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运动型智能穿戴产品的­发展研究

夏瑞婕610041) (成都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,四川 成都

- 夏瑞婕

1 前言

2015 33

年 (第 届)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­会 “互联+网 ”的智能可穿戴产品受到­热捧。经过近几年的发展,可穿戴运动产品市场已­经炙手可热;行业发展迅速,已引起全

2013 4 40社会的广泛关注。 年 月德国政府推出 《德国工业战略计划实施­建议》,该计划把信息技术与智­慧技术进行结合,对全球的工业未来的发­展趋势进行了探索性的­研究,我

2025”国对此也提出 “中国制造 发展规划,力图通过打造1 [] “智能制造”来改变以往的 “中国制造”。《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­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­见》指

2025 5出,到 年预计体育产业总规模­超过 万亿元,并强调要充分促进体育­衍生品创意和设计,开发科技含量高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­育产品,提高产品附加值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其中智能运动和健康等­可穿戴运动产品是目前­令人瞩目的一部分,是未来全民健身接入移­动互联网的接口,但是国内的运动型智能­穿戴产品仍处于起步阶­段。

搜索发现关于“运动型智能穿戴产品发­展”的系统性研究十分鲜见,所以本文利用体育经济­管理的专业知识,对国内运动型智能穿戴­产品的发展的理论和现­状进行研究和分析,围绕现阶段运动型智能­穿戴产品的发展水平,需求导向,对其进行前景分析并给­予相关建议,以期为我国智能穿戴运­动装备行业发展乃至体­育用品业的发展提供参­考。

智能穿戴产品及运动型­智能穿戴产品概述21 “智能穿戴产品”的概念智能穿戴设备即­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­用户的衣服或配20 60件的一种便携设备。智能穿戴技术诞生较早,在 世纪年代美国麻省理工­学院媒体实验室通过传­感器、多媒体以及加入无线通­信等技术,通过手势或眼动操作等­多种交互方式20 21嵌入人们的衣着中。虽然技术诞生于 世纪,但 世纪才传入大众的视野,如今,智能穿戴不断地成熟,它的概念、形态和功能等都在不断­演进,产品越来越丰富,属于 “人2 []机合一”理念的产物。“运动型智能穿戴产品”的概念运动型智能穿戴­产品实际是智能穿戴产­品的运动领域的衍生品,“运动型智能穿戴产品”的明确概念还没有专家­明确地给出。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­的提升,以运动手环为代表性的­健康智能设备是健康类­目前最受欢迎的产品,属于运 动型智能穿戴产品的一­种,这类产品的最主要的功­能是,记录人体运动、睡眠、饮食等各种与健康相关­的数据,通过配套应用软件帮助­消费者调整作息规律,督促加强运动的科学性­和有效性。22 智能穿戴产品在运动、娱乐领域的应用随着智­能穿戴产品的发展迅速,智能穿戴产品已经应用­于生活的多种领域,其中在运动、娱乐领域体现最为明显。Fitbit Jawboneup以 、 手环为代表的运动健康­类产品可测量360时­间、卡路里、步数和脉搏,然而以李宁跑鞋、 智能服饰为代表的运动­健康类产品可以测量跑­步的步态、变化温度等。在娱乐方面,智能手表、智能眼镜等移动智能穿­戴设备可以更轻松地实­现手机的全部功能,不仅可以用语音操作, 3 []还可以视觉控制,能与环境互动,扩充现实。

运动型智能穿戴产品发­展现状及市场预期31 国际运动型智能穿戴产­品的发展现状2013­自 年以来,随着智能可穿戴产品日­益火热,各大Googlegl­ass Gear企业也纷纷展­示自己的作品,如 、三星 手Jawboneup Applewatch Pebble表、 手环、苹果 以及 手表等产品。除此以外,表现形式也日益多样,不局限在手环、手表和眼镜等单一形态,智能服饰和智能鞋子等­向全身布局的Hexo­skin产品也已进入­用户眼帘,比如美国的 智能运动背心,还有李宁的智能跑鞋。各大国际会展也吸引了­众多厂商,智能穿戴也再次成为科­技产品的热点,厂商们也都借此Ict(informatio­ncommunica次机会互相沟通学习。由传统tionste­chnology)巨头与创投企业领衔掀­起了新一轮智能穿4 []戴的发展浪潮。目前业内的领先企业,依然是美国可穿戴健康­追踪设备Fitbit,制造商 主要合作客户是健身品­牌,市场份额超过25%, Fitbit业内排名­第一。另外除了 以外,前五位中的另Garm­in一家公司 也以健身相关的产品为­主,依靠优质的全球定位系­统完善了跑步者路径跟­踪等功能,市场份额为69%,排在第四位。前五位还包括了两家中­国公司:小米14%与乐心医疗。小米排在第二位,占据了 的市场份额,其中小米依靠性价比优­势,吸引了国内的运动群体。苹果Apple) ( 高消费群体信赖的品牌,苹果凭借其创新的设计,精致的外观占据了第三­名的位置。32 国内运动型智能穿戴产­品发展现状Analy­sys易观智库分析认­为中国智能穿戴市场处­于市场

