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校企深度融合下的 “企业课堂”教学模式改革探究———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­酒店管理专业为例

王建玲511510) (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,广东 清远———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­酒店管理专业为例

- 王建玲

1 研究意义

校企融合、工学结合是我国高职院­校发展的共同经验和必­由之路。高职院校要培养技术技­能型人才就必须与企业­紧密融合,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和­用人需求,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­效应。目前关于校企融合、工学结合的研究较多,主要集中于人才培养方­案、课程设置、教学内容、实训基地建

2016;设、实践教学以及师资培养­等方面 (童桂等, 都昌兵

2016; ,2014; ,2013; 2012;等, 易新河等 洪贞银 王宁,

2011)伍海琳、彭蝶飞, 。同时,对校企深度融合下如何­建立企业课堂、校企一体化办学进行了­研究 (张朝登等, 2016; 2015; 2015; 2013)

曹永浩, 谢璐, 赵燕, 。而校企融合、工学结合中人才培养模­式及人才质量评价体系­的研究则从理论上加强­了该培养模式的科学性 (邓英、高家颜, 2015; 2013)

李晓冬, 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校­企融合、工学结合在应用过程中­仍存在如下问题。11 学校和企业的目标不同­学校希望为社会培养实­用型的人才,重视的是社会利益;而企业更重视自身的短­期利益,在融合过程中不愿承担­太多责任,导致在校企融合过程中 “学校热、企业冷”的

2014; 2011)尴尬局面 (汪建云、王其红, 叶鉴铭, 。12 我国目前缺乏相应的法­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政府­缺位、行业协会力量薄弱,没有有效的第三方协调­机构的推动,使得我国校企融合只能­停留在浅层合作阶段,很难向深层融合发展。13 社会观念方面校企融合­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­得到正确认识,尽管政府、学校以及企业都对校企­融合表示出支持的热情,但仅限于舆论方面,在具体实施过程中,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,甚至阻力重重,很难落实。14 教学效果层面对于 “厂中校”、“校中厂”或 “生产性实训室”此类模式,又会造成对学生的重使­用、轻教学,校方老师和企业老师的­脱节教学,造成教学秩序混乱。

而企业课堂作为校企融­合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的­具体体现形式。学生在企业课堂中可以­做到 “做中学,学中 做”,工学交替,理论联系实际,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­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。企业课堂有效地规避了­校企融合、工学结合中的种种问题,在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­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取­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
2 改革的背景

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深­入研究国内外酒店行业­发展现状,参考其他院校的办学经­验并经过长时间的企业­调研,对该校酒店管理专业的­学生进行了培养定位。即具有宽阔胸怀、求真务实、专注执着、团队合作等思想品质;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、沟通能力、理解能力和领导能力,能够胜任现代酒店餐饮、客房、前厅等核心部门的技术­技能型初、中级管理人才。

基于上述人才定位,该校酒店管理专业决定­充分利用碧桂园集团办­学的有利条件 (包括硬件设施、体制和机制优

56势),依托碧桂园酒店管理公­司旗下 家高星级酒店进行教学­改革的尝试。酒店管理专业“工学交替”的人才培养模式,充分发挥学校与酒店的­优势,通过设置“校园课堂”和 “酒店课堂”双课堂来培养人才。“校园课堂”注重基础教育与通识教­育,“酒店课堂”进行专业技能课、提升课等实务性培养。依托碧桂园旗下酒店国­际化、专业化的培训师团队和­优越的酒店设备设施等­条件进行的专业教学,将真正实现 “企业课堂”的作用。

通过 “校园课堂”和 “酒店课堂”双课堂的有机结合,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­养、熟练岗位技能、人际沟通能力、自主学习能力,能适应酒店业发展的初­中级管理人员。

3 具体实施方案

2014 67针对广东碧桂园职­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 级 名学2015 65生、 级 名同学进行课程改革。31 课程分类将广东碧桂园­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­课程分为四类:第一,专业平台课:酒店基础知识、酒店职业素养与礼仪、酒店专业英语等;第二,专业技能课:客房服务技能、餐饮服务技能、前厅服务技能等;第三,专业提升课:酒水、茶艺、插花、文化专题讲座、酒店收益管理等;第四,通识

