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基于 “亲景度—增长占有率”的云南入境旅游国际客­源市场分析

谢宗运,陶 颖650221) (云南财经大学 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,云南 昆明

- 谢宗运 陶 颖

[关键词] DOI 1013939/jcnkizgsc201702101 [] 1 云南入境旅游国际客源­市场亲景度分析

亲景度是指某旅游客源­地在某旅游目的地的市­场占有率与该客源地在­全国市场占有率的比值。其公式如下: Mi/ni Di = Mk/nk Di Mi式中: 表示亲景度; 表示旅景客源国 (地区)人Ni Mk数; 表示旅景入境人数; 表示旅华客源国 (地区)人Nk数; 表示旅华入境人数。根据亲景度指标大小,将客源市场分为:强亲景客源市2≤ Di<+∞) 1≤ Di <2)场( 、弱亲景客源市场 ( 、弱05≤ Di <1) 0≤疏景客源市场 ( 与强疏景客源市场 ( Di < 05)。1996—2015在 年云南统计年鉴与中国­统计年鉴中,以1995—2014相同的客源国­为基础,计算出客源国 年的亲景2010—2014度,其中云南统计年鉴中仅­有 年的韩国、蒙古、6印度、瑞士、瑞典与荷兰这个客源国­入境旅游人数数据。然而中国统计年鉴无西­班牙入境旅游人数数据,所以西班牙1亲景度不­在考虑之列。见图 。11 亲景度差异较为显著1­995—2014年云南入境旅­游国际客源市场亲景度­差异1033(显著,就单个国家而言,亲景度数值最大的是 瑞2012 01( ,1995—2000士, 年),最小的为 俄罗斯 年) 2014 (除 荷兰外)。一直保持强亲度的市场­包括泰国、瑞士、瑞典,说明这些客源市场的游­客对云南的选择度很高。,1995—2014泰国市场的亲­景度一直都很高 年的亲景度平444 2010—2014均值达到 。 年,瑞士的亲景度平均值达­到958, 232瑞典亲景度平均值­为 。菲律宾、蒙古与俄罗斯都是强疏­景客源市场,韩国属于弱疏亲景客源­市场,这些多是来华的主要市­场,对云南的亲景度普遍较­低,值得关注。1详见图 。12 亲景度年际波动幅度较­小,整体呈微涨趋势199­5—2014 20 5 5年 年间,以 年为区间,分别求出 年6 1995—1999的亲景度平均­值,除韩国等 个客源国外。 年2010—2014 14的平均值与 年的平均值相比,在 个客源国9 5中,其亲景度数值上涨的有 个,下降的有 个。最终,强453疏、弱疏、弱亲、强亲型客源国的个数由 个、 个、 个、

1995—2014 [摘 要]运用亲景度指标,定量分析了 年云南入境旅游国际客­源市场中的统计数据。在此基础上构建201­3 4 “亲景度—增长占有率”模型,以 年为例,以亲景度指标为横轴,增长占有率为纵轴作图,把入境客源国分成 个市场:强劲市场、潜在市场、瘦弱市场、新兴市场。最后针对云南入境旅游­国际客源市场开拓提出­建议。亲景度;增长占有率;云南;入境旅游;旅游市场

2 云南入境旅游国际客源­市场增长占有率分析增­长占有率源于旅游市场­竞争态模型,在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­的基础之上,进行改进,其公式如下。Xi t- s GS) = · ·增长占有率 (  n n Xi t- Xi s · · i= 1 i=1 Xi t表示第i t式中, 个客源国 (地区)旅游者在第 时入· Xi s i境旅游目的地国家 (地区)的人次; 表示第 个客源国· s (地区)旅游者在第 时入境旅游目的地国家 (地区)的人n Xi t t次; 表示第 时所有客源国的旅游者­入境旅游目的地· i= 1 n国家 (地区)的人次;  Xi s s i= 表示第 时所有客源国的旅游· 1者入境旅游目的地国­家 (地区)的人次。2013 2013 2012以 年为例,用 年与 年的数据进行计算, 2)得出客源国市场增长占­有率 (见表 。3 构建 “亲景度—增长占有率”模型并做相关分析

2013选取 年所有入境客源国的数­据,以亲景度指标为

2) 4横轴,增长占有率为纵轴作图 (见图 。一共分成 个区域,分别为:区域一的强劲市场 (增长占有率和亲景度数­值都较高),区域二的潜在市场 (增长占有率较高和亲景­度数值较低),区域三的瘦弱市场 (增长占有率和亲景度数­值都较低),区域四的新兴市场 (增长占有率较低和亲景­度数

3)值较高) (见表 。

4 对云南省入境旅游国际­客源市场开拓的建议

41 明确入境旅游客源目标­市场,实行分区域开发

1994第一,深度拓展亚洲主要客源­市场。 年云南省作为唯一省份­代表中国参与 “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”,并与东盟国家泰国及其­他国家开展合作,至此,泰国已成为云南海外主­要客源旅游市场。对于韩国而言,中国与韩国的文化背景­有很大的相似地方,减少了韩国游客赴云南­省旅游的阻力。云南入境旅游业的大发­展,在亚洲客源市场上要深­度拓展。

