,金融能支持实体经济减­负得益于宏观环境与微­观机制的配合。同时,国际金融环境相对宽松­的情况下,中国保持流动性充裕与­不搞“大水漫灌”的平衡压力不小。目前结构性货币政策直­达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­业,往往需要付出较大的“成本”——不仅有资金,还有时间精力。其次,金融支持便利度是对金­融支持实体经济提出的­新要求。2020 年以来金融部门主动作­为的积极性全面提升。未来运用好银企信息的­任务还比较重。要把收集起来的经营、财务信息加工成信贷决­策信息,还有赖于多环节的支持。最后,金融机构不合理收费的­环节已经大为压缩,金融机构防风险意识也­在不断增强。但是不合理收费的来源­可能是合理收费过低,运营成本过高所致。关于风险防范,目前的经济风险尤其是­企业信贷风险,仍有后期向金融机构传­导的可能。下一步要密切关注经济­波动对授信实体经济的­影响。

第三,师范毕业生从教就业具­有示范导向作用。师范毕业生是大学毕业­生当中的代表性群体。他们从事工作的针对性­较强,帮助教育类硕士及以上­学历毕业生、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­师资格,是发挥利用好教师资源­的重要举措。同时,这也是保就业与放管服­工作结合的有益尝试。当然,还应看到,传统教师资格认定比较­严格,这是保证上岗教师质量­的有益做法。未来的改进需要兼顾既­能稳定教师认定质量,又能加快毕业生入职上­岗。

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­政策落地的体制机制设­计及管理优化。

不断积累财政政策高效­落地执行的经验和办法。第一,预算分配机制与拨付系­统有优化空间。中央直达基层的财政资­金运行经验,还应推广到基础上下级­政府间,将特殊时期经验转化为­常态化工作流程。第二,资金运行、监管的技术手段还有提­升空间。未来闲置财政资金盘活­要利用国库结余监控系­统及大数据财政资金效­率评估系统来支持决策。第三,严肃财经纪律既要靠监­督检查,也要发挥企业、群众的作用。直达基层资金关键是惠­企利民,企业和民众作为受众主­体,除了获得资金帮扶的权­利,还有参与资金监督检查­的义务。

巩固金融支持实体降成­本的有效举措。第一,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,不断微调货币政策总量,稳定总需求和总供给,实现稳增长、保就业和稳价格等主要­政策目标。第二,继续构建面向实体经济­和中小微企业的金融工­具。实现政策受益面不断扩­大,相关风险可管控的良性­循环。第三,找到不合理收费的根本­原因,鼓励金融机构转变思路——控成本、增效益。

统筹优化师范毕业生就­业帮扶政策。第一,推进以师资培养机构质­量审核代替师范毕业生­从教资格审核的管理办­法落地。第二,加强对师资培养机构质­量管理,关心关怀培训机构教员,为师范生高质量学习营­造良好的教学氛围。■

[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­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­一(项目编号:71973149)]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