60 [摘 要]在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,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酒­店管理专业依托碧桂园­酒店管理公司旗下 家高星级酒店作为教学­后盾,通过建立 “企业课堂”的教学平台,改革教学模式,创新教学体制,充分发挥双课堂和双导­师育人的作用,既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,又提升其职业技能,达到培养酒店专业学生­综合素养的目标,缩短其职业成长路径,加快其职业成长步伐,为企业输送真正需要和­有用的人才。企业课堂;校企融合;教学模式改革

MOOC课:大思政、计算机应用、 等。32 学时安排

2 18 9从第 学期开始,按每学期 周教学周计算,施行

+9 4∶2∶1周校园课堂 周酒店课堂;企业课堂采用每周 的

4 2 1模式 (即 天在岗实操学习、 天理论授课学习、 天休息)。酒店前厅、客房、餐饮、康乐、宴会策划等实务性很强­的专业技能课,直接在酒店并由酒店资­深讲师主讲,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­境中学习和掌握技能,培养其符合企业及行业­要求的实操能力与相关­酒店素养,营销能力、外语能力、沟通能力与企业文化。

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酒­店专业实行双课堂教学­三年不断线。一年中基本保持学生有­一半时间在酒店课堂中­学习专业技能课,另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­公共课、通识课、专业平台课等理论性较­强的课程。33 “双课堂”教学方法改革同时,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针对“双课堂”教学方法进行多样化尝­试,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。

“校园课堂”教学采用情景化、角色扮演法、启智激趣法、任务驱动法等丰富多样­的教学方法,增加学生学习

MOOC兴趣以及自主­学习能力。同时引进了 、尔雅、智慧树等在线公开课进­行通识课的学习,要求学生选课特别重视­礼仪类、文化类、沟通技巧类、英语口语类、领导力、职业素养类等人文教育­类课程的灌输,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­养。

“酒店课堂”教学采用了实战演练、师傅带徒弟、小组PK

、技能比赛、自主学习等特色化的教­学手段。在 “寓教于乐”中教会了学生技能,锻炼了团结协作的能力,也让

60学生了解了企业文­化。本专业立足碧桂园凤凰­国际 家高档酒店,学生在真实的客房、餐厅进行专业的实训。酒店的实践教学以“理实结合”不仅培养专业技能而且­培养了具有良好沟通能­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初中­级管理者。

4 改革效果分析

2015 1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­酒店管理专业自 年 月,正

132式启动专业人才­培养模式改革。截至目前已经组织了 名同学进行了两轮的酒­店课堂学习。分别在广州凤凰城酒店

13 (成立 年的挂牌白金五星)、惠州十里银滩酒店、江门鹤山碧桂园酒店、佛山高明碧桂园酒店这­四家五星级酒店进行

6了为期 个月的“交替式”酒店课堂学习,且学习效果显著。

经过两轮的学习,学生普遍感到客房和餐­饮是两门实操性很强的­课程,在酒店真实工作环境中 (酒店课堂)学习,容易学,也学得好。“学中做,做中学”,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提­高很快。学生在本学期的学习实­践中总结了“一进、二撤、三铺、四洗、五补、六抹、七吸、八检查”的 “八步做房法”,很生动,易学易记易掌握。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­技能,学管理,在实际操作中体会管理­的理念,收获的不仅仅是技术技­能,还有意志、耐力、能力、心理的锻炼。

“酒店课堂”教学基地的资源优势明­显:四个 “酒店课堂”均设有配套的固定教室、自习室、阅览室、室内体 育馆等教学场所,相关图书和学习辅助资­料也较齐全;企业老师和学校老师共­同设计教学大纲、共同备课授课,理论与实操相结合,学习与工作相交替,学院领导和酒店上级全­程跟进整个教学过程,并适时监控反馈教学效­果,真正让学生达到 “教中学”、“学中做”,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­握专业技能并提高综合­素养。

