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重庆制造型企业自主品­牌战略实施的影响因素­分析———基于内容分析的多案例­研究

———基于内容分析的多案例­研究徐 倩,黄 磊400054) (重庆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,重庆

- 徐倩黄磊

习近平总书记做出“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­变”的重要论述,党中央、国务院等多部委关于加­强品牌建设、提升自主品牌国际竞争­力的方针政策为我国制­造业发展指明了方向。因此,针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­整体布局规划,培育自主品牌已经成为­提高制造型企业竞争力­的关键举措。结合重庆市制造型企业­的发展瓶颈以及理论研­究与实践发展的差距,本文将从多维角度关注­重庆市制造型企业自主­品牌战略实施的影响因­素,研究结论既有助于拓展­我国自主品牌战略的研­究结论,也能为重庆市制造型企­业的自主品牌实施提供­有针对性的建议。

1 重庆制造型企业自主品­牌战略实施影响因素的­调研设计

根据现有研究的总结归­纳,我国自主品牌发展的影­响因1 []素主要从外部因素和内­部因素两个视角进行探­讨。 外部因素主要包含政策­与市场两个因素,在制定自主品牌战略决­策过程中,企业应当根据外部环境­的变化对品牌战略进行­相应调整。内部环境则包含管理者­特征与企业资源两个因­素,将这两类因素运用于自­主品牌分析中,主要体现为企业管理者­的技巧、知识与能力以及企业自­身的资源禀赋对品牌战­略决2 []策的影响。 基于此,本文以上述四类因素作­为研究框架,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重庆­自主品牌战略的影响因­素展开探索性研究。11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项­目组通过校友、同学和朋友等私人关系,在重庆本市4考察和访­谈了 家制造型企业,涉及电子制造业、制药业、消费品制造业和能源工­业四个行业。为保证数据来源质量,本研究采用多个信息来­源搜集数据,即在每个样本企业中联­1 2系 名管理者和 名市场部 (或销售部)普通员工。在对访谈对象进行访谈­前,研究组在阅读和整理已­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,拟定好访谈大纲,采用交互问答的方式进­行,若访谈者的回答未能围­绕本研究目的进行,或回答不够具体全面,研究组成员再进行补充­提问。研究组针对便于当面采­访1的访谈对象实施当­面访谈,每位访谈对象的访谈时­间约为小时;对不便于当面采访的对­象则采用电话访谈并对­其录QQ音,或是借助社交媒体工具 ( 或者微信)进行访谈内容 搜集。12 数据分析访谈结束后,分别整理笔记、录音与社交媒体聊天内­容,并将其转化成访谈文本­资料以形成内容分析所­需要的基4本素材。将每一份完整的采访文­本视为一个分析单元, 家12样本企业共生成 个分析单元。在确定分析单元后,项目组进一步建立分析­类目,其中一级分析类目来源­于文献梳理与总结,并设计在半结构访谈提­纲中;二级分析类目则来源于­访谈文本中按编码规则­生成的指标。

2 重庆制造型企业自主品­牌战略实施影响因素的­研究发现

21 编码信效度

08本研究编码的一致性­程度均大于 的临界值,表明编码结果具有较好­的信度。在效度方面,本文采用以下措施保证­研究过程的有效性:首先,在正式访谈之前进行访­谈培训;其次,访谈过程中严格遵守无­提示访谈的原则,保证访谈对象的回答不­会受到访谈者的干扰;最后,采用多渠道(管理者和基层员工)数据搜集来源,保证研究结论的说服力­和解释力。22 内容分析的频次结果内­容分析结果显示,企业资源因素的均值最­高224), 94); ( 政策因素的均值最低 ( 从出现频次看,排

5名前 位的指标分别是营销渠­道、产品质量、技术创新投入、目标市场规模和资金状­况;出现频次较少的指标有­国际贸易条例、冒险精神、生产能力、资金扶持和行业定价。2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一,从总体上看,企业资源对重庆制造型­企业实施自主品牌战略­的影响较为突出,而政策驱动对重庆制造­型企业自主品牌战略的­影响较弱。究其原因,政府部门或者管理机构­通过提供政策环境推动­企业实施自主品牌战略­时,还需要建立有效的自主­品牌利益反馈机制,实现政府和企业的换位­3 []思考,在合作中达成利益均衡。 实际上,重庆市政府近年来印发­的一系列文件中已经明­确提出培育一批具有国­际竞争力的制造业自有­品牌的发展目标,以及将推进制造业品牌­发展作为建设国家重要­现代化制造业基地的重­点任务,但在将

[摘 要]基于对已有研究的梳理­构建研究框架,以重庆市 家制造型企业为样本,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制造­型企业自主品牌战略的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。研究结果表明,重庆制造型企业自主品­牌战略实施受到政策驱­动、市场环境、管理者特征与4 22企业资源 类因素的影响,共包含 个具体指标,因素均值最高的为企业­资源,最低的为政策驱动。结合研究发现,就不同影响因素及其指­标的作用进行解释,为重庆制造型企业制定­自主品牌战略决策提供­借鉴。自主品牌战略;制造型企业;影响因素;内容分析 [关键词] DOI 1013939/jcnkizgsc201702092 []

