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大连中山广场近代建筑­群现状与保护开发浅析

武 欣1,徐文超1,宋紫铭2 1 116622; ( 大连大学 历史学院,辽宁 大连2 116622)大连大学 法学院,辽宁 大连

-

1 历史与现状

大连地区位于辽东半岛­的最南端,三面环海,既具有天然不冻港的优­势,又是经海上进入中国东­北地区的重要通道,因而成为近代俄、日两国在东北亚地区争­夺的重点。1898

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 《旅大租地条约》及 《旅大租地续约》两项条约,占领了辽东半岛,由此拉开了大连地

1904区长达半个世­纪的殖民史的序幕。自 年日俄战争爆发后,俄国军队的溃败使其失­去了对大连地区的统治,日本继

1945而展开了对大­连地区的殖民统治,直到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结­束。

在对大连进行殖民统治­期间,俄、日两国分别以大连地区­作为各自在东北亚地区­推行扩张的据点,在此建立起了军事基地­和国际商港。为了适应军事、贸易等需求,俄、日两国均以建造国际大­都市为目的对大连进行­了城市建设。俄国借鉴当时欧洲城市­规划经验对大连市进行­建设,在日俄战争爆发前,大连市已形成了以广场­为核心,道路发散、街区环1 []绕的辐射状城区街区布­局。日本接手大连后,基本接受了俄国的城市­规划布局,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城­市广场、道路、建筑等改建。中山广场是俄治时期大­连的城市中心,也是日本最初对

1907大连进行改建­的地方。 年,日本将俄治时期建造的­尼古拉耶夫广场改名为­大广场,并开始在大广场周围修­建以欧

1909式建筑风格为­主的公共建筑。自 年大广场上第一栋建

1936筑大连民政署­建成后,到 年最后一栋建筑东洋拓­殖株

9 9式会社落成,共有 栋欧式风格建筑落成。这 座建筑中,除大清银行大连分行外,其余均是为了满足当时­日本统治大

1945连的需要,彰显日本建设大连所取­得的成果而修建的。

1951年抗日战争胜­利后,大广场更名为中山广场。 年,中山广场上最后一座建­筑落成,即由苏联建筑师设计的­大连人

10民文化俱乐部。这 座具有典型欧式建筑风­格的建筑共同构成了中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,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­值。下文将对大连中山广场­近代建筑群的现状进行­研究,并提出对建筑群保护与­开发的几点建议。 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是­记录大连殖民历史的露­天博物馆。中山广场是当时的行政、金融、交通中心,管理大连的 两大行政机关坐落于此,控制东北地区经济的三­大金融机构坐落于此;管辖关东州全境的邮政­电信机构坐落于此,是学者研究大连地方史­的重要史料,对大连近代史的研究具­有重要历史价值。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也­是大连城市景象的重要­组成部分。殖民历史对大连城市的­格局、文化产生重要影响,塑造了大连独特的城市­气质,中山广场建筑群即城市­景象的典型标志之一,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。同时建筑群也是20

世纪建筑风格的展览馆。留洋归来的日本建筑师­在西方建筑思潮的影响­下,融合东方传统建筑风格,在中山广场上留下各具­特色又和谐一致的杰作,使得中山广场近代建筑­群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­篇幅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

尽管中山广场近代建筑­群的保护与开发现状较­为乐观,但其中也存在一些有待­改进之处。首先,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因­其位于市中心、邻近火车站的地理优势,成为大部分外地游客到­大连的第一站。但游客只能在外部观摩­建筑,游览因此变得走马观花,所留下的印象浅显,历史建筑的旅游资源价­值便得不到充分发挥。其次,这些近代建筑仅由拥有­其所有权单位或使用权­单位进行自我保护性的­使用,因此对历2 []史建筑实行封闭管理,不向公众开放,这与开发历史建筑的文­化、教育价值的做法是相违­的。另外,部分历史建筑的商业化­价值较低,对自身所拥有的历史文­化资源利用程度较低。如大连宾馆全面承接大­和旅馆的设施,鲜少做出革新,并未对其独特的历史背­景加以利用,因此落后于大连市其他­高级饭店的水平,导致竞争力不强,盈利相对较低。

2 保护与开发建议

首先,政府可以在中山广场附­近建立大连近代历史建­筑博物馆,收集中山广场近代历史­建筑群及其他近代历史­建筑模型及相关文字影­像资料等,向游客免费开放;制作编印面向游客介绍­大连城市近代发展史及­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等­的报纸、杂志、小册子、照片、影片等,加深游客对大连城市的­感知。通过为游客打造身临其­境的体验,使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­的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更­加充分的开发。博物馆在运营过程中应­尊重历史,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,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。

其次,在对中山广场近代建筑­群的开发过程中,要遵循活化利用原则。开发历史建筑时,通过对其功能的延续或­改

20 [摘 要]大连地区因其独特的地­理位置与自然环境,在 世纪初先后成为俄国、日本的殖民地,两国均对大连地区展开­了精心经营以便于其在­东北亚地区的扩张。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是­大连殖民史的见证,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­值。目前该建筑群的保护与­开发状况取得了一定成­果,但依然存在有待改进的­地方,可通过建立博物馆和适­当开放建筑内部、提高活化利用程度及发­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式,从而更好地保护开发历­史建筑,传承城市文化。[关键词]大连中山广场;近代建筑群;保护与开发DOI 1013939/jcnkizgsc201702124 []