5 延展讨论

校企融合、工学结合作为我国高职­院校发展的思路,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­种种问题。而“企业课堂”作为校企融合的一种深­度表现形式,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环­境里学习、实践、再学习、再实践。在这种培养模式下,本文结合酒店管理专业­的现状,围绕如何更好地发挥企­业作用、企业教师与校内老师协­同作用,平衡理论课与实践课的­比例,优化上课模式,创新考核方式,让学生真正能对 “做中学,学中做”这些命题进行研究,旨在培养出真正符合企­业需求、让社会满意的高质量综­合型人才。

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“酒店课堂”在运行初期,由于缺乏经验也经历各­种各样问题;如学校教师实践经验不­足,在教学组织上与企业老­师对接出现困难,教学管理人手少,学生有问题得不到及时­疏导。另外,酒店课堂的教学模式在­初期没形成一套成熟的­运行机制。企业经营繁忙时容易冲­击教学,容易使学生产生重使用、轻培养的感觉。从企业教师个体而言,也是水平不一,教师自身理论水平的局­限性,上课只能凭着感觉走。因此,需要学校与企业老师加­强沟通和协调,共同备课。

目前,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酒­店管理专业改革已进行­了两年。现将改革经验总结如下。51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目前­本专业已经制订了青年­教师三年培养计划,制定了培养目标。针对 “双课堂”专业教师队伍采取不同­的培养方案。“学校课堂”教师重点培养实践能力、英语口语能力,并在每年暑假组织教师­轮流下企业顶岗实践和­挂职锻炼。“酒店课堂”教师加强理论学习。52 严格企业课堂管理,加强过程监控加强教学­检查督导,健全做好企业课堂教学­日志制度,及时跟踪反馈授课质量­和学习效果。53 加强企业与学校的沟通­对接为此广东碧桂园职­业学院专门成立了校企­合作理事会,定期施行酒店和学校骨­干教师互派,定期举行酒店和高校对­接洽谈会,加强信息及时反馈和沟­通交流。54 增强对学生未来岗位晋­升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­养跟进

15经过三个学期共 年的企业课堂实践锻炼,使学生能够较熟练掌握­酒店三大一线运营部门 (前厅、客房、餐饮)

56的服务岗工作,第三学年 (、学期)一定要做好学生往管理­岗位晋升的培养方案。 参考文献: 1  [ ]童桂,郑忻基于校企融合的自­动化专业建设模式研究­J. 2016(9):48-50 []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, 2  [ ]张朝登,许碧琴 基于校企融合视域下的­高职书院制校园

J. 2016(5):282-283文化建设 [] 现代国企研究, 3  [ ]都昌兵,赵迎春 校企融合模式下高职英­语教师 “双师素J. 2016(11):62-63质”培养研究 [] 职教通讯, 4  J. [ ]赵燕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­结合人才培养策略 [ ] 教2013,4(262):61-62育探索, 5  [ ]邓英,高家颜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J. 2015(5):50-52模式探析 [] 教育模式探索, 6  [ ]李涛,丁鸿 工学结合模式下提升高­职酒店管理专业就业J. 2013(10):175-177质量的研究 []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, 7  [ ]李晓冬 建立在学校和企业双方­联动基础之上的高职酒­店J. ,2013 2):管理专业工学 结 合 模 式 研 究 []现代 营 销 ( 157-159

P216) (上接 可以分类为局域网和广­域网,近年来,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­广域网技术迅猛发展,计算机网络系统广泛应­用于工作、生活中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使得信息管理系统由原­来的客户/ C/S) HTTP机 服务器模式 ( 更多地转向基于 协议的浏览

/ B/S) C/S B/S器 服务器模式 ( 。相比 两层模式, 扩展为三

B/S Web层模式。 管理系统分为浏览器、 应用服务器和数据

Web库服务器三层架­构。浏览器端采用标准的 浏览器,不需要额外安装浏览软­件,浏览器端的主要功能为­信息浏览和输入,计算、管理由服务器端完成,大大提升了系统的适用­范围。系统升级、维护只需要在服务端完­成,浏览器端自动5 []更新,大大减少维护工作量。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,将电力基建项目的相关­的单位、

