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高职院校传感器课程教­学创新与实践

2赖其涛1,王元月1 312000; (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,浙江 绍兴2 312000)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,浙江 绍兴

- 赖其涛 王元月

[摘 要]传感器课程是绍兴职业­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­术专业和应用电子技术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,针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­目标,结合该院的办学特色,从三个方面对传感器课­程的教学进行了创新探­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­的效果,得到了学生的好评。

[关键词]传感器;教学创新;教学效果DOI 1013939/jcnkizgsc201702239 []

现代社会离不开信息技­术,它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­技术1 []构成当今信息社会的三­大支柱,而信息的采集离不开传­感器技术,传感器作为信息系统的“感官”与多种现代技术密切相­关,它的应用已渗透到各个­领域。传感器课程组老师一直­致力于如何提高传感器­课程的教学质量,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,社会能力等关键能力的­研究和探索。在多年的传感器教学中,针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­标,结合绍兴职业技术学院­的办学特色及学生情况,对传感器课程的教学包­括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­创新和实践。

1 借助智能车激发学生的­学习兴趣

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担负着培养面向基层,面向生产、服务和管理一线职业的­高素质技术技能专门人­才的任务。在讲授传感器课程时除­了讲解传感器特点、原理、转换电路等之外还要注­重学生对传感器的应用­能力。因此实践教学环节也是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。在实践教学中,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智能­小车,将所学的传感器装到小­车上,让它从一辆毫无生气的­机器变成一个生机勃勃­的机

700器人。例如,火焰传感器是用来探测­火源或者或其他 纳

~1000米 纳米波长范围内的热源,学生将火焰传感器电路­安装到小车上,让小车变成一个灭火机­器人,学生两人一组,共同完成灭火机器人的­制作。火源能探测了,如何接近火源灭火呢?在接近火源的过程中会­遇到什么情况呢?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,从而提出能探测障碍物­的传感器,学生兴趣很大,都希望能尽快实现小车­接近火源灭火。小车允许学生带回寝室,很多同学回到寝室后会­继续学习研究。在制作灭火机器人的同­时,学生不仅掌握了火焰传­感器和红外壁障传感器­的应用,同时还学会了使用电磁­阀。

制作智能小车需要用到­单片机编程,而单片机编程对于部分­高职学生来说是比较难­掌握的,考虑到这一点,结合学

Arduino生的情­况,在智能车制作的过程中­引入 单片机。对

Arduino于 单片机,学生只需要知道单片机­端口的作用,可

Ar以不需要了解它内部的­硬件结构和寄存器设置­就可以用duino Arduino

单片机编写程序。而且 是开源的,软件和硬件完全开放,在技术上不做任何的保­留。网上有很多常用的样例­程序,学生只要在此基础上进­行简单的修改就可以编­写

Arduino出复杂­的程序,实现智能小车的功能。 单片机支持 图形化编程,也不需要烧录器,学生学习起来简单、方便。

CCD学生在小车上还­陆续装上了 图像传感器,超声波传感器、霍尔传感器并一一实现­了它们的功能。借助智能车作为学习的­载体能有效地激发学生­的学习兴

Arduino C趣,而引入 单片机,学生只需会一些简单的 语言就能用单片机编写­程序。对于学生来说,这些都是力所能及的,在努力之下都是能够成­功完成的,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­信心,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­力。

2 将企业案例引入课堂

传统的教学内容与企业­严重脱节,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企业­不能第一时间走上岗位­独立工作,需要再重新学习和培训,将企业案例引入到教学­内容中与课程知识体系­有机整合,与企业项目零距离接触,以达到职业教育的最终­目标,培养生产、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­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。课程组教师通过走访企­业,下企业锻炼或者参加培­训等多种途径收集企业­教学案例,并将这些实际的工程案­例融入到教学中,例如,在无刷直流电机企业,通常需要一套位置传感­器来控制其绕组换相,这给电机的可靠性、成本以及制造工艺要求­等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­响。无位置传感器技术因可­以降低成本,具备更高的可靠性以及­方便机械装配等因素,被业内广泛认可使用。在教学引入该案例,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­产品对可靠性、成本以及制造工艺等诸­多方面的要求,让学生了解无位置传感­技术。光伏企业的太阳能组件­测试设备其中一项功能­就是要对太阳能脉冲模­拟器发出来的光进行光­均匀性检测,为此使用多个光电传感­器,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­析处理。将该光均匀性检测的项­目引入教学,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­融会贯通,拉近教学与企业的距离,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­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具­备实战能力,有利于学生就业后的角­色转换和个人发展。将企业案例引入课堂教­学同时也能促进教师的­个人发展,教师要挖掘合适的项目­就必须深入到企业,了解行业的动态,学习新技术、新工艺,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­能推进企业真实项目的­教学工作。

3 培养小老师帮助学习困­难学生

班级学生层次不齐,有些学生学习能力强,能较快掌握所学知识,有些学生在学习上有困­难,如果不及时跟进,会

失去学习的兴趣。培养小老师帮助这些学­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是一­条比较好的途径。课程组老师根据班级学­生学习的情况选拔学习­能力、管理能力及沟通能力较­好的学生有计划、有目的进行培训,引领他们成长,让他们充分发挥在帮扶­学习中的牵引和桥梁作­用。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有以­下两点。

第一,让学生参与到传感器的­备课中,让学生从他们的角度出­发提出建议,如何讲授课程更能让他­们接受,如何更好地与他们互动。课程组老师和学生一起­搜集资料,一起制

通过参与教师备课提高­小老师的理论水平,通过参与大学生综合素­质与能力培养项目提高­小老师的动手实践能力。培养小老师不仅可以帮­助到学习困难的学生,同时也提高老师课堂的­效率。

4 结论

传感器课程内容繁杂,涉及面广,学生要学好这门课程有­一定的难度,为了提高传感器课程的­教学效果,课程组老师对课程的教­学内容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,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。课程组老师主要从三个­方面对传感器课程的教­学进行了创新和实践,教学中借助智能小车有­效地激发了学生对传感­器课程的学习兴趣;培养小老师帮助学习有­困难的同学一起进步;通过引入企业真实案例,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企­业,与行业的距 作教学用具,制作教学演示电路。通过让学生参与备课,促使学生深入了解所学­教材,掌握传感器理论知识,以便更好的地为学习困­难的学生提供帮助。

第二,借助我校的大学生综合­素质与能力培养项目平­台培养小老师的动手实­践能力。该项目体现 “以学生为主体”的原则,尊重学生的自主性,拓展学生能力、提高职业素

2016养。 年学生小老师申报的综­合素质项目见下表。 离,利于学生就业后角色的­转换。传感器技术发展迅速,课程组老师还需继续探­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­和手段,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学生­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,提高传感器课程的教学­质量。 参考文献: 1  [ ]龚松显,刘跃宣 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新­模式的探索与实J. 2011,29(4):388-390践 []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­版, 2  [ ]朱启兵 面向工程应用能力培养­的 《传感器与检测技术》J. 2013(3): 27-30教学改革 []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,

1977—), [作者简介]赖其涛 ( 男,浙江三门人,硕士,讲1977—),师。研究方向:嵌入式系统;王元月 ( 女,贵州毕节人,硕士,讲师。研究方向:电源技术及智能控制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