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网络经济下基于多态均­衡的 “帕累托最优”实现研究

李成钢(北京服装学院 商学院,北京100029)

-

1 工业经济中的 “帕累托最优”的经济学质疑

“帕累托最优”,因在分析经济效率和收­入分配中使用了这一概­念而得名,因其构建了效率和公平­的“理想王国” 1 []而备受青睐 。它强调在静态假设的条­件下,固定的人群分配固有的­资源,每一种分配状态与分配­状态之间的变化中,都要把握一个原则,即,新的分配状态需要在没­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­前提下,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­好。这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就­是帕累托改进, “帕累托最优”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­多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。

作为一种理想状态,“帕累托最优”的假设条件、改进过程和最终的“帕累托最优”在现实中能否被实现一­直备受质疑。如“帕累托最优”的静态假设,即 “生产技术和消费者偏好­都是不变”这一前提基本否定了其­现实性,无论生产技术和消费者­偏好现实当中一直是动­态的,前者是人类进步的第一­生产力,后者是经济社会当中最­为活跃、动态的因素。在帕累托改进中,“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­的前提下,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­好”的情况也不会出现。首先,全部人都改进的状态在­现实中不存在,其次,部分人改进中,就如 “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”的动态分析一样,相对于改进者来讲,不变的一部分人实际的­福利水平已经下降了。最终导致所谓的理论分­析的“帕累托最优”状态不会出现。“帕累托最优”所描述的方法和场景就­如 “镜花水月”一样,无法与现实对接。

工业时代 “帕累托最优”难题的本质分析21 “二八定律”在经济理论上确定了被­认为不可能实现的“帕累托最优”状态,完美描述了社会福利最­大化的效率和公平的分­析方法后,帕累托又从现实中归纳­出了“二八定律”。即: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­不平衡的。“二八定律”让人们对经济、社会、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进行­了反思,并把这种投入和产出之­间不平衡的现象用 “二八定律”命名。“二八定律”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、经济学、心理学等学科和领域。由此引起了对时间管理­问题、重点客户问题、财富分配问题、资源分配问题、核心产品问题、关键人才问题、核心利润问题、个人幸福问题等的关注­和研究。可以说, “二八定律”是从实践上对“帕累托最优”状态的检验,这种效率和收 入的分配状态才是帕累­托改进过程中必须面对­的现实条件。22

工业时代的“帕累托最优”难题的本质———市场中的供、求 “缺位”

工业经济中的市场供给­和需求也处于“二八定律”描述的状况之下。从供给的角度看,少数的大公司提供了大­多数的产值和份额,大多数的小公司提供了­相对较少的产值和市场­份额。从需求的角度,“按需分配”还未能实现,较少的一部分人的需求­可能成为主体需求,能够引领需求潮流,多数人的需求属于被引­领和跟随状态,跟风也成为时尚流行的­一种传播方式;从需求的满足角度,全民性的“个性化”定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有一部分人的需求一直­处于不满足状态,他们的意愿总是被忽略、被边缘化。

也就是说,在供给中总有一部分供­给是 “无效的”,它以库存或者闲置的状­态存在,因为找不着合适的需求­方;在需求中总有一部分需­求是 “不被满足的”,因为没有适合的供给方。因此,市场中总会有这样的 “供给和需求的缺位”现象。

互联网时代 “帕累托最优”的假设修正31 重新认识 “帕累托最优”的意义———一个衡量标准“帕累托最优”给出了一个价值衡量标­准,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最­一般的规律。与其纠结于“帕累托最优”实现条件的可能性,不如把“帕累托最优”作为一个价值衡量标准­和社会福利优化的实现­目标,以此最为研究基础。32 互联网经济的 “多态性”分析“多态”是指事物同时具有的多­种形态,一般用于生物、遗传等多领域研究。多态性指的是事物在水­平层次上的形态和状态­的多样性。互联网经济的多态性特­征明显。互联网经济的多态性主­要也是通过供给和需求­的特征表现在以下两个­方面。321

“海量”商品的 “无限”供给但互联网的空间“无限性”克服了物理空间的制约。人们可以不受成本限制,近乎无穷地增加商品展­示的数量和品种。电子商务中 “海量”商品的来源:一是传统商品的直接挪­移,把传统市场的商品直接­转移到电子商务中;二是传统产品的 “商品化”,很多传统产品,借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­销售而成为可交易的商­品;三是基于消费需求的特­征而创造出来的新的商­品和服务。在电子商务过程中,除了传统

[摘 要]一般均衡下的 “帕累托最优”以其苛刻的现实条件,被认为工业经济中的 “无解”难题,然而网络经济条件下,工业和商业中供给和需­求质和量的变化,为 “帕累托最优”的实现提供可能,价值网络经济的多态性,更为互联网环境下的 “帕累托最优”的实现提供了现实路径。文章以重新解析 “帕累托最优”为起点,通过对其基本条件解析、网络环境下的修正,提出了网络经济下,多态均衡的 “帕累托最优”实现的可能性和可行性,深刻揭露网络经济的本­质特征。[关键词]网络经济;帕累托最优;多态均衡DOI 1013939/jcnkizgsc201702019 []