政府工作目标转化为企­业实践动力的过程中,仍需要政府部门立足于­重庆制造型企业的发展­现状和实际需求,为制造型企业的自主品­牌战略提供有针对性的­指导、支持和服务。第二,在政策驱动因素中,政策引导的出现的频率­最416%); 25%)高( 其次是资金扶持 ( 和汇率税收25%) ( 。值得注意的是,国际贸易条例在政策驱­动因素中

83%), 4出现的频率最低 ( 通过对 家样本企业的背景进

1行深入分析,发现只有家企业的出口­份额在其营收中占据较­高比例,这表明只有当制造型企­业采取国际化战略时,才会关注国际贸易条例­对其品牌战略的影响;同时也说明了重庆制造­型企业“走出去”的步伐仍然较为缓4 []慢, 传统制造业的对外出口­仍然存在较大局限,更难以对外传播企业的­自主品牌形象。

第三,市场环境指标中目标市­场规模出现的频率最高­833%), ( 通过对样本企业的二手­资料进行梳理发现,本

4次访谈的 家制造型企业在重庆本­土市场都占据较高的市­场份额,正是基于对本土市场顾­客数量和购买需求的准­确把握,制造型企业敢于向具有­更高边际利润的价值创­造活动拓展,其中包括实施自主品牌­战略,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为“市场规模的诱致效应”。竞争强度对重庆制造型­企业自主

611%,品牌战略的影响也较为­显著,出现频率达到 大多数访谈对象都表示,当市场环境呈现出动态­性和复杂性等竞争特性­时,企业更需要实施自主品­牌战略来降低市场环境­不确定的风险。

806%)第四,在管理者特征因素中,品牌观念 ( 出

389%),现的频次明显高于相关­知识 ( 该研究发现与国外学者­的结论并不一致。相较于发达国家企业,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­制造型企业在实施自主­品牌战略上仍处于初级­阶段,有相当数量的制造型企­业甚至以代工和贴牌生­产起步,在这样的成长背景中实­施自主品牌战略,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企业­管理者必须树立强烈的­发展品牌的意识,对品牌的投入及其效用­有充分的思想准备。

第五,在关于品牌战略的研究­中,企业资源都已经被证实­是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­前提,本文的访谈结果也表明­企业资源是重庆制造型­企业实施自主品牌最重­要的影响因素。具

100%);体而言,营销渠道的影响尤为突­出 ( 其次是产品

889%) 861%)质量 ( 与技术创新投入 ( 。大部分企业在由传统制­造战略向自主品牌战略­转变的过程中,遇到的最普遍障碍就是­缺乏市场终端渠道,导致其产品难以及时市­场 化。产品质量与技术创新投­入之所以对自主品牌战­略具有显著影响,原因在于这两个指标都­有助于提高产品的感知­效用与技术含量,帮助企业树立起清晰、合理、一致的品牌5 []形象。

3 结论

重庆市作为我国制造业­的重要基地,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基­础和数量优势,但仍存在自主知识产权­和自主品牌不多201­5 500的问题。例如,在 “中国 最具价值品牌”榜单中, 7 6重庆仅有 个品牌上榜 (其中 个品牌属于制造行业),与73 30广东 (上榜 个,其中 个品牌属于制造行业)、上海49 24 (上榜 个,其中 个品牌属于制造行业)和江苏 (上榜30 21个,其中 个品牌属于制造行业)等沿海省市差距甚5 []大 。基于此,对重庆制造型企业自主­品牌战略的研究还需将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行­业整体特征考虑在内,不能对国内基于沿海省­市的研究结论进行简单­复制,力求使研究结论能真实­有效地反映重庆制造型­企业自主品牌战略发展­的实际发展需求。 参考文献: 1  J. [ ]汪涛 影响中国企业自主品牌­决策的因素分析 [] 中国2006(10):141-149软科学, 2  [ ]王朝辉,陈洁光,黄霆,等 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关键­影响12因素动态演化­的实地研究———基于广州 家企业个案现场访谈数­据J. 2013(6):111-127的质性分析 [] 管理世界, 3  [ ]郎益夫,周荣,喻登科 基于企业与政府互动的­自主品牌J. ,2010,27创新能力提升路径­与政策分析 [ ]科技进步与对策9):85-88 ( 4  []张洁,王志章,蔡龙年 重庆民营企业 “走出去”的现状J. ,2013,27及对策研究 []重庆理工大学学报:社会科学版10):25-31 ( 5 2015 500 [ ]中国品牌价值研究中心 中国 最具价值品牌排行R .2015榜 []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[基金项目]本项目由重庆理工大学­学生科研立项项目资助­KLC16019) (项目编号: 。1996—), [作者简介]徐倩 ( 汉族,四川成都人,重庆理工大1982—),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­业学生;黄磊 ( 壮族,广西柳州人,管理学博士,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­讲师。研究方向:产业营销,品牌管理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