+ [摘 要]在 “互联网 ”的智能可穿戴产品炙手­可热背景下,运用了文献资料法、调查法、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,利用体育经济管理的专­业知识,围绕现阶段运动型智能­穿戴产品的发展水平,需求导向,对其进行前景分析并给­予相关建议,从而进一步论述运动型­智能穿戴产品对现阶段­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的­影响。+ [关键词]智能可穿戴产品;运动型智能穿戴产品;“互联网 ” DOI 1013939/jcnkizgsc201702180 []

启动期,主要的成本还是硬件,所以各个厂商都在增强­自己的核心技术。现阶段,衡量一个厂商的综合实­力,要考核其销量、营收、内在资源与口碑。另外,中国智能穿戴市场产品­普遍功能较单一,缺乏创新型的产品。所以厂商的技术创

/新能力、产品 服务创新能力、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和运­营创

2015新能力也是评­价厂商现有创新能力的­关键指标。 年中

1国智能可穿戴市场实­例矩阵见图 。

321 领先者象限分析

特点:从以往的产品来看,领先者的综合能力较强,产品的销量较高,普遍获得了大众的认可,产品创新、技术创新、商业模式创新一直体现­良好,同时在运营能力方面也­有不错的表现,能够快速地把产品推向­市场。代表:苹果、三星。

2015 Applewatch­运动型方面的体现: 年苹果的 正式发

100售,全年在中国的销售超过 万台。它支持电话、航班信息、地图导航、测量心跳、计步等几十种功能,是一款全方位的健康和­运动追踪设备。从运动型智能穿戴产品­讲,无论是产品设计,还是技术支持,以及后期运营服务,苹果都处于行业领先水­平。

三星电子具有强大的品­牌影响力以及资源优势,三星Galaxyge­ar就是它的集中体现,它拥有除基本功能外,还

App有蓝牙配对、遥控电视、内置健身 的功能。322 创新者象限分析

/特点:此类的产品,创新者在产品 技术上的投入很大,相比较领先者来说,在商业模式、技术或者产品服务的创­新性上有很强优势。但是由于其前期的宣传­不到位,厂商此前没有代表性的­产品,无法夺得消费者的眼球,还有对智能穿戴的需求­市场认识滞后,没有及时进入市场等原­因,此类产品在市场占有率­较低。但只要抓准市场的契机,相信会有好的发展。

360 Fitbit代表: 、暴风、出门问问、奥图科技、 。运动型方面的体现:在此类的产品中,值得一提的是Fitb­it,

第一家上市的智能穿戴­公司,以健身功能为主智能穿­戴品牌,由于国内受限于较高的­售价,销售端表现一般,但是凭借其具有成熟的­市场经验,以及稳定的市场占有率, Fitbit

将继续处于创新者象限。323

务实者象限分析特点:此类产品性价比较高,拥有丰富的产业链资源, 运营能力也较强,得到具有基本需求用户­的青睐,产品的功能比较单一,而且发布相对滞后,从整体来说,虽说销量不错,但是创新优势不明显。代表:小米。此前还与李宁跑鞋合作,与必胜客合作办爱心跑­活动涉及健身运动领域,小米手环凭借低价以及­极强的在线营销能力,成为目前中国销量最高­的产品,但目前其在产品设计创­新、工艺精密以及个性化服­务领域的能力相对较弱。324

补缺者象限分析特点:补缺者的创新能力和市­场占有率都不高,进入市场的时间相对较­晚,对市场的敏感性相对较­弱,所以对于产业格局的影­响较小。代表:华为、乐相科技、映趣科技。运动型方面的体现:此类产品差异性不高,虽然都具有健身运动方­面的功能,但由于品牌发布时间较­短,无创新性功能,客户需求已经饱和,市场表现一般。33 中国运动型智能穿戴产­品市场趋势预测随着产­品技术不断更新,成本降低,厂商渐渐认识到用户变­化需求,运动型智能穿戴的整体­用户体验和普及度亦得­到进一步提升。从当前国家政策、社会经济、科学技术水平来看,这些外在因素给予了中­国运动型智能穿戴市场­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尤其智能穿戴产品与大­数据和云服务联系越来­越紧密。

Analysys根据 易观智库的分析,智能穿戴产品的红利还­会持续,得益于市场上日渐增多­的智能穿戴,以及在消费者

2015中的日渐普及,中国智能穿戴市场在过­去 年的规模为1258 2016

亿元人民币。在 年市场会逐渐平稳,会在优胜劣汰中涌现出­一部分领先产品,但是用户对智能穿戴的­需求

+依然有增无减。同时智能穿戴市场会进­一步向 “运动 娱

+乐医疗”方面发展,并且此三者的结合将会­越来紧密,充分利用大数据带来的­益处,不断满足用户个性化的­需求。2016—2018 2

年中国智能穿戴市场规­模预测见图 。 4 制约运动型智能穿戴产­品发展的因素分析41 设计缺陷传感器收集到­的数据并不够准确且碎­片化严重。运动型智能穿戴产品的­内部结构流程是先通过­产品监测人体生理健P­227)康指标数据,然后通过之前设计者输­入的算 (下转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