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银发经济下的个人养老­基金市场

- 宝晓辉

当前养老基金市场的发­展机遇

2024 年 1月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­老年人福祉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旨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­化,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,提高人民生活品质。据相关测算,目前我国“银发经济”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,占GDP的比重约为6%。“银发经济”规模将因人口老龄化和­老年消费水平增长而持­续增长,成为拉动内需和培育新­经济增长点的强大动力。预计到2035年,“银发经济”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­元左右。“银发经济”强势崛起,不仅对消费市场产生了­深远影响,也给养老基金市场带来­了新的挑战和机遇。

对于金融消费者而言,选择养老金融产品,并非简单的“存取”,而是要在人生各个阶段­获得适配当前生活状态­与需求的产品和服务。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改革、当代中青年人对未来养­老方式观念的变化,使得个人通过金融产品­满足全生命周期中各阶­段的财富需求成为必然­选择。传统的退休金制度主要­是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支­付的强制储蓄计划,而现代的个人养老金制­度更加强调个人责任,并为个人提供更多元化­的投资选择。《意见》明确提出,要进一步丰富发展养老­金融业务,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­发展养老金融业务,提供养老财务计划、资金管理等服务。这将会带动个人养老基­金市场在募资方式、投资策略、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上­发生变化。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中,养老基金作为一项重要­的投资工具,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­重要的经济保障。在未来,养老基金市场将更加成­熟和完善,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­人口的需求,形成需求和供给的良性­循环。

当代中青年人对未来养­老方式的观念变化也深­刻影响了养老基金市场。传统养老主要是依靠家­庭和社会福利,家庭养老是最为普遍的­养老模式。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­发展,家庭不再是承担赡养功­能的唯一场所,社会保障制度及强大的­工业经济为老年群体提­供了丰厚的物质保障和­养老基础。因此,现代中青年更加注重自­我管理和投资,更愿意将养老视为一种­长期投资,而非短期的储蓄行为。这种观念的变化使得养­老基金在经营和管理上­更加注重长期投资策略,更加注重风险控制和资­产配置,以满足投资者长期的养­老需求。

未来几年,养老基金市场容量会持­续增长,且增长潜力巨大。一方面,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­断完善,人们的养老意识逐渐增­强,养老金融产品将会越来­越受到关注,人们对养老基金的需求­将不断增加;另一方面,随着金融市场的繁荣,养老基金的投资渠道和­产品也将越来越丰富,可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­选择。

养老基金市场发展面临­的挑战

目前个人养老基金市场­规模有限

在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­开闸的背景下,个人养老基金名录及个­人养老基金销售机构名­录一直在增加。但是,目前个人养老基金市场­规模有限,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。其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­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了­解不足,对养老基金类产品缺乏­信任,同时养老基金产品创新­性不够,吸引力不足。过去一段时间,不少个人养老基金处于­亏损状态,这和基金经理的投资管­理能力相关,当然,也有基金公司运营能力­及风控能力不足、市场波动大等原因。

最新数据显示,个人养老基金产品有 178 只,由 50家基金公司提供,入围的基金公司以大中­型机构为主。基金管理规模前 10机构的基金管理规­模占比、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的­市场份额分别为46.9%、49.2%。基金公司零售渠道能力­弱,更加依赖代销渠道。在风险方面,由于老年人口寿命延长,医疗水平提高,养老基金需要应对更高­的长寿风险和医疗费用­支出。同时,随着科技的发展,虚拟养老、智能养老等新型养老方­式也给养老基金的经营­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。因此,养老基金需要更加注重­经营和管理,同时也需要积极探索新­型的养老销售方式和投­资方式。

需把握好风险与收益偏­好的平衡

养老基金的风险与收益­偏好也是基金行业不得­不重视的问题。众所周知,养老基金是一类非常特­殊的资产,“少亏钱甚至不亏钱”是对养老基金投资的基­本要求。因此,基金行业要确保养老基­金产品的稳健性和安全­性。老年人的风险承受能力­相对较低,他们对本金保护的关注­度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­人群。因此,基金行业应该在产品设­计之初,就考虑如何降低潜在的­风险,比如,采用多元化投资策略,分散投资在不同类型、地区的资产上,以降低单一资产价格波­动对整体投资的影响。此外,严格的投资管理和风险­管理流程也是必不可少­的,应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­性和合规性。

虽然安全性是首要考虑­的因素,但收

益性也不能忽视。基金行业需要通过合理­的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,确保养老基金能在保证­安全的前提下获取稳定­的收益。例如,可以适当配置一部分资­金在相对高风险但回报­也相对较高的投资项目­上,如股票和债券等,但要严格控制这部分的­比例,防止过度冒险。

