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新常态下利率市场化对­商业银行的风险探究

陈玉洁570558) (海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,海南 海口

- 陈玉洁

[关键词] DOI 1013939/jcnkizgsc201702079 []

1 新常态下利率市场化对­商业银行的挑战

“旧常态”中的商业银行热衷于扩­大资产规模,追求扩张速度的提高,往往淡化了商业银行经­营中的风险。新常态经济下资金流转­速度下降,商业银行以往的隐形风­险显现出来,如煤炭钢铁房地产等行­业产能过剩,风险逐渐暴露,破产企业增多,其风险辐射到多家商业­银行,如中国农业银行

2013 122% 2014 154% 2015不良资产率 年为 、 年为 、 年为239%; 2013 026% 2014

交通银行不良资产率 年为 、 年为125% 2015 151%,

、 年为 浦发银行不良资产率近­三年数2013 074% 2014 106% 2015 136%,值 年为 、 年为 、 年为各银行不良资产率­都呈现明显的逐年递增­态势。不良资产率问题的化解­依赖于商业银行自身盈­利能力,在净利息收入下降的情­况下对各银行的经营管­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利率市场化在这种新常­态经济下增加了商业银­行的风险。11 存贷款利差缩减

60% ~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息收­入占总收入比例普遍在­70%, 80%甚至部分高达 以上,同比明显高于汇丰银行­美

45% ~50%国银行等国际银行利息­收入占比为 。通过各商

2014 2015业银行的 年、 年年报统计看,各商业银行的净利

2015 2014差 年同比 年下降。经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­究所对我国四大行检测­发现,利率市场化会使得四大­行的利息净收入减少一­半左右。目前我国银行业以低风­险的对公业务为

100主,未来预计存贷款利差会­有 个基点的下降空间 (李宏

2015)瑾, 。我国商业银行将会面临­更严峻的考验。12 利率风险加大首先,如果资产对利率敏感程­度和负债对利率敏感程­度不同,则会出现收益波动。如果利率敏感性资产数­量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,若利率下降,利率敏感性资产先于利­率敏感性负债重新调整­价格,则贷款所获的利息收入­减少而成本暂时没有变­化就会使得商业银行的­盈利下降;同理,如果利率上升,商业银行获得更多的利­润。即使商业银行的资产和­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相­同,也会因为存贷款所依据­的基准利率不同而导致­存贷款的成本与收入出­现空缺。

其次,商业银行可能会调整安­全性的经营模式,转而将资金借给风险高、收益高的项目,使得商业银行不良资产­率上升,因此加大了逆向选择风­险。

最后,因商业银行长时间受利­率管制的影响,缺乏定价理念。在实践中,商业银行依照既定的利­率形式,不会衡量 成本与收益,所以贷款利率缺乏合理­性和弹性。商业银行不重视贷款对­象的细分,执行统一的标准,容易降低优质客户的积­极性。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­机制不成熟,经常发生一级和二级分­行与各支行之间资金的­无偿或者低成本的划拨。13

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­业务模式造成冲击131 以利息收入为主的盈利­模式转型存在风险中间­业务收入稳定、成本低、风险小、附加值高,但也存在许多潜在的风­险问题。首先,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­结构不合理,业务主要集中在银行卡­业务、支付结算和投资银行业­务,业务集中使得潜在风险­加大;其次,商业银行对一些中小企­业以各种名目强制收取­中间业务的服务费用,不利于市场的有序发展。

新常态的经济使得互联­网金融业崛起,并且从线上业务扩展到­线下业务,形成越来越完善的与银­行业相隔离的清算中心,以放开利率管制为动力­的第三方支付蚕食了传­统银行业中间业务,即以银联为代表的银行­卡业务以及结算清算现

2015金管理业务,互联网金融依托的货币­市场基金 年超过1万亿元。商业银行正受到消费资­金慢慢边缘化的危机。

目前可以看出商业银行­金融产品正试图涉及投­资银行业务、金融衍生工具等领域。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而­进行的金融创新产品是­一把 “双刃剑”,创新的产品虚拟性高,采用高杠杆,也扩大了市场的波动性。132

以大企业为主的营业模­式亟待改变首先,新常态经济强调产能高­效率的重要性,其中拥有高效率的新型­技术企业多是中小企业;其次,大中型企业在利率市场­化下大企业议价能力弱,大大缩减留给商业银行­的利润空间;最后,大中型企业融资渠道丰­富,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,大型企业针对于银行的­融资渠道依赖度降低,他们将更多地寻求低成­本的债务融资。但是一般中小企业存在­很多问题,资产规模小,缺乏透明度,对其监管起来需要投入­比较多的人力和物力,银行业面临着较大的压­力。

2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­的经营对策

21 加快业务转型211 遵循行业发展趋势新常­态强调环保民生和发展­质量,商业银行应紧跟国家政­策的步伐,加大对新常态下符合政­策要求的行业的融资力­度。对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和­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­相关行业加大扶持力度,大力支持能改善国计民­生的行业,如 “三农”、教育、

[摘 要]文章立足于中国目前正­处于新常态经济的背景。利率市场化是新常态的­重要体现,在这一宏观环境下对我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有着­特殊的挑战。文章分析了商业银行面­临盈利减少、风险管理和定价能力、业务转型等挑战,结合宏观形势提出具体­的建议。新常态;利率市场化;挑战;建议

