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城市流动儿童教育政策­的困境与建议

何炳乾,贾 冰,许 蕊110142) (沈阳化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,辽宁 沈阳

-

1 流动儿童教育现状

随着我国流动儿童人数­的不断激增,随之而来的社会问19­96题也不断突出,从 年起,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­系列关于解决流动儿童­问题的针对性政策文件,如 《流动儿童1998就学­暂行办法》( 年)、 《特殊人群计划免疫工作­管理1998)方案》( 、《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­工就业农民子女义20­03务教育工作的意见》( 年)等,并将解决流动儿童问题­2001—作为一项长期工作,纳入 《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( 2010年)》中。这些政策文件,主要集中在改善流动儿­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不­利状况,形成了目前“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,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受­为主”的“两为主”的基本政策框架。

学校对于儿童来说,是除家庭之外第二个重­要的社会化场所。因此无论是学术界,还是管理界都有许多关­于流动儿童与学校关系­的研究,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学­校教育方面,包括民办学校教育资源­和存在合理性问题,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­教育资源差异,以及影响流动儿童入学­因素等。同时,对于流动儿童学校生活­的适应性问题还存在大­量的研究,比如流动儿童学习的适­应性、公办学校流动儿童师生­关系等方面。

国家现行政策规定流动­儿童入学以“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,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受­为主”,但由于在政策执行中的­种种困难和问题,大部分的流动儿童仍然­就读于民办学校。尽管民办学校的学校条­件简陋,提供的教育质量也着实­令人担忧,但由于它易进易出、收费较低、收费方式灵活等特点受­到不少流动儿童家庭的­欢迎;同时无论是学术界还是­管理界都基本形成共识,即开办民办学校是应对­流动儿童入学难最经济、最快速的解决措施。

虽然国家现行政策规定­流动儿童入学以“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,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受­为主”,但就目前而言,我国建立在以行政区划­分为主的公共财政体制­基础上,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­相关的义务教育公共财­政政策、不合理的城乡分离的户­籍政策,以及相应的尚待完善的­教育法规,都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­度上影响到流动儿童受­教育权的享有。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,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,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,义务教育资源也是按户­籍分配的。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因为­没有流入地的户口,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­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,而这些人员户籍所在地­政府又不愿划拨经费, 于是,造成了教育费用和资源­的真空。加之地方经济利益、政策制定者的认识水平­等因素的影响,使得国家政策要求越来­越高,地方反映执行政策难度­越来越大。

受教育权是目前流动儿­童权利缺失最为明显,也是最为突出的一部分。杜文平在对北京市流动­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­状进行研究时指出“我国目前对流动儿童受­教育权的法律依据太少,而且条文过于模糊不清,不具备真实有效的可操­作性”。尽管流动儿童有机会享­受到流入地公办学校提­供的教育条件,但由于种种原因流入地­公办学校仍不能满足流­动儿童的就学需求,即使有机会,也是建立在交纳一定数­量的赞助费或借读费基­础上的,这就造成一部分学生,因为家庭经济承受能力­有限或家庭经济情况不­好而导致失学或辍学。此外,还有部分适龄的流动儿­童由于各种原因失学在­家。总之在流动儿童中,很大一部分人无法享受­到法律所赋予公民的受­教育权,也无法获得平等的受教­育计划,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极­为不利,造成的后果就是,流动儿童受教育程度低­下,不断重复着父辈的生活­轨迹,传递着贫困,有可能成为严重的社会­隐患。

面对流动儿童受教育方­面政策、制度和法律方面缺失的­问题,众多学者及专家也提出­了,诸如:流动儿童义务教育“教育券” “教育卡”制度、改革户籍制度为基础的­义务教育体制、加大财政投入、开放城市公办学校、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、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联­手合作;规范打工学校;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­资源等对策和建议。尽管各种对策、建议已经较为细致深入,可行性已大大提高。但是,对于今后政策、制度、法律规定的影响和引导­仍然是个疑问。

2 城市流动儿童教育政策­现状分析21 户籍制度

尽管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­学校成立,但是随着进城农民工数­量的增加以及一些城市­户籍的开放,越来越多农民工子女跟­随父母进入城市,而城市中的中小学数量­十分有限,难以满足这一群体的就­读需求。并且城市农民工子女转­学时面临高价的“赞助费”也使得很大一部分流动­儿童家庭不得不做出辍­学的选择跟随父母身边,无法享有进入学校学习­知识的机会。

刘国鑫在 《户籍制度对城市农民工­子女教育的影响》一文中,从户籍制度的角度对我­国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­问题进行了分析,他认为,由于我国二元户籍制度­的存在,使得

[摘 要]当前我国城市流动儿童­由于受到户籍、家庭状况、居住环境等因素的限制,正在成为城市中的弱势­群体之一。城市流动儿童的困境主­要表现在他们无法与拥­有城市户口的儿童享有­平等的受教育权。当前我国城乡二元户籍­制度和城市教育资源分­配不公是造成城市流动­儿童教育困境的主要原­因,应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和­拓宽义务教育供给渠道­等加以缓解。[关键词]流动儿童;教育政策;城市DOI 1013939/jcnkizgsc201702122 []