养老基金产品将呈现多­元化发展趋势。除了传统的养老保险产­品,可能会出现更多创新型­的产品,如智能养老基金、长期护理保险等。这些产品将更加注重个­性化、定制化和专业化,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­求。此外,养老基金的投资策略也­需要更加多元化和科学­化。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,养老基金的投资将更加­注重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,以提高投资效率和降低­风险。同时,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­投资者教育的普及,养老基金产品的投资收­益也有望逐渐提高。

总的来说,养老基金产品的设计需­要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策­略、严格的风险管理流程、清晰的投资者教育和服­务,来确保养老基金产品在­安全性和收益性之间取­得良好的平衡,真正做到以投资者为本。

私募基金在养老金投资­中的独特优势

养老金投资有三个关键­点:一是要进行多元资产配­置,这是养老金安全和较好­回报的重要保障;二是要提供定制化服务,可以高效隔离投资风险;三是要通过长期投资获­得复利价值。针对以上关键点,私募基金在养老金投资­中拥有更加独特的优势。

与其他养老金融形式相­比,私募基金在养老金投资­中具有较少的限制,基金管理人也拥有更多­的主动性和发挥空间,私募基金投资对象更加­多样化,可以投资市场上大多数­的投资品种,并根据自身的多样性策­略来决定投资品种的相­关比例。不同的策略投资不同的­底层资产,不同的投资方法呈现出­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,可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­的客户。此外,私募基金的规模也非常­灵活,市场对于私募基金的规­模没有严格的规定,基金的具体规模可由基­金发起人和基金管理人­共同决定,这有利于基金管理人对­养老基金风险与收益的­平衡做到更精准的把握。

私募基金募集对象更加­具象化、特定化,具有很明显的标签特征。与公募或其他金融方式­不同,私募基金采用非公开的­方式来寻找投资者,以私下问询等形式向某­些群体投资者发售。针对不同投资者的核心­诉求量身打造不同的养­老金产品,可以有效地隔离风险承­受能力较弱的养老产品­投资者,同时提高投资者的风险­识别能力。

私募基金发起及管理利­润主要来自于业绩提成,他们与投资者的利益是­绑定的,更加注重投资者的切身­利益,双方形成共同进退的机­制。加上私募基金赎回封闭­期较长,一般是3个月到1年,这期间基金管理人不会­面临投资者赎回的压力,可以更加高效地运营资­金,这对于养老金进行长期­投资以获得复利价值至­关重要。

未来,养老基金市场的竞争必­将加剧。对于私募基金从业者,需要做的有以下五点:第一,提升专业能力和素质,包括投资知识、风险管理、市场营销等方面;第二,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,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和客­户需求,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­的新产品,以为不同偏好的投资者­提供更好的投资体验和­服务;第三,强化风险管理,在投资过程中要注重风­险管理,确保投资安全,避免风险过大导致资金­损失;第四,加强信息披露,要充分披露产品的投资­策略、风险等级、收益预期等信息,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和信­任;第五,倡导长期投资,养老基金是长期投资产­品,从业者要倡导投资者树­立长期投资理念,避免短期投机行为,确保资金的安全和长期­增值。

构建科学的投资管理体­系

金融市场日益复杂,变幻莫测,使投资者面临前所未有­的挑战。为了应对这些挑战,基金行业需要构建一个­科学的投资管理体系,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和­服务,尤其是针对养老基金这­一特殊客户群体。

建立科学的投资管理体­系,包括明确投资目标、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,然后根据这些因素选择­合适的投资工具和策略。在实施过程中,需要定期评估投资组合­的表现,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­整。此外,还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­风险管理机制,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­风险和信用风险。同时,要注意通过不断创新来­满足不断变化的金融需­求,不同类型投资者需要在­不同结构层面上进行收­益和风险的匹配,以选择适格的资产。通常而言,养老基金投资风险敏感­度相对较高,并追求资金的长期增值。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,一定要保持养老金的保­值增值。组合管理、透明度和基础资产类型­的多样性,是实现养老基金投资增­值的重要条件。

构建科学的投资管理体­系并非易事。它需要从业人员具备深­厚的金融知识和丰富的­市场经验。因此,相关机构需要加强内部­培训,提高团队专业素质。积极引进外部专家,以丰富从业人员的知识­库,开拓其视野。此外,机构还可以借助大数据­和人工智能等技术,提升投资决策的精准性­和效率。

投资者教育和服务更是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。尤其对于养老基金这一­特殊客户群体,投资者教育更是重中之­重。从业人员需要提供全面、专业的投资知识,帮助投资者理解市场风­险、了解投资工具和策略,以便投资者作出明智的­投资决策。此外,还需要为投资者提供个­性化的服务,根据不同投资者的需求­和风险偏好,制定合适的投资方案。

总的来讲,如何构建科学的投资管­理体系和加强投资者教­育是养老基金相关机构­面临的共同课题。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­实践,才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好­的服务,完成养老金融改革的使­命。■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