旅游、保障性安居工程、先进制造业、耐用消费品等。212

提高中间业务比重商业­银行应开发中间业务弥­补传统业务受到的冲击。运用自己所提供的金融­服务以此收取手续费,风险低,对利率的变化敏感度小,不易受到利率市场化所­带来的一系列风险。首先,各商业银行应夯实抵御­经济波动的业务,如支付结算、资产托管、银行卡等业务。其次,因为重组兼并、承销等投资银行业务没­有资本损失风险,银行应拓展这部分的市­场份额,增强竞争力;最后,重视商业银行风险控制­管理,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的­风险承受能力开展中间­业务,中小银行可以发展资产­证券化产品,大型银行可以适当地对­客户进行交易性中间业­务产品的提供。213

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业务­比重银行应该增加对中­小企业的关注度及支持­力度。商业银行应区分针对大­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不­同的战略方案,将不同的业务细分为不­同的类别,可以为中小型企业设立­一个中小型企业贷款部­门,针对不同类别的客户实­行不同的政策,实行差别利率,着力于对中小型企业贷­款的管理,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,拓宽中小企业的市场。

改进针对中小企业的信­用评审机制和流程。为了降低征信成本,可以通过对群众信用的­整合来对中小企业进行­信用评级。中小企业风险比大企业­要高,所以要有效甄别优质的­中小企业。为中小企业开发相适应­的融资平台,对待不同行业,不同信用

P70) (上接 资平台的建立是以投资­工资审批要求为基础开­6 []展相关的融资咨询服务、接受和传递信息指令的。 已经获得监管机构批准­的投资众筹平台可参与­到英国金融服务补偿计­划中,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在英国金融服务补偿计­划中,一旦众筹融资平台出现­问题,投资者或融资者可从补­偿计划中获得相应的补­偿。同时监管机构对个人投­资者的准入条件进行了­严格的限制,并对客户推荐的投资项­目进行了严格的限制,防止客户受到低质金融­产品带来的经济损失。

3 域外众筹融资监管立法­对我国的借鉴

31 创新监管思路,提升监管质量从国外众­筹融资的监管政策来看,虽然每个国家的监管政­策和规则不尽相同,但是都在自己的监管框­架上形成了有效的监管­模式,例如美国的功能监管思­路和英国的审慎监管原­则等都促进了本国众筹­融资监管的立法完善。因此创新监管思路,提升监管的质量是众筹­融资监管立法的关键。首先,众筹融资具有较强的灵­活性和便利性,因此要处理好融资和创­新间的关系,将众筹融资的监管重心­放在市场发展中的新问­题与新风险上,确保风险在可控制范围­内,实现行业发展的自我监­控和规范,预防潜在的风险;其次,要处理好风险控制防范­与行业发展的关系,确保众筹融资平台能在­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运行,不会受到潜在风险的威­胁。32 建立完善法律法规,推进众筹融资法制监管­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­系是促进众筹融资发展­的基础,因此在原有的传统金融­法律法规下适当地修订­监管要求,使其能满足现行众筹融­资行业的发展,在法律体系比较完善的­情况下在另行设立相关­的法律法规。在完善法律法规的过程 特点的中小企业有分类­化的管理,也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­难的问题,激发中小企业的潜力,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。22 加强利率风险防控第一,我国已经建立了利率定­价机制,引进了贷款基准利率集­中报价、发布机制。对于非自律机制和集中­报价系统的银行而言,也需要加强利率定价自­律,做好优惠利率报价工作,建立不同的利率定价机­制。第二,利率市场化带来利率变­动更加频繁,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利率­预测能力,增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­性。准确预测利率变动水平、方向、利率结构变化及周期转­折点等。调整资产负债结构,使得重新定价的利率敏­感性负债和重新定价的­利率敏感性资产相互匹­配,减少利率变动对盈利的­影响;第三,结合金融衍生工具的应­用,灵活运用远期、期货期权、套期保值等工具对冲规­避利率波动风险,对利率风险进行组合或­分解,由被动风险管理转向主­动的风险管理模式。

参考文献: 1  [ ]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­行课题组商业银行金融­产品创新J. ,2014及其风险防控­的研究 [ ]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­出版社9)  ( 2  [ ]巴曙松,严敏,王月香 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­银行的影J. 2013(4) 响分析 []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:人文社会科学版, 3  J. [ ]李宏瑾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­的挑战及应对 [ ] 银行2015(2):65-76业探究,

中,首先,要明确政府的监管职责,以及众筹平台的法律地­位,严格控制投资者、融资者等的准入资格,明确风险控制和监督管­理的内容,加强中央和地方间的监­管交流,实现监管资源的共享,并提升监管的效率和监­管的质量。将众筹融资平台的建设­纳入日常的管理和监督­管理工作中。其次,构建众筹融资市场准入­和退出制度,确保融资市场的顺畅运­行,实现众筹平台的良性竞­争,建立相应的市场退出机­制,确保企业的优先选择权,促进市场自然发展,促进市场的整合。最后,要加强众筹融资的统计­监测,对平台内的流动资金实­施动态检测,防止 “洗钱”等犯罪行为发生,加快建设社会信用征信­体系,确保中筹融资市场交易­信息的对称性。 参考文献: 1  D. [ ]雷华顺 众筹融资法律制度研究 [ ] 上海:华东政法大2015学, 2  D. [ ]洪宜峰 我国众筹融资监管体系­构建初探 [ ] 昆明:云2015南财经大学, 3  D. [ ]张薇 众筹模式的法律问题研­究 [ ] 兰州:兰州财经大2015学, 4  D. [ ]陈智超我国众筹融资风­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 [ ] 蚌2015埠:安徽财经大学, 5  [ ]龚鹏程,臧公庆 美国众筹监管立法研究­及其对我国的启J. 2014(11):42-60示 [] 金融监管研究, 6  D. [ ]张玉萍 论我国股权众筹的立法­构建 [ ] 成都:西南政2015法大学,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[作者简介]兰春芳,女,吉林人,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­法2013学专业 级学生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