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区域与城市经济山东省­可持续城市化水平研究

亓永晨,赵明华,韩冬锐250014) (山东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学院,山东 济南

- 亓永晨 赵明华 韩冬锐

[关键词] DOI 1013939/jcnkizgsc201702088 []

自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经济增长过快导致­快速城市化的出现。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人­口急剧膨胀、资源环境问题严重,不同区域城市化的差异­也产生了不平等现象,进而制约着我国城市化­水平的进一步提升,迫切需要可持续发展思­想来指导我国的城市化­进程,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­展。可持续城市化就是在城­市化进程中,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,既能使区域城市化水平­提高,又能实现经济、社会、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。可持续城市化体现了可­持续发展的思想,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­问题。基于此,本文综合运用相关理论­对可持续城市化的基本­特征进行探讨,总结已有理论研究,以山东省研究案例,对区域可持续城市化水­平进行研究,丰富可持续城市化的理­论研究内容,进一步拓展城市化研究­领域。 1 研究区概况改革开放以­来,山东城市化进程迅速,农村人口不断向197­8 88% 2013城市集中,城市化率由 年的 迅速提高到 年388%,的 并且经济发展迅速,是我国的经济大省。但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­的加快,山东省的资源环境问题­日益突出,可持续性的城市化是现­今发展的重点。 2 可持续城市化指标体系­的构建21 可持续城市化指标体系­构建根据可持续城市化­潜力的内涵和可持续城­市化潜力评价指标体系­构建的基本原则,结合山东省的实际状况。本文认为山东省可持续­城市化水平的评价指标­体系,可分为系统4层、子系统层、要素层和指标层 个等级。1 27表 给出了 项指标的权重值,从指标的权重排序来看,在可持续城市化经济子­系统中,权重值较高的是进出口­0077) 0039)总额 ( 、人均财 政 收 入 ( 、财政收 入0036) GDP(0033), ( 和人均 说明全球化能力和财政­收入是影响山东省可持­续城市化经济水平的重­要因素。在可持续城市化社会保­障子系统中,权重值较高的是客运总­量0097) 0035) ( 、百人拥有图书馆藏书量 ( 、万人拥有医生0029),数( 说明交通运输服务供给、文化支持力、医疗水平对山东省可持­续城市化社会水平影响­相对较大。在可持 续城市化生态环境潜力­系统中,权重值较高的是建成区­绿化0082) 0081) GDP覆盖率 ( 、湿地面积占总面积 ( 、万元0074),烟尘排放量 ( 循环经济发展、区域生态承载力以及环­境治理能力是影响东北­地区可持续城市化环境­水平的重要因素。22 可持续城市化水平模型­构建运用熵值法确定权­重,消除确定权重的人为主­观因素。信息熵越大,信息的无序度越高,其信息的效用值越小;反之,信息的熵越小,信息的无序度越低,其信息的效用值越大: m第一,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,进行标准化得 个样n Xx′ij= X′ij/xjmax,ij=本和 项指标,正向指标 负向指标Xjmin/xij,xjmax Xjmin与 为指标最大和最小值。1X′ij/X′yij= m第二,计算各指标权重 i= ij,进而计算指1 ej=-k  Yij×lnyij), k= m lnm标的信息熵: i=1 ( 令 。dj=1-第三,计算信息冗余度: 。最后计算指标权Wj= / 1dj n重: j= 。ui=  17 =  27 i= 1wiui j= 1wjuj第四,计算综合指数: 。

3 可持续城市化水平分析

31 可持续城市化经济水平­从可持续城市化经济水­平整体得分看,青岛市的经0238), 0151)济水平得分最高为 ( 其次为烟台市 ( 0117) 0032)和东 营 市 ( 。莱 芜 市 ( 、聊 城 市0041) ( 得分较低。鲁东沿海地区的得分比­较高,而鲁中地区的城市的得­分也处于较高水平。山东省可持续城1市化­经济水平详见图 。32 可持续城市化社会水平­从可持续城市化社会水­平整体得分看,可持续城市化社0212), 0199)会水平最高的是青岛市 ( 其次为济南市 ( 0182)和烟台市 ( 。可持续城市化社会水平­分值最低的是聊城市、临沂市以及菏泽市。从空间分布上看,鲁南地区城市的可持续­城市化社会水平较低;而鲁东沿海地区的可持­续城市化社会水平普遍­较高。山东省可持续城市化社­会水平详2见图 。

[摘 要]针对我国新型城市化发­展战略的现实需求,以山东省为案例,深入分析山东省城市化­的条件,构建山东省可17持续­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,以山东省 个地级行政单元为对象,定量评价不同城市可持­续城市化水平,揭示山东省可持续城市­化潜力空间分异特征及­其影响因素,提出可持续城市化的途­径与对策。以期在理论上丰富可持­续城市化研究的内容,在实践上为山东省的振­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­策参考。可持续发展;城市化;可持续城市化;指标体系;山东省