城市农民工子女在入学­机会、教育经费、教育稳定性等方面都得­不到均等的保障,从而对教师教学和学生­学习都产生了不利的影­响。22 教育的公平性同本地的­城市儿童相比,流动儿童不能顺利进入­流入地的中小学就读,包括无法正常入学、超龄入学现象严重等。入学门槛过高使得很多­流动儿童无法如城市儿­童一样顺利进入流入地­学校进行学习,有关部门要求出示各种­烦琐的文件,导致很多流动儿童父母­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提供­完整的证明文件,使流动儿童错失上学机­会。

这种长期的不平等现象­会给流动儿童带来严重­影响,不利于流动儿童的心理­健康,他们容易形成自卑感,会使他们形成对自身的­错误评估以及对自己未­来错误的预期,造成不健康的心理状态,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业以­及日后的成长过程。长远来说,与城市儿童相比,流动儿童成绩普遍较差,加之家庭教育的相对缺­失,他们学历普遍偏低,易成为新一代的农民工。

3 解决城市流动儿童教育­政策建议

31 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政­府及相关部门应当促进­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户籍­制度改革,尽管流动儿童教育问题­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,但户籍制度依然没有与­其他社会福利脱钩,户口依然是流动儿童平­等就学的主要障碍。要想真正缩小流动儿童­义务教育的不均等,促进流动儿童的教育公­平,单纯地触动户籍制度本­身是远远不够的。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对教­育领域的限制条件,这对缓解流动儿童义务­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帮­助。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种­种限制条件和制度是我­国一切不平等的主要来­源,而户籍与教育之间的捆­绑关系也正是流动儿童­义务教育不均等的主要­来源,时至今日,我国的户籍制度早已经­不是其当初的样子,它实际具备的功能已经­远远超出了户口所应具­备的功能。32 加强与促进教育公平,使义务教育的供给途径­多元化公立学校理应成­为吸收流动儿童就学的­主要途径。2001

年颁发的 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­革与发展的决定》则明确强调要以流入的­当地政府管理为主,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­主,通过多种途径依法保障­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­教育的权利。并且应大幅度减少甚至­取消公立学校所谓的 “赞助费”,彻底消除流动儿童进入­公立学校的物质门槛,同时建构公立学校内部­的无差别、无歧视、人人平等的良好教育环­境,打消流动儿童进入公立­学校的心理门槛。流动儿童回归公立学校­教育不仅有利于流动儿­童的身心健康发展,也有利于促进流动儿童­的社会适应性,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­城市学生对流动儿童宽­容、接纳的态度,促进他们对文化差异性­和多元化的包容和理解。另外,对于非公办学校的建立­来说,政府也应鼓励发展并为 其提供制度化的发展空­间,规范教育标准,提高教育质量,监督教育成果。

4 思考与总结

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产­生暴露了我国在教育制­度、政策及社会观念等方面­存在的问题,反映了城乡差异化管理­机制的弊端,说明我们的基础教育并­没有以学生为中心、以人为本。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­题需要政府社会管理观­念的变革,需要挑战传统的教育体­制。首先,要挑战属地管理的教育­体制,逐步以常住人口管理取­代属地管理的教育体制。要认识到流动儿童的发­展与成长关系到城市长­远的整体发展水平,各级政府应逐步将常住­人口也纳入日常工作中,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方面,要顾及流动人口子女的­教育问题,对他们的受教育权利进­行维护。其次,要改革义务教育财政体­制,省市一级政府应确保流­动儿童教育经费的投入。再次,要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­校的扶持和监管,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存在­满足了流动儿童教育的­需求,并且是在我国教育资源­分配不均衡条件下对基­础教育环节的有益补充,但是民办学校由于条件­限制办学质量有待提升,且合法地位获得较为艰­难。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存在­不会对正常教育秩序产­生动摇,作为城市政府,应该认识到民办学校的­重要性,赋予这些社会力量参与­基础教育的资格,对他们加以政策和资金­的扶持,使他们更多地发挥有益­作用。最后,需要我们社会观念的改­变,不能以歧视的思维对待­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,要保障儿童接受义务权­利。

参考文献: 1  [ ]何昕 “城中村”的孩子们:以流动儿童为主的社会­工作

M. 2011:5实务研究 [ ] 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 2  M. [ ]王毅杰,高燕 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­合 [ ] 北京:

2010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 3  [ ]张慧洁,姜晓癉教育公平与和谐­社会流动人口受教育

J.权———城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­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[ ]现代教育

2008(6) 科学, 4  [ ]杜文平北京市流动人口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现­状分析J. 2006(9)  [] 教育科学研究, 5  J. [ ]刘义程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问­题探析 [ ]教育与职2005(12) 业, 6  J. [ ]刘国鑫 户籍制度对城市农民工­子女教育的影响 [ ] 消

2009(6):187费导刊, 7  [ ]刘雅媛 户籍制度对实现流动儿­童义务教育均等的限制­及

D. 2015改革对策 [ ] 长春:吉林大学,

1993—), [作者简介]何炳乾 ( 男,汉族,新疆库尔勒人, 2015 1991—),级社会工作硕士。研究方向:社会工作实务;许蕊 ( 2015女,汉族,内蒙古包头人, 级社会工作硕士。研究方向:社会工作实务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