第二,积极开拓欧美远距离市­场。云南省地理位置距欧美­传统旅游市场很远,短期时间内难以吸引大­量的欧美游客,但是欧美市场是世界最­大的客源地区。因此要将欧美市场作为­云南省重点入境旅游客­源市场。42 针对不同旅游客源国进­行精准营销由政府主导、企业参与式的旅游目的­地积极地创新旅游宣传­促销方式,对于不同客源国市场采­取精准营销策略,才能取得良好效果。精准营销要做到:在旅游客源国市场做营­销中,针对不同客源国市场不­同的文化背景和旅游需­求偏好,促销不同的旅游产品,提高旅游营销的有效性,正确树立云南省旅游形­象。43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云南­省应采取国内联动,国外继续加大对外开放­的幅度和步伐,加强区域间的旅游合作,努力探索入境旅游客源­市场的新渠道。

第一,加强对外旅游合作。抓住国家推进沿边开放、共建 “一带一路”、加快澜沧江—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、“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”、孟中印缅、中国—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­等重大机遇,加快旅游业的对外开放­步伐,探索新渠道。

第二,加强省际间旅游合作。应积极与国内其他省份­合作,联合相关省份,积极加大对国外共同客­源市场的旅游宣传推广­工作力度,加强省际间互送客源,成为多省份的共同客源。

第三,加强省内旅游合作。加强六大区 (滇中、滇东南、滇东北、滇西北、滇西、滇西南)间的旅游服务合作,建立以昆明为集散地的­区域合作模式,进一步加强地、州、 市间旅游合作,促进旅游市场飞快发展。44 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当­前中国处于新常态,即中国进入经济发展的­第二阶段。在第二阶段,由于剩余劳动力已不复­存在,其经济的一般状态 (或常态)可以被认定为由需求决­定型转向供给决定型。云南省旅游应从实际情­况出发,加快供给侧改革,提高云南省旅游产品的­有效供给。

第一,进行旅游产业体制改革。从产业角度出发,云南省旅游业应从景区­管理体制、旅游资产经营、旅游融资体制、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,进行旅游产业体制改革。围绕云南省发展特点,创新旅游发展方式,切实找准适合云南省旅­游产业体制改革发展的­路径。

第二,加快全域旅游建设。由于景区单一性、同质化比较严重,已是云南省旅游业发展­的 “软肋”和 “瓶颈”。云南省旅游供给侧改革,要优化要素配置,打破单一 “景点旅游”的传统旅游发展方式,以景区为 “骨架”、全域旅游为 “筋脉”,打造处处是风景,处处可旅游,宜居宜游的全域旅游格­局。

第三,加大旅游产品与服务创­新力度。顺应旅游发展趋势,创新旅游产品与服务。针对个性化、多元化的旅游需求来及­时优化供给结构,创新适应性、针对性、灵活性的产品供给和服­务供给,增加有效供给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不­同旅游消费需求特征,提供多元化旅游产品供­给,有效驱动旅游消费。有效提升旅游服务水平,全面创新服务模式,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。一是要完善和提升运行­高效、覆盖全面的旅游公共服­务体系,让旅游活动更加便捷,旅游消费更加舒心;二是提升旅游供给的各­方面、各环节的服务质量,使游客满意度提高。 参考文献: 1  [ ]房佳宁,王嘉学,白海霞 云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­场分析J. 2008(4):41-44 [] 昆明大学学报, 2  [ ]闾平贵,汪德根,魏向东“时空压缩”与客源市场空间J. ,2009结构演变———以江苏国际旅游客源市­场为例 [ ]经济地理3):504-509 ( 3  M. [ ]古小松 东南亚———历史现状前瞻 [ ] 广州:世界图2013:119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, 4  2014—2015) M . [ ]陈述云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年度­报告 ( [] 2016:55-56昆明:云南教育出版社, 5  2012—2013) M . [ ]河池康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年度­报告 ( [] 2013:265昆明:云南大学出版社, 6  J. [ ]龚刚 论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­革 [ ] 南开学报:哲学社2016(2):13-20会科学版, 7  J. [ ]余晓兰 云南省入境旅游市场拓­展策略研究 [ ]旅游纵2014(6):160-161览:下半月, 8  [ ]荣杨,许南垣,赵云 基于亲景度和市场竞争­态的云南省J. ,2011( 8): 72-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[ ]经济研究导刊74, 119

1989—), [作者简介]谢宗运 ( 男,河南鹿邑人,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­产业研究院硕士研究生。研究方向:旅游经济与管理; 1969—),陶颖 ( 女,云南昆明人,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­产业研究院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研究方向:旅游管理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