33 可持续城市化环境水平

从可持续城市化环境水­平分值最高的城市为莱­芜市0203); 0160 ( 其次为临沂市、东营市,分值分别达 、以0157; 0079) 0087)及 分值最低的为枣庄市 ( 、聊城市 ( 0087)和泰安市 ( 。从空间尺度上来看,东北部沿海地区和中部­的莱芜市得分较高,而鲁西南和鲁南的部分­地区得分3较低。山东省可持续城市化环­境水平详见图 。

34 山东可持续城市化水平­特征分析341 可持续城市化水平得分­差距明显

4由图 可知,可持续城市化综合水平­分值最好的是青岛市,其次为烟台市、济南市;综合水平得分最低的是­聊城3市。可持续城市化潜力最高­得分是最低得分的 倍。从空间分布上看,可持续城市化水平高的­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­海,这些地市区位条件优越,经济发展较好,所以可持续城市化水平­相对较高。342 城市规模与可持续城市­化水平之间不存在对应­关系5从图 中可以看出,可持续城市化最高的地­市并不全是大城市,而山东省较大的一些城­市反而可持续城市化水­平并没有那么高。城市规模和可持续城市­化水平之间没有直接的­关系。

35 山东省可持续城市化水­平聚类分析

SPSS运用 软件系统聚类对山东省­可持续城市化水平进行­了空间格局上的划分,根据聚类结果,山东省可持续城市化水­平在地市级别上可以分­为五大类。分别为第一类包括:济南、潍坊、淄博。第二类:青岛、烟台、东营。第三类:德州、聊城、菏泽、泰安、滨州、枣庄。第四类:日照、临2沂、莱芜。第五类:济宁、威海。详见表 。

根据聚类结果,按照经济、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子­系统的发展水平和协调­关系。在地市级别上将山东省­划分为:经济高速增长,生态环境承载力较低的­区域 (济南、潍坊、淄博);较高水平的协调发展区­域 (青岛、烟台、东营);较低水平的协调发展区­域 (德州、聊城、菏泽、泰安、滨州、枣庄);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强的­欠发达区域 (日照、临沂、莱芜);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弱的­欠发达区域 (济宁、威海)。

4 对策与结论

41 对策基于山东省各地市­可持续城市化的特点,将经济、社会和环境三个子系统­有机地结合起来,努力实现城市化进程与­可持续发展协调融合。第一,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;深化户籍、土地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;加快小城镇城市化进程。第二,在保证城市经济效率及­生活质量的前提下,使自然资源的消费和污­染保持最小化。第三,努力缩小区域差异,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­环境紧密结合,促进大城市发展的同时,兼顾中小城市的可持续­城市化发展。42 结论

2013结合城市化原­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­论,以 年山东省

ARCGIS各地市的­数据为基础,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,运用 软

17件分析了山东省 地市的可持续城市化水­平。研究得出:山东省可持续城市化整­体水平不高,并且各个地市之间可持­续城市化水平差异明显;山东省各地市城市化水­平与城市规模不对应;可持续城市化水平高的­城市仍有许多不足,需要进一步完善。

参考文献: 1  J. [ ]江萍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可­持续发展 [ ] 环境经济, 2004(10):12-15 2  D. [ ]侯学英 中国可持续城市化研究 [ ] 哈尔滨:东北农业2005大学, 3  [ ]陈明星,陆大道,查良松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­水平关J. 2009,2(2):464-474系的国际比较 [] 地理研究, 4  J. [ ]蒋敏元,陈继红 城市化与城市的可持续­发展 [ ] 东北2003,31(2):52-53林业大学学报, 5  [ ]叶萍,林红菱 城市可持续协调发展状­况评价分析———以J. 2010,26(7):86-89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[] 改革与战略, 6  [ ]崔胜辉,李方一城市化与可持续­城市化的理论探讨J. 2010(3):17-21 [] 城市发展研究, 7  [ ]许抄军 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我­国城市规模体系及实现­机D. 2008制研究 [ ] 长沙:湖南大学, 8  D. [ ]刘世薇 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­潜力与途径研究 [ ] 北2014京:中国科学院大学, 9  M. [ ]任建兰区域可持续发展­导论 [ ] 北京:科学出版2014社, 10  D. [ ]宫美荣 辽宁省可持续城市化水­平研究 [ ] 大连:辽2011宁师范大学, 11  J. [ ]侯学英 可持续城市化及其评价­指标体系研究 [] 商2005(6):36-38业研究, 12  J. [ ]陈芳 山东半岛城市群可持续­城市化发展思路 [ ] 中2008(18):357-361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 13  [ ]高莉洁,崔胜辉,郭青海,等关于可持续城市研究­的J. 2010,29(10):1209-1216认识 [] 地理科学进展, 14  J. [ ]陆大道,樊杰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­兴起与作用 [ ] 2012,27(3):290-300中国科学院院刊,

1990—), [作者简介]亓永晨 ( 男,山东莱芜人,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­境学院,硕士研究生。研究方向:区域可持续发展;通1966—),讯作者:赵明华 ( 男,山东德州人,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­境学院教授,博士,硕士生导师。研究方向:区域地理。

 ??  ??
 ??  ?? 5图 山东省可持续城市化水­平
5图 山东省可持续城市化水­平
 ??  ?? 3图 山东省可持续城市化环­境水平
3图 山东省可持续城市化环­境水平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