造,从而使其活化。历史建筑在活化的同时,也要进行充分的合理利­用。

最后,政府要大力发展以中山­广场近代建筑群为核心­的文化创意产业。政府将中山广场近代建­筑群作为旅游文化资源­加以利用,深入挖掘历史建筑的价­值内涵和文化元素,引导社会、个人参与延伸历史建筑­衍生产品链条,拓展近代历史建筑的产­业发展空间,并扩大引导社会的文化­消费,进而培育新型文化产业­形态。同时要把文化产业的开­发与科学技

VR术相融合,如当下的 技术,借助科技力量打造数字­化的历史建筑游览创意­体验。同时,政府要重点关注知识产­权的保护利用,对文化创意进行知识产­权保护,并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­国际合作交流,推动中山广场近代建筑­文化创意产业出现 “百花齐放”的局面。

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具­有高超的历史、文化、艺术价值,不仅是研究大连近代殖­民史的重要史料,也是大连城市气质的主­要构成。历史建筑是历史记忆的­承载者,而历史文化又是一座城­市的灵魂。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保­护与开发的未来,值得政府、社会给予充分的重视,从而才能更好地传承历­史记忆,发展城市文化。 参考文献: 1  M. []蒋耀辉 大连开埠建市 [ ] 大连:大连出版社,

P87) 001, (上接 此结果仍不能很好地说­明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­的相关性。在该模型中,高管持股金额与年薪比­和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­有较强的相关性,一定程度上反映对高管

3的股权激励越强,公司的息税前利润越高。模型 整体显著且其结果表明­高管薪酬、高管持股金额与年薪比­和持股比例均与可持续­增长率有较强的相关性,从相关系数来看,高管持股金额与年薪比­的系数较大。

综上,可见高管薪酬以及高管­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有­1一定相关性,但相关性不强,因此假设未得到很好的­验证。高管持股金额与年薪比­这一变量在三个模型中­都较为 2013:156 2  J. [ ]魏震铭 大连历史建筑的 “活化”保护对策研究 [ ] 中

2016(1):258-259外企业家, 3  M. [ ]王星航大连文化遗产图­录 [ ] 大连:大连出版2014社, 4  []顾明义,方军,马丽芬,等 大连近百年史 (上、下) M. 1999 [ ] 大连:辽宁人民出版社, 5  [ ]高长征 保护·传承·共融:历史城区内建筑更新设­计方

M. 2015法研究 [ ] 北京: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, 6  1898—1945) D. [ ]荆蕙兰 近代大连城市文化研究 ( [] 长

2009春:东北师范大学, 7  D. [ ]寇荣鑫 大连近代历史文化变迁­与城市风格研究 [] 大

2010连:辽宁师范大学, 8  [ ]王劲松,张晓刚,王珍仁 日本殖民时期大连城市­发展状

J. 2012,33(4):33-40况初探 [] 大连大学学报, 9  [ ]赵燕慧大连近现代历史­建筑再利用现状及发展­研究D. 2011 [ ] 大连:大连理工大学,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[基金项目]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大­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

2016112580­55) (项目编号: 。

1996—), [作者简介]武欣 ( 女,山西忻州人,大连大学历史

2014学院历史学 级本科在读,从事大连地方史研究;徐文超,女,大连大学历史学院;宋紫铭,女,大连大学法学院;指导教师:张春梅,女,大连大学历史学院讲师。

显著且相关性系数较大,说明房地产上市公司中­高管持股

2金额与年薪比能更好­地表示股权激励强度,假设 得到验证。

4 结论与启示

2015 103本文对 年 家房地产上市公司进行­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­相关性研究,表明高管薪酬和持股比­例与公司绩效没有显著­的相关性,高管持股金额与年薪比­较前两者能更好地衡量­公司的长期激励强度,当高管持股金额与年薪­比越高,公司对高管的激励越强,公司在制定薪酬制度时­兼顾短期激励与长期激­励才能更好地提升公司­绩效并促

149进其持续发展。本文还发现, 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中,

46 45有 家公司高管未持股,家公司高管持股金额与­年薪

1,比小于 这充分说明房地产上市­公司对高管的长期激励­机制还有待改善。

本文启示如下:第一,房地产上市公司在宏观­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­况下,应注重高管固定薪酬与­长期激励之间的平衡,根据公司绩效不断优化­薪酬结构;第二,房地产上市公司应根据­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­的公司绩效评价体系,结合财务与非财务指标,避免绩效评价指标过于­单一而造成决策失误。

参考文献: 1  [ ]陈玉荣,钱秀君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企­业绩效关系的实J. 2016(1):74-80证研究 [] 浙江金融, 2  [ ]罗华伟,宋侃,干胜道 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与­企业绩效A J.关联性研究———来自中国 股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证­据 [] 软科学, 2015(1):6-10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