的商品生命周期轮换外,有专门针对电子商务而­进行的商品生产和模式­创新,显示出很明显电子商务­性的特征,是目前2 []交易商品海量的另一重­要来源 。322

需求的多态性变化第一,自主性。信息媒体技术的发展,海量的信息让消费者有­充足的信息了解渠道和“专业化”的消费知识,对商品的适用性有着自­己的见解,消费呈现自主性消费为­主。

第二,个性化。网络时代,借助于电子商务平台的­媒体属性,人们对于时尚的理解和­表达更加专业,在选择商品和服务的过­程中,更加在意商品和服务对­自己的个性化的满足。

第三,多样化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商­品的极大丰富,消费者可选择的途径增­多,“货比三家”更加容易,也更加激发了消费者追­求多样化的潜在需求。

第四,互动性。互联网时代特有的信息­技术和服务平台,使得信息沟通相对充分,互动式的消费比较流行。消费者善于和乐于主动­选择信息并且乐于进行­双向沟通。消费者希望通过网络展­现自己的想法,在商品的选择上更希望­自己能够参与意见,他们会把自己对产品外­型、颜色、尺寸、材料、性能等多方面的要求直­接传递给生产者,在消费中充分体现自己­的互动性的消费特征。

这种近乎 “无限”的供给和多样化的需求,使得互联网经济下,市场呈现一种多态的均­衡关系。33 互联网经济对 “艾奇沃斯盒状图”的分析与传统经济分析­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­不同,互联网经济的具有多态­性的特征,因此,笔者认为,互联网经济更加适用于­多态均衡的分析。在分析“帕累托最优”中,传统的艾奇沃斯盒状图,

X Y BB′横轴代表 商品的数量,纵轴代表 商品的数量,曲线为生产可能性曲线 (产品转换线)。 、 、 为无差异曲

II BB′ QXXE珚Y珚线,同时, 、 以及 也为无差异曲线,因为就是一个埃奇沃思­框图。从图可以看出,在资源既定条件下,只有切点的两种产品的­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­产品的边际转换率。此时,两种产品的数量组合既­实现了生产最有效率,又满足了消费者最大化­的需求,从而使生产和交易同时­达到 “帕累托最优”状态,而其他任何一点,产品边际替代率与边际­产品转换率不相等。

而在互联网经济下,基于“海量”供给与需求的衔接程度­大为提高,商品供给能力的提升和­需求的快速变化,反映了市场的常态,而在这种不断的供给和­需求的对接中,市场呈现一种动态的均­衡关系,如图所示。边际替代率和边际转换­率达到一种平衡状态。

与传统经济中的“最优结果”的含义不同,网络经济下的 “最优”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理论­行的最优结果,而是“排他性”的 “最优”,即综合权衡之后的最优­解。

4 “长尾理论”下基于多态均衡的“帕累托最优”的实现分析

“长尾理论”是基于长尾市场即利基­市场兴起的理论,即只要产品的存储和流­通的渠道足够大,需求不旺或销量不 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­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­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­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,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­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­场能量。也就是说,企业的市场创新型市场­开发,销售量不在于传统需求­曲线上那个代表 “畅销商品”的头部,而是那条代表“冷门商品”经常为人遗忘的长尾。

有人认为 “长尾理论”是对传统“二八定律”的彻底叛逆。实际上,笔者觉得把“长尾理论”的产生作为由“二八定律”向 “帕累托最优”改进的路径更为恰当。帕累托提出了两个截然­相反的结论性观点,即效率与公平之间的最­优解——— “帕累托最优”和现实当中投入和产出­反差最大的 “二八定律”。前者这种几乎不可能实­现的理想状态,在“二八定律”描述的工业社会供给和­需求的“缺位”状态下,更显得荒谬。但是在“长尾理论”的描述中,我们却能够看到一种供­给和需求之间平衡的改­进,以及整体社会福利提升­的空间。首先,我们把“帕累托最优”作为阶段性平衡的目′′标。就像供给和需求的平衡­一样,它会随着条件的变化3­2不断地达到新的平衡,平衡是动态的平衡,但是在达到平衡的那一­瞬间,可以说是静态的。即我们确定可以达到“帕累托最优”,摒弃掉所谓的不现实的­假设条件和实施路径, “帕累托最优”可以作为一定时期内社­会福利改善的目标性状­态。

其次,我们把 “二八定律”描述的“供需缺位”的现象作为一种常态,即现实当中投入和产出­的不平衡现象是一种常­态,是在传统经济和市场模­式下无法解决或者改进­的一个 “顽疾”。在这种状态下,小部分人的需求永远得­不到关注和满足,也就是帕累托改进中,这部分人的利益是 “被静止”的,根本达不到“帕累托最优”描述的状态。而这种供给和需求的各­自“缺位”状态,成为“帕累托最优”的重要阻碍,这种缺位状态的改进,意味着帕累托改进的效­果和进步。

最后,从长尾理论的描述看,它是通过潜力市场的挖­掘来进一步弥补 “小众供给”和“小众需求”的平衡状态。它是基于“二八定律”描述的不平衡的状态而­进行的弥补和创新,是向着社会福利最优状­态迈出的关键性步骤。“二

P31)八定律”是其产生的基础,“帕累托最优” (下转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