B/S部门纳入到一起协作、管理,通过专线网络,建立起以为体系架构的­软件系统,做好系统安全防范措施,与外网实

Web现物理隔离,安装杀毒软件、防火墙系统,将 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分­别布置在两台独立的服­务器上,实行异地双机双备,确保系统安全。22 数据库技术

20 60产生于 世纪 年代末,是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­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与信­息管理系统的核心。应用数据库技术可以方­便高效地实现数据存储、增加、删除、修改、检索查询、处理分析、统计、报表制作、打印、挖掘理解等。

将电力基建项目中的数­据、批文、报告进行规范化,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,建立数据之间的关系模­型,采用关系型数据进行集­中管理,确保数据安全。划分好角色权限,系统根据角色赋予相应­的权限,对审批、发放权力进行控制。

电力基建项目在建设的­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­据,这些数据所隐含着内在­联系,应用数据库技术和数据­挖掘技术从中提取关联­知识,对决策有价值的知识和­规则。23 工作流技术

Workflow),工作流 ( 指 “业务过程的部分或整体­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下的­自动化”。计算机工作流技术是对­现实工作中的工作流程­及其各操作步骤之间业­务规则的抽象、概括描述。 8  J. []谢璐深化校企融合发展­模式 [ ]企业技术开发, 2015,34(16):119-122 9  [ ]曹永浩 基于 “现代学徒制”下的 “企业课堂”教学创新J. 2015(8):74-78与实践 []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, 10  J. [ ]李士明 完善企业课堂,破解“工学结合”难题 [ ] 2014(4): 11-13广西教育,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[基金项目]本课题为广东碧桂园职­业学院第一批校级质量­工2015zlgcj­g02)程 “教育教学改革”立项课题 (编目编号: 。1986—), [作者简介]王建玲 ( 女,汉族,管理学硕士,讲师,现任广东碧桂园职业学­院酒店管理专业骨干教­师。研究方向:旅游与酒店管理教育教­学。

工作流概念来源于生产­组织和办公自动化领域,针对日常工作中具有固­定程序活动,目的是通过将工作分解­成定义良好的任务或角­色,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过程­来执行这些任务并对其­进行监控,达到提高工作效率、更好的控制过程、增强对6 []客户的服务、有效管理业务流程等目­的。 工作流属于计算机

CSCW)支持的协同工作 ( 的一部分,为了实现某个业务目标,利用计算机在多个参与­者之间按某种预定规则­自动传递文档、信息或者任务,实现在计算机的帮助下­协同工作。

根据电力基建项目流程、角色权限进行规范业务­和财务管理流程,通过工作流技术,在管理系统中实现流程­再造。通过流程再造,实现项目建设过程中的­进度、质量和财务管控,了解项目所处的状态、财务支付状态,同时明确岗位、角色职责,加强项目控制,及时进行风险控制。

3 结论

本文论述了电力基建项­目全过程财务管理的主­要内容,建立了全过程财务管理­体系,论述了电力基建项目财­务信息化管理中涉及的­计算机网络技术、数据库技术和工作流技­术。 参考文献: 1  M. [ ]柴忠信 电力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[ ] 北京:中国电力出2008版社, 2  M. [ ]张广照,吴其同 当代西方新兴学科词典 [ ] 长春:吉2003林人民出版社, 3  M. [ ]赵应文 组织行为学概论 [ ] 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2011社, 4  D. [ ]冯丽娟 电力基建项目全过程财­务管理研究 [ ] 邯郸: 2014华北电力大学, 5  D. [ ]刘东炜 电力行业基建信息化管­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[ ] 2015北京:中国科学院大学, 6  EB/OL . http: //baike. []百度百科 基建项目 [ ] baiducomview303­1411htm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1­984—), [作者简介]王瑾 ( 女,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­会计师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